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以鲜切苹果为材料,分别用10、20、30g/L大豆分离蛋白(soy protein isolate,SPI)浸泡处理,以蒸馏水为空白对照,探究鲜切苹果在4℃下贮藏5d期间品质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浓度SPI处理鲜切苹果均可缓解质量的损失,抑制硬度、可滴定酸、pH、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oluble solids content,SSC)和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但对鲜切苹果贮藏期间色泽的变化没有显著影响,其中10g/L SPI处理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最好,可保持其感官特性,延长货架期.  相似文献   

2.
以生姜提取液和海藻酸钠为主原料制备涂膜剂,对红富士苹果进行保鲜试验,以蒸馏水和海藻酸钠单一涂膜处理为对照。在0℃下贮藏,通过对其质量损失率、硬度、呼吸强度、可滴定酸、丙二醛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分析复合涂膜剂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生姜提取液-海藻酸钠复合涂膜处理可有效降低红富士苹果贮藏期间质量损失率及硬度的下降速度;较好地保持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等营养物质的含量,减缓果实中丙二醛的积累,有效降低呼吸峰值,并使呼吸高峰推迟出现15d左右。10g/L的海藻酸钠与0.1g/mL的生姜提取液复合涂膜剂处理,在红富士苹果贮藏105d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油桃果实常温贮藏品质,延长保鲜期限。[方法]在(28±2)℃下,以1.0%壳聚糖溶液为基础,用不同配方的甘草、黄连提取液配制成6种保鲜液,分别浸泡油桃果实10 min后存放。以油桃果实不作处理为对照,通过连续测定感官品质指标、失重率、腐烂指数、硬度、维生素C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研究草药提取液对油桃果实的保鲜效果。[结果]与对照相比,保鲜液浸泡处理均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油桃果实保鲜效果,其中甘草提取液+1.0%壳聚糖复合保鲜液的保鲜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为天然保鲜剂及中草药提取物应用于油桃的保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1-MCP和蜂胶对冷藏苹果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1-MCP和蜂胶对冷藏红富士苹果的保鲜效果,为苹果的无公害保鲜提供新型高效的保鲜剂。【方法】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将果实用1-MCP和蜂胶处理后,在(1±0.5)℃下贮藏,定期测定其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果实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总酚和类黄酮含量等生理指标,计算果实的失重率和腐烂指数。【结果】在(1±0.5)℃的贮藏环境中,1-MCP处理在整个贮藏期都能够较好地抑制苹果果实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的增大,减缓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速度,保持维生素C、总酚和类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稳定,显著降低果实失水和腐烂程度,贮藏果实品质高于对照。蜂胶处理在贮藏前3个月内的保鲜效果与1-MCP相当,能够延缓果实的后熟衰老,有利于提高果实的贮藏品质,且果实类黄酮含量高于1-MCP处理和对照,具有一定的营养保健功能,但后期保鲜效果明显下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大。【结论】1-MCP和蜂胶保鲜效果相当,但综合考虑,红富士苹果短期冷藏时以蜂胶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以鲜切“富士”苹果为试材,采用浓度为0.5%、1.0%、1.5%的普鲁兰多糖浸泡处理,探究普鲁兰多糖涂膜对鲜切“富士”苹果贮藏品质的影响,从硬度、失重率、色泽、糖酸比、维生素C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菌落总数等方面评价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普鲁兰多糖涂膜可延缓鲜切苹果硬度下降,减少水分和酸性成分的流失,减缓褐变程度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抑制苹果表面微生物的繁殖,较好地维持了鲜切苹果的感官品质。在研究的3个浓度中,在4℃冷藏条件下1.0%普鲁兰多糖处理对鲜切苹果的保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以浓度为0.1%的荸荠皮提取液、荸荠皮壳聚糖复合提取液、壳聚糖保鲜液对新鲜香蕉进行浸泡涂膜保鲜处理,测定贮藏期间香蕉的腐烂率、失重率、呼吸强度、可滴定酸、维生素C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结果表明,0.1%的荸荠皮壳聚糖复合提取液对香蕉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以红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利用1.0μL/L 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 1-MCP)熏蒸苹果果实,通过定时测定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乙烯释放量、呼吸强度、花青素含量、总酚含量、类黄酮含量,研究1-MCP处理对红富士苹果贮藏期生理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可明显延缓红富士苹果硬度和可滴定酸含量下降,在24 d时处理组红富士苹果果肉硬度比对照高13.54%,可滴定酸含量高31.78%;可延缓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上升,贮藏24 d时对照组红富士苹果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比处理组高7.74%。同样,1-MCP处理可抑制红富士苹果乙烯释放量和呼吸强度(P0.001),延缓贮藏后期果皮和果肉总酚及果皮花青素含量降低,并延缓贮藏后期果皮类黄酮含量上升。综上所述,1-MCP处理有效保持了红富士苹果采后贮藏品质,有利于采后短期常温贮藏,提升了果实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黄玮婷  魏倩  赵梅  方中明 《南方农业学报》2016,47(10):1755-1760
【目的】探讨柠檬酸钾、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等常用化学保鲜剂对草莓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为其采后贮藏和运输提供安全、高效、低价的保鲜技术。【方法】以草莓品种法兰地为试验材料,分别置于2%的柠檬酸钾、亚硫酸钠和维生素C溶液中浸泡1 min,取出晾干后常温贮藏,以浸泡蒸馏水为对照,探讨3种化学保鲜剂对草莓外观、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性的影响,筛选最适的保鲜剂及其浓度。【结果】与对照相比,3种化学保鲜剂对草莓外观及营养品质的变化均有明显影响,以2%维生素C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可延长贮藏时间,保持外观品质,有效缓解草莓硬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保持较高的SOD活性;贮藏至第7 d,草莓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维生素C含量和SOD活性分别为9.60%、1.30%、87.72 mg/100 g和299.60 U/g,分别较对照高32.41%、9.68%、65.08%和44.40%。【结论】2%维生素C浸泡处理1 min能较好地保持采后草莓的色泽及营养品质,保鲜期延长至7 d以上,可用于草莓采后保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涂膜对冷藏大枣品质的影响,为其贮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扁核酸大枣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海藻酸钠对枣果进行涂膜处理,以蒸馏水浸泡为对照,分别置于5℃低温贮藏,探讨海藻酸钠涂膜对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丙二醛(MDA)含量、相对膜透性、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Vc)含量等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海藻酸钠涂膜处理对大枣果实冷藏期间的品质变化有明显影响,可有效缓解枣果硬度及可滴定酸、Vc含量的下降,抑制枣果可溶性固形物、MDA含量及相对膜透性的升高;其中2.0%海藻酸钠处理的大枣果实品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小.[结论]5℃冷藏结合海藻酸钠涂膜可保持枣果品质,以2.0%海藻酸钠处理的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研究富含核酸的微生物有机肥系列肥料对寒富苹果品质的影响。通过对苹果的品质进行研究,包括苹果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滴定酸、维生素C及糖酸比等理化品质指标。核酸有机肥能使寒富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了12.2%,品质提升2个等级;可溶性糖含量提高了8.9%,品质提升1个等级;可滴定酸含量降低了22.7%,品质提升1个等级;维生素C含量提高了67.5%,幅度较高,品质提升1个等级。为种植高品质苹果的施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以番茄为试材,初步研究了采前叶面喷施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番茄果实采后冷藏期间几种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叶面喷施ALA处理不影响番茄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但可使其呼吸值减小;ALA处理可使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膜透性下降,冷藏后期果实的硬度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时间延缓;在整个冷藏过程中,经ALA处理的果实可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其酸度有所下降,果实的固酸比提高.  相似文献   

12.
银杏是我国特有的高价值经济树种,对环境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栽培,但由于长期的栽培和应用过程中存在产区环境差异较大、栽培技术差别明显、缺乏可控的质量标准等问题,造成目前银杏药材原料无法正确评估的混乱局面,成为了制约银杏产业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文章从生产基地选址、种质种子要求、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进一步为栽培户提供参考,提高银杏的产量和品质,推动银杏产业标准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梨不同品种果实冻藏品质性状分析与适宜品种筛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选取梨不同品种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品种梨果冻藏后品质指标差异,旨在找出影响冻梨品质的关键指标并筛选出适宜冻藏的梨品种。【方法】分别测定59种梨果实冻藏后的13项品质指标(果皮L*、果肉L*、果肉a*、果肉b*、果肉h值、可溶性固形物(SSC)、可滴定酸(TA)含量、SSC/TA值、出汁率、p H、石细胞含量、乙醇含量、汁液流失率),并进行感官评价。对所测的各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揭示各指标间的关联程度;运用主成分分析确定影响冻梨品质的关键指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中隶属函数值的大小进行排名,筛选适宜冻藏的梨品种。【结果】通过相关性分析得出不同梨品种冻藏后各项指标存在差异,其中果皮L*值与汁液流失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果肉L*值与果肉a*、b*值呈极显著相关(P0.01),果肉h值与果肉a*值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SSC、TA、SSC/TA值、出汁率、p H、乙醇含量互相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石细胞含量与出汁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在冻梨各项指标中,果肉L*值、TA含量、SSC/TA、石细胞含量、汁液流失率与感官评价呈极显著相关(P0.01)。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前4个因子特征值均大于0.9,累积贡献率达74.257%。第1主成分口味因子,包含了原始信息量的37.272%,其大小主要由SSC含量、TA含量、p H决定;第2主成分褐变因子,包含了原始信息的19.687%,其大小主要由果肉a*值、果肉h值决定;第3主成分粗糙度因子,包含了原始信息的10.074%,其大小主要由石细胞含量决定;第4主成分外观因子,其大小主要由果皮L*值决定。13个品质指标中有7个指标对前4个因子贡献率最大,包含了所有指标的信息,因此筛选SSC、TA含量、p H、果肉a*值、果肉h值、石细胞含量、果皮L*值、汁液流失率作为评价冻梨的关键指标。模糊综合评判结果表明,以‘尖把梨’‘砂糖梨’‘软儿梨’‘八里香’‘晚三吉’‘白八里香’‘红南果’‘热梨’等梨品种冻藏最优(剔除了石细胞含量过高的品种黄金对麻);以‘香黄’‘红麻槎’‘丰水’‘黄花’‘石井早生’‘晚三吉’‘酥木梨’‘早生赤’‘新梨7号’等品种品质较差,其特点是酸度低、糖度低。通过感官评价得出适宜冻藏的梨果应具备高糖高酸、果肉褐变程度低等特点,这与口味因子的特征和优选品种的性状基本一致。【结论】通过对冻梨指标的分析,综合考虑梨果实的价格、市场占有率等因素,以秋子梨系品种更适宜做冻梨(石细胞含量过高、酸度过低的品种除外)。  相似文献   

14.
探求‘徐香’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相关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以‘徐香’猕猴桃果实为试材,连续3a研究‘徐香’猕猴桃采收后不同时期各品质指标包括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及VC含量与IAD值变化的关系,发现‘徐香’猕猴桃后熟过程中硬度、VC含量与IAD值含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IAD值变化呈显著负相关,可滴定酸含量与IAD值变化呈显著正相关,并得到了4种品质指标与IAD值变化相关的回归方程,从而实现通过测定IAD值快速判断‘徐香’猕猴桃果实后熟过程中相关品质指标的快速无损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综合评价黄龙病(Huanglongbing,HLB)对砂糖橘果实品质的影响,文章以健康砂糖橘植株和具有HLB症状植株上采的果实为试验材料,对两类果实的外观、内在、感官、果皮及果肉着色等品质指标进行量化比较。结果表明,与健康砂糖橘相比,感染HLB的果实单果重明显变小变轻,果形发生显著变化,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固酸比、可食率和出汁率显著减小,而可滴定酸含量及果实硬度明显增加;两类果实在果皮及果肉着色上差异显著。通过人为感官评价,感HLB果实的综合风味明显下降,果实萎缩,部分变僵硬,果实有异味,食用价值变低。HLB对砂糖橘的大小、果形、果实硬度、果皮果肉色泽亮度、感官及内质存在显著影响,造成砂糖橘品质严重下降,应高度重视砂糖橘感染黄龙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6.
北京平原地区不同造林树种林下土壤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有机碳、氮和磷浓度及其比例对林木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探究树种-土壤养分之间的关系,可为平原地区人工林规划和管理以及土壤肥力恢复提供科学指导。以北京市大兴区平原造林区域5种人工纯林(国槐、毛白杨、银杏、油松和榆树)为研究对象,对林下0 ~ 20 cm和20 ~ 40 cm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浓度,以及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和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在0 ~ 20 cm,树种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浓度均存在显著影响(P<0.05);在20 ~ 40 cm,树种对土壤全氮浓度影响显著。随土层加深,各树种林下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研究区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浓度均低于全国平均值,尤其以缺氮最为严重。(2)在0 ~ 20 cm,不同树种之间土壤C:N、C:P和N:P均存在显著差异。榆树林土壤C:N显著大于毛白杨林、油松林和银杏林,银杏林土壤C:P显著高于毛白杨林和榆树林,而银杏林土壤N:P显著高于国槐林和榆树林。随着土层加深,土壤C:N、C:P和N:P变化各异。土壤C:P和N:P均远低于全国土壤均值。(3)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全氮主要影响C:N和N:P,土壤有机碳主要影响C:P。国槐林和油松林在改善土壤养分方面有较好的效果。北京市平原造林区域的氮可能是影响林木生长的主要限制性元素,建议在后期的抚育管理过程中施用适量的氮肥,为造林树种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7.
广东地区果用银杏林的叶片营养诊断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位于广东省梅州市的果用银杏基地的银杏Ginkgo biloba叶片进行营养诊断,以期为该地区果用银杏园的营养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挂果量对调查的9个果园进行聚类,得出高、中、低产园。采用诊断施肥综合法(DRIS指数法)求得9个果园银杏叶片N、P、K、Ca、Mg、B、Zn、Mn的需肥紧迫程度及养分不平衡指数(NII),并初步制定果用银杏营养元素DRIS指数的初级分级标准。【结果】果用银杏高产园与低产园的平均NII分别为90.92和206.08,高产园的平均需肥紧迫程度为NMnKPZnBCaMg,而低产园的平均需肥紧迫程度为MgNCaKMnPZnB。DRIS指数法初步分级结果显示,养分指数的平衡区N=-5.98±2.13、P=-0.97±4.43、 K=-1.44±2.17、 Mn=-1.70±11.82、 Zn=-0.74±17.61、 Ca=3.99±0.47、 Mg=33.12±58.39、 B=1.82±20.07。【结论】梅州市银杏果园中,银杏叶片的N、K、Ca、Mg缺乏严重,P、Mn含量偏低,而Zn、B含量过剩。通过需肥紧迫程度排序及制定的DRIS指数分级能直观地判断银杏各营养元素的平衡状况,可作为银杏平衡施肥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楸树优良无性系杂楸1号和杂楸3号的1年生、 2年生和3年生苗龄的幼苗作为供试对象,测定不同季节叶片含水率、维生素C、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氨基酸以及次生代谢物黄酮、蒽醌类化合物的含量,对不同苗龄楸树在不同季节叶片营养成分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8月的2年生和3年生杂楸1号、 8月的3年生杂楸3号和10月的2年生杂楸3号具有高产量、高含糖量、富含维生素C等优点,综合评价最高,可进行饲用营养研究.建议采摘2年生和3年生苗龄的楸树叶片,采摘时间为8月前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明确柑橘黄龙病菌对沙田柚Citrus maxima (Burm.) Merr. cv. Shatian Yu田间性状和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结合田间调查和室内试验系统研究沙田柚感染黄龙病菌后叶片症状、果实内外品质和风味感官品质的变化,及病菌浓度和树龄对病程发展的影响。【结果】沙田柚嫁接病芽后,黄龙病菌浓度保持在较低水平(Ct28)时,植株叶片的黄龙病症状表现不明显,老叶轻微斑驳黄化,新叶轻微均匀黄化,抽梢正常。与健康植株(Ct35)相比,低黄龙病菌浓度(28Ct32)的植株,叶片症状、果实产量和各品质指标均无显著变化;随着发病程度的加深,高黄龙病菌浓度(Ct26)的柚树叶片出现典型斑驳黄化症状,单株柚果总产量和总结果数显著降低,果实变小变轻,着色不均匀,可食率、出汁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甜味度、果肉饱满度和综合风味显著下降,酸味度和异味度反而显著提高,失去食用价值。【结论】沙田柚黄龙病病程进展较慢,但随着发病程度加深,其经济价值受到严重影响。本研究可为评价柑橘黄龙病对沙田柚品质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为解析柚类植物的黄龙病耐性机理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试验采用厚度0.03mmPE、0.03mmPVC和0.05mmPVC保鲜膜处理,以不扎口作对照,研究瑶山雪梨MAP常温保鲜效果。结果表明:20℃MAP贮藏35d,显著(P<0.05)抑制果实呼吸强度,降低果肉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减少果实失重率和腐烂率。其中,0.05mmPVC保鲜效果最好,稳定阶段袋内O23.5%~5.5%、CO26.0%~7.0%;贮藏35d,果肉硬度5.3kg·cm-2,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失重率和腐烂率分别为10.9%,0.076%,7.2%,3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