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0 毫秒
1.
乳糖不耐受与功能性液体乳——低乳糖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乳糖不耐受发病机理和世界病情现状。分析了防治乳糖不耐受的低乳糖奶物理、化学和酶法等生产工艺的优缺点。重点展望了酶法低乳糖奶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以及改进产品工艺过程和改善产品风味,扩大牛奶消费人群。  相似文献   

2.
低乳糖牛奶生产技术乳糖消化不良是由于人类肠腔内缺乏乳糖酶或乳糖酶活性低所致,这种情况会导致乳吸收障碍,从而产生乳糖不耐受症状,表现为胃胀、腹泻、肠绞痛等。我国可能有70%的人群不同程度有这种症状。  相似文献   

3.
<正>(1)鸡蛋与牛奶牛奶中含乳糖,乳糖是半乳糖与葡萄糖的二聚体,其中半乳糖就是其营养所在。鸡蛋含有很多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因为氨基酸的吸收要耗能,此时血液中可利用的葡萄糖较少,半乳糖就会被氧化。这时鸡蛋里的某种蛋白和牛奶里的某中营养成分会相互反应,使营养价值下降,所以不宜同食。(2)鸡蛋与豆浆生豆浆中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它能抑制人体蛋白酶的活性,影响蛋白质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吸收,鸡蛋的蛋清里含有黏性蛋白,若同豆浆中  相似文献   

4.
发酵凉薯酸奶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红艳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28):160-164
通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凉薯酸奶加工工艺并对其进行优化,为其实际生产凉薯酸奶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手段。以凉薯、鲜牛奶为主要原料,以杆菌:球菌、接种量、凉薯:牛奶、加糖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为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随后选取杆菌:球菌、接种量、凉薯:牛奶、加糖量4 个因素,应用L9(34)正交试验法,以凉薯酸奶感官为标准优化凉薯乳酸发酵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杆菌:球菌=2:3、凉薯:牛奶=2:3、接种量5%、加糖量(以蔗糖计)6%,培养温度43℃,发酵时间4 h,试验结果最佳,符合大众口感。研究提高了对凉薯的应用,丰富了酸奶的种类,满足了市场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根据传统型酸奶的制作工艺,对香芋酸奶的加工工艺和最佳配方进行了研究。实验以香芋、牛奶粉、蔗糖为主要原料,采用L9(34)正交实验确定了加工工艺参数,筛选出最优组合。实验结果表明,牛奶中加入40%香芋浆、7%蔗糖和5%混合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与嗜热链球菌之比为1:1),在43℃发酵3.5h~4h,产品具有风味独特、营养丰富且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酸乳菌种分离及发酵蛋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MRS培养倾注法从7种市售优质酸奶中分离出两株生产性能优良的菌株。以新鲜鸡蛋、新鲜牛奶、脱脂奶粉、白糖为主要原料,将其混合,利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以1∶1比例混合)进行发酵,用L9(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料组合,研制出风味优良、色泽淡黄、营养丰富且有鸡蛋香味的乳酸菌发酵酸奶。  相似文献   

7.
以胡萝卜及甘薯的原浆和牛奶为乳酸菌的发酵基质,经加工处理、调配后进行乳酸发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适工艺条件。实验表明,胡萝卜、甘薯经处理后与牛奶、蔗糖按一定比例配合(甘薯浆∶胡萝卜浆为1.5∶1;牛奶液的用量为75%,蔗糖用量为5%),接种量为4%,前发酵温度为41℃,前发酵时间为7h,可生产出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的胡萝卜甘薯酸奶,同时增加了酸奶纤维素、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减少了脂肪含量。该工艺可降低传统酸奶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正>有关牛奶的营养,一向是众说纷纭,有人说牛奶补钙,又有人说牛奶不补钙,还不如白水里含钙多,成年人无需饮用牛奶,等等。诸如此类的关于牛奶的种种"传说"弄得国人无所适从。加之中国人习惯于食用传统食品,不习惯西式的饮食,再加之有的人有乳糖不耐症,喝牛奶会导致腹泻,所以很多人便将牛奶从食谱中干脆剔除。  相似文献   

9.
牛奶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物.它物美价廉,食用简单,但若“煮开就喝“就会犯一些想当然的错误,使牛奶的营养价值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10.
牛奶浇花好     
家庭养花,常为肥料发愁。用有机肥吧,有臭气,不大卫生;用无机肥(化肥)吧,调配不当,常常伤花,就是用量恰当了,浇久了也会使土壤板结,一句话效果虽好,坏处也大。怎么办?告诉你:牛奶浇花好。牛奶营养丰富,含有脂肪、蛋白质、非脂乳固体、各种维生素、钙、镁、磷、钾、氮及多种微量元素,人类需要它,植物同样也需要它。对植物来说,牛奶是名符其实的有机肥。家庭养花,并不需要大量的牛奶,只要人喝剩下的一点点"残余"就够了。就是说,将喝完奶的杯子,用清水洗干净,然后立即将洗杯子的水浇入花盆里即可,不必  相似文献   

11.
将新鲜牛奶与经处理的山药再加乳酸菌,通过恒温发酵后冷藏制得一种集山药和酸奶于一体的新型保健饮品.通过L9(34)正交试验得出最佳配料组合.牛奶中加入10%山药浆,8.4%蔗糖,0.7%稳定剂,3%混合发酵剂在43℃条件下进行乳酸发酵可制得品质优良、风味良好的山药酸奶.  相似文献   

12.
对低乳糖牛奶褐变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同时也阐述了如何有效地防止低乳止低乳糖牛奶的褐变,并提出了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以花生和牛奶为原料,经保加利亚乳酸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发酵制备花生酸奶。对单个菌株和混合菌株进行不同添加量的对比试验,通过对样品后发酵不同阶段的酸度及风味状态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用接种量3%的混合菌种(嗜热链球菌与保加利亚乳杆菌添加量的比为1∶1)发酵4 h,后熟32 h可以生产出品质、口感最佳的花生酸奶产品。  相似文献   

14.
以牛奶火龙果和红心火龙果为主要原料、以保加利亚乳杆菌(L.bulgaricus)和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混合物为发酵剂、以果葡糖浆为甜味剂进行单因素试验,基本确定了影响火龙果果粒酸奶的4个单因素最佳值,即发酵剂添加量10%,果葡糖浆添加量12%,发酵时间6 h,果粒果汁添加量15%。然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火龙果果粒酸奶最佳工艺条件为果粒果汁添加量5%,果葡糖浆添加量14%,发酵时间4 h,发酵剂添加量8%,发酵温度42℃。以此工艺制备的火龙果果粒酸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相似文献   

15.
牛奶是迄今为止人们从自然界中所获得的最接近完美的一种食物,它不仅能够提供肌体及大脑生长发育所需要的优质动物蛋白质、乳脂肪和维生素等,而且还是人体补钙的最佳选择。然而国内外大量的临床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种族、气候以及遗传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会导致相当一部分人的体内缺乏乳糖酶,这样就会使牛奶中所特有的乳糖不能在小肠中消化和吸收而直接进入大肠,并在大肠菌丛的作用下引起发酵和水解,造成肠管内水和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大量积累,并刺激肠黏膜,致使人体出现诸如腹胀、肠鸣、气多、肠痉挛以及腹泻等一系列乳糖不耐症状。有鉴于此,我们…  相似文献   

16.
<正>第一次喝酸奶时,我还以为奶变坏了。那时候我已经十七八岁了,刚刚进城读书,之前只喝过奶粉,没喝过酸奶,简直就是一个土得掉渣的丫头。直到同学喝一口,然后确认酸奶没坏,我才放心,酸奶的特殊酸味让我感觉到从未体味过的独特滋味,这酸完全不同于果酸,是酸过之后有种甘甜的感觉,于是我慢慢地喜欢上了这种味道。后来,我留在小城工作生活,每天的零食就是  相似文献   

17.
《保鲜与加工》2001,1(2):37
酸奶是以新鲜全脂牛奶为原料,经乳酸菌发酵制成的乳制品。酸奶中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及各种维生素含量丰富,营养价值很高。1原料 鲜奶必须选用不合抗菌素,不含防腐剂,脂肪含量不低于3%,非脂干物质大于 8.5%,酸度小于 0.16%的新鲜牛奶为原料。2加糖 加糖量一般控制在5%~10%之间。3杀菌 将称重后的鲜奶按比例加入上等白糖煮沸3min,过滤。4降温、接种 将煮沸过滤后的牛奶迅速降温到38-42℃后接入乳酸菌种。 5发酵、冷却及成品抽 样检验 接入乳酸菌种后 的鲜奶装瓶后及时封口 36-38℃恒温发…  相似文献   

18.
以牛奶和橘子为主料,制作凝固型橘汁酸奶。选择了影响产品品质的发酵时间、橘汁添加量和发酵温度3个主要因素,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凝固型橘汁酸奶的最佳工艺配方为接种量3%,发酵时间5 h,橘汁添加量10%,发酵温度40℃。在此条件下生产出的酸奶细腻均匀、酸度适宜,具有橘汁和酸奶的混合香气。  相似文献   

19.
凝固型胡萝卜风味酸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萝卜酸奶是以胡萝卜浆、牛奶、白砂糖为主要原料,通过调配、均质、杀菌、发酵等加工工艺而制成的一种风味优良、营养丰富的酸奶制品。实验结果表明,在牛乳中加入20%的胡萝卜浆,8%的蔗糖,0.6%的复合稳定剂(果胶∶CMC=1∶1),经90℃,10min保温杀菌后,接入4.5%的乳酸菌,在42℃下培养4h,最后在4~10℃条件下后熟24h,即可得到优质的胡萝卜酸奶制品。  相似文献   

20.
《保鲜与加工》2005,5(3):42-42
现在牛奶已成为许多家庭的必备品,那么,怎样在家自制酸奶呢?现将其制作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