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探讨最佳的超数排卵方案,提高胚胎移植效率,试验以波尔山羊为研究对象,比较了不同超排方法、超排次数、超排季节、授精方式及生育状况等因素对供体超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超排方法对超排效果有显著影响(P<0.05);经两次超排处理的供体所得可用胚数显著的高于未经过超排过的羊只(P<0.05);经一次超排处理的供体可用胚比例显著高于未经过超排过的羊只(P<0.05);而授精方式、超排季节、生育情况等因素对超排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目前家畜超数排卵还存在个体差异大、整体效果不稳定的问题。本研究旨在探讨戴瑞奶绵羊血清中生殖激素与供体超排效果的相关性,以期为供体超排性能预测提供依据。本研究分别在超数排卵处理前与配种前采集外周血进行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 LH)、雌二醇(Estradiol, E2)、孕酮(Progesterone, P4)、抗缪勒管激素(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和抑制素(Inhibin, INH)激素浓度检测,与回收总胚数和可用胚数进行相关性分析。超数排卵前血液检测结果显示:FSH、E2、AMH(FSH: r=0.91, P<0.05; E2: r=0.76, P<0.05; AMH: r=0.86, P<0.05)与回收总胚数和可用胚数呈显著正相关;LH、P4、INH(LH: r=-0.81, P<0.01; P4: r=-0.79, P<0.05; INH: r=-0.56, P<0.05)与回收总胚数和可用胚数呈显著负相关。超数排卵后配种前血液检测结果显示:FSH、E2、P4、AMH(FSH: r=0.62, P<0.05; E2: r=0.93, P<0.05; P4: r=0.69, P<0.05; AMH: r=0.97, P<0.01)与回收总胚数和可用胚数呈显著正相关;LH、INH(LH: r=-0.86, P<0.01; INH: r=-0.60, P<0.05)与回收总数和可用胚数呈显著负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在超数排卵前戴瑞奶绵羊静脉血液中FSH、LH、E2、P4、AMH、INH这几种激素均与最终超排效果存在相关性。超数排卵前静脉血液中FSH、AMH激素浓度与总胚数和可用胚数拟合度最高,存在高度相关性,因此可作为戴瑞奶绵羊超排性能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多种因素对牛超数排卵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扩大中国牛群体繁殖、超数排卵和胚胎移植在中国能得到有效利用来限制进口牛。试验通过对供体牛进行超数排卵,比较了不同品种、供体牛经产与否、不同营养水平、重复超排间隔时间、起针时间5个因素对供体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之间大部分超排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育成牛与经产牛的胚胎可利用率极显著差异(P<0.01);不同营养水平组的胚胎可利用率极显著差异(P<0.01);试验结果显示能使二次超排之间的间隔时间缩短为 39天以内;第 9~10天 起针时间的超排效果最佳。本研究显示成体牛育成与否、营养水平高低、起针时间对供体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影响极显著,而供体牛品种、重复超排次数对供体牛超数排卵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影响西门塔尔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讨影响西门塔尔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因素,提高供体母牛利用率,加速胚胎移植技术产业化。以头均回收胚数和头均可用胚数为主要技术指标,在湖北和内蒙古乌拉盖进行超排试验,比较经产牛与青年牛、中科院产与加拿大产FSH两种不同超排方案及不同季节等因素对超排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农区,青年母牛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头均可用胚数分别为9.8、7.5枚,经产母牛分别为7.5、4.2枚,青年母牛显著高于经产母牛(P<0.05);在牧区,青年母牛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10.3、8.4枚,经产母牛分别为8.0、5.5枚,青年母牛显著高于经产母牛 (P<0.05)。(2)在农区,使用中科院产FSH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8.0、4.8枚,使用加拿大产FSH分别为9.0、5.9枚,中科院产FSH与加拿大产FSH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牧区,使用中科院产FSH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8.8、5.5枚,使用加拿大产FSH分别为9.5、6.5枚,中科院产FSH与加拿大产FSH之间差异亦不显著(P>0.05)。(3)在牧区,方案A(FSH+PG)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7.5、4.8枚,方案B(CIDR+E2+P4+FSH+PG)分别为10.5、8.0枚,方案B显著高于方案A (P<0.05);在农区,方案A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7.0、4.2枚,方案B分别为9.6、7.1枚,方案B亦显著高于方案A (P<0.05)。(4)在牧区,夏季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9.6、7.5枚,春季分别为6.0、3.5枚,夏季显著高于春季(P<0.05);在农区,春季的头均回收胚数和可用胚数分别为8.2、5.4枚,秋季分别为9.0、6.7枚,春季与秋季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1)青年母牛可作为供体牛的首选;(2)中科院产FSH能获得好的超排效果,且价格便宜,应为超排首选;(3)CIDR+E2+P4+FSH+PG法的超排效果优于FSH+PG法,前者为首选超排方案;(4)牧区应在夏季超排,农区应在春季和秋季超排。  相似文献   

5.
牛超数排卵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超排的目的在于从单位供体母牛获得量多质优的胚胎,并通过移植获得更多优良牛后代或通过冷冻保存优良牛和珍稀牛种的遗传资源。本文分析影响牛超数排卵效果的外源激素、供体状况、超排-冲胚次数、超排的季节、环境、技术等主要因素,介绍国内外牛超排处理的主要方法及超排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了充分挖掘进口乳肉兼用牛弗莱维赫的繁殖潜力,探寻在北京地区饲养的乳肉兼用牛超数排卵的可行性方案,实现快速建立核心群的目标,在春季(3月份)和秋季(9月份)对同一牛群进行2次超排处理,2次超排程序相同,超排用药量主要依据其体重与营养状况。结果表明:春季的头均可用胚数和妊娠率分别为(5.33±1.51)枚、81.82%,秋季的头均可用胚数和妊娠率分别为(6.00±1.83)枚、69.57%,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经产牛在春季、秋季的头均可用胚数分别为(6.50±2.21)、(5.33±0.58)枚,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育成牛在春季、秋季头均可用胚胎数分别为(5.75±1.26)、(4.50±2.38)枚,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该试验方案可用于北京地区不同胎次弗莱维赫牛的超数排卵,超排季节可选春季或秋季。  相似文献   

7.
将分选X型冻精与常规冻精品质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分离x精子精液密度、活率、存活指数等各方面均明显低于常规冻精(P0.05);使用分选X型冻精4支进行体内受精胚胎生产,结果显示:对排卵数小于17枚的供体母牛进行体内受精胚胎生产效果良好,大于17枚则部分未受精;分选X型冻精奶牛鲜胚双胚移植与分选X型冻精奶牛鲜胚单胚移植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性控奶牛鲜胚双胚移植与单胚移植产犊率差异不大,双胚移植经济效益较高;分选X型冻精与常规冻精所产母犊比较,结果显示:性控胚胎移植所产犊牛出生时和60日龄时体重与常规冻精所产犊牛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8.
波尔山羊胚胎克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以波尔山羊早期胚胎卵裂球作为核供体进行核移植,比较受体卵母细胞来源以及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卵裂球对核移植重构胚的融合率的影响,研究Vero细胞对重构胚体外发育的影响,检测重构胚发育成为个体的能力。结果表明:以体内成熟和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做核移植受体,重组卵的融合率分别为85.7%和88.7%,二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以来源于8,16,32细胞阶段的卵裂球做核供体,重组卵的融合率分别为91.6%,86%,89.2%,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融合后的重构胚与Vero细胞单层共培养,卵裂率65.5%和桑椹胚率32.7%均高于单纯TCM199培养的53.1%和10.6%(P<0.05);移植18枚融合后的重构胚于2只受体山羊输卵管,结果未获得妊娠;移植经体内培养得到的3枚桑椹胚于受体山羊子宫内,获得妊娠1只,总体的妊娠率为33%(1/3),怀孕的受体羊维持妊娠到期,产下1只母羔,初生重3.45 kg,一周岁时体重达到42.5 kg。通过自然交配产下一对波尔山羊羔。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用转t-PA突变体基因的胎儿成纤维细胞和卵丘细胞作供体时核移胚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卵丘细胞作供体时,核移胚的卵裂率(82.9%)和桑葚胚率(55.9%)均高于胎儿成纤维细胞卵裂率(75.7%)和桑葚胚率(48.7%),但差异不显著(P>0.05);卵丘细胞作供体时的囊胚率(19.7%)则高于胎儿成纤维细胞(11.0%),差异显著。(P<0.05)。比较了饥饿处理与否对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供体时转基因核移胚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供体细胞饥饿后,其核移胚的卵裂率(75.6%)与供体不饥饿的卵裂率(75.8%)差异不显著;供体细胞饥饿后,其核移胚的桑葚胚率(46.5%)和囊胚率(11.0%)高于供体不饥饿的桑葚胚率(39.3%)和囊胚率(9.0%),但差异不显著。比较了SOFaa和CR1aa分别添加10%FBS和bFF后,转基因核移胚的发育情况。结果表明:用CR1aa液培养时,添加10%bFF,其囊胚率(9.1%)高于添加10%FBS(4.2%)(P>0.05);用SOF液培养时,添加10%bFF,其囊胚率(11.2%)高于添加10%FBS(5.5%)(P>0.05)。说明用SOF液优于CR1aa液。  相似文献   

10.
研究自制有机碘栓对獭兔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通过子宫灌注致病性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沙门氏菌、蜡状芽孢杆菌等混合菌液,复制獭兔子宫内膜炎病理模型。分别于1天,3天,5天按0.01g/kg体重(按有效碘计算)子宫投放有机碘栓进行治疗,观察其用药前后的临床症状、子宫形态、子宫内膜病理学变化,并测定血清SOD,MDA,GSH-Px等生化指标。投药后第4天阴门肿胀及阴道充血逐渐消退,子宫分泌物逐渐减少;子宫颈和子宫角轻微肿胀,宫腔内有少量透明分泌物;子宫内膜较完整,上皮细胞结构基本正常。治疗组在第4天血清SOD和GSH-Px活力均高于病理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第6天血清SOD活力高于病理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而血清GSH-Px活力高于病理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MDA含量低于病理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有机碘栓可有效治疗獭兔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利用胚胎冷冻技术保护马头山羊品种的可行性,以及探讨最佳的保种方案,该研究结合品种标准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选择25只有代表性的马头山羊母羊进行超数排卵、胚胎冷冻及移植研究.结果表明,INHA基因在马头山羊有多态位点,GG型供体母羊超排后只均获胚胎数(15.75±0.42)和只均可用胚胎数(14.90±0.38)均最高(P>0.05);中等膘情、上胎产4羔以上的母羊超排效果最好(P<0.05),可用胚胎率达94%以上;P4+LHRH-A3组超排后只均获胚胎15.63枚、只均可用胚胎14.75枚,显著高于对照组(CIDR+FSH+PG)(P<0.05);公母比例1:1、间隔8h本交或人工授精后可用胚胎率达94%以上,能显著提高超排效果(P<0.05),但本交组和人工授精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间隔2个月进行重复超排对超排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细管玻璃化冷冻解冻后胚胎形态正常率(84.09%)和囊胚发育率(63.51%)显著高于OPS冷冻法(P<0.05);不同解冻方法和解冻时水浴温度对胚胎质量无显著影响(P>0.05).受体羊经CIDR处理后同期发情率达85.71%,高于孕酮海绵栓处理组(78.57%),经产母羊移植妊娠率(46.67%)高于育成母羊(37.50%),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运用胚胎冷冻法保护马头山羊品种资源是可行的,并探讨了一套最优化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如皋黄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笔者选择体况良好、生产性能相近的250 只47 周龄如皋黄鸡,随机分为5 组,每组5 个重复,每个重复10 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Ⅴ组分别添加0.02%、0.075%、0.2%、0.75%的枯草芽孢杆菌,试验周期为42 天。结果表明:(1)各组间产蛋率、平均蛋重、平均日产蛋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蛋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2)42天时试验Ⅴ组的蛋白高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Ⅲ组、Ⅳ组的蛋白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Ⅴ组的哈氏单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3)42 天时试验Ⅳ组的尿素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显著低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Ⅳ组的尿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试验Ⅱ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日粮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能够改善如皋黄鸡产蛋后期的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提高饲料消化率,降低粪 便中氮、磷的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臭氧化橄榄油对不同程度奶牛子宫内膜炎治疗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抗生素带来的环境污染及耐药性问题,本试验根据臭氧的杀菌原理试制出具有杀菌作用的消毒类药物——臭氧化橄榄油。以氟苯尼考、盐酸多西环素和醋酸氯己定为对照组,臭氧化橄榄油作为试验组,探究臭氧化橄榄油对不同程度子宫内膜炎奶牛的治疗效果。同时为了验证臭氧化橄榄油对子宫内膜的损害,进行了小鼠子宫内灌注试验。结果表明:臭氧化橄榄油组对于卡他性及黏液性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有效率能够达到抗生素类药物的治疗效果,且无显著差异(P0.05);而对于脓性子宫内膜炎的有效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在治愈率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此外,在0~80 mg/L浓度范围内,臭氧化橄榄油浓度的增加并没有引起小鼠子宫上皮细胞明显的损伤。臭氧化橄榄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抗生素预防及治疗治疗卡他性及黏液性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14.
胚胎移植技术在扩繁德系西门塔尔牛核心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3头德系西门塔尔供体牛连续4次重复超排,生产胚胎654枚(头均50.31枚),可用胚胎335枚(头均25.77枚);4次冲胚的平均回收胚数,可用胚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移植受体牛278头次(鲜胚移植115头,冻胚移植118头,双半胚移植45头),妊娠率55.04%(153/278),共获得犊牛137头。其中鲜双半胚和鲜胚移植妊娠率显著高于冻胚(64.44%,60.87% vs 45.76%)(P<0.05)。45枚鲜胚二分后移植到45头受体牛,29头妊娠,其中11头产双胎,双犊率为37.93%(11/29),存活犊牛29头。  相似文献   

15.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对9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组合的F1代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2月底,当供体植株的第一朵花开时,取长度在2.5~3.5mm的花蕾通过离心分离出小孢子,并在NLN13液体培养基中浅层培养诱导胚状体产生,培养30天左右,可见到多种类型的胚状体产生.其中,黔杂991、黔杂271和黔杂18分别诱导出了30个、12个和2个胚状体,其余组合未能产生胚状体.表明:不同基因型材料,不同培养密度和不同生理状态,其小孢子胚状体产生的频率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6.
李超  饶勇  陈静  肖华贵  毛堂芬  徐涵 《种子》2004,23(6):68-70
利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对9个甘蓝型杂交油菜品种(组合)的F1代进行离体小孢子培养.在NLN-13培养基中诱导胚状体发生,将胚状体放置于含有多菌灵和链霉素的培养基中培养,结果表明:①20mg/L浓度的多菌灵和链霉素可以提高胚状体的成苗率.②将胚状体接种于含有0.05mg/L 2,4-D和0.01mg/L6-BA的MS培养基中培养,愈伤组织能快速分化形成不定根和丛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的了解不同胎次奶牛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进一步指导实际生产工作,本试验选用体况相近的不同胎次荷斯坦奶牛,对奶牛的血液样品进行血常规指标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结果表明:血常规测定发现5胎奶牛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显著高于2~4胎奶牛(P0.05);2~4胎奶牛红细胞数显著高于5胎和1胎奶牛的红细胞数(P0.05);1胎奶牛的血红蛋白却显著高于2~5胎奶牛;5胎奶牛的中性粒细胞百分数显著升高(P0.05)。血液生化测定发现1胎奶牛内ALKP的含量与钙离子浓度显著高于2~4胎(P0.05),趋势都是随着胎次的增加含量逐渐降低。结论得出母牛胎次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可为不同胎次母牛的饲养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奶牛良种化程度,对奶牛冷冻胚胎的规模化移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G二次肌注法的发情率显著高于(P<0.05)PG一次肌注法,两种方法的发情同期率均超过85%,受体牛发情时间多集中在肌注PG后48~72h;胚胎解冻后的复苏率达到82.58%,且早期囊胚与囊胚的复苏率要高于桑椹胚(P>0.05);共移植受体牛218头,受胎97头,受胎率为44.5%,且春、秋季的移植效果差异不显著(P>0.05)。为奶牛冻胚的规模化移植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PRLH及其受体基因在绵羊性腺轴中的表达,以绵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系为研究对象,克隆了PRLH及其受体基因PRLHR,构建了系统进化树,并利用qRT-PCR技术对PRLH及其受体基因在绵羊性腺轴中不同组织的表达差异做了研究。结果表明,绵羊PRLH和PRLHR mRNA核苷酸序列分别为113,237 bp,PRLH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山羊、牛、人、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96.8%,93.3%,80.3%,74.6%,PRLHR基因与藏羚羊、山羊、牛、人和小鼠的同源性分别为100%,99.3%,97.3%,90.4%,84.4%;PRLH及其受体基因在绵羊的下丘脑、垂体、子宫和卵巢中均有一定量的表达,且PRLH基因在下丘脑、垂体和卵巢中的表达要显著低于子宫(P0.05);PRLHR在子宫与垂体中的表达差异显著(P0.05),其他差异不明显。说明下丘脑、垂体、子宫和卵巢是PRLH合成分泌和发挥作用的主要器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小区试验探究喷施氟节胺对棉花农艺性状及其产量的影响,为研究区开展化学打顶技术提供科学依据。以主栽棉花品种新陆早42号为供试材料,设置3个处理,测定了棉花生育期的农艺性状及产量,对氟节胺化学打顶技术进行了综合的技术评价,结果表明:化学打顶棉花株高显著高于人工打顶,但显著低于不打顶处理(P0.05);主茎平均节间长度与人工打顶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打顶后显著降低了棉株的主茎节数,且化学打顶显著高于人工打顶(P0.05);化学打顶后植株果枝数比人工打顶提高59.9%,棉花上部果枝结铃数及内围铃数略高于人工打顶,但铃重显著高于人工打顶(P0.05),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与人工打顶处理相比没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