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云油杂12号是利用甘蓝型油菜萝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093126 A和恢复系092197杂交组配而成的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于2010-2014年度通过云南省甘蓝型油菜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区域试验18点次试验中15点次较对照品种花油5号增产,平均单产203.28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0.24%;2013-2014年度5点次生产试验均较对照品种花油5号增产,平均单产237.1 kg/667 m2,较对照增产19.21%.品质检测芥酸未检出,硫甙含量23.18μ mol/g,籽粒含油量46.70%.全生育期178 d,早熟,抗倒伏.  相似文献   

2.
2016年兵团第六师农业科学研究所开展了12个食用型向日葵新品种(系)的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向日葵品种中产量最高的是SH363,单产达280.92 kg/667 m~2,较对照增产20.7%。参试向日葵品种中有4个品种(系)较对照增产,即SH363、S6、太食616和H10,增产幅度达4.1%~20.7%。  相似文献   

3.
川谷优451是贵州卓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不育系川谷A与恢复系ZR 451组配而成的杂交水稻新品种.贵州省区试2年平均单产627.91 kg/667 m2,比对照增产5.19%.2年19个试点17增2减,增产点率89.5%.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15.03 kg/667m2,比对照中优169增产5.62%,增产点率100%.  相似文献   

4.
苦荞新品种黔苦3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荞新品种黔苦3号(原名:黔威3号,代号:3-254)系贵州省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威宁凉山苦荞为亲本,采用单株选择法选育而成。于2008年1月22日经国家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黔苦3号,编号为国品鉴杂2008002,适宜在陕西、青海、河北、内蒙、宁夏、甘肃、云南、贵州、四川等省种植。2002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140.35kg/667m2,比九江苦荞(ck1)增产18.4%,比地方品种(ck2)增产22.3%。2003~2005年试验西南春播组平均产量为163.4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6.6%,居参试品种第1位。参试点23个,增产点19个,增产点比例82.6%,比对照增产23.3%;西北春播组平均产量为155.7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4.5%,居参试品种第3位。参试点28个,增产点22个,增产点比例78.6%,比对照增产21.8%。2005年在甘肃平凉、四川昭觉、贵州六盘水、甘肃定西、陕西靖边5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14.37kg/667m2,较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平均增产20.0%。2007年在云南昆明、昭通两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66kg/667m2,较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平均增产33.4%;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55.2%。  相似文献   

5.
金玉2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育的适宜西南山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在2007~2009年分别参加了云南丽江、文山州、曲靖的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丽江区试两年平均单产603.3kg/667m2,比对照会单4号增产24.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797.4kg/667m2,较对照增产30.7%;文山州区试两年平均单产586.8kg/667m2,较对照兴黄单892增产8.1%,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93.3kg/667m2,较对照增产7.8%;曲靖区试两年平均单产684.0kg/667m2,比对照曲辰三号增产17.4%,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86.5kg/667m2,比对照增产8.3%。该品种株型半紧凑,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  相似文献   

6.
裕玉207是遵义裕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和遵义市种子管理站以自选系遵Ⅰ-41114为母本,自选系4011为父本于2004年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经过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在贵州省的2年试验中平均产量为599.1 kg/667 m2,比对照遵玉3号增产10.78%.在2007年玉米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611.6kg/667 m2,较对照遵玉3号增产7.92%,位于参试品种的第1位.综合考虑:该品种高产、优质、抗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在贵州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苦荞新品种黔苦荞5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黔苦荞5号(原名:威苦01-374,区试代号:KQ 08-13)系贵州省威宁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以威宁雪山地方品种小米苦荞为亲本,采用单株选择法系统选育而成.于2010年1月经国家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黔苦荞5号”,鉴定编号为国品种鉴杂[2010010],证书编号2010-1-26.适宜在贵州、内蒙、宁夏、甘肃、山西、陕西等省种植.200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为155.7 kg/667 m2,比九江苦荞(ck1)增产20.3%,地方品种(ck2)增产26.6%.2006~ 2008年国家苦荞品种区域试验(北方组)平均产量为128.1 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8.5%,居参试品种第3位.在山西大同,内蒙达拉特,陕西榆林,宁夏盐池、西吉,甘肃会宁、定西等试点平均产量为152.58 kg/667 m2,在增产的点中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9.2%.2009年在内蒙达拉特、山西大同、宁夏固原3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产量均较统一对照品种表现增产,平均单产134.1 kg,/667m2,较统一对照品种九江苦荞(ck1)平均增产15.03%,在山西大同试点较当地对照品种(ck2)平均增产29.12%.  相似文献   

8.
酉荞3号是按系谱法育成的荞麦芽菜专用新品种.在2013年重庆市荞麦品种春播区试平均单产为120.1 kg/667m2,比对照九江苦养增产3.90%,2013年重庆市荞麦品种秋播区试平均单产112.3 kg/667 m2,减产1.90%,2013年重庆市秋播苦荞麦生产试验平均单产为110.1 kg/667 m2,增产7.94%.全生育期82d,平均株高120 cm,主茎平均分枝4~8个,主茎节数12~16节,单株粒重3.7g,千粒重22.1 g;硒含量为158 μg/kg,粗蛋白含量为11.2%,总黄酮含量为2.5 mg/kg.在荞麦芽菜品种试验中,每100 g酉荞3号种子平均可生产出芽菜224.7 g,较对照品种九江苦荞增产72.7 g,增幅47.8%,芽苗高12.8 cm,脱壳率为92%,收获期、芽苗高、脱壳率等指标均优于对照.芽菜6-苄基腺嘌呤含量<0.02mg/kg,硒含量为18.6 μg/kg,蛋白质含量为2.4%,脂肪含量为0.4%,总黄酮含量为9.52 mg/kg,纤维素含量为4.15%.适合在重庆市作为荞麦芽菜专用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渝香糯1号是重庆再生稻研究中心用自育的渝糯优16号与香糯119进行杂交选育的优质香型糯稻新品种.具有丰产稳产性好、品质优、香味浓、抗病性较强、株叶型好及再生力强等优点,2011~2012年2年区试平均产量510.06kg/667m2,较对照黄华占(452.75 kg/667m2)增产12.66%;7个区试点均增产.2012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渝审稻2012015).  相似文献   

10.
苦荞新品种"黔苦4号"(原名黔威2号),于2004年3月经全国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鉴定,定名为"黔苦4号",编号为国品鉴杂2004016,适宜在贵州、四川、甘肃、内蒙等地区种植.该品种由高原苦荞混合群体选育而成,1998~1999年进行品比试验,平均产量151.2 kg/667 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30%.200~2002年参加第六轮全国苦荞区域试验,参试品种7个(包括统一对照九江苦荞),参试点28个,2000年平均产量194.67 kg/667m2,比对照增产80.2%;2001年平均产量165.7kg/667 m2,比对照增产53.4%;2002年平均产量178.3 kg/667m2,比对照增产69.3%.3年汇总,平均产量179.56 kg/667m2,比对照增产68.3%.2003年在贵州贵阳、贵州六盘水、四川昭觉、甘肃定西4个试点进行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39.9 kg/667 m2,比对照九江苦荞增产16%,综合性状好,产量高,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11.
志远油8号是遵义县农业技术推广站选用ZY 20 A×ZY 08 R组配而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该品种抗性好、增产潜力大,2013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5年在遵义县大面积生产示范,平均单产达181.4 kg/667 m2,比遵义县油菜平均单产149.6 kg/667m2增加31.8 kg/667m2,增产21.3%,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杂交玉米品种益玉8号是遵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两个自选系(即ZY 2247作母本、ZY 381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试验结果表明:在贵州省2年区域试验中,18点次平均单产628.4 kg/667m2,比对照增产10.44%.2年均有100%的试点比对照增产.同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34.3 kg/667m2,较对照增产1.75%,5试点4增1减,80%的试点增产.综合考虑: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适合在贵州省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威芋4号原名克选10号,是威宁县农科所从黑龙江克山农科所引入的"克疫"品种实生籽后代,采用单株混合选择法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抗逆性强、抗病性好、食味佳、淀粉含量高、用途广等优点,集食、饲、加工等兼用。2004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437.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0.13%;2005年贵州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1825.6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17.4%;两年平均产量2131.6kg/667m2,比对照增产18.9%,17个试点16增1减,增产点次达94.12%。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134.5kg/667m2,比对照米拉增产23.2%,该品种适宜在海拔800~2500m地区种植。2006年6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审定编号:黔审薯2006002号。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适宜山区耐瘠薄、大穗、产量高、抗性好的优质硬粒型(半硬粒)玉米品种,特筛选6个品种(组合)与当地主推品种遵玉三号为对照进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R165平均单产665.5kg/667m2,比对照增产32.3%,产量最高;正大619平均单产657.7kg/667m2,比对照增产30.8%,产量位居第2;R605平均单产650kg/667m2,比对照增产29.2%,产量位居第3;黔单16、L2032:平均单产595.8kg/667m2,比对照增产18.4%,产量并列第4;对照遵玉3号平均单产503kg/667m2,产量最低。  相似文献   

15.
铜仁地区花生新品种比较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易燕  代世学  杨超  周梅  田永国  田元 《种子》2012,31(2):105-108
2011年铜仁地区沿河县农技站承担了“国家花生产业体系贵州综合试验站建设”的花生品种区域试验,供试品种8个(含对照),分别是湘花生2008、黔花生2084、99115、珍珠花生、贵育99-1-L、货油525、贵育99-1201、黔花生1号(对照).结果表明,8个品种中,最高产是黔花生2084为324.22 kg/667 m2,其次是贵育99-1-L为286.68 kg/667m2,第3是湘花生2008为263.38 kg/667 m2,其产量排名依次是黔花生2084、贵育99-1-L、湘花生2008、货油525、贵育99-1201、黔花生1号、珍珠花生、99115,产量分别为324.22、286.68、263.38、253.34、249.65、244.88、244.43、228.85 kg/667 m2.与对照黔花生1号相比,黔花生2084增产79.34 kg/667 m2,增长32.4%;贵育99-1-L增产41.8 kg/667 m2,增长17.07%;湘花生2008增产18.5 kg/667 m2,增长7.55%.所有品种都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16.
京花10号小麦品种是利用花药培养技术选育而成,2008、2009年两年北京高肥区试平均产量为480.17 kg/667m2,比对照京411平均增产5.1%;2009年生产试验,产量为435.2 kg/667m2,比对照京411增产4.4%.2011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不同马铃薯品种在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区域适应性,以筛选出适应性强、优质高产高效的新品种,结合贵州省特色粮食产业专项项目实施,开展不同品种同田对比试验。试验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采取大垄(单垄双行)栽培模式,因子一为品种,分别为滕育1号、红美、陇薯7号、黔芋8号、费乌瑞它(CK);因子二为种植密度,分别为3 700窝/667 m2和5 550窝/667 m2。结果表明,陇薯7号、黔芋8号品种产量高,红美、陇薯7号品种商品率最高,黔芋8号、陇薯7号、滕育1号均表现出比对照增产差异性显著,综合平均产量相比对照增产916.8 kg/667 m2、891.5 kg/667 m2和266.2 kg/667 m2,相比对照增产率为46.2%、45.0%和13.4%。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筛选优良玉米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方法,引进12个玉米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黔259产量最高达776kg/667m^2,比对照增产16.8%,安2032产量达737.6kg/667m^2,比对照增产11%,春喜4号产量达725.3kg/667m^2,比对照增9.1%,登海3790产量达721.3kg/667m^2,比对照增8.5%,4个品种群体产量高,综合性状好,适合兴义市种植。  相似文献   

19.
高产稳产广适玉米新品种金玉838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玉838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选育的适宜西南山区种植的高产稳产、脱水快的玉米杂交种.2012-2013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F组,居参试品种第1位.2年平均单产655.7kg/667m2,比对照增产9.8%,19个点次17增产,2年分别比对照增产5.98%和14.3%.生产试验平均单产637.1 kg/667m2,比对照增产8.87%.该品种出籽率高、脱水快,高产、稳产,适应性较广,品质优良,综合抗性好.2014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贵州主产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马麟 《中国种业》2016,(9):63-65
为评价引进马铃薯品种产量和经济效益,2014年对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云南等地引进和青海培育的11个马铃薯新品种(系)进行了田间小区比较试验,并通过市场调查、产量与产值比较,评价新品种(系)在大通的利用价值.结果表明,参选的12个品种(系)中,产量以青薯9号最高,单位面积产量为4194.3 kg/667m2,较对照青薯2号增产37.4%;产值以丽薯6号最高,单位面积产值4087.6元/667m2,较青薯2号增收87.5%;青薯9号、丽薯6号和中薯18号3个品种高产、抗病、商品率和产值高.建议在推广青薯9号的基础上,适当示范推广丽薯6号和中薯18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