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研究硫酸铜对大麦根尖细胞的畸变效应,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铜(0.05g/L、0.10gL、0.25g/L、0.50g/L和1.00g/L)分别处理大麦根尖,统计分析了大麦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指数、微核千分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硫酸铜均能使大麦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明显增加0.10g/L硫酸铜处理有丝分裂指数最大,为9.64%而前期、中期和末期分裂指数均高于对照,后期分裂指数与对照之间差异不显著。在浓度低于0.10g/L时,细胞微核千分率随硫酸铜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随着硫酸铜浓度的进一步升高反而呈下降趋势。硫酸铜还能诱导染色体产生多种类型的畸变在浓度低于0.25g/L时,染色体畸变率随硫酸铜处理浓度的升高而增加,然而随着硫酸铜浓度的进一步升高染色体畸变率呈下降趋势,但均明显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了解秋水仙素对农作物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的遗传毒害效应,以地方品种敏感型绿皮小粒蚕豆和饲用玉米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秋水仙素(0、0.01%、0.05%、0.10%、0.15%、0.20%)及不同培养时间(24、48、72h)对2种作物染色体的畸变影响。结果表明:秋水仙素能诱发根尖膨大,当秋水仙素浓度为0.20%处理24h,蚕豆根尖膨大率100%;秋水仙素浓度为0.20%处理72h,玉米根尖膨大率65.8%;适当浓度秋水仙素(0.01%、0.05%)可促进蚕豆和玉米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当浓度≥0.10%,反而抑制蚕豆和玉米细胞分裂。在染色体畸变类型中,微核最多,其次是染色体断片,最少是染色体桥。秋水仙素浓度0.20%,处理时间72h,蚕豆畸变率和玉米畸变率均最高,分别为11.92%和7.25%;秋水仙素浓度0.10%,处理时间72h,蚕豆染色体加倍指数最高为7.97%;秋水仙素浓度0.20%,处理时间24h,玉米细胞加倍指数最高为4.64%。  相似文献   

3.
铝(Al^3+)对洋葱根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洋葱(Allium cepa L.2n=16)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氯化铝(AlCl_3·6H_2O)溶液对根生长、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染色体形态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Al~(3+)浓度的增加,根的生长量递减,呈明显的负相关;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每单位时间的生长量亦递减,甚至停止生长;在50~200ppm Al~(3+)处理下,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随着Al~(3+)浓度增高而递减,随着处理持续时间的延长而递减;不同浓度的Al~(3+)处理都能引起染色体畸变,如,c-有丝分裂、染色体桥、染色体粘连等;恢复培养后各处理的鳞茎均能恢复生长.染色体畸变率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大蒜提取液拮抗纳米金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以100μg/m L纳米金溶液对蚕豆根尖进行染毒处理,分别以浓度为0~1 g/m L的大蒜提取液作为拮抗效应物。利用蚕豆根尖细胞微核检测技术,研究不同浓度大蒜对纳米金处理下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行为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纳米金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且随着大蒜提取液浓度的不断增加,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均呈现显著减少的趋势(P0.05),表明大蒜提取液对纳米金引起的蚕豆根尖细胞毒害作用具有一定的拮抗作用,且最适拮抗浓度为0.25 g/m L。同时,试验结果还表明,高浓度的大蒜提取液对蚕豆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Ni2+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蒜根尖细胞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氯化镍在不同处理时间对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下降,异常细胞数目明显增多,间期细胞主要表现为微核,分裂期细胞主要表现为C-有丝分裂、染色体桥、染色体断裂、滞后染色体、染色体粘连等畸变类型。说明氯化镍对大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氯化镍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有显著影响。氯化镍具有一定的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铅、钙复合处理对蚕豆根尖细胞微核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采用2.5×10-4mol/L PbCl2和不同浓度的CaCl2溶液培养蚕豆种子,以蒸馏水培养作为对照,培养4~7 d后,每天随机取根尖固定、染色、压片后镜检,观察微核和染色体畸变,计算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研究结果表明,1×10-3~1×10-2mol/L CaCl2能有效消除蚕豆的铅中毒症状,降低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其中5×10-3~1×10-2mol/L CaCl2的效果非常明显。但CaCl2浓度过高,不利于去毒害,尤其是2.5×10-2~4×10-2mol/L CaCl2会抑制蚕豆根生长,降低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研究认为,CaCl2在一定浓度范围能有效消除蚕豆的铅中毒症状,降低蚕豆根尖细胞的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不同浓度APM(4~6 μmol/L)和不同处理时间(4~6 h)对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用5.6 μmol/L APM处理洋葱分生组织16 h后,中期细胞有丝分裂指数(Met.Ⅰ)从0.8(对照)分别提高至5.0、5.2.结果也同时表明,当APM浓度超过4 μmol/L时,严重影响细胞有丝分裂.在根尖细胞中,多极分裂细胞(尤其是3~4级),中期染色  相似文献   

8.
黄精多倍体诱导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诱变,使多花黄精染色体加倍,提高生物产量与品质,为大面积人工种植提供优良品种.种子经过人工打破休眠后,在MS+6-BA 1.0mg/L+2,4-D 0.5mg/L离体培养形成愈伤组织,再转入MS+TDZ 1.5mg/L+2,4-D1.0mg/L培养15~20d,用脱脂棉球浸泡于添加2%二甲基亚砜的0.05%~0.15%秋水仙素溶液中,在无菌条件下覆盖在愈伤组织上,进行染色体加倍诱导处理,再转移到MS+6-BA 1.0mg/L+NAA 2.0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将分化出叶片的小苗转移到1/2MS+NAA1.0mg/L生根培养基上.结果表明:0.05%质量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48h变异株诱导率最高达18.7%.0.1%和0.15%浓度处理24h的诱导率次之,为16.7%,0.1%浓度处理48h变异率虽然只有16.2%,但其变异株倍性稳定性较好,整倍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秋水仙素诱导黄芩多倍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浓度为0.01%,0.05%,0.1%,0.2%,0.5%的秋水仙素浸泡黄芩种子24、48、72 h和96 h,统计种子发芽率;此外,在黄芩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分别加入浓度为5、10 mg/L和15mg/L的秋水仙素,进行黄芩多倍体的诱导.种子发芽和诱导愈伤形成芽后,取二者幼芽分别固定和制片观察,统计秋水仙素诱导黄芩产生的多倍体细胞率.结果表明:0.01%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24、48、72 h)黄芩种子,随着时间的延长,种子发芽率提高;当浓度高于0.05%时,种子发芽率降低,但规律不明显.染色体压片观察表明,以浓度0.1%秋水仙素浸泡处理黄芩种子24h的多倍体细胞诱导率最高,可选49.2%;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能够明显促进愈伤组织和芽的形成,但多倍体细胞诱导率仅为9.7%.以上结果表明,种子浸泡或培养基添加秋水仙素均能诱导黄芩根尖或愈伤产生多倍体细胞,但要获得纯合的四倍体或多倍体植株,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7):2320-2329
为获得同步化的人工种胚,以半夏疏松愈伤组织为试验材料,采用悬浮培养的方法,探讨温度、咖啡因、蔗糖浓度对半夏悬浮培养细胞分化形成人工种胚的同步化作用,为半夏人工种子制作提供同步化种胚。结果表明: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0 mg/L 2,4-D+0.5 mg/L 6-BA+30 g/L sucrose+300 mg/L CH进行悬浮培养,温度为8℃,处理12h,恢复36h,同步化效果最好,细胞分裂指数为13.86%;咖啡因浓度为2.00 mmol/L,处理2 h,恢复48 h,效果较好,细胞分裂指数为9.42%;蔗糖浓度为40 g/L,处理5 d,恢复4 d,效果一般,细胞分裂指数为5.33%。分别先后继代3次于MS+1.0 mg/L IBA+0.5 mg/L 6-BA+30 g/L sucrose+300 mg/L CH进行膨大培养及MS+0.1 mg/L IBA+0.5 mg/L 6-BA+10 g/L sucrose+300 mg/L CH进行分化培养。温度处理组微细胞团为42.33个,种胚分化率为71.11%;咖啡因处理组微细胞团为34.33个,种胚分化率为55.56%;蔗糖处理组微细胞团为40个,种胚分化率为57.78%。因此,半夏悬浮培养细胞同步化形成人工种胚的适宜条件为:MS+1.0 mg/L 2,4-D+0.5 mg/L 6-BA+30 g/L sucrose+300 mg/L CH,8℃处理12 h,恢复36 h,再转接进膨大及分化培养基继续培养。本研究为半夏人工种子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用酶解去壁低渗法进行大白菜染色体制片,研究了影响其有丝分裂相指数和制片质量的根尖长度、预处理药剂和时间、前低渗和酶解的温度与时间等相关因子,并对大白菜制片质量进行了25SrDNA的FISH检测。结果表明:当大白菜生长旺盛的根尖长为1.5~2.0 cm时中期分裂相指数最高;最佳预处理药剂为0.002 mol/L 8-羟基喹啉,当预处理时间为2 h时能获得较多的分裂相和清晰的染色体形态;0.075 mol/L KCl中25℃前低渗0.5 h,然后采用2%纤维素酶和2%果胶酶混合液4℃消化5~6 h或25℃消化2~2.5 h,染色体分散良好,酶解完全,无细胞质残留,制备的染色体标本可不经预处理直接用于FISH杂交。本研究结果为在大白菜上开展FISH技术的相关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构建染色体特异文库是简化小麦基因组测序的有效途径,而通过同步化处理提高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使根尖细胞中富集高比例的中期染色体是实现染色体分选成功的前提。采用双阻断法用50 µmol L-1羟基脲和100 µmol L-1氟乐灵对普通小麦根尖细胞进行同步化处理,然后用流式核型分析法观测各周期细胞在不同时间点上的比例变化。结果显示,最佳方案为羟基脲处理10 h,恢复7 h,氟乐灵处理4 h。以此方案处理中国春小麦根尖可获得最高的有丝分裂指数,达70.1%。附加冰水处理(0°C)有助于减少染色体碎片和增加流式核型的分辨率,但对富集更多的中期染色体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3.
扭果花旗杆(Dontostemon elegans Maxim.)是新疆达坂城荒漠植被组成的重要物种,具有耐旱抗风、耐贫瘠等特性,在维持荒漠生态系统稳定性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探讨扭果花旗杆幼苗对盐胁迫的应答机制,本研究以30 d扭果花旗杆幼苗为研究材料,设置了四组不同浓度梯度的NaCl胁迫处理(0 mmol/L,50 mmol/L,100 mmol/L,150 mmol/L),分析了不同浓度NaCl对扭果花旗杆幼苗生理特性及根尖细胞染色体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先升高后降低;且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在150 mmol/L达到最大值。(2)随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丙二醛(MDA)含量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3)低浓度的NaCl胁迫(50 mmol/L)胁迫促进扭果花旗杆种子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较高浓度胁迫(NaCl>50 mmol/L)胁迫则表现出抑制种子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且随盐浓度的增大,抑制作用更加明显;同时,研究发现种子根尖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微核率与NaCl浓度呈正相关。因此,扭果花旗杆通过提高抗氧化酶的活力及小分子物质的积累来抵御NaCl胁迫,另外低浓度NaCl胁迫对扭果花旗杆种子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还有促进作用。本研究结果将为干旱区抗逆野生植物资源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鸡冠花离体快繁及多倍体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鸡冠花顶芽为外植体,研究其离体快繁程序并在无菌体繁殖条件下探索了秋水仙素溶液不同浓度和时间处理对鸡冠花的诱变效应.快繁研究结果显示:最适初代培养基为MS 6-BA 1.0 mg/L NAA 0.2 mg/L;以芽和茎段为培养对象诱导产生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分别是MS 6-BA 1.0 mg/L NAA 0.1 mg/L,MS 6-BA1.0 mg/L NAA 0.02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是1/2 MS IBA 0.4 mg/L.采用浸泡法将鸡冠花营养芽在0.05%、0.1%、0.15%和0.2%不同秋水仙溶液浓度下分别处理12 h、24 h、36 h和48 h,并对诱导处理后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鉴定,得出以0.15%秋水仙素溶液浸泡36 h为诱导多倍体的最佳处理组合,诱导率达23.3%.  相似文献   

15.
姚焱  孔曜  黄得凤  张旭霞  张英  汪珍春  张平 《种子》2015,(2):32-34,38
目的:利用巴戟天种子内胚乳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获得三倍体。方法:选取未成熟巴戟天种子内胚乳,置于不同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和分化再生植株,并对植株倍性进行根尖染色体鉴定。结果:在MS+2,4-D(2,4-二氯苯氧乙酸)2.0 mg/L+6-BA(6-苄基嘌呤)1.0 mg/L培养基上诱导获得愈伤组织,诱导频率达58.9%。愈伤组织在MS+6-BA1.0~2.0 mg/L+IBA 0.1~0.5 mg/L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不定芽。不定芽在1/2 MS+IBA 0.5 mg/L上诱导生根,生根率100%。再生植株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为2 n=3 x=33。结论:利用巴戟天胚乳培养获得三倍体是创造多倍体新种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研究Cu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细胞分裂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u胁迫处理浓度的升高,小麦种子的发芽率、芽长、苗高、根长,有丝分裂指数等均呈下降的趋势。低浓度的Cu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不大,而高浓度的Cu对种子发芽率有抑制作用。盐培比水培处理对小麦毒害严重。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分别降低至对照的33.43%、36.74%、39.25%和39.31%,各浓度处理组与对照组间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4个处理组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曹莹 《种子科技》2023,(18):1-3
本研究以菠菜(Spinacia oleracea L.)根尖分生组织为材料,采用羟基脲(HU)和甲基胺草磷(APM)结合的双阻断法对菠菜根尖细胞进行处理,结合显微镜观察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有丝分裂中期同步化诱导作了探讨,并对中期染色体分离也作了初步研究。在试验中分别设置了羟基脲(HU)和甲基胺草磷(APM)的不同浓度梯度,并对甲基胺草磷(APM)设置了作用时间梯度,以研究其最佳同步化诱导效果。结果表明,经1.25 mmol/L HU、10μmol/L APM处理菠菜根尖细胞,能够使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指数(Met.I)达40%。  相似文献   

18.
旱稻是一种不耐盐碱、抗性较弱的作物。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旱稻种子,研究发芽情况和根尖细胞染色体行为。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升高,旱稻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逐渐降低;NaCl浓度高于100 mmol/L时,引起根尖细胞染色体行为异常,异常类型有微核、多核、染色体落后、染色体粘连、染色体桥、染色体断裂等。且染色体异常行为与NaCl处理浓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以豌豆根尖为材料,在离体与非离体条件下分别采用低温、0.002mol/L 8-羟基喹啉、0.01g/L秋水仙素及0.01g/L秋水仙素与0.002mol/L 8-羟基喹啉混合液(V:V=1:1)进行预处理,对有丝分裂指数,中期分裂指数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0.002mol/L 8-羟基喹啉预处理的有丝分裂指数最高,比对照提高了2.15%,低温预处理的中期分裂指数最高,比对照提高了2.50%;非离体条件下,低温预处理的有丝分裂指数最高,比对照提高了2.51%,0.01g/L 秋水仙素预处理的中期分裂指数最高,比对照提高了1.59%。整体而言,豌豆有丝分裂指数和中期分裂指数是非离体条件下各种预处理均高于离体条件下各种预处理。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浓度水杨酸(SA)对白蜡属种间杂交子代悬浮细胞生长量及香豆素类物质产量的影响,从而建立以生产香豆素类物质为目的的白蜡属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以白蜡种间杂交子代悬浮培养96 h的细胞为材料,分别添加不同质量浓度(25、50、100 mg/L)的SA处理8、24、48、72、96 h,进行细胞生长量、香豆素类化合物类含量测定。结果表明,施加信号分子SA能不同程度地促进香豆素及白蜡树精的含量和产量增加,其中以浓度100 mg/L的SA效果最明显,处理72 h后白蜡树精的含量及产量均达到最高,分别为0.5704 mg/g和0.2595 mg,相较于对照分别提高了114.59%和35.03%,香豆素的含量和产量的变化也有相同的趋势,均在处理72 h后达到最高,分别为0.2470 mg/g和0.1124 mg,相较于对照分别提高了112.39%和56.56%。适宜浓度的SA可促进白蜡属种间杂交子代悬浮细胞中香豆素类物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