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大陆法系国家和英美法系国家依据各自的标准对外贸代理进行了不同的划分,尽管我国现行外贸代理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常见方式也有别于两大法系的一些做法,然而根据对外贸易和司法实践的需要,借鉴国际上的立法经验,进一步整合和完善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法律规定,已经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产品缺陷与质量不合格是两个具有不同法律意蕴的概念。本文试图通过对以上两个概念的分析与比较,阐述我国产品质量法中有关产品缺陷规定中存在的矛盾:同时透视立法者关于产品责任的立法思考,并评述有关学者对产品缺陷的一些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3.
<正>外贸法律制度是固定化和具体化的外贸政策,是外贸活动的法律依据。当前中国与挪威已经启动自由贸易区(FTA)谈判工作。关税、质检、贸易救济等外贸法律问题是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谈判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在此,笔者试图通过研究挪威外贸法律制度,为我国与挪威FTA谈判提供几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4.
法律观念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法律观念”至今仍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法律概念出发,分析了法律观念的实质和内涵,并剖析其结构,辨析其与相邻几个概念的区别,对法律观念的合法性地位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5.
建立慈善机构法律救助机制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慈善机构法律救助机制的创设完善了我国法律救助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有其现实的必要性。慈善机构法律救助具有非营利性、互动性、物质救助与智力救助相结合、弥补性等特点,在慈善机构法律救助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救助类型进行相应的救助措施。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行机制。以选到慈善机构法律救助的最大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徐会超 《甘肃农业》2003,(12):79-80
本文首先阐明法理学上关于法的要素的理论。之后指出 ,既然法律规范 (则 )、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是构成法的三要素 ,那么作为法的部门之一的经济法也不能例外。它的产生应该以经济法律规范、经济法律原则、经济法律概念这三者的齐备作为要件 ,进而以上述理论为框架 ,评析关于经济法产生的几种不同观点 ,探究经济法产生的时间及其他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透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了解银行交易法的一个重要窗口,同时也是雏护客户权益及防范银行或然性法律风险的有力保障。我国在该问题的认知上仍存在许多灰色区域,如法则对存款人存款权属的规定、客户的认证、银行所负的保密义务与信息披露义务的冲突与协调及现行的银行行政处罚权等。在金融法治化进程中,这一切都需要我国的法律规则予以澄清。因此,对我国银行与客户之间法律关系的本质进行重新定位不仅具有较好的学理意义,而且更具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传统法学对“商事代理”概念的界定具有一定的缺陷,以至于商事代理概念仅停留在法学理论研究层面而不能指导我国司法实践。作为方法论的创新,本文引入法经济分析方法,剖析商事代理交易的内在经济含义及经济特征,提出具有司法可适用性的商事代理概念,为我国民法典编纂与商事法律制度完善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我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建立了评价外贸发展状况的一套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所有评价指标进行预处理之后,借助粒子群优化算法改进了BP神经网络算法,构建了外贸发展状况的评价模型.评价模型在具体应用中,评价结果较为准确,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概念不明、性质不清以及其缘何得以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件中予以适用的探讨不足,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司法实践的理解不同、作法不同。进一步地影响是造成该制度效果发挥大打折扣,因此有必要对上述三个问题进行明晰。首先,明确磋商的概念,主要是明确概念中应具备的几个关键要素,包括磋商启动的前提条件、磋商主体、磋商目的、磋商内容与磋商结果。其次,确定磋商的法律性质,即确定磋商属于一种民事法律行为。最后探讨磋商适用的理论依据与现实基础,并论证磋商制度适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关于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健康权的立法问题,首先应该对这一问题所涉及到相关法律概念做出清晰的界定,并对立法保障低收入群体健康权的紧迫性与必要性有具体的把握;其次应该明确立法时实体正义高于程序正义的价值追求,结合现行法律体系中关于公民健康权的规定,在总体上确立低收入群体健康权立法的部门法定位。  相似文献   

12.
“发展极”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佩鲁于1955年提出的。他认为从空间上看,增长在不同地区是以不同的速度进行的。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企业或行业在一些地区或城市的聚集,形成一种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益、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发展极”,这些“发展极”的功能是多样化的。具有“发展极”的地区优先增长.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然后再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最终对整个经济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静 《农业与技术》2002,22(6):143-147
本文归纳了ADR的概念、性质,功能,总结了ADR的历史经验和规律,概括了各国ADR的方式,指出:ADR是对司法解纷的补充和纠正。在当代中国,理论上要进行多元化的研究,但在制度上,还是要以正式的法律制度的演进与改革为重点。  相似文献   

14.
民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重要法律部门,对规范市场经济的运作具有权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对82年宪法的修正,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成份中私有制经济和个体经济提高至与公有制经济平等的法律地位,这一深刻的变革将促使不同经济成份之间以及同一经济成份不同经营之间的横向经济联系,从而使得我国传统民事主体范围巳被突破,而必然至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法律思维是法律人最为重要的思维形式,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基本判断。文章在对法律思维本体构成要素解析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我国在法治建设进程中所遇问题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于传统法律思维模式和现行体制中泛政治化思维倾向,文章也从法律思维养成的路径上进行了有效的微观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室人”“同居”所指均为具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家人,都具有同住的特点,都不包括“隶”及奴婢,都要承担法律上的连带责任。但二者的侧重点不同:“室人”之间同居所,是从室屋宅院即建筑空间角度上界定的家人;“同居”具有同居住、同户籍、同母的特点,是从户籍、血缘角度上界定的家人。“家”首先是住所、容身之地,其次是同户籍的法律认定。“室人”与“同居”从这两方面分别体现“家”的突出特点。“同居”是法律用语,在一切都以“户”为单位,重视“户”的连带责任的战国、秦及汉初,它作为常用术语出现。战国晚期至汉初,“同居”渐渐不再被使用,“同产”指代同父母的兄弟姊妹的法律用语与父母、妻、子并列出现于法律条文中成为连坐对象。  相似文献   

17.
以农产品贸易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为研究角度,首先对广西农民收入与城镇居民家庭收入进行比较分析,进而运用计量模型对广西农产品外贸和农民收入进行回归分析和协整检验.实证结果表明:广西农产品外贸增长与农民收入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并且具有长期的均衡关系.因此,提高广西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以分析实证主义为研究方法,分析了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在司法现实中运行现状并进行原因解析,指出法律的逻辑秩序与法律的实践秩序间存在冲突,认为在实现公法目的与维护私益之间应保持一定平衡。同时从多个维度研究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构建的内在价值与功能。最后通过对“四个关系”的思考,着力构建权力具有内敛性、法律体系具有逻辑性、制度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效性的、社会主义特色的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9.
村委会选举中贿选的法律规制--从党西村案引发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村治的不断深入,村委会选举在全国普遍实行,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出现的妨碍选举、破坏选举的事件也层出不穷。我国现行的《村民委员套组织法》仅仅只是在制度层面上粗线条的对我国村治进行法律上的构建,对选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违法行为的法律规制是模糊的、不明确的。本文针对村委会选举过程中出现的贿选现象进行分析,对贿选的法律规制进行完善,认为贿选的法律规制应当包括竞选费用的标准限制.选举程序规制、实体法律规制和建立司法诉讼救济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林权流转法律制度的局限和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运用比较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对当前林权流转所依据的各项法律和各地方政府颁布的地方性法规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当前林权流转法律制度在概念界定、条文规定、法律与地方行政法规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因而,应从完善林权流转法律体系、明确界定林权等相关概念、阐述相关法律条文等方面着手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