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6 毫秒
1.
光源是光诱鱿钓渔法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灯光的有效和合理利用不仅可以节省能源,同时还可以诱集更多的鱿鱼,从而提高钓获率和渔获量。其涉及到的研究内容很多,如集鱼灯种类、集鱼灯布置、灯具附属物采用、不同船型最适光强等。日本学者铃木恒由等对鱿钓船集鱼灯的有效利用进行了研究,日本也对其鱿钓船的灯光强度进行了限制。而国内还没有开展这一方面的研究。其中,集鱼灯在船  相似文献   

2.
集鱼灯是光诱鱿钓作业中的重要助渔设备,直接影响到诱鱼范围和效果。为此,一些学者对集鱼灯的有效利用和捕捞对象的趋光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开展集鱼灯光照度分布及其钓捕效果的比较试验显得十分必要。根据2003年9-11月我国鱿钓船在印度洋西北海域进行的鸢乌贼资源调查中,开展的不同类型集鱼灯的对比试验结果,结合实际生产统计资料,对不同类别水上集鱼灯的光照度分布及其使用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为集鱼灯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3.
集鱼灯是光诱鱿钓作业中的重要助渔设备,直接影响到诱鱼范围和效果。为此,一些学者对集鱼灯的有效利用和捕捞对象的趋光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开展集鱼灯光照度分布及其钓捕效果的比较试验显得十分必要。根据2003年9-11月我国鱿钓船在印度洋西北海域进行的鸢乌贼资源调查中,开展的不同类型集鱼灯的对比试验结果,结合实际生产统计资料,对不同类别水上集鱼灯的光照度分布及其使用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为集鱼灯的有效利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光诱渔业中光强分布的理论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集鱼灯合理配置是光诱渔业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研究,以探讨灯光配置包括种类、布局等是否合理。根据光学理论和集鱼灯的发光特点,使用面光源积分计算方法建立了集鱼灯光强计算的公式,该方法比以往的线光源以及点光源计算方法更为精确。通过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相比较,检验了方法的正确性,并且分析了产生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一定误差的原因。以此为依据,通过M athem atica4软件计算了8154鱿钓船在海面上的光强分布,研究了8154鱿钓船合适间距的问题,认为在适宜照度0.005 lx下的合适作业间距为0.64 nm.。  相似文献   

5.
集鱼灯合理配置是光诱渔业中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加以分析和研究,以探讨灯光配置包括种类、布局等是否合理。根据光学理论和集鱼灯的发光特点,使用面光源积分计算方法建立了集鱼灯光强计算的公式,该方法比以往的线光源以及点光源计算方法更为精确。通过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相比较,检验了方法的正确性,并且分析了产生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一定误差的原因。以此为依据,通过M athem atica4软件计算了8154鱿钓船在海面上的光强分布,研究了8154鱿钓船合适间距的问题,认为在适宜照度0.005 lx下的合适作业间距为0.64 nm.。  相似文献   

6.
光诱鱿钓捕捞技术就是利用鱿鱼趋光、集群的特性 ,采用钩钓作业的一种渔法。利用水下灯进行钓捕鱿鱼是一种新的捕捞技术。该技术在 80年代中期首先在日本、韩国等国的鱿钓船中得到应用。分布在北太平洋中部海域的大型柔鱼 ( 1~ 2kg) ,栖息水层白天一般在 30 0~ 40 0m ,使用水下灯进行深水层的诱集柔鱼 ,使白天作业成为可能 ,从而大大延长了作业时间。由于柔鱼具有昼夜垂直移动现象 ,夜间栖息水层为 30~ 40cm ,因而一般不采用水下灯。我国鱿钓船从 1 997年开始 ,初步得到应用 ,特别是在 1 998年鱿钓渔场探捕调查和生产过程中 ,取得了…  相似文献   

7.
北太平洋海域白天利用水下灯钓捕大型柔鱼的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光诱鱿钓捕捞技术就是利用鱿鱼趋光、集群的特性 ,采用钩钓作业的一种渔法。利用水下灯进行钓捕鱿鱼是一种新的捕捞技术。该技术在 80年代中期首先在日本、韩国等国的鱿钓船中得到应用。分布在北太平洋中部海域的大型柔鱼 ( 1~ 2kg) ,栖息水层白天一般在 30 0~ 40 0m ,使用水下灯进行深水层的诱集柔鱼 ,使白天作业成为可能 ,从而大大延长了作业时间。由于柔鱼具有昼夜垂直移动现象 ,夜间栖息水层为 30~ 40cm ,因而一般不采用水下灯。我国鱿钓船从 1 997年开始 ,初步得到应用 ,特别是在 1 998年鱿钓渔场探捕调查和生产过程中 ,取得了…  相似文献   

8.
鱿钓渔船及其装备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我国发展远洋鱿钓业已有七年历史。作为发展的初期阶段,其生产工具主要仿靠改装拖网渔船及配备国产和部份进口的鱿钓。在生产实践中,它们发挥了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渔场的开拓和生产的发展,改装的鱿钓船及其装备已显露出某些不足,如船的自持能力,冻结力和舱容,集鱼灯的光强和效率及适航,适渔性能等,有必要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回顾现有装备的适用程度,并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为今后鱿钓渔船及其装  相似文献   

9.
我国发展远洋鱿钓业已有七年历史。作为发展的初期阶段,其生产工具主要仿靠改装拖网渔船及配备国产和部份进口的鱿钓。在生产实践中,它们发挥了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渔场的开拓和生产的发展,改装的鱿钓船及其装备已显露出某些不足,如船的自持能力,冻结力和舱容,集鱼灯的光强和效率及适航,适渔性能等,有必要在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回顾现有装备的适用程度,并借鉴日本的发展经验,为今后鱿钓渔船及其装  相似文献   

10.
LED集鱼灯在海中的光谱分布及使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进一步验证LED水上集鱼灯的使用效果,将300W型LED集鱼灯安装到"宁泰61"鱿钓船,赴东南太平洋秘鲁外海茎柔鱼渔场进行实际生产,与使用2 kW型金卤灯的"宁泰62"鱿钓船进行对比试验,记录相关生产数据并对作业船周围集鱼灯形成的海面上、海面下光场及光谱进行实地测量。结果表明:右舷50盏LED集鱼灯在海面上照度为0.1lx的离船最远距离可达35 m,比使用50盏2 kW型金卤灯时少10m;50盏LED集鱼灯与50盏2 kW型金卤灯在海水中的照度分布接近;LED集鱼灯在海水中的光谱衰减速率明显小于金卤灯。使用LED集鱼灯不仅能大幅度减少燃油消耗,且诱鱼效果接近传统高功率金卤灯,能够在实际作业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2.
选取滨海新区汉沽作为研究区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咨询水产专家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筛选出19个对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发展影响较大的因子作为评价指标,综合应用德尔菲法(Delphi)和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构建滨海新区汉沽工厂化养殖适宜性评价模型,利用IDRISI进行综合运算,将工厂化养殖区域划分为"不适宜"、"一般适宜"、"适宜"和"非常适宜"4种类型,从而为工厂化养殖区域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Internet的普及应用,Internet已经成为包含各种信息形式,如文本、图像、视频、音频等的巨大信息资源库。然而由于Web图像从主题、格式,到功能和来源都多种多样,很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进行分类。本研究首先从Web页面上图像的功能角度对图像进行初步分类,将其分为链接类、装饰类、广告类和内容类。初步分类可提高Web图像处理的效率和性能,并为它基于Web的应用与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15.
16.
苯酚对废水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硝化细菌对水产养殖水质可以起到明显调节作用,近年来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但废水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存在常常会导致硝化细菌的活性受到严重抑制,从而严重影响养殖水体及水产品的质量。本文利用富集培养的硝化污泥研究了苯酚对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效应。结果表明,苯酚对氨氮生物硝化过程的抑制属于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和EC50均为2.61mg/L。泥龄相同的条件下,有苯酚抑制剂存在时氨氮的出水浓度高于无抑制情况,且苯酚浓度越高,氨氮出水浓度也越大;而达到相同的氨氮出水浓度,抑制剂存在条件下的泥龄大于无抑制条件,且抑制程度越高,所需泥龄越长。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转化糖药理及其现代临床研究概况,并对其药学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布氏艾美尔球虫(Eimeriabrunetti)是鸡的一种致病性较强的寄生性原虫,但是我国球虫流行病学的报道很少谈及,有关研究报道更为少见。为此,笔者回顾了自1942年Levine首次报道布氏艾美尔球虫以来人们对这个种所做的研究。主要对这个种在世界的流行情况、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原性、内生性发育、体外培养、致弱及在球虫疫苗中的地位作了回顾和评述。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黑龙江省番茄根腐病病原菌的鉴定、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苗期抗性鉴定技术及寄主抗性遗传规律、番茄根腐病的病症与识别、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规律等内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是一种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通过在水稻苗期和秧田期使用该水剂,探讨其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0.3 g/L低聚壳聚糖水剂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和分蘖;增加千粒重,提高产量;对恶苗病防效达48%。其较佳使用方法为苗期浇灌,移栽返青后茎叶喷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