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离体葡萄未成熟胚成苗途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陈香波  曹孜义 《果树科学》2000,17(4):261-264
以巨峰葡萄剥离幼胚及红井川品种切喙胚球为外植体接种至含不同浓度2,4-D、NAA与6-BA配比的NN-1969培养基中,诱导葡萄未成熟胚产生胚状体及实现胚萌发。两品种均是在含2,4-D0.5mg.l^-1、6-BA1.0mg.l^-1的培养基中诱导胚进入胚状体发生途径的;而在含NAA(1.0、2.0mg.l^-1)与6-BA(0.2、1.0)或2.0mg.l^-1ZT配比的培养基上幼胚进入胚萌发途  相似文献   

2.
酿酒葡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酿酒葡萄品种白诗南、梅郁的花丝接种在含6BA2.0mg·1-1、2,4-D0.5mg·1-1的B5诱导培养基上,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形成含大量胚性细胞团的悬浮培养物。用Cellulase  Rs2%、Pectolyase Y230.3%,5mmol·1-1CaCl2·2H2O、0.6mol·1-1甘露醇、0.3%葡聚糖硫酸钾、pH5.6~5.8的酶混合液从胚性细胞团分离得到原生质体。原生质体培养到第5天出现第一次分裂,40d形成上百个细胞的大细胞团,50d形成0.5~1.0mm大小的小愈伤组织。这些小愈伤组织在含6BA0.5mg·1-1的B5分化培养基上分化出胚状体进而形成幼苗,在生根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3.
姜玲  章文才 《果树学报》2000,17(2):110-113
试验表明:N_2(MS+1mg .1~(-1)NAA+2 mg·1~(-1)KT)和B3(MS+1mg .1~(-1)NAA+2 mg .1~(-1)6-BA)培养基最有利于银杏悬浮细胞干重的积累。 N_2和 B_2(MS+ 1mg.1~(-1)NAA+ 1mg·1~(-1)6-BA)培养基有利于黄酮糖苷积累,而GA_3、2,4-D、ZT处理均不利于黄酮糖苷积累。  相似文献   

4.
分葱组织培养体细胞胚胎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分葱茎尖培养成功地诱导了体细胞胚胎发生。具体步骤如下:Ⅰ.在MS+2,4-D1mg/L+BA2.0mg/L培养基上诱导愈伤组织;Ⅱ.在MS+2,4-D0.5mg/L+BA2.0mg/L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继代培养3次以后,转变为胚性愈伤组织;Ⅲ.在MS+2,4-D0.25mg/L+BA2.0mg/L培养基上进行胚状体的诱导;Ⅳ.在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上使胚状体再生植株。切片观察表明,胚状体大多数起源于愈伤组织表层及其以下细胞。  相似文献   

5.
河套密瓜体胚发生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尹俊  徐妙云 《园艺学报》2000,27(6):455-457
建立了一个河套密瓜体胚再生的方案,河套蜜瓜子叶在加有2,4-D(1mg/L)、NAA(1mg/L)、BA(0.5mg/L)和葡萄糖(3%)的培养基上先暗培养1周,然后转到光,第3周转移到不加任何激素的MS培养基中,继续在16h光周期、25℃下培养,得到成熟体胚后,拨离下来转移到新鲜MS培养基中继续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6.
酿酒葡萄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于向荣  李佩芬 《果树科学》1999,16(2):115-118
将酿酒葡萄品种诗南,梅郁的花丝接种在含6BA2.0mg.1^-1,2,4-D0.5mg.1^-1的B5诱导培养荐,诱导产生胚性愈伤组织。胚性愈伤组织经液体悬浮培养形含大量胚性细胞团的悬浮培养物。  相似文献   

7.
蟆叶秋海棠的叶柄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叶柄为外植体,研究了蟆叶秋海棠的离体快繁技术。结果表明:附加BA0.5~2.5mg·L-1和IAA0.1mg·L-1的MS培养基可诱导叶柄外植体产生大量不定芽。采用MS+BA0.5mg·L-1+IAA0.1mg·L-1的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每4~6周可扩大增殖10倍左右。在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中,试管苗6天即可生根,并且根系粗壮。幼苗移栽成活率约90%。  相似文献   

8.
苹果不同品种叶片再生不定芽能力不同,嘎拉再生能力最强,其次是乔纳金,富士最难再生。用继代培养3 年以上、当代培养30 ~50 d 的试管苗,取顶部第2 ~4 叶位幼嫩叶片,远轴面向下接触培养基,再生效率高。诱导叶片再生不定芽适宜培养基为MS+ TDZ1.0 mg·l- 1( 富士、乔纳金)或BA5 .0 mg·l- 1 + NAA0 .1 ~0.2 mg·l- 1 + 蔗糖35 .0 g·l- 1 + 琼脂6 .2 g·l- 1( 嘎拉) 。  相似文献   

9.
正交试验法在龙眼和荔枝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郑启发  胡桂兵 《果树科学》2000,17(4):269-272
利用正交设计试验法研究了椰乳(CM)、2,4-D、赤霉素(GA3)和蔗糖等四个因素及其组合对石硖龙眼和桂味荔枝的幼胚愈伤组织产生的影响,并讨论了正交设计试验法应用于龙眼和荔枝组织培养基筛选的可能性。结果表明:1)对龙眼,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优组合是CM10%、2,4-D1.0mg.l^-1和蔗糖3%;对荔枝,最优组合是CM0%,2,4-D1.0mg.l^-1,GA30mg.l^-1和蔗糖5%。2)适当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以甜菜未成熟胚为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再将产生的愈伤组织转移至分化培养基(MSB培养基附加1.0mg/L6-BA,3%蔗糖,8%琼脂)进行分化力测试实验,筛选出两个再生能力强的基因型-8930,GD2。通过挑选淡黄色或灰白色,呈颗粒状的愈组织继代培养,经调节培养基的IAA和NAA的浓度,得到再生能力强的胚性愈伤组织,建立了胚性细胞无性系。  相似文献   

11.
红宝石无核葡萄胚珠培养成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7,自引:4,他引:17  
赵密珍  苏家乐  钱亚明  王壮伟  刁曼妮 《果树学报》2005,22(2):166-168,F004
以自然授粉的红宝石无核为试材,观察了胚珠生长状况,对胚珠离体培养与成苗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 明:红宝石无核的胚珠发育在花后35 d是其胚挽救的最佳时期。此时,取出胚珠接种在Nitsch+IAA 2.0 mg/L+GA 0.4 mg/L,附加水解酪蛋白100mg/L,活性炭2g/L的培养基中培养120 d,胚发育率为58%,后将胚珠切开处理并转接 到胚萌发培养基1/2MS+6-BA 0.5 mg/L中萌发,萌发率为16%,在1/2MS+6-IBA 0.2mg/L培养基上成苗,小苗生长 最好。通过前期保湿等措施,小苗移栽成活率达100%。  相似文献   

12.
李、杏属间远缘杂交及杂种胚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8  
以李为母本、杏为父本进行李、杏远缘杂交,在获得果实的5个杂交组合中,授粉后30d的坐果率为4%~30%,授粉后90~100d的坐果率为4%~16%。杂交后90~100d,取杂种胚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在S1:改良SH+6-BA1.0mg/L+IAA1.0mg/L和S2:改良SH+6-BA2.0mg/L+NAA0.2mg/L培养基上,杂种胚均可萌发。对萌发芽进行继代培养,结果在MS+6-BA1.0mg/L+NAA0.5mg/L培养基上增殖和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3.
早熟和特早熟桃胚珠培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庄恩及  姚强 《园艺学报》1991,18(4):303-308
本文以自然授粉的‘春蕾’、‘沪017’、‘布目早生’、‘1-4-8’、‘7-6-9’的胚珠为试材,研究了早熟和特早熟桃胚珠培养胚成苗的有关影响因素。本试验5个品种(品系)的结果表明,桃品种或品系的果实生育期愈短,胚珠培养胚的成苗率愈高,特早熟桃‘春蕾’花后48天的胚珠培养在改良S H培养基附加BA1.0mg/1 IAA1.0mg/1上30天,将长大的幼胚转移至TM培养基上,胚的成苗率达75%。此外,作者对胚珠培养技术在桃育种中的应用范围及其培养程序开展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蝴蝶兰叶片离体培养胚状体的发生及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以蝴蝶兰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以1/2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6-苄基腺嘌呤(6-BA)、腺嘌呤硫酸盐(Ad)、萘乙酸(NAA)及其组合对胚状体发生的影响,同时也探讨了蔗糖浓度及椰汁添加量对胚状体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6-BA对胚状体的诱导效果较Ad好,NAA与二者配合使用可提高胚状体的发生率,其最佳浓度组合为6-BA 4.0 mg/L +Ad 2.0~4.0 mg/L+NAA 1.0~2.0 mg/L。蔗糖20~40 g/L+椰汁200 ml/L有利于胚状体的形成。组织学观察表明,胚状体起源于叶片气孔附近的上表皮细胞或上表皮下方的叶肉组织细胞,为单细胞起源,其发育过程与一般植物胚状体发生发育特征相似,最终发育成为类原球茎。  相似文献   

15.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离体培养早熟杏胚休眠的破除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自然授粉的早熟杏品种焦家杏胚为材料 ,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6 BA、IAA、GA3 以及活性炭 (AC)对离体培养条件下解除杏胚的休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在 1/ 2MS培养基中附加 0 .5~ 2mg/L的 6 BA可以打破杏胚休眠 ,其中以 2mg/L的 6 BA成苗效果较好 ,成苗率为 83.3% ;在培养基中同时加入 0 .0 2 %AC和 10mg/L的 6 BA效果更好 ,其生长状况 (苗高 )显著好于前者  相似文献   

16.
以‘中梨一号’的单芽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中梨一号’离体培养体系。试验表明,‘中梨一号’取材的最佳时间为5月中旬;基本培养基、6-BA和NAA这3种因素对‘中梨一号’芽增殖影响差异较大,按影响大小依次为6-BA、基本培养基、NAA;最佳的‘中梨一号’芽增殖的培养基为1/2MS+6-BA1.0mg/L+NAA 0.2 mg/L+GA30.5 mg/L,40 d后增殖系数达4.6;适宜‘中梨一号’组培苗的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1.0 mg/L,生根率达44.8%。  相似文献   

17.
刘冰江  缪军  霍雨猛  杨妍妍  徐坤  吴雄 《园艺学报》2012,39(11):2265-2270
 以来自日本的3个中日照型洋葱(Allium cepa L.)杂交种的未开放花蕾为外植体材料,研究了2,4-D和6-BA浓度及配比对单倍体诱导培养的影响,以建立洋葱单倍体诱导技术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含有1.5 mg · L-1 2,4-D + 1.5 mg · L-1 6-BA和2.0 mg · L-1 2,4-D + 2.0 mg · L-1 6-BA的B5培养基适于洋葱单倍体的诱导,诱导率最高达到4.00%。共获得了43枚雌核发育胚,雌核发育胚转移至不含激素的B5基本培养基中即可发育成完整植株,再生植株驯化移栽成活率达到100%。利用根尖染色体计数和流式细胞仪鉴定有42株是单倍体。  相似文献   

18.
以欧洲葡萄‘无核白’(Vitis vinifera‘Thompson Seedless’)未开放的小花蕾为外植体,研究0、1.0、2.0、3.0 mg ? L-1褪黑素(Melatonin)对其体细胞胚的诱导效果。结果表明:‘无核白’小花蕾在 MS + 1.0 ~ 3.0 mg ? L-1 褪黑素 + 2.0 mg ? L-1 6-BA + 30 g ? L-1蔗糖 + 3 g ? L-1植物凝胶的培养基上继代培养30 d时愈伤组织诱导率较好,为73.67% ~ 89.10%,显著高于2,4-D处理,愈伤组织形成所用时间较2,4-D处理缩短了14 d。愈伤组织诱导120 d时,不同浓度褪黑素均出现体细胞胚,其中,以MS + 1.0 mg ? L-1褪黑素 + 2.0 mg ? L-1 6-BA + 30 g ? L-1蔗糖的培养基体细胞胚的发生率最高,180 d时达12.05%。体胚在 MS + 60 g ? L-1 蔗糖 + 0.5 g ? L-1活性炭的X6培养基中萌发30 d后,将萌发的子叶胚转移至MS + 0.2 mg ? L-1 6-BA + 0.1 mg ? L-1 NOA + 30 g ? L-1 蔗糖 + 0.5 g ? L-1活性炭的成苗培养基上,其中,1.0 mg ? L-1褪黑素诱导产生的体胚发育正常的数量较多,为14.84%。不同浓度褪黑素处理的体胚诱导率均于180 d后增长较快,且低浓度的褪黑素有利于体胚萌发与正常发育,2,4-D诱导的愈伤组织无体胚形成。  相似文献   

19.
盆栽三角梅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盆栽三角梅的具腋芽通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15种培养基的试验,从中筛出适宜三角梅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一整套稳定、高效的生产程序,即诱芽培养基:MS 6-BA0.5 mg/L NAA0.05 mg/L;增殖继代培养基:MS 6-BA 0.5 mg/L NAA 0.1 mg/L;诱导生根培养基:1/2MS IBA1.0mg/L NAA0.2mg/L.  相似文献   

20.
扎米莲( Zamioculcas zamiifolia) 叶片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施和平  梁朋 《园艺学报》2003,30(5):621-622
 建立了从扎米莲叶片直接再生植株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 扎米莲叶片外植体在仅加6-BA 或NAA 或2 ,4-D 的培养基中培养8 周后都不能产生幼芽; 但在含不同浓度6-BA (1.0~2.0 mg/L) 和NAA(0.02~0.2 mg/L) 组合的MS 培养基上培养3 周后开始产生幼芽, 其幼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6-BA 2.0 mg/L + NAA 0.02 mg/L。再生芽在添加IBA 0.5 mg/L 的MS 培养基中生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