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几年来,为了克服本地龙眼品种单一现象,合理调整龙眼早、晚熟品种结构,提高龙眼经济效益,大力扶持果农开展龙眼高接换种技术,调整龙眼品种结构。我市在2005年、2006年试验的基础上,从2009年开始在全市推广高接换种技术。从2005年到2010年五年间我市采取高接换种技术共完成品种结构调整8000亩,其中晚熟种占90%以上。由于本地的龙眼大部分属于二三十年以上树龄,因此提高中青年树嫁接成活率是合理调整品种结构的关键。这几年来我市高接换种嫁接成活率均达85%,其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2.
四川柑桔品种结构调整策略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四川是全国柑桔生产大省,柑桔的生态优势突出。为了适应新的市场变化和我国加入WTO后面临的冲击与挑战,必须调整现有品种结构和生产布局。本文提出了以优势产区发展优质果品为核心控制生产规模、以最适区和适宜区为主调整品种区域布局、调整熟期结构的分阶段目标、调整鲜食与加工品种结构比例及优化品种组合的具体方案等发展策略。在注重新栽、改造和淘汰并重的原则下,柑桔的近期规模不宜突破20万hm^2;柑桔同多种水果的比例调整为55-60;40-45;柑桔早、中、晚熟比例调整目标15:65:20,逐步达到15:60:25至20:50:30;鲜食品种与加工品种结构比例(或鲜食品种与鲜食加工兼用品种比例)调整为70:30。甜橙:宽皮柑桔:柚及柠檬的比例调整到60:30:10。用优新品种全面优化现有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3.
在大量的市场调查和获取相关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贵阳市水果生产与销售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如种类(品种)种植比例不当、结构不合理、栽培管理水平偏低、果品品质较差和商品率低等,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必须加强市场、科学技术信息的收集,加强联合协作,利用自然生态优势和市场优势,调整种类品种结构,尤其注意调整大宗果品的早、中、晚熟品种种植比例。通过政府协调,以市场需求为依托,教学、科研、生产一条龙,以此提高生产环节的管理水平,促进贵阳市果品生产持续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4.
一、把好品种选择关 1.从成熟期上进行把关。苹果品种包括早熟、中熟、晚熟3个系列。早熟品种上市早,销价高,不耐贮;中熟品种往往赶双节(中秋节、国庆节)前销售,销售期集中,节前节后差价大;晚熟品种产量高,耐贮运,货架期长。目前可供选择的早熟品种主要有早捷、藤牧一号、萌等,中熟品种主要有美国8号、嘎啦、阿斯、意大利早红、红王浆、华冠、短枝华冠等,晚熟品种主要包括富士系普通型长富2号、岩富10号、秋富1号、乐乐富士等,短枝型有烟富6号、礼泉短富、宫崎短富等。  相似文献   

5.
一要赶早 发展成熟期早的果树品种。前几年,苹果中、晚熟品种发展过多。而早熟品种被人忽视,造成了早熟苹果市场的空白。除了在树种、品种选择上下功夫外,还可以从新特奇果品或反季栽培方面做文章。谁不愿品尝早春第一奇特果呢?只要抓住“早”字、“新”字,即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花椰菜,又叫菜花,是甘蓝的一个变种。花椰菜多为白色花球,但也有绿花菜和紫花菜。从生育期来说又分为早、中、晚熟品种。早熟品种如瑞士雪球、倚兰早雪球等均为抗寒早熟的优良品种。晚熟品种如日本雪山、兰州大雪球等定植后3个多月才能成熟。  相似文献   

7.
正重庆市荣昌区种植的龙眼由于品种结构不合理,长期忽视早、中、晚熟品种的搭配,中熟品种占90%以上,导致龙眼成熟采收期集中在9月上中旬,鲜果集中大量上市,给采收、加工、销售都带来很大的压力。为此,笔者对荣昌龙眼低效林大树进行了高接换种试验,调整了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使龙眼鲜果供应期达到30天以上(晚熟品种10月上旬开始采收)。通过在劣种龙眼大树原主干或主枝上进行高位  相似文献   

8.
夏大豆选种应选用既能充分利用有限的生长季节,又能适期成熟的品种。夏大豆获得高产需早播、早间苗 、早中耕、早追肥。种植密度要遵循“晚熟品种宜稀,早熟品种宜密;早播宜稀,晚揪宜密;肥地宜稀,薄地宜密。”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一、品种选择大白菜一般有早、中、晚熟品种,以中、晚熟品种为主,早熟品种抢占市场潮头,其经济效益较高,但由于耐贮性等问题的存在而不宜规模型发展,中、晚熟品种产量较高,上市初始价位偏低但较稳定,并且随着贮藏期的延长而使价位上浮,产生相应的"保藏升值"效果,同时,选择品种的另一重要方面就是其耐贮性,尤其中、晚熟品种的生产,耐贮性是品种选择的重要指标之一。二、栽培技术1.播种:一般来说,当日均温稳定在24℃时,即可进行  相似文献   

10.
青花菜品比和栽培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通过试验表明,青花菜通过早、中、晚熟品种搭配和分期播种,象山产区花球采收期可从10月下旬延续到次年3月中旬,长达4个多月。早熟类型可选用优秀、曼陀绿等品种,7月底、8月初播种;中熟类型可选用绿带子品种,8月上旬播种;晚熟类型选用超力、福星等品种。8月下旬至10月上旬播种。早熟品种适宜苗龄为21—31d,晚熟品种的种植密度为4.0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1.
苹果已成为我省农业的支柱产业,但距果业强省、优省还有一定差距。为适应市场需求,实现区域化栽培,尽快实现果业强省、优省,通过高接换头调整早、中、晚熟品种结构比例和推广新优品种,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快捷方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在总结多年栽培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12.
早熟品种:青岛早红、济南110等。中晚熟品种:中蔬4号、双抗2号。  相似文献   

13.
试验利用1989年引入的14个葡萄新品种进行研究,分析其结果习性,果实质量、抗病性等方面的差异,进一步认为京超和早高为丰产。优质,抗病品种;青岛早红,凤凰51和乍娜为高产,品种;龙宝,红瑞宝和巨峰为中晚熟品种;利扎马特,美丽无核产量过低且易染病,不宜大量发展,并就不同品种的适种地区及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桃树缺素症及其综合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新鲜水果的需求量增大,桃树种植面积在临沧市逐年增加,到2004年,桃园面积达0.13万hm 2(包括新引进的油桃品种),早、中、晚熟品种均有,主要分布在中低海拔的温带地区,仅临翔区、风庆、云县、永德三县一区的桃树种植面积就达800hm  相似文献   

15.
“种地选好种,一垄顶二垄。”种子是重要的生产资料,增产潜力很大,不同品种增产幅度不同.早熟品种增产幅度小些,中熟品种差些,晚熟品种大些,一般平均增产10-15%左右,种地既要有当家品种,又要早、中、晚合理搭配,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做到“地尽其力,种尽其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促进玉米生产的发展 ,优化玉米品种种植结构 ,适应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我县确定由酒泉地区农科所育成的中、晚熟系列新杂交种七个 ,进行对比试验 ,筛选出中、晚熟玉米新接班品种 ,以便为品种引进、推广、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参试品种 :①酒 6 88;②酒 12  相似文献   

17.
一、科学建园 1.品种选择 建园时应选早实、丰产、抗病品种,健壮无病苗木。同时,注意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以错开上市期,均衡供应市场。  相似文献   

18.
湘核31号(原名湘运一号)为中晚熟、辣味型耐贮运品种,其母本9704A是从湖南地方品种21号牛角椒中天然不育株经多代回交选育的优良不育系,父本8215是从湖南一晚熟地方品种经多代自文选育的抗病、抗逆性强的优良自交系。湘椒31号果实牛角形,较组,果绿色,味辣,商品率高,耐贮运。从定植至采收50d左右,产量2500-5000kg/667m^2,抗炭疽病、疫病,耐病毒病,耐热耐湿能力较强,耐早性中等;适于嗜辣地区作中晚熟丰产栽培。  相似文献   

19.
长身苦瓜品种资源聚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数量分类学的方法,对24个长身型苦瓜品种资源的1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4个资源材料可划分为5个品种类群,即早中熟品种群、中晚熟普通品种群、中晚熟大果型品种群和极晚熟品种群、极早熟强雌性类群。  相似文献   

20.
一、选择耐贮品种 辣椒按品种分,有甜椒类、柿子椒类、油椒类和尖椒类,多认为甜椒、油椒耐贮,尖椒不耐贮.辣椒按成熟期分,有早、中、晚熟,多认为早中熟不耐贮,晚熟耐贮.因此,一般果实角质层厚、肉质厚、色深绿、味甜、平滑光亮、抗病的晚熟品种耐贮,但秋后拉秧果或二茬果都不耐贮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