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奶牛不孕不仅影响奶牛繁殖率和产奶量 ,也直接影响奶牛业发展。奶牛不孕的病因很多 ,其中以子宫内膜炎最为多见。1 子宫内膜炎的病因1 1 难产 奶牛在生产时由于胎儿体形过大或胎位不正而出现难产 ,在助产过程中容易对子宫内膜造成伤害 ,继而产后患子宫内膜炎。1 2 胎衣不下 由于母牛妊娠期运动不足或者羊水过多、胎儿过大 ,也有临床时热应激反应造成胎衣不下。如果剥离时间过晚 (超过 12h)造成胎衣腐败或者进行手术剥离胎衣时动作过大、过猛伤及子宫而引起子宫内膜炎。1 3 助产感染 助产时后躯或助产器械没有充分消毒致使子宫感染引…  相似文献   

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奶牛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因此,奶牛养殖者应予以重视。 1 病因 1.1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主要发生在产后。由于分娩和助产过程中产道受到损伤,或因胎衣不下、子宫脱、流产、子宫复旧不全等而使子宫受到感染,引起子宫急性疾病。  相似文献   

3.
奶牛子宫内膜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子宫内膜炎多发生于产后,在难产、子宫脱、胎衣不下时感染病原菌后继发。慢性子宫内膜炎多数由急性转来,或经配利,感染。慢性子宫内膜炎是母牛不孕的重要原因之,奶牛的空怀期均会延长。因此,有效预防和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成为减少损失并使奶牛保持合理胎间距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炎是指在奶牛分娩时或产后由于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子宫内膜发炎,是适繁奶牛所患的一种常见病,它通常是子宫膜的黏液性或脓性炎症,由于炎症所产生的有毒物质可致死精子和胚胎而成为奶牛不孕的常见原因之一。分娩时消毒不严、阴道感染、难产、子宫内恶露滞留、胎衣不下、死胎、阴道及子宫脱出等是引起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诱因。子宫内膜炎使产犊间期延长、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增加,而且抗生素治疗期间造成牛奶废弃,从而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1病因在奶牛发情期、人工配种、分娩、难产助产时,造成子宫内膜炎的损伤或由于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的侵入而感染,机体抵抗力降低,卵巢机能障碍和孕酮分泌增加均可引起子宫内膜炎。此外,阴道炎、子宫炎、流产死胎、胎衣滞留等都可以继发子宫内膜炎。  相似文献   

6.
<正>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为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不及时治疗,急性就转化为慢性,导致长期不孕,是奶牛常见的不孕原因。此病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导致产犊期间产奶量减少、淘汰率增加,从而造成较大经济损失。1病因1.1一是胎衣滞留,它是母牛发生子宫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胎衣不下时剥离不净、胎衣腐败及手术分离时造成子宫黏膜损伤、宫埠蒂受伤,均为外源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长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7.
奶牛子宫内膜炎(endometritis)主要是由于分娩或产后期间子宫内膜感染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的生殖系统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常造成奶牛屡配不孕、长期不孕而致淘汰,严重影响奶牛生产。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变形杆菌、衣原体等。多年来,奶牛子宫内膜炎一直依赖于传统  相似文献   

8.
在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临床中 ,渗出性子宫内膜炎比较难治愈 ,它的发病原因之一是难产时强力助产 ,引起子宫颈 ,子宫体重度损伤 ,胎衣停滞 ,治疗措施不当 ,造成渗出性子宫内膜炎发病率增多。1 病例介绍  病例—闰××奶牛第五产 ,分娩时难产后胎衣停滞 ,畜主自己剥离造成感染。经检查所见 ,胎衣剥离不净 ,子宫口收缩 ,宫内化脓 ,T4 2℃ ,P98次 /分 ,R6 8/分。患畜食欲减退 ,奶量减少五分之三 ,经过大量静脉点滴青霉素体温恢复正常 ,子宫化脓没能根治 ,4个月后出现渗出性子宫内膜炎 ,发情多次配种 7个情未能准胎。2 病因分析  由于难产…  相似文献   

9.
奶牛子宫内膜炎通常是子宫黏膜的粘液性或脓性炎症,是奶牛最常见的一种生殖系统疾病。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和慢性子宫内膜炎,按炎症性质分为卡他性、化脓性、隐性、坏死性、纤维蛋白性子宫内膜炎等6种。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奶牛流产及胎衣不下时,助产的错误行为或人工输精时操作不利,消毒不严格使病原微生物侵入子宫黏膜的伤口或上皮脱落的隙窝而引起的子宫黏膜的粘液性或脓性炎症过程。轻者延长休情期,影响配种繁殖,重者造成长期不孕,影响泌乳量,是造成不孕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胎衣不下是奶牛分娩期的常见疾病之一,尤其在青、粗饲料饲喂量不足的奶牛场发病率更高。课题组经过在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进行大量的调查表明,这些地区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平均为45.6%。由于此病容易继发子宫内膜炎,直接导致不孕等多种繁殖障碍性疾病,甚至被迫淘汰,给奶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经多年临床试验证实,干奶期奶牛添加“胎衣滞克”能显著降低胎衣不下、生产瘫痪、子宫内膜炎及乳腺炎的发病率,同时还能提高产奶量。  相似文献   

11.
中药子宫灌注液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兽医临味上的常见病。它往往由于奶牛分娩时助产人员技术不熟练,产科器具消毒不严,奶牛流产、胎衣不下、手术损伤,或清官、输精器具不沽,以及尿粪槽、牛床长期不消毒等原因造成的。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方法有多种,但常因治疗次数多、疗程长、费用高,且效果不理想而造成奶牛场较大的经济损失。经我们多年的摸索和实践,试用中药制剂治疗奶牛急、慢性子宫内膜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为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常呈慢性经过,故常常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给奶牛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是危害奶牛养殖业的重要疾病之一。1发病原因1.1产房不干净、难产、胎衣不下(RFM)、子宫弛缓和医源性阴道感染是母牛发生子宫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胎衣不下时剥离不净、胎衣腐败及手术分离时造成子宫黏膜损伤、宫埠蒂受伤,均为外源性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和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降低奶牛繁殖性能的主要疾病之一,严重制约着奶牛场的发展。引起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因多而复杂,除常见的病原微生物感染外,营养状况、产犊季节、胎衣不下、难产、胎次、产犊胎数、子宫炎、能量负平衡、低钙血症、卵巢周期和乳腺炎等继发性因素也可直接或间接引发奶牛子宫内膜炎。本文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2个方面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发病病因进行综述,以期为预防和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赵刚  袁丽娜 《北方牧业》2006,(23):27-27
<正>在奶牛的产科病中,胎衣不下的发病率很高,因胎衣不下继发子宫内膜炎而造成不孕淘汰的屡见不鲜,给奶牛养殖者造成很大损失。治疗胎衣不下传统的做法是人工剥离,但因剥离时可引起子宫肉阜损伤和子宫出血,以及剥离不净,发生子宫内膜炎。而近年来有人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促进胎衣排出(主要是子宫内投放抗生素,及注射子宫收缩药),可有时效果不很好,很多时候用药几天胎衣也不能排出,造成胎衣腐败分解而引起子宫内膜炎和败血症。  相似文献   

15.
家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草药治疗综述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家畜不孕症为影响家畜繁殖的严重问题,病因虽然相当复杂,但生殖器官疾病引起者居多,特别是链球菌、大肠杆菌和葡萄球菌等多种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起的子宫内膜炎,发病率高。据调查,在奶牛不孕症中,子宫内膜炎,特别是慢性子宫内膜炎可占不孕牛的60.1%~92%[1,2]。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方法很多,都有一定疗效,但有些药物使用后会在乳、肉中残留,或病原菌对其产生抗药性,影响乳(肉)品质量或疗效。资源丰富、残留量少的中草药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不断有新的治疗方剂的报道和相应制剂的问世,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家畜子宫内膜炎的中草药治疗及其研究情况。 1 病因 子宫内膜炎多因产后早期感染所致,特别是围产期产科疾病没有及时治疗及方法不当或治疗不彻底引起,如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由胎衣不下(占42.7%),流产(占17.1%)及难产助产(占16.6%),分娩感染(11.5%),子宫脱,剖腹产等引起[1]。   病原性细菌、子宫内膜损伤和血液流变性改变在子宫内膜炎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产后早期子宫颈口开张,子宫、阴道与外界相通,存在于外界环境的病原菌可进入子宫内,而分娩过程所造成的子宫内膜的损伤又为致病菌的感染创造了条件。同时,某些因素所造成的血液粘度的升高,红细胞变形能力的下降,导致微循环障碍,使机体尤其是子宫的血流阻力增大,血流灌注量减少和子宫内抵抗力降低,存在于子宫内的病原菌迅速繁殖,从而导致子宫内膜炎的发生[3]。王建林等[4]报道,在家兔产仔后施用器械损伤子宫内膜或产前强行人工流产造成子宫内膜损伤,然后子宫内灌注奶牛子宫内膜炎常见病原菌(艾希氏大肠杆菌、化脓链球菌、雷极氏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物,可导致大多数家兔发生子宫内膜炎,随着产后时间的推移,子宫机能状态逐渐复旧,发病例数可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6.
奶牛子宫内膜炎、阴道炎,主要是难产、胎衣滞留,子宫脱、阴道脱等方面疾病未经治疗或治疗不彻底以及配种、人工授精过程中消毒不严而引起的感染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7.
子宫内膜炎是因分娩、流产、胎衣不下或难产助产过程中子宫内膜损伤感染病原微生物而引起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导致不孕的主要原因。笔者主要阐述了近年来子宫内膜炎在治疗方法上取得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正>在奶牛的日常生产中,经常遇到奶牛不能正常发情,甚至不能受孕等繁殖障碍。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原因很多,一年四季均有发生,根据临床症状诊断与发病原因导致奶牛繁殖障碍的疾病有:胎衣不下、子宫内膜炎、卵巢囊肿、持久黄体等。(一)子宫内膜炎1.病因。奶牛子宫内膜炎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包括细菌、真菌、支原体及其他一些病原微生物。且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有一  相似文献   

19.
刘广义 《畜牧兽医杂志》2007,26(4):91-91,93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最常发生的繁殖障碍疾病之一。根据疾病的经过,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临床上以慢性最为多见。该病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给奶牛业发展带来很大危害。1发病原因1.1输精、分娩、助产时消毒不严格,或者操作不慎,产后护理不当侵入细菌,使子宫受到损伤或感染而引起。1.2患阴道炎、子宫颈炎、胎衣不下、腐败分解、恶露停滞、子宫复旧不全、布氏杆菌病等都可继发子宫内膜炎。1.3公牛生殖器官的炎症,通过本交传播给母牛。2临床征状急性期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彻底而转为慢性,多为子宫黏膜的慢性炎症,临床上以生殖道排出病理性分泌…  相似文献   

20.
奶牛胎衣不下是指奶牛分娩后8-12小时胎衣仍然没有完全自然排除。奶牛胎衣长时间不能完全排出造成胎衣在子宫内腐败分解,腐败分解的胎衣组织和细菌感染所产生的毒素被吸收.引起急慢性子宫内膜炎,严重的病例可引起产后败血症,常常引起产后奶牛急性死亡。胎衣不下引起子宫内膜炎是造成产后奶牛繁殖障碍的主要原因。胎衣不下的发生率为20%-50%,在炎热的夏季,产奶量高的高产牛群中发生胎衣不下的比例会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