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1 毫秒
1.
对低温储藏的部分腐烂的龙牙百合种球,进行了病原菌鉴定及致病性研究,并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10种杀菌剂进行了测定。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导致龙牙百合种球腐烂的病原菌为米根霉(Rhizopus oryzae)。室内毒力结果显示,10种杀菌剂对米根霉菌丝的抑制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其中,1%申嗪霉素悬浮剂、30%己唑醇悬浮剂的抑菌效果较好,相应的EC_(50)分别为6.963、12.765 mg/L;抑菌效果最差是250 g/L嘧菌酯悬浮剂,EC_(50)为158 489.319 mg/L;30%己唑醇悬浮剂抑菌率最高,为100%。  相似文献   

2.
为评价热烟雾施药方式在病虫害防治中的适用性,本文研究了热烟雾机喷洒6种不同类型杀菌剂后抑菌效果的差异显著性。收集使用热烟雾机喷雾前后的6种杀菌剂药液,配成接种有相应病原菌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定不同处理培养皿中的菌落直径,计算不同处理对6种杀菌剂的抑菌效果。使用热烟雾机喷洒化学杀菌剂2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250g/L嘧菌酯悬浮剂和0.5%小檗碱水剂,经烟雾管瞬间高温雾化后,以上药剂对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没有显著变化;而经瞬间高温雾化后,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对病原菌抑制效果表现为抑菌率增加,而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则表现为抑菌率下降。本研究明确了热烟雾施药方式对不同种类杀菌剂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黄瓜靶斑病原菌鉴定及室内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34种常见杀菌剂对黄瓜靶斑病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对棒孢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不同。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中腐霉利、异菌脲对棒孢病菌的抑菌率较高,分别为94.69%和84.42%;有机硫类保护性杀菌剂福美双、丙森锌和代森锰锌抑菌率次之,分别为68.14%、66.37%和64.96%;咪唑类杀菌剂中咪鲜胺对棒孢病菌也表现较好的抑菌作用,为61.07%;三唑类与嘧啶类杀菌剂抑菌率一般,抑菌率大部分在50%左右,防治卵菌纲药剂氰霜唑和双炔酰菌胺抑菌率最低,为30%左右。  相似文献   

4.
筛选和评价植物资源的抑菌活性是植物源农药研发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研究以46科87种药用植物为试验材料, 以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禾谷镰孢Fusarium graminearum为靶标菌,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不同植物乙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 初步筛选出具有抑菌活性的植物提取物; 在此基础上, 进一步测定了活性较高的植物提取物的抑菌毒力和抑菌谱, 以期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依据?结果显示, 在2 mg/mL浓度下, 厚朴Houpoea officinalis和麻叶蟛蜞菊Indocypraea montana提取物对葡萄座腔菌具有较好的抑菌活性, 抑制率分别为95.80%和78.31%; 厚朴?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和乌药Lindera aggregata提取物对禾谷镰孢具有较好的抑菌效果, 抑菌率分别为78.75%?66.52%和60.42%?进一步的毒力测定显示, 处理96 h后, 厚朴和麻叶蟛蜞菊提取物对葡萄座腔菌的EC50分别为0.10 mg/mL和1.57 mg/mL; 厚朴?乌药和麦冬提取物对禾谷镰孢的EC50分别为0.45?1.54 mg/mL和4.07 mg/mL?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 厚朴?麻叶蟛蜞菊?乌药及麦冬提取物对异旋孢腔菌Cochliobolus heterostrophus (野生型)的抑菌率以及厚朴提取物对异旋孢腔菌的抑菌效果较好, 抑菌率均达到90%以上; 厚朴?乌药和麻叶蟛蜞菊对拟轮枝镰孢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抑菌率在60%以上?由此可见, 厚朴和麻叶蟛蜞菊提取物对葡萄座腔菌突变体的抑菌活性较好; 厚朴?乌药和麦冬提取物对禾谷镰孢的抑菌活性较好, 且上述植物均具有较广的抑菌谱, 具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5.
9种杀菌剂对西瓜炭疽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及配比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筛选防治西瓜炭疽病的高效低毒杀菌剂, 缓解和治理生产中病菌对药剂的抗性, 在室内离体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及孢子萌发抑制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西瓜炭疽病菌( Colletotrichum orbiculare )的毒力。结果表明, 嘧菌酯、咪鲜胺和甲基硫菌灵对病原菌菌丝生长的EC50在0.093 3~0.118 2 mg/L之间, 均小于1 mg/L, 表明西瓜炭疽病菌对上述杀菌剂比较敏感; 百菌清、烯肟菌酯和戊菌唑的EC50在2.310 1~5.925 9 mg/L, 病菌对药剂的敏感程度相对较低; 代森锰锌、恶霉灵和多菌灵的EC50分别为36.876 3、74.466 6和99.898 5 mg/L, 抑菌活性较差。孢子萌发试验中, 嘧菌酯、咪鲜胺和甲基硫菌灵对病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最高, EC50在0.069 4~0.167 2 mg/L之间; 百菌清、烯肟菌酯、代森锰锌的抑制活性次之, EC50在1.853 0~9.503 9 mg/L之间; 多菌灵的抑制活性相对最低, EC50为99.335 3 mg/L。将两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杀菌剂嘧菌酯与咪鲜胺按照2∶1的比例混配, 联合毒力测定和评价结果表明两者混配对抑制西瓜炭疽病菌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在云南省瑞丽市柠檬上发生一种严重的苗期新病害,该病害主要危害柠檬苗的嫩叶、嫩梢和茎,症状表现为褐色叶斑,枝梢枯,严重时植株叶片全部脱落,甚至整株干枯而死。本研究从柠檬苗的病叶和茎上分离得到23株菌株。对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形态特征的观察表明,这些菌株都属于疫霉属棕榈疫霉。致病性测定证明,该菌为柠檬苗疫病的病原菌。采用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菌丝生长抑制作用,并测定其中4种杀菌剂对该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3种杀菌剂对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较好,抑菌率在90%左右。毒力测定结果表明,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68.75%氟吡菌胺.霜霉威悬浮剂、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和64%噁霜.锰锌可湿性粉剂的有效中浓度(EC50)分别为121.372、133.392、133.833mg/L和814.071mg/L,其中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有效中浓度最低,相对抑制效果最好。4种药剂的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表明药剂浓度与抑制作用呈现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武夷菌素为主要对象,以牛津杯抑菌测试法和菌丝生长抑制法观察武夷菌素对几种常见的真菌类活体微生物农药之间的影响。武夷菌素对于真菌孢子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武夷菌素在高浓度处理下对球孢白僵菌的抑制作用显著大于金龟子绿僵菌,其中对球孢白僵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400 mg/L,对金龟子绿僵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00 mg/L。武夷菌素对绿色木霉、哈茨木霉、淡紫拟青霉菌丝生长率的抑制试验结果显示:武夷菌素100 mg/L浓度对于三种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64.6%、48.6%、39.2%,进行毒力回归方程计算,数据表明武夷菌素对绿色木霉的EC50为57.13 mg/L,对哈茨木霉的EC50为109.81 mg/L,对淡紫拟青霉的EC50为170.03 mg/L。武夷菌素在防治病害过程中实际用药量约100 mg/L,会对金龟子绿僵菌、球孢白僵菌、绿色木霉、哈茨木霉和淡紫拟青霉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建议应错开使用。本研究所获得的结果对指导武夷菌素及活体微生物农药的生物防治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生物防治技术集成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苦瓜活性组分物质抑菌活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种仁中提取的凝集素备提物和苦瓜籽粗蛋白对8种植物病原真菌,5种植物病原细菌进行了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棉花黄萎病菌和苹果炭疽病菌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凝集素备提物(0.67 mg/mL)对小麦赤霉病菌和棉花黄萎病菌的抑菌率分别为69.12%和64.86%;苦瓜籽粗蛋白(6.67 mg/mL)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抑菌率达68.61%。两种提取物对大白菜软腐病菌、花生青枯病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根癌农杆病菌等植物病原细菌均无抑菌活性,苦瓜籽粗蛋白(0.1 g/mL)对水稻细条病菌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杨叶  王兰英  张宇  胡加来 《植物保护》2010,36(1):118-121
采用菌落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株橡胶多主棒孢霉[Corynespora cassiicola (Berk &; Curt.) Wei]对12种杀菌剂原药的敏感性。结果表明:两个菌株对杀菌剂的敏感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供试药剂中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咪鲜胺和抑霉唑的EC50均小于5 μg/mL,抑菌活性高;在加入SHAM后嘧菌酯的抑菌活性也很高,与SHAM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其他供试杀菌剂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依次为戊唑醇、腈菌唑、异菌脲、溴菌腈、代森锰锌、百菌清和三唑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获得生防菌D25与杀菌剂的复配制剂,降低杀菌剂用量并提高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本文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了12种杀菌剂对番茄灰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抑菌作用较好的杀菌剂与生防菌D25的生物相容性,采用毒性比率筛选出杀菌剂与生防菌D25复配的最佳比例,并通过盆栽试验进一步验证生防菌D25与杀菌剂复配对番茄灰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12种杀菌剂中,枯草芽胞杆菌和哈茨木霉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最高,EC50值分别为4.564×10-5和0.021 mg/L。嘧环·咯菌腈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较强,EC50值达0.043 mg/L。植物源杀菌剂香芹酚和苦参·蛇床素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毒力最低,EC50值分别为12.469和19.220 mg/L。生物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嘧环·咯菌腈与生防菌D25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0.043 mg/L嘧环·咯菌腈与7×104 CFU/mL的生防菌D25以5:5体积比进行复配时,毒性比率可达1.3943,表现为增效作用。盆栽试验中预防处理组的防效达72.29%,比两种单剂的防效分别提高了19.26%和29.29%,治疗处理组的防效达61.57%,相比两种单剂的防效分别提高了15.40%和21.23%。综上所述,生防菌D25与嘧环·咯菌腈复配对番茄灰霉病菌具有增效作用,在不降低防病效果的情况下,可减少嘧环·咯菌腈的施药量达50%,具有很大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1.
调查辽宁、吉林人参主产区灰霉病发生危害发现,人参灰霉病发病初期为6月上旬,发病高峰期为7月中旬至8月下旬,发病严重的参床病株率达12.5%。为防治人参灰霉病,选用12种杀菌剂进行室内、外药剂筛选试验。室内初筛发现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40%嘧霉胺悬浮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的抑菌效果较好,EC_(50)分别为0.19、1.20 mg/L和4.41 mg/L;其次是30%醚菌·啶酰菌水剂、70%代森联水分散粒剂、18.7%烯酰·吡唑酯水分散粒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对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差。田间药效试验发现,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和40%嘧霉胺悬浮剂防治效果较好,均达到80%以上。  相似文献   

12.
【目的】扩展青霉是猕猴桃的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品质与产量。通过试验,测定10种杀菌剂对猕猴桃果实采后青霉病菌(Penicillium expansum)的毒力。【方法】利用牛津杯法测定不同种杀菌剂对P.expansum的毒力。【结果】所供10种杀菌剂对P.expansum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250 g/L丙环唑、95%肟菌酯WG、96%戊唑醇WP、40%双胍三辛烷基EC、95%苯醚甲环唑WP、50%咪鲜胺WP、95%多菌灵SC、0.5%申嗪霉素EC、500 g/L噻菌灵WP和95%甲基硫菌灵WP的EC50分别为0.1816、0.3892、0.6154、0.7736、0.9106 mg/kg、1.2419、9.2732、15.7540、31.3760和37.8791 mg/kg,实验结果表明250 g/L丙环唑抑菌效果最好,95%甲基硫菌灵WP毒力最弱。【结论】研究通过杀菌剂抑菌效果筛选可为猕猴桃果实采后青霉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采用组织分离法检测了烘烤烟叶霉烂病病原菌米根霉Rhizopus oryzae,采用Biolog FF代谢板分析了其碳源代谢表型特征,并测定了其对7种杀菌剂 (多菌灵、异菌脲、咪鲜胺、氟硅唑、丙环唑、苯醚甲环唑和嘧菌酯) 的敏感性。结果表明:米根霉在田间烟叶、编烟杆和编烟绳上的检出率均为100%。米根霉能代谢和产孢的碳源分别有66和30种,主要包括核糖醇、D-阿拉伯醇和?-环式糊精等;不能代谢和产孢的碳源分别有29和65种,包括α-环式糊精、L-海藻糖和D-半乳糖醛酸等。7种杀菌剂对烟草米根霉的菌丝生长均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作用,抑菌活性最强的是氟硅唑和苯醚甲环唑,其EC50值分别为8.31和9.71 mg/L;其次为丙环唑、异菌脲和咪鲜胺,其EC50值分别为14.24、32.84及 > 10 mg/L;最弱的为嘧菌酯和多菌灵,其EC50值均 > 100 mg/L。研究结果可为烘烤烟叶霉烂病化学防治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建立快速检测壳聚糖抑菌效果的方法,研究其对青枯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并探索其抑菌机理,利用酶标仪检测壳聚糖与菌悬液混合培养物的吸光值,计算抑菌率,同时利用结晶紫染色法对壳聚糖处理后青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进行评价,并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壳聚糖浓度低于0.15 mg/mL时,随浓度增加其抑菌效果亦显著增加,其浓度超过0.15 mg/mL之后,其抑菌效果达到同一水平,最高抑菌率为74.3%;而壳聚糖浓度对青枯菌生物膜形成能力未产生显著影响;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壳聚糖通过破坏青枯菌细胞膜抑制细菌生长.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7种杀菌剂对玉米小斑病菌CM-4的抑菌效果和玉米小斑病菌对戊唑醇和嘧菌酯的敏感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菌株CM-4的抑菌效果,并根据初筛结果,对来自海南省8个市县的36株玉米小斑病菌进行戊唑醇和嘧菌酯的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7种药剂中,430g/L戊唑醇SC和250g/L嘧菌酯SC的抑菌效果较好,70%甲基硫菌灵WP和50%多灵菌WP的抑菌效果较差。敏感性测定中,430g/L戊唑醇SC的EC50均值为7.389 2μg/mL,敏感性频率分布出现了2个明显的峰值,检验结果不符合正态分布,出现敏感性下降的菌株。250g/L嘧菌酯SC的敏感性频率分布呈现单一连续性曲线,检验结果符合正态分布,其EC50均值5.699 5μg/mL可作为玉米小斑病菌对嘧菌酯的敏感性基线。敏感性基线的建立可为病原菌抗性研究和监测提供基础数据,同时指导田间用药。  相似文献   

16.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法,测定了10种杀菌剂对马铃薯黑痣病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0种药剂中戊唑醇的抑菌效果最好,EC_(50)为0.070 7 mg/L;其次是咯菌腈与氟啶胺,分别为0.079 8、0.116 4 mg/L。生物制剂寡雄幅霉菌与多抗霉素对马铃薯黑痣病病菌也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肉桂精油对4种重要果蔬病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明确肉桂精油的农用抑菌活性,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活体组织法系统测试了其对番茄灰霉病菌、苹果青霉病菌、番茄茎枯病菌和黄瓜镰刀菌4种重要果蔬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肉桂精油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效果较好。离体活性测试中,肉桂精油对4种供试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EC50)分别为272.17、324.78、316.24、326.95 mg/L;对4种供试菌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196.01、273.52、390.44、311.23 mg/L。果实针刺法试验结果表明,在10 g/L处理剂量下,肉桂精油对番茄灰霉病的治疗作用和保护作用分别为64.16%和34.90%(3 d),保护作用与对照药剂1 g/L腐霉利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7种龙舌兰属植物提取物对胶孢炭疽病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和香蕉炭疽病病菌(Calletotrichum musae)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10、5 mg/m L下处理72 h,7种龙舌兰属植物提取物对两种炭疽病病菌均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其中,H.11648、广西76416、有刺番麻和番麻对两种炭疽病病菌抑菌率均为100%,普通剑麻、粤西114和灰叶剑麻对两种炭疽病病菌抑菌率为77.78%~100%。毒力测定表明,有刺番麻对胶孢和香蕉炭疽病病菌抑菌效果最显著,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0.027 7 mg/m L和0.048 2 mg/m L,其次是广西76416,有效中浓度(EC_(50))分别为0.093 4 mg/m L和0.240 9 mg/m L。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对比化学杀菌剂、木霉及杀菌剂与木霉组配制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控效果.[方法]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测试了5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两种杀菌剂,木霉及两杀菌剂分别与木霉的复配制剂对辣椒疫病的防控效果及持效性.[结果]烯酰吗啉与氟菌·霜霉威药后7 d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木霉,药后21 d的防治效果与木霉无显著差异.烯酰吗啉、氟菌·霜霉威分别与木霉复配后,其药后7 d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与两种杀菌剂单剂无显著差异,药后21 d的防治效果显著高于两种杀菌剂单剂及木霉.[结论]烯酰吗啉、氟菌·霜霉威分别与木霉复配能显著提高对辣椒疫病持效性且未降低其速效性,因此可以在辣椒疫病防治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韭菜灰霉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50%咯菌腈WP对病菌的毒力最强,EC50为4.068 2 mg/L;50%腐霉利WP次之,EC50为5.797 0 mg/L;其他药剂40%嘧霉胺SC、10%苯醚甲环唑WG、50%腐霉.福美双WP、75%百菌清WP的EC50值分别为6.384 1、6.449 1、6.686 5、6.746 8 mg/L。在田间施用50%咯菌腈WP、50%腐霉利WP、75%百菌清WP进行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咯菌腈防效最高,达63.4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