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口蹄疫感染性克隆疫苗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开展新型口蹄疫疫苗的研究一直是口蹄疫防制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鉴于传统疫苗所存在的诸多缺点 ,人们先后研制开发了口蹄疫的第二代基因工程苗和第三代基因疫苗 ,这些新型疫苗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显示出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文章着重讨论了在感染性 c DNA的基础上所构建的一类新型基因疫苗—感染性克隆疫苗及其发展前景。感染性克隆疫苗不仅继承了以往基因疫苗的许多优点 ,而且克服了其表达量低 ,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缺点 ,为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感染性克隆疫苗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一种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传染病,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该病的流行与发生。开展新型口蹄疫疫苗的研究一直是口蹄疫防制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鉴于传统疫苗所存在的诸多缺点,人们先后研制开发了口蹄疫的第二代基因工程苗和第三代基因疫苗,这些新型疫苗都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显示出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文章着重讨论了在感染性cDNA的基础上所构建的一类新型基因疫苗-感染性克隆疫苗及其发展前景。感染性克隆疫苗不仅继承了以往基因疫苗的许多优点,而且克服了其表达量低,免疫效果不理想的缺点,为新型疫苗的研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MDV)感染所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其控制措施主要是疫苗免疫,在所有易感动物中使用灭活病毒作为免疫原构成了控制及消除本病的基础。传统疫苗在该病的防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基因工程疫苗以安全性高、生产成本低、可制备同一病毒多个成分或多价病毒疫苗等优点,成为FMD疫苗研究的焦点。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蛋白质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活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研究日趋活跃。本文将口蹄疫传统疫苗与几种新型疫苗进行比较,从研究概况、生产技术要点、疫苗特点及需要改进的问题几方面阐述了新型口蹄疫疫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规模化猪场猪瘟和口蹄疫疫苗优化免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旨在研究生产实践中猪瘟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免疫对二者免疫效果的影响,采用A、B、C、D四种不同的免疫方案,其中A、B两组研究猪瘟与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同时免疫相互影响结果;C、D两组研究猪瘟与猪口蹄疫O型206佐剂高效苗相互影响结果。试验结果表明:猪瘟疫苗和猪口蹄疫疫苗(包括口蹄疫合成肽疫苗和口蹄疫O型206佐剂高效苗)同时免疫与单独分步免疫在免疫抗体效价方面差异不显著,在生产实际中是可行。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不断研制出安全、有效、高质量的口蹄疫疫苗,这不仅仅会对疫苗免疫的效果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也是有效控制、成功预防口蹄疫,直至口蹄疫最终消失的主要条件。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高水平的母源抗体就具有干扰口蹄疫免疫效果的作用。由此可知,合理、科学地创建免疫程序,最终可以实现防控疫苗免疫的实际效果。本文探析了母源抗体对猪口蹄疫疫苗免疫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接种疫苗是特异性预防口蹄疫的有效手段,口蹄疫疫苗主要有弱毒疫苗、灭活疫苗及新型疫苗。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基因缺失疫苗、重组表位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研究日趋活跃,现对各类型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免疫是预防口蹄疫的重要理论基础,研究动物机体针对口蹄疫的免疫机理,寻求预防口蹄疫的技术途径,为疫苗研制提供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口蹄疫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细胞因子在预防口蹄疫方面的重要机理,以及各种口蹄疫疫苗在免疫学方面的优缺点,以便为最大程度的利用其免疫优势,为口蹄疫新苗的设计和防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是目前我国最重要的家畜重大疫病之一。为了防控口蹄疫,我国采取了免疫、检疫、监测、扑杀等综合性防制措施。根据我国国情和口蹄疫控制现状,采用疫苗免疫是防控口蹄疫的最有效措施之一。但是,由于我国对生猪注射的疫苗种类繁多,在实践中,不同地区对生猪采用的疫苗注射程序差异较大,不当的注射程序往往导致免疫失败。从近几年青海省免疫抗体监测情况来看,猪口蹄疫免疫  相似文献   

9.
牛口蹄疫是传染性疾病,为研究青海省峰堆乡口蹄疫疫苗的免疫效果,于2018—2019年对该乡的7个村开展牛口蹄疫疫苗免疫效果调查,共调查牛634头,7个村总体的口蹄疫合格率为100.00%和97.56%,最低合格率为81.63%和88.63%。为更好地控制该类疾病发生流行,提升免疫效果,该文探讨口蹄疫疫苗免疫失败原因,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0.
疫苗免疫是防控口蹄疫的重要措施,我国对口蹄疫采取强制免疫政策。本试验在使用环节抽取了5批牛羊口蹄疫疫苗,按照国家口蹄疫免疫方案和疫苗说明书对30日龄左右的羔羊进行了两次免疫,抗体监测结果显示:二免后O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在80%以上,Asia I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5%,A型口蹄疫抗体合格率均高于70%,免疫效果均达到农业部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口蹄疫是一种急性、热性、传染性强、致病率高的动物性疫病,对偶蹄动物威胁极大,每年都给畜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随着分子技术的发展,新型口蹄疫研究不断深入,文中就目前几种新型口蹄疫疫苗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从口蹄疫可饲疫苗的研究概况、生产技术要点、优缺点及需要改进的问题几方面阐述了利用植物反应器生产口蹄疫可饲疫苗的研究前景。综述了口蹄疫可饲疫苗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利用植物反应器生产口蹄疫可饲疫苗的技术要点,包括在口蹄疫病毒遗传转化质粒载体系统中最常用的农杆菌介导法,提出了生产口蹄疫可饲疫苗需要改进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3.
The saponin adjuvant Quil A has been investigated in the vaccination of cattle against foot-and-mouth disease. Using a Frenkel type vaccine a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has been established between Quil A and neutralizing antibody titres. Ten ml of vaccine was combined with 0, 50, 200, 800, and 3200 µg of Quil A. The combinations were each injected into 4 animals. The local reaction on the site of injection produced by injection of the vaccine alone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different doses of Quil A has been estimated. On this basis a therapeutical dose at 1 mg of Quil A has been estimated to combine maximum adjuvant effect with a minimum of adverse reactions. This dose has been tested in the vaccination of cattle with FMD vaccines derived from BHK suspension cell virus of type O and A respectively. The vaccines were tested in 10 ml and 5 ml doses with or without Quil A, and each in 4 animals. It is concluded that Quil A is a valuable adjuvant for use in the induction of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gainst foot-and-mouth disease in cattle.  相似文献   

14.
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猪瘟是危害猪健康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具有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等特性,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传统疫苗接种仍是预防猪瘟的主要手段,虽然传统疫苗(如C株)在防控猪瘟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无法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动物,猪瘟免疫失败时有发生等。因此,研制新型猪瘟疫苗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与重组DNA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基因工程疫苗研究的不断深入,亚单位疫苗、核酸疫苗、活载体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全长感染性cDNA标记疫苗和合成肽疫苗6种新型猪瘟疫苗被相继开发。与传统疫苗相比,新型疫苗拥有廉价、安全、高效、易于运输与保存、能区分野毒感染和疫苗免疫等优点。作者对6种新型猪瘟疫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猪瘟的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口蹄疫是一种高度接触性和经济毁灭性传染病,疫苗接种是防控该病的主要措施。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口蹄疫疫苗的研制在不断改进和发展,作者对口蹄疫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血吸虫病是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其疫苗的研究是血吸虫病防治的一项工作重点也是一大难题。本文综述了日本血吸虫疫苗侯选分子筛选、模拟表位疫苗和多价疫苗的研究现状,并对血吸虫疫苗的深入研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马兴树  宋金祥 《中国畜牧兽医》2019,46(11):3404-3413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家猪的一种急性、出血性、高度接触性蜱传病毒病,可致家猪网状内皮系统出血及高死亡率,是危害世界养猪业健康发展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ASFV是一种大型的DNA病毒,结构复杂,其基因组编码大量蛋白。该论文介绍了ASFV的特性,免疫应答机制如免疫逃逸、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以及基因工程疫苗如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病毒载体活疫苗及DNA疫苗研究的最新进展,并对中国ASF的疫苗研制、防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沙门菌病(salmonellosis)是由沙门菌属(Salmonella)细菌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病。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畜禽沙门菌病的有效途径。由于当前使用的沙门菌减毒疫苗成本较高,免疫效果不稳定,免疫程序复杂,导致使用率不高。口服植物型沙门菌疫苗具有产量高、生产时间短、成本低、安全性高等特点。对口服植物型沙门菌疫苗的研究前景和研究方向进行综述,以期为该类疫苗的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广泛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介绍了鸡马立克病使用的各种疫苗,包括单价、多价活疫苗和HVT冻干疫苗,并简述了各种疫苗的优缺点。同时对各种重组疫苗、基因缺失疫苗、核酸疫苗的研究情况做了概述,并指出了目前鸡马立克病疫苗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