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池塘的准备 在投放亲虾前应对池塘进行清整、维修,清除多余的淤泥,修建防逃设施,池埂四周的杂草不必清除,有利于亲虾的掘穴、交配、产卵。同时进行必要的清野、消毒、杀灭敌害生物及疾病源,进水时要进行彻底的过滤.  相似文献   

2.
一、池塘准备 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池塘四周要用石棉瓦等材料围起高50厘米左右的防逃墙。在池内四周种植苦草或轮叶黑藻等水生植物.其缀盖面一般为池塘水面的1/3,以利于虾、蟹蔽荫和滋生虾、蟹爱吃的水生生物。一般新建池塘可用生石灰化水清塘,每亩用150公斤左右。若是旧池塘首先要清淤、修整、曝晒.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干池消毒。  相似文献   

3.
正1做好放养前的准备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池塘四周要用竹片、网纱等围起高50厘米的防逃墙。养殖水域设置虾栖息场所,如设置瓦砾、砖头、石块、网片、旧轮胎、草龙等作虾巢,供虾隐蔽栖息和防御敌害。在池内四周种植水葫芦、水花生、水浮莲、茭白等水生植物,其覆盖面一般  相似文献   

4.
《新农村》2001,(7)
澳洲淡水龙虾又名红螯虾,是热带地区的大型虾种。1.建池虾池面积以3~5亩(1亩=667平方米)为宜,底部为砂石或硬质土,并用砖块、瓦铄、网片、竹排等设置人工巢穴。池中要放养一定数量的水生植物,如水浮莲等。进、排水口均需设置防逃网,池塘四周用竹片等围起高30厘米的防逃墙。2.水质条件龙虾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0~33℃,低于12℃即停止生长,低于10℃停止摄食。要求池水 pH 值7~8,溶解氧每立方米大于4克,水的硬度大于5×10~(-6)。虾池要经常换水,每次换水1/5~1/3。严防水质受工业废水和农药污染。3.养殖密度单养时,每亩放养2厘米长的幼虾6000~8000尾,或3厘米长的幼虾4000~6000尾;混养时每亩放养幼虾2000~3000尾。如采用捕大留小的轮捕法,放养密度可适当增加。另外,每亩可放养  相似文献   

5.
<正>一、养殖设施池塘面积以2670~6670平方米为宜,水深1~1.5米,坡比1∶2.5。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池坡土质较硬,池塘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按照高灌低排的格局,建好进排水渠。克氏螯虾逃逸能力较强,通常用塑料薄膜或钙塑板,沿池埂四周用竹桩或木桩支撑围起防逃。二、放养前准备1.彻底清池消毒虾苗虾种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每667平方米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相似文献   

6.
闵敏 《农家致富》2012,(10):36-37
一、彻底清塘池塘在上一年底干塘,清除过多淤泥(底泥不超过15厘米),经冷冻曝晒后,再用100~200公斤/亩生石灰彻底消毒。亩放养河蟹400只、鳜鱼15尾,另放鲢鳙鱼20尾。二、防逃设施建造池塘四周用方木棍做桩,每隔  相似文献   

7.
一、虾池清整与消毒虾池的清整主要是清除过多的淤泥,堵塞漏洞。消毒是在亲虾或虾苗放养前10天左右进行药物清塘,清塘消毒的目的是为彻底清除敌害生物如鲶鱼、泥鳅、乌鳢及与淡水小龙虾争食的鱼类如鲤、鲫、野杂鱼等,杀灭敌害生物及有害病原体,目前清塘消毒的主要方法如下:1.生石灰清塘生石灰来源广泛,使用方法简单,一般10厘水深每亩用生石灰50~75千克,生石灰需现化,趁热全池泼洒。生石灰的好处是既能提  相似文献   

8.
一、养殖前准备 设施:土池塘、水泥池等。水深要1~2米,提水设备齐全。水源:河水、水库水、地下井水等均可,水质宜中性或弱碱性。面积:为了方便生产管理和销售,鱼池的面积宜小些,最好1亩左右,最大不要超过2亩。防逃:在池周边需设40~60厘米的网拦等防逃设施。  相似文献   

9.
一、稻田建设养殖黄鳝的稻田面积最好在667平方米以内,且要水源充足。养殖稻田要建好防逃设施,建造方法是:在稻田四周砌1米多高的单砖墙,并保证水位线以上墙的高度达到0.5米,同时要用水泥勾缝。也可将田埂加宽至1~1.5米,在埂壁及与田底交换处用油毡纸铺垫,上压泥土,这种设施也有较好的防逃作用,养殖者可因地制宜建造防逃设施。另外,每块稻田应沿田埂开挖一条围沟,并在田中心向外纵横各一开条厢沟,沟宽50厘米,深25—30厘米,围沟与厢沟相通,使每一块稻田分成4小块,排水口要用铁丝网或塑料网挡拦,以防黄鳝顺水逃逸。  相似文献   

10.
李东 《北京农业》2003,(2):23-23
春季水温逐渐回升,是夺取养鱼高产的第一步,在措施上应该抓住"六早". 一、早清塘消毒池塘清理整修包括:清除过多淤泥,浅塘改深塘,小塘改大塘,漏水改保水,建防逃设施,疏通进排水渠等.在放养鱼种前7~10天用生石灰化浆后全池遍洒杀菌消毒,每667米2用量干池按75公斤,水深1米的池塘则按150公斤;消毒也可用漂白粉化水全池均匀泼洒,用量是每667米2(平均水深1米)13.5公斤.  相似文献   

11.
<正>1.虾种放养前的池塘要求。池塘要选择在环境安静和无污染的水源处,水量要充足,进、排要方便,路道要畅通,用电要安全,防逃设施要完备。塘底淤泥以不超过10厘米为好,池塘面积以3~5亩水面较为合适,一般池埂宽在1~1.5米,池深  相似文献   

12.
一、做好放养前准备 池塘要有良好的进、排水设施。池塘四周要用竹片、网纱等围起高50厘米的防逃墙。在养殖水域设置栖息场所,如安设瓦职、砖头、石块、网片、废旧轮胎、草龙等作为龙虾巢,供虾隐蔽栖息和防御敌害。  相似文献   

13.
1.做好放养前准备。龙虾养殖池塘大小均可,埂宽1米以上.并在埂上设置0.5米高内壁光滑的防逃墙或防逃板。进出水口装有滤筛网.防止野杂鱼等敌害生物进入。放养龙虾前半月池塘先放干水.进行清塘.清塘时每亩用75千克生石灰对水后均匀泼洒(新建水泥池需先去碱再消毒).1周后进水并检查池中是否还有黑鱼、蛇和水鼠等捕食性野生敌害生物。若有应立即除掉。同时检查池水的毒性是否消失。养殖水体pH值为5.8~8.2。  相似文献   

14.
《现代农业》2004,(11):24
一、选择越冬池蟹种越冬池要环境安静,背风向阳,保水性能好,池深1.5一2米,面积2一4亩。使用前每亩用生石灰100公斤清塘消毒。二、选择蟹种越冬蟹种要体质健壮,规格均匀,肢体完整,无病无伤,无附着物。每亩放养蟹种75一100公斤。三、水质管理池水水质要清新,溶氧高。水深保持1.5米以上,以维护较高水温。水位过浅,须及时补水,防正蟹种被冻伤、冻死。水质过肥,应及时更换新水,防正蟹种窒息死亡。四、适当投饵越冬期间如天气晴暖,水温在4℃以上,蟹种会少量摄食,可投喂少量切碎的小杂鱼、虾、动物血块等饵料,以补充营养。五、预…  相似文献   

15.
戴永良 《当代农业》2009,(12):40-41
一、放养前准备 1.清整池塘 冬季干塘后清除过多的淤泥(留10公分.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动物),加固塘岸和防逃设施,彻底曝晒塘底1个月左右,清除有害物、病原菌。  相似文献   

16.
一、放养前准备 1.清整池塘 冬季干塘后清除过多的淤泥(留10公分.用于种植水草和培育底栖动物),加固塘岸和防逃设施,彻底曝晒塘底1个月左右,清除有害物、病原菌。  相似文献   

17.
一、池塘准备工作 试验塘面积15亩,水深1.2~1.5米,保水性能良好,池塘四周用河蟹专用薄膜建造60厘米高的防逃墙。冬季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留10~15厘米),经冬季曝晒、冰冻一段时间后,放水20厘米,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消毒,用量为每亩150千克。在苗种下塘前半个月,经过过滤注入清新河水,杜绝野杂鱼、小虾等随水流人池中,同时种植适量的断节草。  相似文献   

18.
蟹池日常管理,主要是巡塘检查,观察河蟹活动吃食情况,有无残剩饵料,有无死蟹、病蟹情况发生,有无敌害,是否有河蟹逃逸迹象。看池塘水质的肥瘦及混浊度,要及时检查防逃设施的完好程度和防逃效果,上述情况,如发现问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具体要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1.室外池塘要求。池塘面积不宜超过3335平方米(5亩),水深1.5~3米。排、注水口应设置防逃设施.若水面距池塘上沿较近.需在池边设置防逃网,尤其是在下大雨或注水时.要预防逃跑。鲇鱼苗放养前15~20天.应进行池塘清整。若池底淤泥较厚应挖除.然后再用生石灰彻底清塘,清塘后3天注入新水.并施少量基肥,待池水毒性消失后.即可放入革胡子鲇越冬鱼苗。  相似文献   

20.
一、科学建池建好蟹池是养蟹成功的基础,必须选择靠近水源、排灌方便、土质适宜、地处安静、不早不涝的地方建池。防逃设施应选用适宜的材料,科学架设,防逃墙(扳)不得设在坡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