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9 毫秒
1.
<正>1中兽医理论与免疫学传统中兽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既与外在因素有关,又与机体的内在功能有关,且非常强调"正气"在疾病发病学上的主导作用。《素问》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1]这里的"虚"是指内在因素,"邪"是外在致病因素,而"正气"就是动物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由此可知,中兽医认为只要体内正气旺盛,即使有许多致病因素(邪气),正气也能抵御(祛邪),机体就可免于生病(即传统意义上的"免疫")。但如果抵抗外邪的正气低下,则邪气就会趁虚而入,导致机体发病。现代免  相似文献   

2.
张吉鹍 《猪业科学》2020,37(12):81-85
文章在阐释中医理论中正气、邪气与正气失调的内涵的基础上,比较完整地阐述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含义。介绍了黄芪多糖及其组合物中增强动物机体“正气”的营养活性物质及其营养活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兽医学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总结、归纳,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及病症防治技术。其中正邪论是中兽医正确认识和处理病畜机体与致病因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基本观点和方法。正,亦称正气,指畜体的机能活动及对疾病的防御、抵抗能力。邪,亦称邪气,指各种致病因素和病理损害。中兽医学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畜体本身的正气不足和病邪对畜体的不良影响两方面的因素所决定,即正邪相争所致,但更重视畜体正气在发病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认为在一般情况下,畜体正气旺盛,邪气就不易侵人,家畜就不会发病,只有当畜体正气相对虚弱…  相似文献   

4.
奶牛流行热的虚实错杂辨析李瑞斌(广东省广州市国营珠村奶牛场516660)虚证和实证是辨别畜体正气强弱和病邪盛衰的两个总纲。一般而言,虚者正气不足,实者邪气有余。若牛体正气不足,病邪亢盛,便可导致群体疫病暴发。在流行热发病过程中,虚与实在不时变化。疫病...  相似文献   

5.
<正>中兽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气"是指畜禽机体机能活动及抗病力;"邪气"是指各种致病因素。包括六淫、疫疠、饥饱劳役、逸伤、中毒、外伤、寄生虫等因素。一般情况下,邪气必须在正气不足、畜禽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才能乘虚侵入而致病。机体正气的强与弱,决定于体质因素和饲养管理。体质因素与先天的禀赋(遗传性),后天饲养  相似文献   

6.
浅述针灸免疫调节机制巩忠福,孟宪松(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兽医研究所兰州730050)(中国农业科学院)祖国医学、兽医学最强调正气。《内经》记载:"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所言"正气",就是指机体抵御病邪的免疫能力。对于针灸免疫,我国人...  相似文献   

7.
正1机理分析1.1中兽医分析家禽肾损伤机理"毒、瘀"是原因,"固邪"是前提。各种肾脏疾病是机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结果。内因中的"固邪"是本病发病的前提。邪气久伏,蕴蓄难化,外不得出,内不得化,故而形成为"固邪",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是因外邪侵入机体并与"固邪"相合,内外相引;或体内"固邪"较盛。乘机体阴阳失调之机而发病。肾脏疾病的病变根本是水道失畅,水邪为患。肾脏疾病既有实邪,又有正气不  相似文献   

8.
《养猪》2020,(4)
正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防御外邪入侵需要依靠体表卫气的固护。人体卫气由脾胃运化所生,也就是说,只有脾旺则气血运生有力,卫气就会充沛有力,防御功能强劲。老年人脾胃功能低下,卫气弱则易被邪气外扰,而肺主皮毛,邪气外袭,首先犯肺,继而易引起  相似文献   

9.
<正>肺热气喘证是因风、寒之邪侵袭体表,肺气被束,致肺气郁而不得宣降而化热。风、寒之邪常侵袭体表,与机体正气形成正邪相争之势,若正气充足,则邪不可干,将风寒之邪逐出体外,机体如常;若正气不足,则留邪于内,风寒闭表,卫阳遇遏,久则郁热,致肺气宣降失常,形成肺热气喘之证,本证以咳嗽、气喘和风寒表实证并见为审证要点。1发病情况2018年3月,扬州大学动物医院接诊1例拉布拉多犬,雄性,1岁,30 kg,已常规免疫,未去势。主诉:该犬平日饲喂犬粮,运动量少,发病2 d,精神不振,无饮食欲,喜  相似文献   

10.
外感病,是由于疫毒侵入畜体,是正气与邪气在体内进行剧烈斗争,引起机体以阴阳、气血、脏腑机能失调为主的一种急性、热性疾病。根据多年临床观察黄牛、小家畜发病较多,一般病情表现为轻重两种,轻者可引起家畜精神不振,食欲减退,四肢无力,重者使患畜高热不退,精神沉郁,食欲废绝,更严重的是邪入脏腑、营、血、变证峰起,或使机体抵抗力减低,感染并发症而引起死亡。  相似文献   

11.
中兽医治病既重视祛邪,也强调扶正,这是中兽医治病的特色之一,也是中兽医辨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元亨疗马集·八证论>即表里,寒热,虚实,正邪.中兽医学中的"正邪"二证,贯串着"预防为主"的道理.正气概指机体内一切抗病物质,包括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的正常生理功能.邪气是一切致病因素的总称,既指外界六淫之邪,又指机体内阴阳(包括脏腑经络营卫气血)失调所产生的病理改变(如虚症)和病理产物(如淤血,痰饮)等病邪.<素问>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也完全符合近代医学、免疫学所述的道理,可见对疾病演变与转归,决定于正邪相争的消长盛衰.正能胜邪,病情则能减退,邪盛正衰,病情则增进.因此扶助正气,祛除邪气,改变正邪双方的力量,促使疾病趋向好转和痊愈,防止病情恶化或导致死亡,就成为指导临床的一项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中兽医非常强调"正气"在动物疾病发病学上的主导作用。中兽医理论认为,所谓"正气",就是动物机体内的抗病能力。因此,在治疗学上,中兽医常用"扶正"的中药来扶持动物机体的"正气",增强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抵御"外邪"  相似文献   

13.
1卡耳法简介 卡耳法是依据中医上以毒攻毒的治病原则,利用卡耳霜对卡耳穴的刺激作用而激发病猪免疫力(正气),使猪通过卡耳穴溃烂而排出体内毒素(邪气),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寒湿泄泻俗称寒泻,是冬末初春牛的一种多发常见病,在实践中主要应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治疗159例,均收到了良好的疗效。 (1)患畜主要症状,肠鸣泄泻,或有腹痛,粪便清稀,有的如水样,无特殊气味,粪便色白,小便清长,耳鼻不温,精神倦怠,食欲反刍减少,被毛粗乱,舌色淡白,脉象沉迟。 (2)病状分析:湿是泄泻的主因,一般发病较急,寒湿之邪,外邪肌表,内犯肠胃,内外合邪,困阻脾阳,清浊不分,故肠鸣泄泻,食滞肠胃,邪正交争,故腹痛,寒邪肌表,故耳鼻不湿,均为寒湿阻滞之象,内外食邪,各有偏胜,外寒胜者,则表证重…  相似文献   

15.
<正>外感病是六淫之气侵犯畜体,正气与邪气在体内进行剧烈斗争,引起机体阴阳、气血、脏腑机能失调为主的一种疾病。据临床统计,小家畜发病较多,而大家畜也占一定的比例。一般病情表现有轻重两种,轻者可引起家畜精神不振,食欲减退,使役力下降;重者使患畜高热不退,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不能使役;更严重者邪入脏腑、营、血,变证蜂起,或是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并发症而引起死亡。由此看来家畜外感病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必须引起兽医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16.
气、血、精、津(液)要点中兽医视气、血、精、津(液)为机体活动的物质基础。上述物质由五脏六腑所化生,受五脏六腑支配;其又反哺滋养五脏六腑和全身组织。气:包括畜体之正气(即元气或真气)。意为机体抵抗力之强弱,代表着神经功能和机体能量之强弱。同时。正气包括脏腑活动之气,称之为心气、胃气、肾气等。  相似文献   

17.
扶正祛邪是兽医辨证论治的一个重要原则。任何疾病过程,都不外乎是由正邪双方力量的消长决定的。正胜邪却,则疾病趋向痊愈;邪胜正却,则病情加重。因此,治病的根本目的是改变正邪双方力量的对比,从而使正复邪去,恢复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使疾病痊愈。扶正,就是使用扶助正气的方药、针灸及加强病畜护养等方法,以提高机体抗病力,达到祛除邪气,战  相似文献   

18.
<正>家畜外感皆六淫之气侵犯畜体,正邪相争,致使机体气血、阴阳、脏腑机能失调而致病。如若治疗不及时;或畜体平素虚弱;或感邪过重,致使病程缠绵日久,邪未除而正先损,病程日久必将累及脾胃,往往导致顽固性不食。笔者在治疗中运用小柴胡汤合平胃散加补中益气汤临症加减,取得了满意疗效。1病因病机1.1素体亏虚:外感病证的病因为六淫病邪,或时行疫毒,从发病来看,中兽医强调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外邪作用于机体是否发病,或发病后病  相似文献   

19.
猪歪嘴风多因机体正气不足,感受风寒之邪侵袭面部,引起面部气血运行受阻,经路不通而发生的一种口眼歪斜症,西医又称面部神经麻痹。  相似文献   

20.
中草药作为饲料添加剂是在中医学的“正邪”学说和现代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导下提出和发展起来的。“正”即“正气”包括“元气、卫气、宗气”等。是维持身体健康,各机能阴阳平衡的根本;“邪”即“邪气”是指造成身体功能失调,阴阳不平衡的疾病。显然“健康与疾病”是人类发展畜禽业再生产的一对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