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蚕桑茶叶通讯》2006,(2):28-28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性别控制基因的导入方法,采用通过平衡致死系与现行品种的杂交把平衡致死系的性别控制基因分散在3个子系统中;接着对每个子系统中现行品种连续回交,使3个子系统基本上全为现行品种血缘;最后通过3次不同型式的交配,把性别控制基因组合到一个新的品种,形成新的平衡致死系品种。由于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是用特殊基因来控制原种和杂交种的性别,使其自交能繁殖继代,与其他品种杂交保证下一代只有雄蚕孵化。本发明能育成经济性状优良,雄蚕率在98%以上的新型雄蚕品种。  相似文献   

2.
牧草蔗新品系的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八个牧草蔗新品系(含对照)进行了三年品比试验,初步选出牧草蔗新品系981、982和98-32在农艺性状及生长速度方面表现优于闽牧42,产量略高于闽牧42,方差分析结果无显著差异。三个牧草蔗新品系在7月份和11月份取样的粗蛋白质含量均与闽牧42相当或略高,粗脂肪含量和田间蔗糖锤度也均高于闽牧42,表现多汁、清甜、适口性好。综合评价,牧草蔗新品系98-1、98-2和98-32在产量或目标性状方面优于闽牧42。  相似文献   

3.
王劲松 《四川蚕业》2010,38(2):50-50,55
近年来,家蚕瀛系品种健康性下降,在普种制造中尤其明显。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如何提高家蚕瀛系品种健康性角度,就选育方向、饲育环境、选种方法等方面谈几点体会,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测定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105个家蚕的原种或杂交种进行了人工饲料摄食性测定试验,其中有39个二化中系品种,47个二化日系品种,10个多化性品种,中×日系四元杂交种5个,日×中系四元杂交种4个。结果表明:日系品种的摄食率明显高于中系品种,多化性品种也明显比中系品种好,但不及日系品种;中×日系明显比日×中系强;中系大部分品种拒食,品种间差异不甚显著;日系、多化性品种间摄食率差异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5.
昆明系和Balb/C系小鼠用于显性致死试验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研究选用昆明系和Balb/C系小鼠同时进行了显性致死试验的对比试验。试验一选用封闭群昆明系9 ̄10周龄的雄性小鼠78只,随机分成6组,其中5个剂量组分别灌服160、53、16mg/kg体重的复方硝基酚钠和15、30mg/kg体重的环磷酰胺,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受试物组每天给药一次,连续5d后,按1:2的雄雌性比例与正常的9 ̄10周龄封闭群昆明系雌鼠进行交配,每周交配一批,连续交配8批。试验二除选  相似文献   

6.
试验运用了一年多点区域试验的方差分析法,对分析资料进行多重比较,进一步分析不同品种的丰产性及稳产性。v4品系互作效应的相对变异系数(CVvu)最小,说明适应性较强,稳定性较好,与对照组相比而言达显著水平,是一个有推广前景的品种。另外,v2品系也是一个值得重视的好品种。v3品系虽然变异系数较低,对各点适应性较好。但产量低,因此在栽培上没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以普通蚕品种为雌体,性连锁平衡致死系S-8、S-14为雄体进行杂交,以该杂交后代为材料,分析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对桑蚕性别控制的能力,证明其控制桑蚕性别是可靠和有效的,其后代F1的雄蚕率可达95%以上,甚至100%。  相似文献   

8.
龚雪梅  王明跃  闫娜 《草业科学》2013,30(4):553-556
本研究在淮北地区对11个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品种(系)进行了田间种植建坪比较,观察了各品种(系)的草坪密度、颜色、质地、均一性和抗热性等指标,并分别进行打分评定。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品种全年综合评分较高,总体表现良好,但质地较为粗糙,均一性稍差。在11个品种(系)中,Houndog 6、Houndog 5、Jaguar 3和Coalnaduo颜色深绿、分蘖性强、适应性较好且景观品质佳,有望在淮北地区广泛推广建植。  相似文献   

9.
家蚕抗氟性遗传的研究 Ⅰ.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对氟化物中毒的抵抗性,依品种不同而有差异。本试验结果,15个中系×日系杂交组合的相对抗氟优势平均为7.9023,10个中系×中系杂交组合为-0.2180。抗氟性呈部分显性遗传。杂种优势率与F_1代抗性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与两亲平均值为负相关关系,尤其是与父本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抗氟性的一般配合力,以新九、638、东34、7532四个品种较高,在育种上有较大的利用价值。从特殊配合力效应中看到,抗氟性与茧层量这两个性状的基因可能有互补作用,说明选育抗氟性强兼茧层重的品种或杂交组合是可能的。特殊配合力大的组合,杂种抗性一般较高,但亲本抗氟水平的高低与亲本一般配合力的高低并无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导法对赤霉素(GA3)处理后燕麦膜透性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对10个燕麦品种(系)抗寒性进行比较。两种浓度GA3处理其电解质透出率相对较低。0mg/L浓度与100mg/L、250mg/L浓度处理间差异极显著。GA3使燕麦叶片电解质透出率降低,对燕麦膜透性有稳定作用。不同燕麦品种(系)对GA3的反应敏感程度不同。本次实验中GA3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  相似文献   

11.
粗毛型长毛兔兔毛若干物理性状的分析测定浙江省新昌县长毛兔研究所312513徐海明,高柏绿浙江省农业科学院310021陈立新,冯尚连,赵力知浙江培育的粗毛型长毛兔是由法系、德系双品系之间的杂交一代,经过五个世代横交选育而成的产毛量和粗毛率均较高、繁殖性...  相似文献   

12.
岭南黄鸡等三个品系屠体性状的配合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岭南黄鸡B系、岭南黄鸡C系、“882”黄鸡S系三个优质黄羽肉鸡品系,组成包括纯繁在内的6个组合,以不完全双列杂交法测定了88日龄屠前活重、屠体重、半净膛重、全净膛重、腹脂重、左胸肌重、左腿肌重7个屠体性状的杂种优势、纯繁效应、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和母体效应。结果表明,快速型岭南黄鸡C系屠体性状的一般配合力高于优质型岭南黄鸡B系和“882”黄鸡S系。作为父系使用时,岭南黄鸡C系优于岭南黄鸡B系;作母系时,岭南黄鸡B系与“882”黄鸡S系差异不大,但岭南黄鸡B系沉积腹脂能力更强。而且,岭南黄鸡B系的母体效应相当明显。三个杂交组合中,C♂×B♀最优,C♂×S♀其次,而B♂×S♀的杂种优势和特殊配合力最低。  相似文献   

13.
为培育适应人工饲料育的BmNPV抗性品种,促进人工饲料省力化养蚕,2017年以蚁蚕24 h疏毛率为主要选育指标,用桑叶粉含量30%的家蚕实用性颗粒人工饲料进行了华康2号4个亲本品系秋丰N(中系)、白玉NA系(日系)、白玉NB系(日系)和白玉NC系(日系)的4代摄食性选育,调查了华康2号亲本品系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和选育效果。试验结果表明:通过累代人工饲料选育,明显提高了华康2号中系亲本和日系亲本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而颗粒人工饲料对华康2号中系亲本和日系亲本的茧质成绩和眠蚕体质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4.
选择24头英系大约克猪和24头英加系杂交猪进行肥育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英系大约克夏猪的日增重及料重比,分别比英加系杂交猪高8.5个百分点和低5个百分点;英系大约克夏猪的眼肌面积显著高于英加系杂交猪,即高11.44cm2──21个百分点,胴同体瘦肉率高近2个百分点;而皮率却明显低于英加系杂交猪,即低12.7个百分点。两组猪的其他性状指标则无表现出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猪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猪肺疫)是猪常见的传染病,目前已研制出防治该病的许多种疫苗,利用多杀性巴氏杆菌内蒙系679-230株生产的猪肺疫活疫苗就是其中之一,许多生物制品厂多采用马丁肉汤作为培养基,用马丁干粉作为培养基使用的较少,目前尚未有报道。试验采用马丁干粉培养基培养多杀性巴氏杆菌内蒙系679-230株,并对增菌高峰期进行测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贵州剑河白香猪不同品系繁殖性状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同条件饲养的贵州剑河白香猪Ⅰ系、Ⅱ系进行繁殖性状生产指标观测,结果:白香猪Ⅰ系与Ⅱ系间初生个体重,初生窝重、泌乳力、断奶个体重和断奶窝重差异不显著( P>0.05);两系猪的繁殖性能相似。  相似文献   

17.
广东桑树多倍体及其育种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普查了五个桑种360份材料,获得三倍体桑18份,四倍体桑1份,六倍体桑9份;建立了应用秋水仙素处理广东桑杂种实生苗(有性系)诱导四倍体的技术程序,首次育成广东桑四倍体102份;研究其性状,选出具有高产、优质、种子结实性高的四倍体材料一批;并利用亲本,初步育成具有高产、优质三倍体桑杂交组合7个,提供生产鉴定示范。  相似文献   

18.
奶牛子宫内膜炎性不孕症治疗前后病原菌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兰州地区3个奶牛场186例子宫内膜炎性不孕症的病原区系及治疗后细菌转阴率作了调查。结果:该3场奶牛子宫内膜炎性不孕症病原区系为链球菌、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棒状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用清宫液治疗后,细菌转阴率为61.11%。  相似文献   

19.
青壳I系,白壳I系和绍鸭第二产蛋年生产性能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青壳I系,白壳I系和绍鸭亲本(RE)生产性能72周龄,强制换羽休整2年月,再淘汰低产鸭15%后作为素材,进行二个试点同期重复测定,经350d测定结果;二试点平均产蛋量仍以青壳蛋系了高,为289.6个,平均总蛋重仍以白壳蛋系鸭最高,为20.15kg,饲料报酬仍以青壳I系鸭最佳,蛋料比为1:2.9。  相似文献   

20.
用RAPD法对南口北京鸭5个品系间遗传距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了5个南口北京鸭品系的遗传距离,利用UPGMA和NJ两种聚类分析方法,得到的结果一致,即:Ⅳ系与Ⅶ系先聚为一类,然后与Ⅲ系聚在一起,再和Ⅵ系聚为一类,最后和Ⅱ系聚为一类,该结果基本符合品种的形成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