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纬地区是指黑龙江省北部第四、第五、六积温带。第四积温带年活动积温为2100~2300℃,无霜期为110~120天,第五积温带年活动积温为1900~2100℃,无霜期为90~110天;第六积温带年活动积温为1700~1900℃,无霜期为80~90天。此区气温低日照长,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夏季雨水充沛,生育期平均气温在25℃以下。  相似文献   

2.
红卫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垦区东部,建三江分局,隶属第三、第四积温带之间,地理位置为东经133度20分,北纬47度21分;水田面积48万亩,气候属寒带大陆季风气候,年有效积温2300-240&C,年平均降水550mm,无霜期130天百左右,主要土壤为草甸白浆土.2004年-2007年连续四年获得水稻丰收.  相似文献   

3.
建设农场位于黑龙江省北安市境内,属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四积温带上限,年平均≥10℃活动积温2200~2400℃,无霜期110~120d,年降水量500~600mm,且多集中在7~8月份。农场有耕地面积1.6万hm2,其中低温地占30%。农场从2002年开始承担“农业部高油高产大豆振兴计划”以来,大豆连续  相似文献   

4.
鉴定玉米杂交组合品种,在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至第四积温带生态环境下的丰产性、成熟期、抗病性、抗逆性,筛选出适宜第三积温下限至第四积温带自然条件下的优质、高产玉米品种,为玉米新品种在当地推广提供科学依据,2007年做了粒用玉米品种引鉴试验.  相似文献   

5.
<正>黑龙江省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是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的过渡地带,属山区、半山区为主的农林交错地区,西部为平原区,属第三积温带下限,东部为半山区和山区,属第四积温带上限,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境内降雨充足,河系发达,年平均降水量在638 mm左右,有呼兰河、安帮河、依吉密河等大小河流32条。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十分有利于生产优质稻米。水稻大棚钵体育苗机械插秧技术是在旱育秧和  相似文献   

6.
<正>海伦农场位于小兴安岭南麓、海伦市东北部,地处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松嫩平原慢岗黑土带上,东经127°04′~127°24′,北纬47°39′~47°48′,属于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下限、第四积温带上限,全年日照时数为2315h,活动积温2200~2300℃,无霜期117d,年平均降水量为556mm,有机质含量5%~7%,土壤肥沃,适合大豆、玉米等多种作物种植,是远近闻名的"优质大豆之乡"。海伦农场每年大豆播种面积在0.67万hm2以上,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为进一步提高大豆生产水平,2011年开始推广大垄三行栽培技术,即大垄2  相似文献   

7.
以黑龙江省2009-2018年审定的187份常规粳稻品种为供试材料,利用SPSS和MATLAB软件,对不同积温带不同年度品种以及生育期、活动积温、糙米率、整精米率、胶稠度、直链淀粉、千粒重、产量、日产量、积温产量、穗颈瘟、空壳率等12个主要农艺性状表型值进行统计分析、熵权-功效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具有明显积温带生态环境归属特性,品种选育应该以适应积温带生态环境要求为前提,在重点提高抗穗颈瘟和结实率基础上,稳步开展品质、产量等主要农艺性状选择。利用综合指数值能够对各积温带水稻品种进行评价排序和优良稻种资源筛选发掘,并按其值可划分5个类群,但遗传距离存在差异,其类群差异离散程度大小依次为:第3积温带第1积温带第2积温带第4积温带;筛选和发掘出综合性状前10位的优良种质资源,第1积温带品种有龙稻18、龙稻23、龙稻16、龙稻19、东富102、龙香稻2号、龙洋1号、东农430、松粳香1号和龙稻24,第2积温带品种有绥粳14、东农428、金禾2号、北稻4号、牡响1号、绥稻2号、绥粳18、绥稻3号、金禾1号和绥稻1号,第3积温带品种有龙粳25号、龙粳26号、龙洋11、龙粳27号、龙粳53、龙粳32号、龙盾107、龙粳28号、龙花04-050和稼禾1号,第4积温带品种有富合3号、绥粳12、莲惠1号、龙粳65、莲育625、龙粳66、垦稻19号、龙粳48、绥粳25和龙庆稻22号,这些优良种质可作为杂交亲本使用。  相似文献   

8.
汤原县地处三江平原西部,位于北纬46&#176;67′~47&#176;33′、东经120&#176;30′-130&#176;59′。东南与佳木斯、依兰隔江相望,北与鹤岗接壤,西与伊春相邻,南沿松花江畔、属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至第三积温带上限区。气候特点:早春升温慢,夏季高温持续时间短;秋季降温快,属大陆型季风气候。在水稻生育期间每隔3~5年出现的1—2次寒流天气都会给水稻生产造成严重自然灾害。  相似文献   

9.
嫩江县地跨黑龙江省第四、第五、第六3个积温带,青贮玉米种植主要集中在第四积温带。2013年-2014年部分农户为中兴牧业订单种植青贮玉米,但是由于多种原因,目前已经没有订单种植了。现在种植青贮玉米的农户都是养殖户,自己生产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嫩江气象观测站气温资料,采用线性倾向方程估计,对嫩江1961-2017年的气温变化进行分析(包括年平均气温、各季度平均气温、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10℃积温),结果表明:气温整体呈上升趋势,嫩江从1961年以来多年年平均气温为0.5℃,增幅为0.369℃/10a,气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发生一次较为明显的由冷到暖的突变;气温各季度变化不同,冬季增暖明显;年平均最低气温对气温暖增进程贡献最大;积温明显增加,积温带由第四积温带上升到第三积温带。  相似文献   

11.
鸡西稻1号是由鸡西市兴凯湖种子有限公司于1996年经系统选育而成的稻类新品种。1999—2001年在试验田进行小区产量鉴定和异地鉴定,表现出早熟、优质等特点;2002—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区域试验,2004年参加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生产试验。在田间表现长势强、植株收敛、分蘖力强、抗倒伏。2008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08。  相似文献   

12.
正黑龙江省铁力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小兴安岭南麓,是松嫩平原与小兴安岭的过渡地带,属山区、半山区为主的农林交错地区,西部为平原区,属第三积温带下限,东部为半山区和山区,属第四积温带上限,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为主。水稻育秧采用大棚育秧,插秧后部分育秧棚种植大豆等经济作物,部分育秧棚闲置。近年来,铁力市水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水稻闲置育秧棚也随之增多。针对水稻插秧后育秧棚利用率低的现状,我们引进水稻育秧棚复种脱毒马铃薯栽培技术,该项技术于2014年3月获黑龙  相似文献   

13.
林秀华是个怀揣梦想的育种专家。她用15年时间选育的“三江1号”系列水稻品种,填补了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早熟品种的空白,被列为“农业部水稻科技入户工程”主栽品种、《黑龙江省高产优质品种区域规划》第四积温带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4.
早熟优质高产水稻新品种龙粳36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粳36(原代号龙生01-028-2)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黑龙江省龙粳高科有限责任公司和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育成。2001年以高产优质种质材料龙花96-1484为母本,以早熟优质日本品种北海280为父本杂交。2002~2007年所内田间种植观察,并进行米质、产量、抗病和耐冷等特性鉴定,2008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预备试验,2009~2010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区域试验,2011年参加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早熟组生产试验,2012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黑审稻2012011。龙粳36具有熟期早、米质优良、抗稻瘟病性强、高产稳产、耐冷性强和秆强抗倒等优良性状,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种植。  相似文献   

15.
1、根据当地的有有效生育期选用品种:以第三积温带为例,旱育稀植水稻,4月15-20日育苗,5月15-20日插秧,9月15日安全成熟.田间有效生育期为113天(即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3℃的日期和下降到13℃的日期),加上育苗可争取生育期15天,合计128天.这就是第三积温带中部可能利用的最大有效生育期,也是安全生育期,高温年最大限度也只能往后拖延2天,参照这一指标选用品种是安全的.第三积温带上限选用130天、中部选用128天、下限选用126天的品种为宜.第二积温带上限选用135天、中部选用133天、下限选用131天左右的品种为宜.第四积温带上限选用125天、下限选用121天的品种为宜.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桑园昆虫种类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全省拥有桑园面积10万亩,饲养桑蚕2万多张,栽植区域大多分布在黑龙江省第1~3积温带的哈尔滨地区、大庆地区、绥化地区、齐齐哈尔地区、鸡西市、牡丹江市及明水、杜尔伯特、拜泉等市县,生长环境大多在半山区、浅山区、平原及慢坡慢岗地。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在北纬43°~53°,东京121°~135°,累计积温2 700℃以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北部地区第3、4积温带有广阔的土地面积,由于地处高寒地带,冬季寒冷时间长、作物无法生长,无霜期短,无霜期平均长为120~130d;有效积温低,有效积温平均在2300℃左右;作物生育期短,每年只能种植一季作物(大豆、玉米、小麦等),土地利用率低,产出水平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8.
洪雪 《农家顾问》2013,(5):52-52
农业部确认12个品种为2013年农业部超级稻品种:粳型常规稻:龙粳31,适宜黑龙江省第三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松粳15,适宜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上限地区种植;镇稻11,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扬粳4227,适宜江苏沿江及苏南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搭配种植;宁粳4号,适宜河南沿黄、山东南  相似文献   

19.
1地理位置及概况曙光农场位于黑龙江省桦南县境内,拥有耕地面积13666.7hm2,其中水田4000hm2、旱田9666.7hm2。年降水量358~836mm,平均535.1mm。平均气温2.7℃,≥10℃活动积温在2533℃左右,无霜期106~160d,平均133.1d,属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第三积温带上限。生产技术方面,采取玉米、大豆、经济作物至少2年以上轮作模式。采用空间隔离(作物隔离、播期隔离或其他隔离方式)300m以上。曙光农场繁种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省2006年水稻主产区稻瘟病生理小种动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用中国稻瘟病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2006年在黑龙江省水稻主产区采集稻瘟病标样中分离出的134个单孢菌株进行鉴定,鉴定出6个群14个生理小种(ZC群生理小种没有出现),ZE群为优势菌群,其次为ZG群、ZF群和ZA群;从稻瘟病优势生理小种分布得出,ZE1和ZG1分布地域比ZF1和ZE3广;全省不同积温带稻瘟病优势小种的分布结果表明,第一积温带和第三积温带(早、晚)稻瘟病生理小种分化简单,第二积温带(早、晚)稻瘟病生理小种分化复杂,ZG、ZE、ZF、ZA为全省的优势菌群,但ZB和ZD菌群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