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大熊猫卵泡卵母细胞体外受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抽吸法和切割法采集非发情季节病亡大熊猫的卵泡卵母细胞,经体外成熟培养后,用大熊猫冷冻精液进行体外受精。结果表明∶(1)在非繁殖季节,大熊猫卵巢中小腔及大腔卵泡卵母细胞仍较丰富,其大腔卵泡卵母细胞可在体外培养成熟;(2) 大熊猫的卵母细胞平均直径为(141±6.7)μm ,其胞质富含卵黄颗粒;(3)自配 Panda I I号获能液(含丙酮酸钠、肾上腺素等)可使大熊猫精子有效获能;(4) 大熊猫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经培养可观察到第 2 极体,有的受精卵开始发生卵裂。  相似文献   

2.
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犬等肉食动物、鼬科、大熊猫科等多种动物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2014年—2015年陕西圈养大熊猫突发犬瘟热,按照犬瘟热病毒(CDV)检测阴性个体、阳性个体和临床发病个体对大熊猫进行分组并采取治疗和隔离预防措施。其中所有CDV阴性个体疏散转移后,经严格防疫并接种疫苗,得到预期防疫效果;1只CDV抗体阳性的个体经冲击治疗转为阴性;5只临床发病个体未取得预期疗效,全部死亡。综合有记载的大熊猫感染犬瘟热病例说明,对于大熊猫犬瘟热发病个体的抢救,治愈率几乎为零。研发安全有效的犬瘟热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是目前保护圈养大熊猫免受犬瘟热病毒感染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建立大熊猫IgG的定量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方法(DAS-ELISA),本研究纯化了大熊猫血清中IgG,并将其作为免疫原分别免疫家兔和豚鼠,制备兔抗和豚鼠抗大熊猫IgG高免血清,经优化DAS-ELISA反应条件,建立了以纯化的兔抗大熊猫IgG作为捕获抗体和豚鼠抗大熊猫IgG高免血清作为检测大熊猫IgG的定量DAS-ELISA 检测方法.该方法能检测1.5625μg/mL~100 μg/mL的大熊猫IgG,大熊猫IgG含量(Y)与DAS-ELISA检测OD值(X)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Y=4.7186X+0.044,相关系数为0.9911,该方法特异性强,稳定性好,能用于大熊猫IgG的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4.
一部以大熊猫生态走廊为题材,全面记录野生大熊猫生态及栖息地;以熊猫栖息区内人民与熊猫的和谐相处以及大熊猫生态走廊的美丽风光和珍稀动植物生态为主题的大型风光纪录片,经日本NHK摄制组为期38天的艰辛工作,在四川宝兴摄制完成.  相似文献   

5.
2010年,某动物园饲养的1只雌性成年大熊猫因误咬野山芋后,出现舌头严重肿大、不能进食的症状。经治疗后舌头逐渐消肿,但由于野山芋汁的毒性引起的舌头不适,导致大熊猫不断用牙齿咬、捋舌头,约2.5cm的舌尖部被咬破,经切除坏死部分、缝合后痊愈。  相似文献   

6.
从2只分别患急性腹泻伴红色黏液便和急性腹泻伴严重血尿症大熊猫体内分离出3株克雷伯菌,经生化鉴定后确认3个分离株均为催产克雷伯菌。小鼠致病性试验表明3个分离菌株均具有较强的致病性,文章就催产克雷伯菌对大熊猫的致病性和致病特点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叙述了幼年大熊猫腹泻后继发霉菌感染,认为发病是因为服用抗生素和饲料不合理,造成肠道菌群紊乱.经对症治疗和调整饲料组成后痊愈.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受精后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抽吸法和切割法采集死亡大熊猫卵泡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体外受精 ,对其培养前、培养后及受精后的卵母细胞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 ,( 1 )大熊猫卵母细胞中富含卵黄颗粒和卵黄泡 ;( 2 )经过 2 2 h的培养 ,大熊猫卵母细胞在超微结构上表现为成熟卵的特征 ;( 3)大熊猫卵母细胞中的线粒体为基质密度浅且均匀的线粒体。  相似文献   

9.
用抽吸法和切割法采集死亡大熊猫卵泡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和体外受精,对其培养前、培养后及受精后的卵母细胞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表明,(1)大熊猫卵母细胞中富含卵黄颗粒和卵黄泡;(2)经过22h的培养,大熊猫卵母细胞在超微结构上表现为成熟卵的特征;(3)大熊猫卵母细胞中的线粒体为基质密度浅且均匀的线粒体。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研究大熊猫的历史分布及其变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大熊猫在古籍中称为貘、白豹或貊。《尔雅·释兽》:“貘,白豹”晋郭璞注:“貘,似熊,小头,脚,黑白驳……”。用现代动物学来解释,《尔雅》认为大熊猫属于猫科,而在郭璞注中则为熊科。自从1869年法国人戴维(David)将大熊猫定名为:“黑白熊”。以后,又经米尔思一一爱德华研究,将大熊猫的学名订正为:Ailun-opoda melanoleuca David。大熊猫现在仅分布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  相似文献   

11.
我园一头大熊猫(♀),名白梅,年令11岁,体重94千克),于1982年5月17日在成都动物园受配后,为避开上海地区炎热的产仔期,决定启运到江西庐山饲养,以便安全产仔。由于大熊猫产于四川省高山竹林,怕热;又在大熊猫妊娠早期;特别是在五月底至六月初长途运输有很大的困难。经我们的努力,终于在兄弟动物园的大力支持下,行程约2200公里,跨越4个省市,胜利地到达  相似文献   

12.
幼年大熊猫霉菌感染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幼年大熊猫腹泻后继发霉菌感染,认为发病是因为服用抗生素和饲料不合理,造成肠道菌群紊乱。经对症治疗和调整饲料组成后痊愈。  相似文献   

13.
成都动物园一幼年大熊猫因患胃肠道病,多日不食,在麻醉后的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深度呼吸抑制并昏迷休克,经采取一系列抢救措施,使该大熊猫转危为安,介绍如下。1发病经过该大熊猫年龄1.5岁,雌性,发病前体况良好。1997年4月下旬,出现排粘反应,胃肠不适...  相似文献   

14.
高华康 《野生动物》2002,23(2):12-15
一部以大熊猫生态走廊为题材,全面记录野生大熊猫生态及栖息地;以熊猫栖息区内人民与熊猫的和谐相处以及大熊猫生态走廊的美丽风光和珍稀动植物生态为主题的大型风光纪录片,经日本NHK摄制组为期38天的艰辛工作,在四川宝兴摄制完成。 拍摄点·选定宝兴晓碛 人们热爱大熊猫,是因为它是几百万年前保存下来的唯一物种,也是因为大熊猫数量稀少(全世界只有中国现存数量1000多只),更是因为它的形象和很多生活秘密不被人们所了解。到目前,还没有一部完整记录野生大熊猫生活的纪录片。日本NHK为了拍摄一部真实纪录野生大熊猫的…  相似文献   

15.
大熊猫服用鹿茸前后的变化本国饲养的一只呼名“美美”的雌性大熊猫,23岁。突然出现以食欲减退、稍作运动即十分疲倦、粪便稀软等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症状。经服用鹿茸后,上述症状消失。现将用药前后观察的临床变化情况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所用鹿茸为本园产,共重...  相似文献   

16.
简迅十四则     
《野生动物》2005,26(1)
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准备合作建设的全国首个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近日通过了专家论证。佛坪秦岭大熊猫野外研究基地立项建成后,将为国内外研究人员提供野外研究大熊猫的平台,并为大熊猫保护培养科技人才。在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佛坪自然保护区,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约占整个秦岭地区大熊猫种群数量的35%,野外种群分布密度居全国之首。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平均每1.5平方公里就有一只大熊猫。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十分有利于大熊猫研究工作。(摘自中国熊猫网)  相似文献   

17.
成年雌性大熊猫一般每年春季发情1次,自配种后,受精卵并不是立即着床发育,而是在子宫内游离一段时间,再选择适宜的时机着床,受精卵附着在子宫壁后迅速发育,经2~3个月便分娩而出.这是该物种的独特现象,对此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始利用各种技术进行研究,如利用放射免疫[1-3]和酶联免疫法[4]对妊娠期孕酮值的监测,采用E-玫瑰花环试验检测大熊猫早孕因子[5],检测大熊猫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7],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存在"胚胎延迟着床现象[8]".  相似文献   

18.
本文观察了1只38岁高龄的大熊猫多器官衰竭的病理学变化。病理剖检显示,该熊猫主要表现为实质器官充血、水肿和出血性变化;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全身实质器官(除心、肺、脑外)均发生明显萎缩,胃、肠、肝、胰、肾等发生水肿变性或出血;此外,还观察到心肌纤维坏死后的瘢痕形成。结果表明,老龄大熊猫的多器官衰竭的病理学变化与其他动物相似;高龄大熊猫也易患心血管系统疾病,且具有较经的组织修复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圈养大熊猫配种难的原因之一是具有自然交配能力的雄性大熊猫很少。雄性大熊猫发生意外情况会影响配种工作。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一雄性大熊猫在放对后,出现阴茎水肿现象。通过喷洒高渗葡萄糖溶液、高锰酸钾1:5000稀释液等治疗后,有效抑制水肿部位病变,5d后水肿病情痊愈。该方法操作方式简易,对大熊猫的刺激较小,大熊猫容易配合。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重庆动物园内可获得的9只大熊猫进行长期驯化后,在非麻醉状态下采集到的54份血样进行了58项生理生化指标检测,建立了重庆动物园大熊猫血液的正常生理生化指标参考范围。经统计分析发现:在渝大熊猫不同年龄段之间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存在显著性差异;不同性别之间经T或F检验(方差齐性检验)所得结果P值虽无显著性差异,但某些生理生化指标在方差或平均值上差异较大;成、渝两地之间某些生理生化指标也存在较大差异。结果表明:由于受到个体差异、地域差异、饲养方式等影响,此次研究结果更适用于重庆动物园圈养大熊猫的健康状况评估、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