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非洲猪瘟是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及高致死性传染病。现阶段还没有疫苗和特效药物用于非洲猪瘟防控,该病的死亡率可达100%,会对养猪业造成严重的损失。我国发生非洲猪瘟后,相关部门制定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非洲猪瘟防控的应急预案,采取生物安全等多项综合防控措施,在非洲猪瘟疫情的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控制了疫情。  相似文献   

2.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表现为高烧发热、发病率较高、接触传染性较强等。该病2018年8月首次传入我国,导致我国的生猪养殖业出现了严重的危机。由于没有防控该病的疫苗和特效药物,因此,需要建立和加强生物安全防控,建立完善的疫病防控机制,保障消费市场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猪只感染病毒后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高达100%,对生猪养殖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现阶段还没有有效的药物和疫苗来防控非洲猪瘟,对于养殖场来说,目前最有效的措施是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本文就非洲猪瘟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及生物安全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阐述,加强养殖户对非洲猪瘟的了解,做好生物安全防控措施,为切断非洲猪瘟的传播扩散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致死性传染病,病死率可高达100%,该病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必须通报的动物传染病,也是我国优先防范的重要外来疫病。该病迄今尚无有效疫苗应用,目前做好生物安全是预防非洲猪瘟的唯一方法,特别是做好清洗和消毒工作,切断传播途径是防控非洲猪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非洲猪瘟自2018年8月3日在我国沈阳被确诊以来,在我国很多省市有蔓延趋势。由于非洲猪瘟目前没有有效的疫苗和治疗药物,生物安全措施成了防控该病的唯一有效方法。但在感染非洲猪瘟的猪场中,不乏有规模化的养殖场出现,这一现状促使我们对生物安全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知。生物安全是一门科学管理和实践学科,文章着重就非洲猪瘟疫情肆虐下猪场人员生物安全管理进行阐述,希望为行业同仁在猪场生物安全管理部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高度接触性和致死性的传染病,我国已将其列为一类动物传染病。该病的传染力较强而且传染范围广,感染猪很难治愈。该病的发病速度快,致死率高给养殖场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我国对非洲猪瘟仍无有效的疫苗及特效药物,只能通过加强生物安全防控等综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避免该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由于目前尚未研制出有效的非洲猪瘟疫苗,所以必须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来防控该病。笔者对养殖场常用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方法展开探讨,以期为猪场预防非洲猪瘟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非洲猪瘟在我国流行已有两年多的时间,尽管很多科研团队都在致力于非洲猪瘟疫苗的研发,但尚未有治疗措施和有效的疫苗来控制该病。因此现阶段“生物安全”是控制非洲猪瘟最为有效,也是唯一的方法。文章总结出目前规模化猪场常见的感染风险有“人员流动、物品流动、车辆流动、水源流动、猪群流动”(即“五流”),并提出严格控制“五流”的生物安全防控措施(即“五流”生物安全防控),以减少外界病原与猪只的接触,稀释病原浓度,降低病原载量,最大程度地降低规模化养猪场感染疾病的风险。为当前规模化猪场建立有效的生物安全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外来病非洲猪瘟的传入,在没有特效药和疫苗的情况下,要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促使生物安全防控被提上日程,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本文对规模猪场的生物安全防控进行了介绍,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小散户大部分疫病防控意识淡薄,猪场硬件设施不完备及技术支撑匮乏,再加上猪场几乎没有生物安全防控意识,疫情暴发和传播风险很大。而非洲猪瘟的防控上仍无有效疫苗,只能依靠生物安全措施做好隔离和提升猪群整体健康度等措施。因此,在非洲猪瘟有效疫苗研发投入使用之前,为能帮助广大的中小型养猪场降低猪场感染非洲猪瘟的风险,本文根据我国非洲猪瘟疫情的发生情况,梳理了一些基本的防控策略,供广大的中小型养猪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刘纪玉 《猪业科学》2021,38(10):42-44
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对该场的疫病预防和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在非洲猪瘟背景下,猪场需要在人员生物安全意识、猪群健康、猪场入口处、猪场出口处、猪场车辆管理等方面需要采取的一系列生物安全措施。供大家参考,以期提升猪场的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提高猪场疫病预防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12.
张毅  张全生 《猪业科学》2021,38(3):94-96
首例非洲猪瘟在我国暴发至今两年来,严重影响了我国生猪产业以往的正常周期运行规律,迫使大家对非洲猪瘟的防控和整个养猪生产模式进行多方面探讨,实践表明,猪场的建设对完善生物安全体系,防控非洲猪瘟疫情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房强 《猪业科学》2020,37(12):42-44
2018年8月3日,农业农村部发布辽宁沈阳发生全国首例非洲猪瘟。至今,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公布共发生149起非洲猪瘟疫情,超过116万头猪只被扑杀。面对前所未有的非洲猪瘟,目前尚无有效的药物和疫苗预防,养猪行业面临种种危机。文章对非洲猪瘟及其危害做了简要介绍,并提出了防控非洲猪瘟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非洲猪瘟紧急预防控制技术需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洲猪瘟是原发于非洲肯尼亚的猪的一种重要病毒性传染病,2018年8月3日首次发生于我国沈阳。该病来势凶猛,截至10月16日,已在我国9个省份引发39次疫情。我国非常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具备了较好的科技储备,但疫情形势发展超乎预期,出现许多始料未及的情况,仍需要重新梳理防控技术需求,针对性地开展防控技术研究。就此,简要介绍了非洲猪瘟的特性,归纳了我国目前非洲猪瘟防控技术需求,建议深入开展快速特异诊断技术、流行病学、病原学等急需技术研究,开展野猪和软蜱传播媒介与非洲猪瘟流行关系和非洲猪瘟免疫与疫苗等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5.
非洲猪瘟是一种病毒性、出血性、接触传播性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死率。我国作为养猪大国,非洲猪瘟给我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我国目前尚未有可用的商品化疫苗,只有尽早地发现非洲猪瘟并严格实施流行病学调查、消杀灭源才能有效防控非洲猪瘟。随着非洲猪瘟流行特征的变化,非典型临床病例、慢性感染猪逐渐增多,病毒血症不明显并且排毒不规律,仅靠病原学存在漏检可能,而血清学检测可作为病原学检测的补充,对于非洲猪瘟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流行病学、病毒结构、诊断标识以及现阶段常用的非洲猪瘟血清学检测方法进行综述,供非洲猪瘟血清学诊断研究以及疫情防控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0,37(11):60-62
自2018年8月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以来,生猪产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目前非洲猪瘟仍然没有有效疫苗,生猪复产任务任重道远。在非洲猪瘟防控常态化新形势下,饲料的安全和品质是非洲猪瘟防控中的重要一环。文章综述了饲料安全和品质在非洲猪瘟防控中的作用以及应对策略,为当前非洲猪瘟疫情下饲料安全和生猪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猪场生物安全系统要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生物安全体系是猪场防控疾病的前提,也是最经济有效的疫病防治措施。2018年我国发生非洲猪瘟以来,疫情对我国生猪养殖业带来深刻影响,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该病都将是我国猪场的常态化疾病。非洲猪瘟疫情发生后,我国养猪业创新性地提出了系列生物安全防控技术,建立了能够有效应对疫情常态威胁的生物安全技术体系,两年多来的防控实践证明了这些生物安全防控手段的有效性。文章总结了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和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及注意事项,希望可以为猪场非洲猪瘟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是一种烈性传染病,其暴发给全球养猪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至今尚未研发成功相应的疫苗。文章主要探讨了新型添加剂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对于猪只非特殊免疫力的调节以及对防控非洲猪瘟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引起的家猪和野猪的急性、出血性传染病,强毒株感染猪的致死率接近100%,给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ASFV在猪群中可以快速有效传播,在环境中可稳定存在,为ASF的防控带来了挑战。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ASF疫苗的研究,迄今为止,仍没有有效的疫苗投入市场。综述了ASF灭活疫苗、减毒活疫苗、亚单位疫苗、DNA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的研究情况,以期为ASF疫苗的有效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非洲猪瘟传入我国以来,给我国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非洲猪瘟可防可控,文章从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猪群方面介绍了构建猪场生物安全体系的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