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随着生猪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猪粪便的集中排放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本文介绍了规模猪场粪水软体沼气处理—还田利用和猪场粪水减量—多级沉淀—肥料还田两种粪污资源化利用模式,详述了这两种模式的技术要点、技术优势、应用情况及适用规模等,以期为解决猪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蔡海涛 《养猪》2012,(2):60-61
本文针对我国规模猪场粪污影响环境日益严重的现状,综合评价国内外规模猪场对清粪后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规模猪场粪污资源化利用新工艺,并对其工艺特点、工艺路线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新修订的《环保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继实施,猪场排污逐渐成了制约猪场发展的瓶颈。能否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猪场粪污,成了猪场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1国内通用处理模式目前,在全国各地兴起的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利用模式,为猪场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其基本处理过程为:采取水泡粪的方式收集粪污,然后排入粪污收集沟内,再转入缓冲池内沉淀,等到缓冲池快装满时,再通过泥浆泵排  相似文献   

4.
曹亚如 《养猪》2012,(1):75-77
针对规模猪场产生的粪水给自然环境造成的水体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和危害人类健康等实际问题,本研究在不断实践探索和研究分析的基础上,充分运用微生物厌氧发酵和可燃气体燃烧发电原理,形成了规模猪场粪水制沼产能技术,并应用于生产实践,有效地解决了规模猪场粪水处理的难题,有效控制了规模猪场环境污染,显著减少了生猪饲养成本,有力促进了规模养猪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规模猪场必须建设和配备达标的粪污资源化利用设施及设备才能正常生产经营,否则会被责令关停或拆除。规模猪场必须建设的粪污资源利用的主要设施有:雨污分流设施,标准积粪房,污水储存池和沉淀池,沼气池,好氧池,消纳土地,益生菌发酵罐等;必须配备的主要设备有:清粪机,粪污固液分离机,污水潜水泵,沼液沼渣抽排运输车,小铲车等。  相似文献   

6.
当前,猪场粪尿污染环境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养猪业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猪场粪尿资源化机制是解决猪场粪尿污染环境问题的首选手段。但是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保障和规范这个机制相对滞后,束缚了其优越性的发挥。针对其中存在的一些法律障碍,笔者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以期完善我国猪场粪尿资源化处理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7.
2018年10月11日下午,畜禽养殖粪水还田技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国家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科技创新联盟(以下简称“联盟”)主办。联盟副秘书长杨军香及联盟专家、企业代表等20余人参加了会议。杨军香主持。为进一步推进畜禽养殖粪水资源化利用,联盟邀请有关专家和企业代表围绕畜禽养殖粪水还田技术进行了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8.
<正>规模化猪场每天产生的粪污量大,不进行适当处理,容易对土壤和水源产生较大的污染。随着国家对环境污染治理力度的加大,规模猪场的粪污处理措施已经成为规模猪场生存和发展的瓶颈,如何解决猪场粪水对环境的污染是规模化养猪企业必须考虑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规模化猪场必须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粪污处理方式(比如干清粪/液泡粪等)。  相似文献   

9.
正《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和《河北省2017年度水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对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由于其污水产生量大、处理困难,成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的关键。河北某猪场采用干清粪工艺,日产污水100立方米左右,污水处理场采用UASB+活性污泥氧化池处理技术。本研究对其运行效果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了解猪场污水处理场基本情况、污水处理效果以及成本的情况等。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我国畜禽养殖业规模巨大,在提高农民收入、保障畜禽产品供应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之而来的粪污环境污染成为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我国是养猪大国,2021年全国生猪出栏6.7亿头,粪污产生量巨大,按每头出栏猪平均排泄粪尿量1.71 t计算,粪尿年产生量达11.457亿t,因养殖规模大小不一,导致粪污处理模式难以统一,因此,发展适宜于不同养殖规模、不同地域环境特点的种养结合养猪模式,是实现养猪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现代畜牧业绿色环保发展要求的大背景下,推进畜禽粪污高效处理及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实现新旧动能转换,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助力我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还可给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产生良好的社会生态效益。山东省莱阳市是全国首批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的县市,莱阳市猪场以中小规模居多,自2017年项目实施以来,莱阳市鼓励养殖场(户)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在生产实践中探索出了针对不同规模畜禽场的切实可行的多种技术模式。文章调研并介绍了山东省莱阳市猪场粪污处理及种养结合资源化利用创新模式的一个典型案例,旨在为探讨畜禽粪污处理及资源化利用高效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信息技术的天津猪粪污资源化利用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津市养猪业规模化的发展,猪粪污成为制约天津养猪业现代化发展的"瓶颈"。文章结合天津市养猪业发展现状,分析天津猪粪污资源化利用过程中的制约因素、粪污资源化利用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推进粪污资源化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资金、政策等倾斜;探索形成粪污资源化利用的全套运行机制;实现数字化转型,形成粪污资源化治理和应用平台;利用粪污收储创新机制,统筹处理畜禽粪污等相关对策,同时探讨将信息技术融入粪污资源化利用中,以期为天津市粪污资源化利用数字化转型升级及猪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生猪产业的影响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河南、广东、浙江与吉林4省大型生猪养殖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粪污资源化利用对生猪产业区域布局、养殖成本、养殖规模与产销对接方式均会产生影响,具体表现为区域内布局逐步优化,区域间"南猪北养西进";养殖成本适度增加;大中型养殖企业占比增加以及家庭牧场涌现;跨区域冷鲜肉调运部分替代活猪和热鲜肉调运。建议政府加大对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的政策支持,积极培育有机肥市场,对养殖企业、社会专业治理企业、种植主体等多方进行引导,促进粪污-有机肥生产-有机肥消纳产业链条的良性运转。  相似文献   

13.
不同规模工厂化养猪的成本及效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生猪养殖规模和水平参差不齐,本文以26家规模化猪场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规模Ⅰ(2000头以下基础母猪)3家、规模Ⅱ(2000~3000头基础母猪)3家、规模Ⅲ(3000~4000头基础母猪)4家、规模Ⅳ(4000头以上基础母猪)16家,比较不同养殖规模工厂化养猪场的生产成本和生产效率。结果表明:不同规模的工业化猪场在生产成本与生产效率方面有显著差异。随着规模增加,生长育肥期饲料成本、兽药疫苗、固定资产折旧及人工费用降低,生长育肥阶段成本明显下降,出栏猪成本与规模呈现负相关。仔猪哺乳及仔猪保育阶段对管理水平要求较高,随着养殖规模增大,管理难度相应加大,需要强调实施精细管理,以维持平均每头基础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头数(PSY)以及平均每头基础母猪年提供出栏猪头数(MSY),达到最大限度的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4.
规模养猪场粪便和污水治理模式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畜牧业和畜禽规模化养殖迅速发展,粪便和污水对农村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粪便资源化利用及污水的有效治理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畜禽养殖污水尤其以规模养猪场、养牛场治理难度较大,为摸清养猪场粪便利用、污水治理现状,探索可行的治理方式,笔者对辽宁省内一些规模养猪场进行了专题调研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治理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规模化猪场对环境的污染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在分析规模化猪场对大气,水体,土壤污染程度大小的基础上,相应地指出防止和治理规模化猪场造成环境污染的7条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酒泉市五个农业县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3型(PCV3)流行情况,在辖区内不同区域、不同养殖规模、不同生长阶段的19个规模化养殖场、38个散养户、4家屠宰场采集血清样品230份、粪便样品250份、猪肺脏、扁桃体、颌下淋巴结等组织样品220份,进行PCV2和PCV3核酸检测,检出阳性样品138份,阳性率为21.23%,PCV2的阳性率为15.54%,PCV3的阳性率为5.69%,表明PCV2的流行比PCV3更普遍、阳性感染率更高,但在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猪场的危害程度和流行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规模养殖场的总体阳性感染率明显低于散养户,保育猪的感染率高于其他生长阶段的生猪。本次实验对酒泉市猪场PCV感染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撑,为科学养猪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猪群H1亚型猪流感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我市猪流感流行状况,从重庆市59个区县58个规模场采集了1056份猪血清,205个散养户采集了768份猪血清,采用HA—H1方法进行H1亚型猪流感抗体检测,结果从21个规模猪场检出H1亚型猪流感,阳性率介于5.33%~81.82%,平均阳性率为7.82%;散养户猪血清H1亚型猪流感介于5.0%~35%,平均阳性率为5.26%。提示H1亚型猪流感在我市部分或局部地区猪流感感染相当高,且目前大部分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江苏省规模化猪场蠕虫的感染情况,笔者从徐州、泰州、宿迁、盐城、扬州和南通6个地区的12个规模化养猪场随机采集937份粪便样品,采用离心沉淀法、饱和氯化钠漂浮法和饱和硫酸镁漂浮法对粪便样品进行了检查。结果显示,在12个养殖场均发现寄生虫感染,粪便样品中蠕虫虫卵的检出率为7.6%。徐州地区的两个猪场感染率最高,合计达20.7%;泰州地区的两个猪场感染率最低,仅有1.7%。宿迁、盐城、扬州和南通地区的调查猪场感染率分别为6.5%、8.2%、5.4%和5.4%。调查显示,感染虫种包括蛔虫、鞭虫、后圆线虫、食道口线虫和类圆线虫,其中蛔虫和食道口线虫的感染率较高,分别为5.2%和3.6%。徐州、宿迁、盐城、扬州和南通5个地区的猪场内存在蛔虫和鞭虫、蛔虫和食道口线虫,以及蛔虫和后圆线虫混合感染的情况。经比较发现,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高于其他生产阶段,仔猪感染率最低。检查中未见绦虫、吸虫和棘头虫等虫卵。本研究结果表明,江苏地区的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线虫感染的情况,蛔虫、食道口线虫和鞭虫感染强度较高,定期驱虫有助于规模化猪场线虫病的防控。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比较新疆相同养殖模式下不同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分别在某规模化养猪场呼图壁(207份)、玛纳斯(210份)和昌吉(210份)地区采集粪样,共计627份样品,各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的分离率均为100.0%。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出的大肠杆菌进行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药敏试验,并通过卡方检验比较3个地区猪源大肠杆菌耐药率的差异。结果显示,呼图壁地区猪源大肠杆菌对安普霉素、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头孢噻呋的耐药率均极显著高于另外两地区(P< 0.01);玛纳斯地区猪源大肠杆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另外两地区(P< 0.05),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极显著高于另外两地区(P< 0.01);昌吉地区猪源大肠杆菌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极显著高于呼图壁地区(P< 0.01),而对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玛纳斯地区(P< 0.05)。呼图壁地区3~8耐菌株占94.7%,玛纳斯地区3~7耐菌株占89.5%,昌吉地区4~8耐菌株占82.4%。不同地区之间3~7耐菌株数差异不显著(P> 0.05)。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养殖模式下,不同地区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情况不同。此外,养殖场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问题严重,以多药耐药为主,耐药谱型呈多样化。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湖南省规模化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状况及猪伪狂犬病病毒(PRV)野毒感染情况,2014年-2015年,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采集343个不同规模猪场血清样品7049份,采用 ELISA 方法开展PRV 抗体血清学调查.结果显示,160个规模猪场中,检测免疫猪血清3415份,PRVgB 抗体合格数为2206份,合格率仅为64.60%,表明规模猪场猪伪狂犬病免疫不确实;343个规模猪场中,210个规模猪场PRVgE 抗体阳性,场阳性率61.22%;检测猪血清样品7049份,PRVgE 抗体阳性数为 1661份,阳性率为23.56%,其中2014年 PRVgE 抗体阳性率为21.71%,2015年 PRVgE 抗体阳性率为25.17%,呈上升趋势.全省14个市州的规模猪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 PRV 感染,不同地区感染率差异明显,永州感染率最高,长沙感染率最低.不同养殖规模 PRV 的感染率不尽相同,其中,存栏数200头以下 PRV 感染率较高,存栏数500~1000头感染率较低;种猪场免疫抗体优于商品猪场,PRV 感染率较商品猪场低.结果表明,PRV 在湖南省感染普遍存在,疫苗免疫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阻止临床病例,但仍然无法根除隐性感染,对规模猪场伪狂犬病采取综合防控和净化措施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