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选用270尾初始体重(12.97±0.18)g的德国镜鲤幼鱼,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I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Ⅴ、Ⅵ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丙氨酰-谷氨酰胺(Aln—Gin)0.25,0.5,0.75,1.0和1.5%的13粮,试验期为12周,观察Ain—Gin对镜鲤血清生化指标及营养组成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添加高剂量Aln—Gin(1.5%)试验组血清白蛋白显著提高(P〈0.05);各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各试验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升高,其中Ⅳ、Ⅴ和Ⅵ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的粗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Aln—Gin能够显著促进鲤鱼幼鱼营养代谢,提高全鱼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2.
选用315尾初始体重(22.38±0.18g)的杂交鲟幼鱼,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尾。I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Ⅴ、Ⅵ、Ⅶ组为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3%,0.6%,0.9%,1.2%,1.5%的谷氨酰胺(Gln)及1.0%的丙氨酰谷氨酰胺(Ala-Gln)日粮,观察Gln对杂交鲟血清、肝胰脏生化指标及体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总蛋白和球蛋白含量显著升高(P0.05),但白蛋白含量无显著变化;各组的血清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添加Gln和Ala-Gln对肝胰脏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各试验组全鱼粗蛋白质含量升高,其中Ⅴ、Ⅵ和Ⅶ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的粗水分、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Gln能够显著促进鲤鱼幼鱼营养代谢,提高全鱼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3.
在水温(25±2)℃下,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剂量的硬葡聚糖(0.2%,G1组;0.4%,G2组)绿原酸(0.04%,G3组;0.08%,G4组)和金丝桃素(0.066%,G5组;0.132%,G6组),连续投喂放在1.0m×0.5m×1.0m网箱内、体质量110±5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幼鱼35d,以未添加者为对照组,探讨三种添加剂对草鱼幼鱼生长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添加济对草鱼幼鱼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影响不显著,当饲料中添加0.08%的绿原酸时,草鱼幼鱼末体质量和肝体比显著增加(P〈0.05);三种添加剂都可显著提高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以添加0.08%的绿原酸效果最好,添加剂各组间碱性磷酸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0.132%金丝桃素组的草鱼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它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饲料中添加0.2%硬葡聚糖可显著提高草鱼幼鱼血清溶菌酶含量(P〈0.05);三种添加剂对草鱼幼鱼血清中丙二醛的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饵料中添加植酸酶、非淀粉多糖酶及二者的组合酶对大菱鲆幼鱼生长、体成分以及饵料利用率的影响。在水温14.0~18.5℃将144尾初始平均体质量为(20.53±0.10) g的大菱鲆幼鱼随机分成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养12尾鱼,分别饲喂基础饵料(对照组)和在每千克基础饵料中添加200 mg植酸酶、100 mg非淀粉多糖酶、200 mg植酸酶+100 mg非淀粉多糖酶的组合酶(试验组)。计42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外源酶显著提高了大菱鲆幼鱼的特定生长率( P<0.05),且添加组合酶的特定生长率最高,较对照组提高了16.30%;但摄食率、饵料系数、蛋白质效率和成活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饵料中添加外源酶对大菱鲆幼鱼的鱼体水分、粗脂肪、灰分和能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鱼体粗蛋白含量均有增加(P>0.05),且添加非淀粉多糖酶鱼体粗蛋白含量最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添加非淀粉多糖酶和组合酶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的干物质、粗蛋白、磷和能量的表观消化率(P<0.05);添加植酸酶显著提高粗蛋白表观消化率(P<0.05),干物质、磷和能量表观消化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饵料中添加外源酶显著提高大菱鲆幼鱼氮、磷贮积率,显著降低氮排放率(P<0.05);添加组合酶显著降低磷排放率(P<0.05);饵料中分别添加植酸酶和非淀粉多糖酶未显著降低磷排放率(P>0.05),但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对中华鳖(Trionys sinensis)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在体重为(227.47±14.42)g 的中华鳖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复合益生菌0 mg/kg(对照组Ⅰ)、500 mg/kg(试验组Ⅱ)、1000 mg/kg (试验组Ⅲ)和2000 mg/kg(试验组Ⅳ);试验共分4组,每组3个重复,在(30±2)℃温室中进行,投喂140 d。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中华鳖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P <0.05),降低饵料系数(P <0.05),且Ⅲ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最高,饵料系数最低,增重率比Ⅰ组提高了29.25%;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中华鳖脂肪酶、淀粉酶和胰蛋白酶活力(P <0.05),当添加量为2000 mg/kg 时,淀粉酶活力有所下降(P <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均能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尿素氮水平和谷丙转氨酶活力(P <0.05),提高甘油三酯含量(P <0.05),而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白蛋白、血糖、丙二醛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力差异不显著(P >0.05);各试验组均能显著提高血清中溶菌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P <0.05),但过量添加(2000 mg/kg)会降低其活力(P >0.05)。在基础饲料中适量添加复合益生菌能促进中华鳖的生长、降低饵料系数、提高肠道消化酶活性,同时还具有提高非特异性免疫和抗氧化功能,最适添加量为 1000~2000 mg/kg。  相似文献   

6.
壳聚糖复合物对草鱼种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均重132g草鱼种540尾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处理3个重复)。分别饲喂含壳聚糖复合物(以壳聚糖为主要活性成分)0、300g/T、500g/T的三种饲料,进行70天网箱养殖试验。结果表明:草鱼鱼种饲料中添加壳聚糖复合物500g/T后,增重率显著提高(P〈0.05),饵料系数显著降低(P〈0.05),对肥满度和成活率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草鱼过氧化氢酶和谷草转氨酶都没有显著影响(P〉0.05):300g/T壳聚糖复合物添加后,丙二醛的量显著提高,谷丙转氨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但500g/T添加组丙二醛的量和谷丙转氨酶的活性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建议壳聚糖复合物在草鱼中的适宜添加量为500g/T。  相似文献   

7.
通过8周的养殖试验,评估了饲料中添加甜菜碱对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生长、体营养成分、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中酶活性的影响。共设计6种饲料,甜菜碱添加水平分别为0、0.05%、0.10%、0.20%、0.30%和0.40%。结果显示,添加水平为0.05%时增重率(WG)和特定生长率(SGR)最高,肝脏组织状况最好,全鱼和肌肉中蛋白质质量分数最高;添加水平超过0.20%时肥满度(cF)随甜菜碱添加量的上升而下降。各添加组的肝体比(HSI)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全鱼和肝脏中(0.10%添加组除外)的脂肪质量分数均低于对照组;血清指标中各添加组的血清甘油三酯(TG)浓度均高于对照组,但随着添加量的提高有先升后降的趋势;肝脏中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甜菜碱可以促进军曹鱼的生长,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利于脂肪代谢。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对黑鲷(Acanthopagrus schlegeli)生长性能、脂质过氧化及肝组织结构的影响。分别以新鲜鱼油(过氧化物值POV,1.27meq O2·kg^-1油)与氧化酸败鱼油(POV,45meq O2·kg^-油)为脂肪源配制等蛋等能的两种配合饲料,投喂平均体重18.9g的黑鲷幼鱼9周。结果显示,氧化鱼油显著降低了黑鲷幼鱼的增重率(WG)、饲料效率(FE)及蛋白质效率(PER)(P〈0.05)。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导致鱼体蛋白质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肝脏与肌肉中脂肪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对鱼体、肝脏及肌肉中的水分及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氧化鱼油组肝脏中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维生素E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料中添加氧化鱼油显著影响黑鲷肝脏内主要抗氧化酶活性,氧化鱼油组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组织学结果显示氧化鱼油组肝脏出现明显病变,细胞核多集中在肝细胞边缘,肝细胞变大。统计分析表明,氧化酸败油脂显著降低了黑鲷的生长性能,加重了组织中脂质过氧化的程度,并导致肝脏组织发生病变。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00只,随机分为10个组(9个试验组和1个对照组),每组50只肉仔鸭。试验组采用二因素、每个因素三个水平的完全随机设计.即在饲粮中添加3%、6%、和9%的大豆油,每个比例分别添饲1周、2周、3周,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大豆油的用量和时间对内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之问以及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与对照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有显著差异(P〈0.05),各试验组之间肉鸭的饲料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添加大豆油的比例、时期及比例与添饲时的互作对内鸭的日增重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而以添加6%的比例添饲两周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卵形鲳鲹(Trachinotusovatus)幼鱼经短期饥饿处理后测定其鳃、肝脏和肌肉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丙二醛(MDA)质量摩尔浓度、Na+/K+-ATP酶活力和全鱼生化组成。结果显示,饥饿7d后鳃丝和肌肉的T-AOC显著升高,肝脏的T-AOC显著下降(P〈0.01);鳃丝和肌肉SOD活力均显著升高(P〈0.01),肝脏的SOD活力变化不显著(P〉0.05);鳃丝、肝脏和肌肉的b(MDA)在饥饿后上升,鳃丝b(MDA)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肝脏b(MD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肌肉b(MDA)差异不显著(P〉0.05)。饥饿8d后鳃丝Na+/K+-ATP酶活力显著升高(P〈0.01),肝脏Na+/K+-ATP酶活力显著下降(P〈0.01),肌肉Na+/K+-ATP酶活力也有所升高(P〉0.05);饥饿后鱼体水分质量分数上升,粗蛋白质量分数、粗脂肪质量分数和能值下降,而且相对损失率是粗脂肪〉粗蛋白,表明卵形鲳鲹幼鱼在饥饿早期主要消耗脂肪向机体提供能量,随着饥饿时间的延长,蛋白质将被消耗。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维生素C含量对大黄鱼( Larimichthys crocea)存活、生长、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在水温为10.8~28.2℃下,将平均体质量(0.21±0.02)g的幼鱼分为6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0000尾,饲养在规格为宽长8 m、4 m、深4.5 m的海上网箱里,分别投喂添加维生素C含量为0、50、100、150、200和250 mg/kg的软颗粒饲料300 d。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维生素C添加量的增加,存活率及全长、体长和体质量的特定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各试验组差异不显著( P>0.05);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红蛋白含量及血红细胞渗透脆性差异性显著( P<0.05);血红蛋白含量随着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红细胞渗透脆性随着维生素C含量的增加而下降;在大黄鱼幼鱼时期,投喂软颗粒时添加200 mg/kg的维生素C对大黄鱼的抗病能力和生长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试验选用10周龄时个体发育良好.冠髯大而鲜红的海兰褐种公鸡907,,随机分为6组,每组15只。CK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在Ⅰ、Ⅱ、Ⅲ、Ⅳ和Ⅴ组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6、0.8和1.0mg/kg的铬,以此来研究铬对种公鸡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种公鸡饲粮中铬的添加量在0.2-0.8mg/kg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体重、第二性征及性腺的发育均趋于增加趋势,对提高体重、性腺发育及繁殖性能有极显著影响(P〈0.01),铬添加水平达1.0mg/kg时平均射精量、受精率、精子密度及精予活力均逐渐呈减弱趋势,而畸形率则呈增长趋势,该组与CK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综合分析,日粮中理想的铬添加量是0.8mg/kg,可有效地提高海蓝褐种公鸡的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13.
为考察吉富罗非鱼(GIFT,Oreochromis niloticus)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以蛋氨酸锌为锌源,配制锌添加水平分别为0,10,20,40,80,160 mg/kg的6组等氮等脂饲料(实测值分别为9.98,21.47,33.75,56.03,88.16,172.54 mg/kg),饲喂初始体质量为(84.44±3.04)g的吉富罗非鱼,试验鱼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鱼,养殖周期为10周。结果显示,随着饲料中锌含量的增加,吉富罗非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先显著升高,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添加锌显著降低了饲料系数,提高了成活率。饲料锌含量对全鱼水分、粗蛋白及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显著降低了全鱼粗脂肪含量。饲料中添加锌对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无影响,显著提高了血清碱性磷酸酶的活性,碱性磷酸酶活性在锌含量达到33.75 mg/kg后趋于稳定,血清甘油三酯含量,乳酸脱氢酶、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饲料锌含量显著影响脊椎骨、全鱼和肝脏锌的含量,脊椎骨和全鱼锌含量先线性上升,在锌含量达到56.03 mg/kg后趋于稳定,各组的肌肉锌含量无显著差异。以增重率、骨骼锌和全鱼锌含量为评价指标,根据折线回归分析得出,以蛋氨酸锌为添加锌源,吉富罗非鱼对饲料中锌的需要量分别为32.37、55.67和56.13 mg/kg。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饲料中添加贝莱斯芽孢杆菌MSP05对泥鳅幼鱼生长、消化及非特异性免疫的影响,选取360尾初始平均体质量为(3.24±0.14) g的泥鳅幼鱼,分为4组,每组3个平行,对照组及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添加0、1×106、1×107、1×108 cfu/g贝莱斯芽孢杆菌MSP05的日粮,养殖8周。试验结果显示:贝莱斯芽孢杆菌MSP05显著提高了泥鳅幼鱼的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P<0.05);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蛋白酶、淀粉酶活性先升后降,并在1×107 cfu/g组达到最大值,脂肪酶活性则不断升高;1×106 cfu/g组泥鳅前肠、中肠形态指标提升效果最显著,1×107 cfu/g组后肠形态最佳;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血清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贝莱斯芽孢杆菌MSP05还显著降低了嗜水气单胞菌攻毒后泥鳅幼鱼的死亡率(P<0.05)。综上,饲料中添加贝莱斯芽孢杆菌MSP05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发酵饲料对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10 kg左右的杜长大杂交断奶仔猪90头,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仔猪,试验组1饲喂自制发酵饲料,试验组2饲喂市售酵素制备的发酵饲料,对照组饲喂常规日粮(含抗生素),试验期40 d,对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1、试验组2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 0. 05);试验组1、试验组2血清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 0. 05)。3组间IgM、IgA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 0. 05),试验1组血清IgG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发酵饲料能提高仔猪生长性能,增强免疫力。  相似文献   

16.
对丁鱥不同生长阶段鱼体肌肉中脂肪酸组成及微量营养元索含量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丁鱥不同生长阶段肌肉中的脂肪酸含量及组成有明显差异。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饱和脂肪酸总量,亲鱼均高于幼鱼和成鱼,成鱼均高于幼鱼;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总量,成鱼和亲鱼均高于幼鱼;同时,成鱼和亲鱼肌肉中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花生三烯酸、花生四烯酸、二十二碳五烯酸和EPA、DHA含量明显高于幼鱼肌肉。成鱼和亲鱼肌肉中微量营养元素Fe和Mn含量显著低于幼鱼(P〈0.05);亲鱼肌肉中Zn含量显著低于成鱼和幼鱼(P(0.05),成鱼显著高于幼鱼(P(0.05);亲鱼肌肉中Cu含量显著低于成鱼和幼鱼(P〈0.05)。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自然降温条件下,研究了马来西亚红罗非鱼(Oreochromis mossambicus×0.niloticus)致死低温,检测了在温室越冬温度(17.8℃)和低温胁迫下开始死亡时红罗非鱼血清的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当水温降到8.6℃时,马来西亚红罗非鱼开始死亡,死亡低温范围为8.6—6.4℃,半致死低温为7.6℃;8.6℃时,红罗非鱼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FAJ)]~L酸激酶同工酶(CK—MB)5种酶的活性显著高于17.8℃时Op〈0.05),肌酐(CREA)含量、I(+浓度显著上升Ok0.05),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及Ca2‘含量小幅增加,而Na+和cr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胆固醇(CHOL)和甘油211(TG)含量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8.
以不同比例大豆浓缩蛋白和花生麸为混合植物蛋白源替代不同水平鱼粉,并添加包膜赖氨酸和蛋氨酸,饲喂斑节对虾(Penaeus morlodoll)[(1.27±0.02)g]56d,研究不同鱼粉含量饲料对斑节对虾生长及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斑节对虾增重率(245.02%)、特定生长率(2.58%·d^-1)均在对照组获得最大值,显著高于除F1和F2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当对虾摄食F1组饲料时饲料系数最小,显著小于F3~F5组(P〈0.05)。成活率在F4组最低,显著低于F0~F2组(P〈0.05),但与其他各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2)混合植物蛋白替代不同水平鱼粉的饲料对虾体成分无显著性影响(P〉0.05);3)肝脏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F2组最高,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S01)活性在F5组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在F1组最高,显著高于F2~F4组(P〈0.05),溶菌酶(LSZ)活性在F4和F5组最高,显著高于F1D~F3组(P〈0.05)。根据斑节对虾的增电率和特定生长率得出用混合植物蛋白并添加包膜氨基酸可替代饲料中20%的鱼粉,且随着饲料中植物蛋向含量的增加,对虾非特异性免疫力增强。  相似文献   

19.
选择尾均体质量为25g的健康黄鳝(Monopterusalbus)2400尾,分为5组,1个对照组投喂基础饲料,4个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10g·kg-1、20g·kg-1、30g·kg。和40g·kg-1葡萄(Vitisamurensis)籽与青蒿(Arte—misiaannua)提取物(质量比为4:1)的混合物,测定了在2l~28℃水温下饲养100d后鱼体肠道消化酶活性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基础饲料中添加植物提取物能提高鱼体肠道消化酶、血液谷草转氨酶(GOT)与谷丙转氨酶(GPT)的活性以及血清总蛋白(TP)的含量,降低血液葡萄糖(GLU)和甘油三酯(TG)的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量为20g·kg-1和30g·kg-1时上述指标均有显著差异(P〈0.05);添加量为10g·kg-1和40g·kg-1时差异不显著(P〉0.05)。20g·kg-1与30g·kg-1组间各项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表明,葡萄籽和青蒿提取物作为饲料添加剂添加量为20~30g·kg-1时能显著提高黄鳝肠道消化酶的活性、调节鱼体血液生化指标,具有促进消化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活动、加快鱼体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酸化剂对奥尼罗非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体重为5.35&#177;0.02g的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 ♂&#215;O.niloticus ♀)幼鱼480尾,随机分配在16个水族箱中,设计4个处理组,分别添加不同梯度水平的酸化剂(0%、0.1%、0.2%和0.3%),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30尾鱼。通过8周的生长试验,来评价酸化剂对罗非鱼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0.3%的酸化剂显著促进了罗非鱼的生长(P〈0.05),饲料系数及蛋白质效率也有一定的改善;不同水平的酸化剂不影响鱼体的水分、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粗灰分等营养指标;除0.3%组脏体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外,各试验组鱼体的肝体比、脂体比和血液指标与对照组相比也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说明,饲料中添加0.3%的酸化剂可显著促进罗非鱼的生长和提高饲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