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冻干后-20℃保存3年以上的兔出血症病毒皖阜株、兔源荚膜A群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冻干菌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有关规定进行了冻干毒、菌种存活情况检查和全面系统鉴定。结果表明兔出血症病毒皖阜株3株冻干毒种在-20℃保存3年,血凝性、特异性、最小致死量、免疫原性符合规程要求。兔源荚膜A群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冻干菌种在-20℃保存10年,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生化特性、血清学特性、毒力、免疫原性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免疫原性良好的兔多杀性巴氏杆菌Pm90株以及兔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Bb82株作为菌种,选择蜂胶乙醇提取液的水溶物作为佐剂,研制兔巴氏杆菌-波氏杆菌二联蜂胶灭活苗,并进行了该疫苗的安全、效力试验。实验室生产的4批疫苗对巴氏杆菌和波氏杆菌的攻毒保护率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
对冻干后-20℃保存3年以上的兔出血症病毒皖阜株、兔源荚膜A群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冻干菌种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有关规定进行了冻干毒、菌种存活情况检查和全面系统鉴定.结果表明兔出血症病毒皖阜株3株冻干毒种在-20℃保存3年,血凝性、特异性、最小致死量、免疫原性符合规程要求.兔源荚膜A群多杀性巴氏杆菌C51-17冻干菌种在-20℃保存10年,菌体形态、菌落特征、生化特性、血清学特性、毒力、免疫原性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用生物制品规程>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4.
兔形目(Lagomorpha)按传统分类习惯被划分为兔类(Harcs)、穴兔类(Rabbits)和鼠兔类(Pikas)三大类群,已得到国际公认。但是,兔类实际上仅是一个属——兔属(Lepus)。按过去的分类系统,划归在兔亚科(Lcporinae)中,丝毫体现不出兔类在兔形目中作为三大类群之一的分类地位。然而,若结合生态与形态一并研究,则发现兔类与穴兔类初生的幼兔形态与生态明显有异:兔类终生在地面生活,初生的幼兔全身具毛,眼睁开,不久便能走路;为避天敌,需迅速奔跑,后腿变长,而奔跑中需氧多,后鼻孔变宽(翼内窝的宽度大)。穴兔类产仔在地下洞穴中,初生幼兔没毛,闭着眼,不会走动;避天敌主要靠迅速钻洞,奔跑慢,后鼻孔窄。它们生态与形态差异如此之大,在相似性大,而差异性小的野兔来说,应作为演化中新变所产生的新征。兔属可独立成亚科,称兔亚科为宜。穴兔类中,古兔亚科(Palacolaginae)自成独立亚科;其余的穴兔类应另立一新亚科,为穴兔亚科(Rabbitinae, nom. nov.)。  相似文献   

5.
观察了清醒(对照)、实验性发热、麻醉或人工冬眠状态的家兔对Y8504株强毒兔瘟病毒攻毒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和在清醒兔的所见相比,麻醉兔对病毒感染的发热应答明显地受抑制,在人工冬眠兔也有某种程度受抑制,但在实验性发热兔出现发热反应的重叠。实验性发热和人工冬眠使感染兔的存活时间延长,而麻醉则使死亡时间明显推迟。并且,所有状态下的感染都是致死性的,从而表明兔瘟病毒所致损害在兔瘟疾病经过中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以兔抗牛肺疫 C88004株血清制备5%协同凝集试验诊断液并用之于检测兔和牛霉形体感染,结果表明:4只人工感染 C88004株兔肺与气管浸出液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5%(3/4)和100%(4/4),20只教学用兔分别为20%(4/20)和0%,6只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感染兔皆为阴性.采自牛肺疫疫区14例牛肺浸出液和胸水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6%(11/14)和21.4%(3/14)。协同凝集试验用于检测牛肺疫病原,特异性强,重复性高,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应用分离于自然家兔大肠杆菌病例的O_(20)、O_7、O_(70)、O_(21)和_(132)等5个不同血清型代表株进行了对不同日龄兔的发病试验,表明均具有一定的致病力,不同日龄兔均可被感染发病或死亡,不同接种途径感染试验表明以静脉接种、肌肉注射、胃内接种和皮下注射均可引起感染,尤以静脉接种最易导致发病及死亡,不同型别株间对比以O_(20)毒力最强,被感染发病死亡兔剖检病变与自然病例基本一致,且均能回收到原攻毒菌,耐过兔多数出现不同滴度的相应血清抗体。  相似文献   

8.
从呼和浩特市郊区分离1株兔出血症病毒,命名NM株,对其进行了病毒理化、生物学特性检测,并研究了应用SPA协同凝集试验诊断兔出血症的方法。结果表明,病毒在兔体连续传6代,均出现典型症状及病理变化,是1株毒力稳定的强毒株,病毒粒子在电镜下呈球形,直径30.3nm,无囊膜,边缘有均匀排列的齿状突起,有实芯(占40.6%)和空芯(占59.4%)2种病毒粒子。还有少量形态不一、大小不等的类似病毒的粒子。用冷酚法提取的病毒核酸,经二苯胺显色及紫外扫描,证明为DNA。病毒的蔗糖浮密度为1.192g/ml,对氯仿、乙醚及胰蛋白酶不敏感,耐酸(pH5、pH3)耐热(50℃、56℃、60min)。病毒对人的各型红细胞有高度凝集性。经氯仿、乙醚、酸(pHs、pH3),热(50℃、56℃ 60min)处理后血凝价不降或稍降,经胰蛋白酶处理后血凝价明显降低(降5个滴度)。37℃放置4h,4℃冰箱放置48h血凝价不降,4℃放置4~13d降低一个滴度,15d降2个滴度。兔体血清HI抗体滴度与保护力呈正相关,1∶40以上可以完全抵抗强毒攻击。用内蒙古生物制药厂生产的兔出血症组织灭活苗免疫兔,可以抵抗强毒的攻击。采用原代乳兔肾细胞、Vero及BHK_(21)传代细胞,培养病毒均未成功。应用SPA协同凝集试验诊断兔出血症,特异性和可靠性均好,可作为本病的1种快速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9.
兔瘟是近年来我国新发生的一种急性病毒性兔传染病。有关环境条件对病毒血凝性和致病性等生物学特性影响的报告尚不多见。为了探讨该病的有效防治措施和有关问题,我们进行了本项试验。材料和方法一、试验材料1、兔瘟人工病例肝脏:用南京农业大学提供的兔瘟肝毒接种易感兔,取接种后72小时以内死亡病例的肝脏,经血凝(HA)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猪瘟病毒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快速鉴别检测方法。【方法】根据Gen-Bank中36株猪瘟病毒(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了针对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特异性引物,建立了一种能区分CSFV强毒和兔化弱毒疫苗株的RT-PCR检测方法。【结果】建立的RT-PCR检测方法可以从CSFV强毒株和兔化弱毒疫苗株中分别扩增出大小为187和492 bp的特异性片段,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等猪源性病毒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说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10份疑似猪瘟临床样品进行检测后发现,利用该方法可以从中分别检测出CSFV强毒和疫苗毒。【结论】建立了可鉴别检测CSFV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RT-PCR方法,为猪瘟的早期诊断及疫苗免疫猪和野毒感染猪的鉴别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