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园地选择与规划园地选择地势平坦或坡度在6°~15°的山区、丘陵,且背风向阳的南坡,并修筑梯田。土壤土层深厚,活土层在80cm以上,地下水位在1.5m以下。环境符合NY5101的要求。园地规划平地和6°以下的缓坡地,栽植行南北向;6°~15°的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相似文献   

2.
一、建园 1.园地选择和整地①园地选择.种植区选择坡度30度以下、海拔高度低于700米、年降雨量1000毫米以上、年平均温度15℃~20℃的直射日照较短的北坡或东北坡地为宜.果园应选择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活上层60厘米以上,地下水位1米以下的微酸性肥沃红黄壤土为宜.  相似文献   

3.
1.园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或轻砂壤土,地下水位在1.5m以下,土壤PH值5.5~7;平地或坡度小于5°的缓坡地。2.气候条件年平均温度4.5、以上,绝对低温不低于-32℃,≥10℃;积温在2600℃以上,年降水量在400。700mm。3.苗木选择抗寒性、适应性、亲合力均强的山梨为砧木的嫁接苗。4.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4.
核桃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土肥水管理(一)土壤管理幼年核桃树在春季浅耕,成年园在春季萌芽前和秋季果实采收后深耕25~30Cm。这样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熟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平地果园,逐年深翻熟化,改良土壤结构。山地核桃园,坡度在15°以上可以挖鱼鳞坑整地。坡度在10°~15°的,沿等高线修梯田,梯田面宽3~4m,呈内低外高状,外沿高出田面30cm;100以下缓坡修筑等高撩壕。  相似文献   

5.
金修来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3):124-125,160
通过对油茶栽植基地的地形坡度、土壤砂砾含量、造林成活率、栽植当年幼树高生长、春梢生长量等进行了测量及对油茶地膜覆盖栽植与露天栽植2种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油茶栽培基质中的沙砾含量对造林成活率、当年幼树高生长及次年春梢生长量均有直接的影响。随着土壤中沙砾含量的增加,油茶成活率、当年幼树高生长及次年春梢生长量均呈明显减少;(2)在0°~30°的不同坡度级进行油茶无性系苗木造林,以5°~15°的栽培基地上油茶生长量最大,在5°以下坡度的栽培基地上油茶生长量最小,前者当年秋树高生长量是后者的2.72倍;(3)地膜覆盖能明显改善栽植地土壤的小环境,有利于油茶成活生长,油茶无性系裸根苗地膜覆盖栽植成活率94%,露天栽植的成活率仅71%;在新发叶片数、新梢生长量、新芽增加数等生长参数上表现差异也较大,地膜覆盖栽植的油茶新发叶片数、新梢生长量、新芽增加数的平均值分别为露天栽植的油茶3个生长指标参数的1.97、2.48、1.4倍。  相似文献   

6.
一、园址选择选择集中连片、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坡地果园应选择坡度20°以下,背风向阳台地、梯地和缓坡地。平地地下水应控制在1米以下,做到排灌自如,雨后无积水。定植带有效土层深达80厘米,pH6.5左右,选择具有团粒结构、肥力良好的壤土或轻黏壤土,黏重、湿渍或地下水位高的土地不宜种植猕猴桃。二、苗木定植栽植时间在10月中旬至11月中下旬或翌年2~3月萌芽前栽植。栽植密度按666.7平方米栽植45~85株为宜,株行距3×5米、3×4米、2×4米。栽植技术:山地区要挖穴栽植,穴长、宽各1米,深0.6米。将苗木的根系适度修剪后放入穴中央,舒展根系,…  相似文献   

7.
<正>1建园园地宜选择背风向阳、地下水位低、土层深厚、pH值6.0~7.5、冷空气难进易出、坡度低于15°的地块。平地和6°以下的缓坡地,宜南北行向栽植;6°~15°的坡地,必须沿等高线栽植。并且应配备的排灌设施和营造防风林。2接穗品种和砧木选择接穗宜选择适宜寒地生长的优良苹果品种的接穗,如龙丰等;砧木宜选择2~3年生的抗寒、抗旱、耐涝  相似文献   

8.
一、选地建园选择背风向阳,气候适宜,空气好,土壤无污染,土地深厚疏松肥沃,土壤有机质含量在1%以上,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pH在5~7之间,水源好,交通方便,坡度小于25度的地方建园。园地选好后,进行果园实地测量,规划设计,按地势划分作业区,每个作业区面积5~10公顷,做到山、田、水  相似文献   

9.
银杏栽培后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建园与定植应选择背风向阳、近水源、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pH值5.5~6.5、坡度在15度以下的缓地或平地建园。栽植时,要选择高40厘米以上、直径0.8厘米以上、根系发达、须根多的优质嫁接苗进行栽植,株行距以3.3米×5米为宜,667平方米植40株,并且每100株雌树配植雄树3  相似文献   

10.
[目的]樟子松是北方地区贫瘠立地植被恢复的重要树种,但不同地形条件及其与土壤的互作对树木生长的影响尚不明晰。本研究旨在探索塞罕坝地区微地形对土壤特征和樟子松幼树生长的影响。[方法]以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干旱石质阳坡12年生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平地和不同坡度(10°~20°、20°~30°、>30°)坡地的12块固定标准地,获取了地径、树高、冠幅等单木属性因子、叶面积、比叶面积、叶曲率等叶片功能性状和土壤石砾含量、土壤容重、土壤含水率等土壤指标,对比分析各类指标在不同微地形下的差异。[结果](1)坡度、坡位对樟子松树木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坡地樟子松幼树地径均高于平地,缓坡和中坡的冠幅、树高与平地差异不显著;坡位幼树单木因子均表现为下坡位高于上坡位。(2)坡度对叶面积、比叶面积影响显著(P<0.05);坡地叶片比叶面积平均比平地减少4.1%,而叶面积和叶曲率平均增加2.6%和6.3%;坡位仅对比叶面积影响显著(P<0.05),总体表现为坡上>坡下。(3)坡地土壤容重比平地减少了13.5%,毛管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坡度相较于平地分别增加了2...  相似文献   

11.
1建园与栽植 1.1选择园地。园址一般选择背风向阳、不易积水的平地或15°以下的缓坡地,要求土质肥沃,土壤中性至微碱性,土层厚度在1m以上的沙壤土,具备灌溉条件。  相似文献   

12.
1、基地选择与要求基地周围生态环境优越,要求远离工矿企业、医院、垃圾场、畜牧场、公路主干道、居民区等污染源,同时大气、土壤、水质未受污染,符合国家二级以上标准.要求土地坡度在25°以下,土壤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酸性砂壤土.此外,种植地块忌连作,水田种植要求田块不积水.  相似文献   

13.
1.园地选择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地下水位在1.5m以下,土壤pH值5.5~7,平地或坡度小于5°的缓坡地.  相似文献   

14.
1林地的选择建立毛竹高效材用林,应在现有的低产竹林中选取。选择土壤深厚肥沃、湿润质地疏松、通气排水性好、水湿条件较好坡度在15°以下的中性壤土地,采用水平带整地,将造林地内的杂草灌木全部砍除清除后全面深翻25~30cm,装土翻入底层,且除去土中的大石块和粗树蔸树根等再定点挖栽植穴。并要求交通相对便利以利于生产资料和竹材的运输。  相似文献   

15.
一、选址栽苗1.基础设施按照现代果园的设计要求,果园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科学配套,实现"三通"。2.园区选址为满足树体生长结果的空间需要和有利于机械化操作,坡度在15度以下的按梯面宽3米以上开梯,坡度在10度以下的平地和缓坡地不开梯。3.苗木栽植采用无病毒苗,以加快生长速度提早结果。栽植时期有秋、春两季,由于洪江冬季有低温,故以2月中旬至3月上旬栽  相似文献   

16.
王惠芳 《农村科技》2011,(11):51-52
一、栽植技术 1.园址选择 园址最好选择北纬40°左右的地段;选择石灰质砂性土壤和砾石土壤,沙壤土亦可。土壤盐碱总含量≤0.4%,pH值7.0~8.3。  相似文献   

17.
<正>一、园地选择与规划1.园地选择。新建果园要选择生态条件好、远离污染源、并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提倡在国家和省划定的优势苹果产业带内发展。园地土壤以壤土和沙壤土为宜,土层深度80厘米以上,土壤酸碱度以5.5~7.0为宜,土壤肥沃,地下水位1米以下。山区、丘陵地建园坡度应小于25度。重茬栽培需2~3年轮作后再用作新建园地。2.园地规划。包括栽植小区的划分、道路及排灌系统的设置、建筑物  相似文献   

18.
瓯柑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祥勇 《福建农业》2009,(11):21-21
一、园地选择 因地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土壤肥沃、海拔600米以下的平地或坡度在25°以下的南向缓坡地。  相似文献   

19.
核桃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土肥水管理(一)土壤管理幼年核桃树在春季浅耕,成年园在春季萌芽前和秋季果实采收后深耕25~30cm。这样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熟化土壤,提高土壤肥力。平地果园,逐年深翻熟化,改良土壤结构。山地核桃园,坡度在15°以上可以挖鱼鳞坑整地。  相似文献   

20.
为选择适合豫北地区果园生草的种类,本试验以梨园为栽植地,分别选择白三叶、紫花苜蓿、鼠尾草和蒲公英进行栽植。结果表明,白三叶、紫花苜蓿、鼠尾草和蒲公英的生长情况可以满足豫北地区果园生产需求。在夏季高温干旱时,白三叶、紫花苜蓿、鼠尾草、蒲公英生草区日均空气温度均比清耕区降低了1~3℃,空气湿度比清耕区高8%~15%,土壤温度明显低于清耕区2~5℃,其中白三叶在改善果园小环境中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