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从山东莱阳大樱桃产业发展实际出发,探究大樱桃大棚高密植(一根棍)早产早丰栽培技术。根据近几年的实践,提出高密植,第二年成花,第三年可产1500kg/667m2~2000kg/667m2,第四年可产3000kg/667m2以上的栽培模式,希望能以此推动莱阳大棚大樱桃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2.
在玉米拔节期喷施不同制剂及喷施不同制剂加天丰素,考查各处理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均能缩短基部第1、2、3节间长度,增加基部第1、2、3节间粗度,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30%胺鲜·乙烯利AS 25 mL/亩作用优于10%多唑·甲哌鎓WP 40 g/亩和钜控AS100 g/亩;天丰素SL在缩短玉米基部第1、2、3节间长度、增加节间粗度、降低玉米株高和穗位高上作用不明显;喷施钜控100 g/亩较对照增产42.04 kg/亩,增产差异不显著,其他处理均较对照减产,减产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优良短枝型苹果品种惠民富士于1991年引入天水市,经过10a的栽培观察结果。该品种平均单果重270g,最大果重455g,全面着浓红色,成花容易,花序座果率91.57%,结果早,丰产性强,定植后第3年开花结果,第4年结果株率98.00%。平均单株产量13.0kg,折合产量16185.0kg/hm^2。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南方地区寡日照条件下铺设反光膜对避雨栽培早熟油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为南方早熟油桃的高效栽培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避雨栽培模式下4年生中油13号油桃为试验材料,在其果实成熟前18 d(果实着色初期)铺设反光膜,记录光照强度,每隔4 d采摘1次果样直至采收,测定、分析不同处理果实的平均单果重、可溶性固形物、葡萄糖、可滴定酸、柠檬酸、奎尼酸、苹果酸含量和果皮花色素苷含量等品质指标。【结果】铺设反光膜能极显著提高桃树树冠中下部光照强度(P0.01),改善光照条件。果实采收时,反光膜处理和对照(CK)的平均单果重分别为130.93和129.40 g,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与铺膜当天相比,CK和反光膜处理桃果实的品质指标均发生了变化,其中,反光膜处理第4 d果实可溶性总糖、葡萄糖、蔗糖、果糖含量及糖酸比的增幅分别比CK高0.33%、0.09 g/100 g、0.01 g/100 g、0.10 g/100 g和1.00,处理第8 d分别比CK高0.31%、0.08 g/100 g、0.13 g/100 g、0.15 g/100 g和3.68,处理第12 d分别比CK高0.23%、0.42 g/100 g、0.07 g/100 g、0.47 g/100 g和6.31;反光膜处理第4 d果实可滴定酸、柠檬酸、奎尼酸和苹果酸含量的降幅分别比CK高0.02%、0.54 g/kg、0.16 g/kg和0.16 g/kg,处理第8 d分别比CK高0.08%、0.74 g/kg、0.02 g/kg和1.43 g/kg,处理第12 d分别比CK高0.08%、0.71 g/kg、0.19 g/kg和0.60 g/kg。在反光膜处理第18 d(采收期),桃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固酸比和山梨醇含量分别比CK高0.90%、5.79和2.60 g/100 g;果皮的花色素苷含量是CK的2.24倍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寡日照条件下,于避雨栽培模早熟油桃果实着色前期在树盘铺设反光膜可有效提高果皮的花色素苷含量,促进果实着色,快速提高果实的葡萄糖、果糖、山梨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促进果实可滴定酸、柠檬酸和苹果酸含量降低,提高固酸比和糖酸比,从而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20 0 2 - 2 0 0 3年在山东省临沂师范学院教学实习基地露地高畦栽培进行的黄瓜繁种不同密度与不同节位留瓜对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密刺类黄瓜 (津研 2号 )露地繁种的田间种植密度以 75 0 0 0株 / hm2左右为最好 ,其千粒重可达 2 8.8g、种子产量可达 96 5 .33kg/ hm2 ;留瓜节位以第 8、10、12节集中留瓜的效果最好 ,其千粒重达 2 9.2 g,种子产量可达 10 18.18kg/ hm2。  相似文献   

6.
<正> 该桃是在白银桃树基础上经过反复嫁接研究培育出来的一代新品种。外观鲜红,果肉特甜,当年栽培,第二年结果可达10kg左右,第三年结果30kg以上,以后连年丰产。该桃生长期长,一般到10月下旬成熟,果重平均500g以上,最大的达1100g,是目前世界罕见的晚熟优质巨型桃。该桃耐旱、耐贮运,经济效益高,适宜长江流域以北地区栽培。 该桃栽培方法与各地传统基本相同,但主要应  相似文献   

7.
为了分析不同栽培管理对猪血桃果实品质的影响,以萱洲镇(样品1)、樟木乡(样品2)、利合村(样品3)、廖田镇(样品4)、栗江镇(样品5)5个果园的猪血桃为材料,观察了果实外观特征,测定了单果重、横纵径、果实硬度、SSC、TA和VC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样品1,施用5 kg/株的有机肥和1.5~2.5 kg/株的复合肥,外...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新品系陇麦898选育报告   总被引:11,自引:8,他引:3  
冬小麦新品系陇麦898是利用染色体工程技术,结合常规育种方法,以"三抗一丰一优"为总体育种目标,联合选育而成的中早熟冬小麦新品系。2005—2007年参加平凉市山塬组冬小麦区试,2 a 12点(次)平均折合产量4 871.55 kg/hm2,较对照品种兰天10号增产15.13%,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1位;2006—2008年参加甘肃省陇东片冬小麦区试,2 a 9点(次)平均折合产量3 423.75 kg/hm2,较对照品种西峰20号增产4.19%,居11个参试品种(系)的第5位。该品系株高85 cm,平均穗长5.6 cm,平均小穗数15.8个,平均穗粒数33.6粒,平均千粒重48.9g,容重784 g/L。籽粒含粗蛋白108.7 g/kg(干基)、赖氨酸4.04 g/kg(干基)、湿面筋184.7 g/kg(14%水分基)、淀粉值32.5 mL(14%水分基)。抗旱抗冻,高抗条锈病,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分蘖成穗率高,群体结构好。适宜在甘肃省陇东山塬旱地、高寒阴湿山区和丘陵干旱山区,以及陕西省陇县,宁夏固原等周边类似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9.
<正> 特早熟桃可在水果淡季供应市场,售价高,经济效益明显。而且栽培成本低、管理方便,不需套袋栽培,喷药次数比晚熟品种少2/3,果实受污染程度轻,消费者欢迎。我国特早熟桃育种已走在世界的前列。近几年,已先后培育出了10余个品种(品系),特别是培育出了几个果实发育期短于60天的特早熟品种。这些品种(品系)可在城市近郊及交通方便地  相似文献   

10.
桃树主干型树形密植栽培,长势快,结果早,产量高,一个主干向上生长,主干上所生长的侧枝都是结果枝,没有养分的多余消耗,当年落叶前植株主侧枝均已形成,分布在主干上的侧枝花芽密集,第二年每株可结果 5-10kg,按每667㎡栽植333株计算,产值1650-3330kg/667㎡,第三年667㎡产将达到3000kg以上。桃树主干形还具有通风透光好,果实质量高,田间操作方便的优点,是当前高效桃园的最佳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引进中国樱桃黑珍珠品种在诸暨试种,通过几年的栽培观察,其生长、结果表现良好,适应性强,种植第2年平均株产可达22 kg,第3年后进入盛产期,6年生果树平均株产195 kg,折合667 m2产量780 kg。与诸暨主栽品种诸暨短柄樱桃相比,开花期和成熟期迟10 d左右,果实成熟期5月初。果大,平均单果重385 g,品质佳,商品性好。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6%,是适宜诸暨区域种植的优良鲜食品种。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马铃薯半膜覆盖栽培套种绿肥模式对马铃薯生长和产量、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半膜覆盖栽培套种绿肥模式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在淀粉积累期,平均含水量为13.1%,较对照半膜覆盖栽培处理高0.5个百分点;在收获期,平均含水量为11.7%,较对照半膜覆盖栽培处理高0.3个百分点。其株高、株粒数、株粒重、大薯率分别为84 cm、6.7个、0.71 kg、64.79%,较半膜覆盖栽培处理分别高7 cm、0.6个、0.08 kg、9.23个百分点。能使0~2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0.16 g/kg,全氮增加0.06 g/kg,碱解氮增加5.8 mg/kg,有效磷增加0.93 mg/kg,速效钾增加9.2 mg/kg。产量为40 052 kg/hm~2,较对照半膜覆盖栽培处理增产4 091 kg/hm~2,增产率为11.4%。因此,在今后生产中,改进耕作技术后可扩大示范面积。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同一地块不同植株间果实品质的差异,连续2a(2012、2013年)以怀来县同一葡萄园内2000年定植的‘赤霞珠’为材料,采用5点取样法选取5株葡萄树,对每株葡萄树的相关指标及果实酿酒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指标在株间及年间存在差异。2012年,第1株产量最高,达0.90kg,是产量最低的第2株的1.88倍;第5株的平均浆果质量达1.22g,显著高于其余4株;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K元素、总酚及总花色苷在株间无显著差异;黄酮醇及黄烷醇总质量分数均为第1株最高,分别为180.08μg/g和0.88mg/g;酒石酸质量分数第4株为5.17mg/g,显著低于其余4株,第2株苹果酸的质量分数达3.39mg/g,显著高于其余各株。2013年平均株产及平均浆果质量均高于2012年,且第2株产量最高,达2.79kg,第4株平均浆果质量为1.08g,显著低于其余4株;2013年总酚及总花色苷的质量分数在株间无显著性差异,而果实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及可滴定酸质量浓度均存在显著性差异。2013年各株葡萄果实酒石酸质量分数显著高于2012年,且最高的第3株比最低的第5株高7.3%;苹果酸质量分数在株间变异较大,其中第5株最低,为质量分数最高的第4株的65.9%。表明在栽培管理一致的情况下,同一地块的植株间果实品质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陇草1号是以不育系Tx623A为母本、苏丹草恢复系89105-2选为父本选育而成的杂交饲草高粱新品种。2016—2017年参加甘肃省饲用高粱区域试验,2 a 10点(次)折合平均鲜草产量97 008.15 kg/hm~2,较对照增产5.86%。生育期120 d左右,株高329 cm,茎粗1.26 cm,平均分蘖数2.18个,茎秆含糖量131~156 g/kg。干重百分比中,粗蛋白87.0 g/kg、粗灰分84 g/kg、木质素71.8 g/kg、中性洗涤纤维(NDF)629 g/kg、酸性洗涤纤维(ADF)337 g/kg。茎中氢氰酸(HCN)含量8.64 mg/kg,叶中氢氰酸含量15.8 mg/kg。高抗丝黑穗病,发病株率为1.8%;抗叶斑病,抗高粱蚜。  相似文献   

15.
在浙江丽水市种植的鱼腥草种源23个,分别于7月、9月、10月测定其第1季、第2季地上茎叶及地下根鲜干品产量,并分别进行方差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鱼腥草主要经济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其中地上第1、第2季茎叶产量以11号处理最高,干品产量达0.93kg/m2,比最低的10号处理(0.38kg/m2)高144.74%。地下根鲜产量以处理4最高,达5.5kg/m2,比最低的17号处理(1.7kg/m2)高223.53%;干产量以处理3最高,达0.81kg/m2,比最低的17号处理(0.23kg/m2)高252.17%。经23个种源地上干品产量、地下根鲜品及干品产量统计比较分析,可选用11号、17号、16号等作为售茎叶为主的药用栽培种质,3号、4号、13号等作为售鲜根为主的菜用栽培种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天津市冬季常绿植物的滞尘能力,以校园、公园、道路旁为样地,选择其中的10种常绿植物为样株,测定了植物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和单株总滞尘量。结果显示:道路旁植物的滞尘量最高(5.757 1 g/m2)、其次是校园(4.502 7 g/m2),公园最低(3.979 0 g/m2);10种植物的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为2.358 5~7.458 1 g/m2,滞尘量从大到小依次为:大叶黄杨白皮松小叶黄杨圆柏黑松油松凤尾兰沙地柏雪松龙柏;常绿绿篱及地被类植物单株总滞尘量依次是沙地柏(1.073 3 kg/株)、大叶黄杨(0.916 3 kg/株)、小叶黄杨(0.463 6 kg/株)、龙柏(0.428 8 kg/株);常绿松柏类乔木单株总滞尘量依次是圆柏(19.592 7 kg/株)、黑松(1.653 3 kg/株)、白皮松(0.7763 kg/株)、油松(0.461 3 kg/株)、雪松(0.407 1 kg/株)。其中,圆柏的单株总滞尘量是其他常绿乔木的12~48倍,是很好的降尘树种。沙地柏和大叶黄杨是滞尘能力较强的地被植物和绿篱。  相似文献   

17.
藜麦新品种陇藜4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陇藜4号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利用高代藜麦材料LUR-10采用系统选育结合栽培驯化的方法选育而成的藜麦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甘肃省藜麦多点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折合产量为2 912.7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13.9%。2015年参加甘肃省藜麦多点生产试验,平均折合产量为2621.7 kg/hm~2,较对照品种JLLM增产14.5%。该品种生育期108~121 d,株高138.6~176.8 cm。籽粒白色,圆形药片状,直径约1.8~2.4 mm,千粒重3.0~3.6g。单株平均穗粒数12 919粒。籽粒含粗蛋白(干基)170.30 g/kg、粗脂肪(干基)64.00 g/kg、粗灰分(干基)35.00 g/kg、赖氨酸(干基)6.20 g/kg、全磷(干基)5.90 g/kg。具有早熟、丰产、抗逆性强等特性,适宜在甘肃、山西、河北、内蒙古、四川、贵州及青海东部等冷凉地区的山地、川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河西灌区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的栽培措施,设置67 500株/hm2(L)、82 500株/hm2(M)和97 500株/hm2(H)3个种植密度及不施氮(N0)、施氮120 kg/hm2(N1)、240 kg/hm2(N2)和360 kg/hm2(N3)4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在玉米6叶期和12叶期各施氮处理的株高、...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河西灌区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的栽培措施,设置67 500株/hm2(L)、82 500株/hm2(M)和97 500株/hm2(H)3个种植密度及不施氮(N0)、施氮120 kg/hm2(Nl)、240 kg/hm2(N2)和360 kg/hm2(N3)4个施氮水平.结果表明:在玉米6叶期和12叶期各施氮处理的株高、...  相似文献   

20.
陇草3号是以不育系B_2A为母本,苏丹草恢复系89105-2选为父本杂交选育的青刈饲草高粱杂交种。2018—2019年参加甘肃省饲用高粱区域试验,2 a 10点(次)平均鲜草产量98 913.2 kg/hm~2,比对照品种陇草1号增产10.9%。茎粗1.2 cm,分蘖数1.7个,茎秆糖锤度13.8%。生育期125 d,株高295 cm。抽穗期茎叶干物质含量201 g/kg,粗蛋白83.8 g/kg、粗灰分66 g/kg、木质素35.4 g/kg、中性洗涤纤维(NDF)614 g/kg、酸性洗涤纤维(ADF)372 g/kg。氢氰酸含量47.7 mg/kg。抗丝黑穗病,高抗大斑病,抗高粱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