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柞蚕生产是山区、半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产业,其特点是投资少、见效快、销路好、经济效益高,农民说:"种地带放蚕,收入一年顶二年."因此,广大农民放养柞蚕的积极性非常高.  相似文献   

2.
小蚕(1~3龄)室内育是针对柞蚕饲养在野外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弱的特点,人为创造适宜的环境,控制低温冷害、疾风暴雨和鸟敌害侵袭而专门设计的适合小蚕的饲育形式和方法。在吉林省放养柞蚕,春蚕期风大、气候干燥,加之倒春寒的危害,小蚕损失严重,收茧率仅是放养量的30%;  相似文献   

3.
由于我省蚕业科学技术普及率不高,高产技术不配套,蚕农放养技术水平偏低,多数蚕农还是采用传统的养蚕方式。因此急需总结一整套蚕业增产放养综合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以提高柞蚕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生态蚕业放养综合技术通过采取柞蚕场地园林化建设技术和柞蚕放养技术相结合,达到柞蚕放养既能增加农民收入,又可以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种茧放养是柞蚕生产中一项重要工作,种茧放养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下一代子蚕的生命力强弱、抗逆性、抗病毒能力大小等一系列问题。提高放蚕经济效益,必须有好种、好树、懂技术和较好的气温作为条件支撑。为增加放蚕经济效益,促进增产增收,抓好柞蚕种茧放养工作,切不可粗心大意。  相似文献   

5.
柞蚕保护育     
白月 《新农业》2005,(7):54-54
柞蚕小蚕保护育是养蚕技术的一项重大改革。它改变了传统的露天放养,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为实现养蚕工厂化、自动化提供了条件;柞蚕小蚕保护育是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有效措施;采用薄膜覆盖放养,比露天育增温2℃~3℃,龄期快2~7天,每年放两次蚕可避免早霜为害;柞蚕小蚕保护育是提高养蚕效益的有效途径。刘家河镇采用柞蚕小蚕保护育的春蚕比露天育保苗率提高35%,增产30%;秋蚕保苗率提高14%,增产32%;同时柞蚕保护育也提高了茧丝品质。  相似文献   

6.
柞蚕重点产区科学发展思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宁省风城市是中国柞蚕茧主产区之一,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年放养柞蚕1.7万把,年产柞蚕茧1万吨左右,农民直接收入超亿元。柞蚕饲养业是风城市农村经济结构中传统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近几年,我市蚕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以管理为动力、以科技为手段,发挥资源优势,改善蚕场环境,增加科技含量,稳定传统产业,实现了重点蚕区蚕业的科学发展,促进了柞蚕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7.
由于蚕业科学技术普及率不高,高产技术不配套,蚕农放养技术水平较低,多数蚕农还是采用传统的放养方式.因此急需研究总结一整套柞蚕增产放养综合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以提高柞蚕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柞蚕生态放养综合技术通过采取柞蚕场地园林化建设技术及柞蚕放养技术相结合,达到柞蚕放养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种茧放养是柞蚕生产中一项重要工作,种茧放养管理好坏直接关系到下一代子蚕的生命力强弱、抗逆性、抗病毒能力大小等一系列问题.提高放蚕经济效益,必须有好种、好树、懂技术和较好的气温作为条件支撑.为增加放蚕经济效益,促进增产增收,抓好柞蚕种茧放养工作,切不可粗心大意.  相似文献   

9.
<正>柞蚕场是饲养柞蚕的基地,其建设和管理的好坏,对柞蚕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蚕业科学技术普及率不高,高产技术不配套,蚕农放养技术水平较低,多数蚕农还是采用传统的放养方式。因此急需研究总结一整套柞蚕增产放养综合技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以提高柞蚕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柞蚕生态放养综合技术通过采取柞蚕场地园林化建设技术及柞蚕放养技术相结合,达到柞蚕放养既增加农民收入,又保护生态环境的  相似文献   

10.
柞蚕放养在我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是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作为我市特色效益农业重要组成部分已有深厚的产业基础和群众基础。在我市93%的村及88%的居民组放养柞蚕。我市现有柞园150万亩,蚕农2万4千户,每年放养春秋两季柞蚕,春季柞蚕放养2231把,秋季柞蚕放养17856把,全年蚕业总收入3.91亿元。经测算凤城市每年就有8万多人依靠柞蚕业生活,占凤城市总人口的14%。蚕农仅70天时间就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凤城市蚕业社会总产值达10亿元左右。我市现有柞园150万亩,蚕农2万4千户,每年放养春秋两季柞蚕,春季柞蚕放养2231把,秋季柞蚕放养17856把,全年蚕业总收入3.91亿元。  相似文献   

11.
柞蚕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生物资源,柞蚕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柞蚕茧及其副产物是发展当地经济的重要资源。因此,柞蚕生产对增加国民经济收入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蚕业技术防治措施主要是在放养中创造蚕体正常生长发育条件,使蚕健壮,提高柞蚕对病害的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2.
柞蚕饰腹寄蝇俗称蚕寄蝇、蝇蛆等,是为害柞蚕的主要害虫之一。据调查,宽甸县多年来一般发生年份寄生率在30%以下,严重发生年份在30%-80%,大发生的年份寄生率达100%。如不用药防治,不仅影响春蚕产量,而且会导致秋蚕用种严重短缺,影响全年柞蚕生产。  相似文献   

13.
柞蚕生产是我国的一项传统产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生产历史,柞蚕成功放养不仅可以提供人们需要的生丝和丝织品,还可以为我们的餐桌上提供营养丰富的柞蚕蛹食品,是我国柞林丰富的山区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致富好产业.柞蚕放养成败的关键技术之一是卵面消毒技术,通过卵面消毒处理,把附着在卵面的各种病毒、细菌、原虫杀死,以免在出蚕时被蚁蚕吃下,感染蚕体,引起蚕期发病.我们现在应用的卵面消毒技术,主要是用福尔马林(俗名甲醛)化学试剂进行浸泡,具体技术要点是:用福尔马林原液36%的试剂,对水11倍,配成3%浓度的消毒溶液,溶液温度是23℃-25℃,消毒时间(即浸泡)30分钟,捞出后用清水漂洗3次,放阴凉处晾干.蚕卵消毒技术的准确掌握和灵活运用,成为我们技术人员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4.
《新农业》2016,(11)
正近几年,由于大茧价格比较理想,放养柞蚕已成为我市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但是该领域仍面临一些新问题,影响了柞蚕生产的健康发展。新的时期,需要转变柞蚕生产发展思路和方式,由掠夺式经营向效益与生态型并重的方向迈进。1面临的新问题1.1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仍未全面解决目前,养蚕的经济效益在蚕农心中仍占主导地位。因此,他们所做的生产决定仍以高产为中心,一方面是依托多投种多产茧,但往往是事与愿违,没有考虑蚕场树叶的担蚕能力,结果必然导致茧少质差的局面;另一方面对蚕场少投入,不建设治理,满足现状,蚕场  相似文献   

15.
春柞蚕室外蚁蚕保护育,目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土坑育和河沟畦芽育,都需要采叶喂蚕,增加工时,并且还损部分柞树。为改进上述养蚕方法,从1981年春开始在凤城县鸡冠山镇大地村,进行春柞蚕树上蚁蚕塑料薄膜保护育的研究(简称罩把育)。通过几年的小区、中间试验和农村多点生产示范,获得了较好的结果。证明此法具有防风抗灾,提高蚕儿发育温度,方法简便和保苗增产的效果,并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当前已在省内重点蚕区凤城、宽甸、岫岩、海城等市、县广泛应用。材料和方法柞蚕品种为青六号,生产示范种抗病二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放养秋柞蚕丰产稳产规范化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养秋柞蚕在7月下旬至10月上旬,约两个半月的时问,是山区农民农闲期间快速致富的好副业,而且时间短,投资少,见效快。但是柞蚕生产往往受到自然环境、饲料、人工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产量高低不~。每千克蚕卵收茧高达800多千克,低的每千克蚕卵收茧200kg左右。每千克蚕卵收茧相差约600kg。因此,要想获得秋柞蚕高产、稳产,必须根据秋季的气候环境和生态条件,从卵期到蚕期生长发育阶段,要科学管理,保好苗,调节好饲料,良叶饱食,使其适应环境条件,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韩兆国  从娟 《新农业》2008,(1):56-56
凤城市现有柞蚕场170万亩,年放养柞蚕1.7万把,全市农民年平均收入超亿元.但由于柞蚕场承包期偏短,加之农民重放养轻建设,部分柞蚕场一度曾出现砂化现象,影响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针对这一情况,我们采取综合措施治理砂化蚕场,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8.
1 目的及方法海城市是辽宁省柞蚕重点产区之一,每年放养柞蚕5000把左右。几年来,由于采取行之有效的生产措施,产量颇有提高。1981~1985年全市平均单产414.9公斤,居辽宁省中上等水平。但是,柞蚕处于野外放养,因受不利的生态条件和柞蚕相关生物因子的直接影响,产量很不稳定。因此,为了进一探索柞蚕高产稳产的有效途径,提高蚕场经济效益,我们针对  相似文献   

19.
高寒地区柞蚕生产高产优质高效技术标准杨君(黑龙江省佳木斯蚕业站,佳木斯154002)高寒地区柞蚕生产高产优质高效技术标准规定了柞蚕选种、运种、保种、制种、放养及场地建设等技术。规定了以合格的普通种5000粒,或原种4000粒,或母种3000粒为标准投...  相似文献   

20.
柞蚕卵出蚕前再消毒技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永君  申辉 《河南农业》2014,(23):16-17
<正>为了确保柞蚕丰收,消毒防病是一项关键的工作。河南柞蚕春蚕卵在3月中旬消毒后入催青室催青,一般于4月上旬出蚕。蚕卵第1次消毒后在感温、运输、装孵卵盒等操作环节中,极有可能再次沾染病原;蚁蚕是柞蚕幼虫期抗病力最弱时期,且蚁蚕在孵化时都有啃食卵壳的习性,蚕卵虽经过1次消毒,也极有可能未完全杀灭病原。为了防止蚁蚕食下感染,确保春柞蚕丰收,建议在河南各柞蚕区全面推广柞蚕卵出蚕前1天进行2次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