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鱼类不同组织中矿物元素的含量,实验以养殖黄颡鱼为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了黄颡鱼18个组织(心脏、肝脏、脑、脾脏、肾脏、肌肉、脂肪、前肠、中后肠、眼睛、鳃、尾鳍、鱼鳔、骨骼、胃、皮肤、血液、全鱼)中7种矿物元素(Ca、Mg、Zn、Fe、Cu、Mn和Se)的含量与分布。结果显示,Ca在骨骼、鳃、尾鳍和肌肉中占比较高,在尾鳍和骨骼中含量最高,在脂肪组织中含量最低;Mg在骨骼和肌肉中占比较高,在骨骼和尾鳍中含量最高,在眼睛中含量最低;Zn在骨骼、肌肉、皮肤和眼睛中占比较高,在眼睛中含量最高,在脂肪组织中含量最低;Fe在骨骼、血液和肌肉中占比较高,在血液中含量最高,在脂肪组织中含量最低;Cu在骨骼、肌肉和肝脏中占比较高,在肾脏和肝脏中含量较高,而在脂肪和眼睛中含量最低;Mn在骨骼和肌肉中占比较高,在骨骼和尾鳍中含量较高,在眼睛和脂肪中含量较低;Se在肌肉、骨骼、皮肤和肝脏中占比较高,在脾脏、肝脏、肾脏和前肠中含量较高,在肌肉和脂肪中含量较低。研究表明,黄颡鱼体内含有丰富的矿物元素(Ca、Mg、Zn、Fe、Cu、Mn、Se),而且在不同组织中具有不同的分布特征。研究采用ICP...  相似文献   

2.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对厚壳贻贝的鳃、性腺、外套膜、足、闭壳肌等5种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进行了检测分析。SOD共检测出6条酶带,其中酶a在5种组织中都得到较强表达;酶b只在鳃中有表达,且活性高;酶c和d在鳃以外的4个组织中有表达,在足和外套膜中的表达活性低于闭壳肌和性腺;酶e在鳃、足、闭壳肌中有较强表达;酶f只在闭壳肌、性腺中有微弱表达。POD共检测到3条酶带;其中,酶a只在鳃中有表达;酶b在5种组织中都有表达;酶c只在足和性腺中有表达,该酶除在足中表达较弱外,在其它组织中都有较高的浓度。从检测结果来看,SOD和POD在厚壳贻贝体内的表达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这种特异性不仅与各组织的不同生理分工相关,而且也与机体对自身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相联系。  相似文献   

3.
于淑池  邵杨勇 《水产科学》2012,31(5):291-294
应用垂直平板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泥鳅成体的心脏、肝胰脏、肾脏、鳃、肌肉5种组织中酯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泥鳅3种同工酶在肝胰脏中表达活性较高。酯酶同工酶在5种组织中均大量存在,且条带较多;过氧化物酶在肾脏中表达较强,肌肉中表达最弱;过氧化氢酶在鳃、肌肉组织中表达不强,且条带较少,不利于分析,但其表达差异性明显。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洪湖碘泡虫(Myxobolus honghuensis)在隐性感染异育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 Bloch)不同组织器官中的分布情况, 本研究采集曾发生过喉孢子虫病养殖池塘的 2 龄健康异育银鲫的鳃(丝)、伪鳃、中肾、头肾、 肌肉、脾脏、肝脏、卵巢、血液等 9 个组织器官, 采用荧光定量 PCR 检测分析了不同组织器官的感染率和相对感染强度。结果显示, 所采集的 30 尾异育银鲫都没有明显临床症状, 但鱼体的洪湖碘泡虫感染率为 100%, 均为隐性感染个体; 各组织器官间的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 除肌肉未检出外, 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伪鳃(100.0%)、卵巢 (83.3%)、鳃(73.3%)、脾脏(70.0%)、中肾(36.7%)、头肾(23.3%)、肝脏(10.0%)、血液(6.7%)、肌肉(0)。不同组织器官的相对感染强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伪鳃(14.4349±70.0529)、卵巢(0.9556±1.5627)、脾脏(0.3644±0.7854)、鳃 (0.3339±0.2682)、头肾(0.2722±0.3761)、中肾(0.0379±0.1055)、肝脏(0.0019±0.0022)、血液(0.0012±0.0011)。研究表明, 洪湖碘泡虫可系统感染异育银鲫多个组织器官, 其中, 伪鳃感染率和感染强度最高, 可以作为该病早期检测和疫病监测的首选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5.
紫贻贝SOD和POD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慧慧  黄云  赵淑江 《河北渔业》2006,(3):14-15,57
用聚丙烯酰胺垂直电泳对紫贻贝的鳃、性腺、外套膜、足、闭壳肌等5种组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SOD在各组织器官中均表达,共表现为5条酶带,酶带a和b在上述五种组织中均出现,酶带c在除鳃以外的其他4个组织中有表达,酶带d则在除外套膜以外的4个组织中表达,酶带e仅在性腺中存在,所有上述酶带在性腺和鳃中活性相对较强;POD在不同组织中表达各不相同,酶带a仅在外套膜中存在,酶带b存在于除外套膜外的4个组织中,酶带c在性腺、闭壳肌和外套膜中表达。从检测结果来看,SOD和POD在紫贻贝体内的表达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这种特异性不仅与各组织的不同生理分工相关,而且也与机体对自身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相联系。  相似文献   

6.
达氏鲟幼鱼形态特征及其同工酶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达氏鲟(Acipenser dabryanus)幼鱼的形态特征和生化遗传特性,为其种质鉴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传统形态学方法测定样品的可量性状和可数性状,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对30尾达氏鲟4种组织(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的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达氏鲟幼鱼的主要形态特征为头较小呈楔形,口下位,背部、体侧及腹部共具骨板5行,尾鳍歪形,上叶长于下叶;鳍式为背鳍D. 43~45和臀鳍A. 25~39;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为24~43; 2)达氏鲟幼鱼的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和肝脏中的LDH酶带条数分别为7~9、2~6、4~7和7条; MDH酶带数均为5条,未检测到苹果酸脱氢酶酶带(s-MDH)。达氏鲟的2种同工酶系统具有组织特异性,眼睛晶状体组织MDH可作为鉴定达氏鲟种质的特征生化遗传参数。本研究可为达氏鲟增殖放流中种质鉴定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从形态特征和生化遗传层面上丰富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种质资源研究内容,进一步为筛选鉴定斑点叉尾鮰种质的生化遗传标记提供前期基础,采用形态学方法观测斑点叉尾鮰(Ietalurus Punetaus)的形态特征,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了斑点叉尾鮰5种组织(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和肾脏)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苹果酸脱氢酶(MDH)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1)斑点叉尾鮰主要形态特征为体表无鳞,头小,口亚端位,具4对触须。背部呈灰褐色,腹部呈乳白色且浑圆,体侧具不规则灰黑色斑点。背鳍和胸鳍具棘。脂鳍肥厚,末端游离。尾鳍分叉深。各鳍鳍式为:背鳍D. i-6~8,胸鳍P. i-8~9,腹鳍V. 8~9,臀鳍A. 26~29,尾鳍C. 29~30。鳔分两室,腹膜黑色。肋骨10对。脊椎骨总数93。左侧第一鳃弓外侧鳃耙数21~23。2)LDH同工酶在斑点叉尾鮰的心脏、眼睛晶状体、肌肉、肝脏和肾脏中表达的酶带数分别为5条、3~4条、3条、4~7条和5条,MDH酶带数分别为4条、1条、2条、3条和6~8条,且同一组织不同个体间也存在明显差异。研究认为,LDH同工酶和MDH同工酶在斑点叉尾鮰5种组织中的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和个体差异性,各组织同工酶的表达与其生理功能相适应。[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9,9(6):57-64]  相似文献   

8.
采用相对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技术,以β-肌动蛋白(β-actin)的表达量作为内参,对健康养殖斜带石斑鱼(Epinephelus coioides)不同组织(头肾、心脏、肝脏、脾脏、鳃、肌肉、鳍、眼、肠道)中的10种免疫相关基因:免疫球蛋白(IgM)、CD4、MHCIIa、TCRβ、CD8a、MHCIa、ISP16、Mx、TNFR14、HSP90的mRNA表达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10种免疫相关基因在斜带石斑鱼的10种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体液免疫相关基因[免疫球蛋白(IgM)、CD4和MHCIIa]在鳃中的表达量最高,在其他组织部位的表达量相对较少。细胞免疫相关基因(TCRβ、CD8a和MHCIa)也是在鳃中的表达量最高,在眼、肌肉、肝和肠的部位表达量相对较少。ISP16在鳃和肝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肌肉和肠中的表达量较低。Mx在鳃中的表达量较高,在肌肉和肠的表达量较低。TNFR14在眼的表达量较高,在肠的表达量较低。HSP90在鳃和肝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在心和肌肉的表达量较低。  相似文献   

9.
红鳍东方鲀6种同工酶的组织特异性及基因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水平淀粉凝胶和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法,对2龄野生红鳍东方鲀的肌肉、肝脏、肾脏、心脏、眼、鳃6种组织中的苹果酸酶(ME),乳酸脱氢酶(LDH),异柠檬酸脱氢酶(IDH),葡萄糖脱氢酶(GLCDH),磷酸葡萄糖变位酶(PGM)和酯酶(EST)共6种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上6种同工酶存在明显的组织特异性。LDH在除肝脏外的5种组织中活性很强,GLCDH只在肝脏中表达,鳃组织中的GLCDH和肌肉组织中的EST表达活性都很弱。6种同工酶共检测到12个基因位点,其中ME和PGM有两个基因位点编码,EST有5个基因位点编码。本试验还检测到Ldh-1、Est-1、Est-2、Est-3和Est-4共5个基因位点具有多态现象(P0·99),多态位点比例为41·67%,在12个基因位点共观察到17个等位基因表达,平均每个位点表达的等位基因数为1·417个。同时在红鳍东方鲀眼组织中发现,AB3型和B4型LDH间有一条酶带弱表达。  相似文献   

10.
哲罗鱼不同组织SOD、CAT、ACP和AKP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龄、2龄及3龄哲罗鱼肝脏、血液、鳃及肌肉等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KP)及酸性磷酸酶(ACP)进行活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检测组织中均有这4种酶存在,但不同组织表现出活性有所差异,AKP活性水平表现为鳃肝脏肌肉血浆,ACP在各组织中的活性为鳃肝脏血浆肌肉,CAT和SOD均在肝脏中表现为最高活性,实验发现各实验组不同组织中这4种酶的活性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