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的东部山区,总面积11270km~2,山地丘陵面积占78%,其中耕地面积228万亩,占总面积的13.5%,人均耕地1.1亩。 该区降雨充沛(年平均降雨量为800mm),河网发育,沟川密布,较为平坦肥沃的土地多集中在沿河两岸的河谷地带,并成为山区人民居住耕作、赖以生存的宝地。由于该区暴雨集中,加上在流域治理中忽视了对河道进行必要的整治,每到汛期洪水泛滥,给沿岸造成了严重的洪水灾害。1985~1986年,抚顺市5~10年一遇的洪水就在全市67个乡镇  相似文献   

2.
<正> 1991年6月8日,北京市北部山区普降大暴雨,6月10日又降特大暴雨,局部地区降雨量超过百年一遇,使北部山区部分地区发生了洪水和泥石流灾害。在这次暴雨洪水中,水土保持工程经受住了考验,大部分工程抵挡住了洪水的冲击,发挥了巨大的防洪减灾作用。  相似文献   

3.
《水土保持通报》1985,(2):57-60
武都地区,位于西秦岭陇南山地,是甘肃省泥石流最发育的一个地区。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迭部县以东的白龙江中下游及其支流岷江、北峪河和白水江流域的岷县、宕昌县、武都县和文县境内的河谷沿岸地带;在武都至成县和康县之间的部分西汉水流域,也有泥石流分布。其中以中部的白龙江中下游沿岸泥石流最为发育,分布范围广,规模大,活动频繁,危害严重。由于历史的和近期的人为活动的消极影响,生态环境不断破坏,泥石流日趋严重,给武都地区的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危害。  相似文献   

4.
1981年7、8月间,陕西省南部地区连降大雨、暴雨,致使山洪暴发,广大山区引起了强烈的水土流失,泻溜、滑塌、山崩、泥石流等普遍发生,给山区和平川均造成历史上罕见的灾情。陕南地区近年来水灾频繁,去年的洪水又造成如此严重的灾害,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自然方面的原因,如秋雨时间长、雨量多、强度大,这是致灾的直接原因;也有江河治理缺乏统一规划,工程质量不高等问题。但是,从宏观现象来看,现代人们生产活动的盲目性,到处开荒扩种,滥砍滥伐,破坏了生态平衡,造成了强烈的水土流失(现代侵蚀),是加剧降雨成灾的重要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讲,陕南地区水灾频繁,灾情越来越严重,主要是水土流失的严重恶果。  相似文献   

5.
1998年9月是名,四川省大邑县部分山区了特大暴雨袭击,引发了严重的泥石流、滑坡等山地灾害,导致2人死亡,1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5×10^7多元。从地形、地质、暴雨及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了山地灾害的成晨和发展趋势,提出了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正>丹东地区山多,坡度较陡、起伏变化大,河流多、水位变化大;降水丰沛,季节分配不均,因此,洪水、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不断发生。这些灾害给山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故此探讨自然灾害发生机制,研究防治措施,必将对丹东地区经济建设,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对国土整治,保持山区生态,平衡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水土保持通报》1987,(6):56-62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工农业生产的精华地带,但洪水灾害威胁严重。因此,对长江的洪水灾害必须认真对待,积极治理。但是,治理长江的洪水灾害,是不是非建三峡工程不可?调查中,一些专家、学者对如何治理长江的洪水灾害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据四川、湖北两省气象部门反映,长江造成灾害的洪水有几个主要来源:一是川江,二是汉.  相似文献   

8.
冰碛补给—暴雨型泥石流是发育在高海拔冰缘山区的一种特殊灾害地貌过程,隐蔽性较强,故对这一灾害的认识尚不够全面和深入。基于此,本研究在总结目前泥石流形成机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以发育有大量冰碛补给—暴雨型泥石流的贡嘎山东坡磨西河流域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对冰碛补给—暴雨型泥石流的形成条件及形成过程机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这类泥石流形成过程的4阶段模式:清水汇流阶段→单颗粒固体物质起动阶段→掏蚀和侧蚀阶段→泥石流形阶段。最后,对冰碛补给—暴雨型泥石流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泥石流灾害受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控制,是山区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恶化的产物。介绍了小秦岭地区的地形地貌、气象与水文、岩土体性质以及人类活动情况,按耗散结构熵变的观点,建立了小秦岭地区泥石流灾害趋势系统熵模型,并进行了评价与验证,指出了该模型存在的不足之处;归纳出9个主要泥石流发生的环境条件因子,对其量化权重标准进行了说明与评价;对以后小秦岭地区泥石流趋势分析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1981年8月陕南暴雨期间,该地区普遍发生了滑坡和泥石流灾害。按其参与泥石流运动的固体物质状态及过程,可分为两类,即山坡物质参与运动和河槽物质参与运动的泥石流过程。前者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四川省甘洛县2019年群发性山洪泥石流灾害成因机理进行分析,为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防控减灾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9年甘洛县山洪泥石流灾害开展现场调查,并结合相关影像和雨情数据等资料,对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因素以及形成机理进行分析。[结果] 2019年甘洛县山洪泥石流主要是由于短期强降雨所诱发的,加之区内有丰富的固体物源以及有利的地形地貌条件;山洪泥石流灾害是洪水与固体物质相互作用共同致灾的产物;山洪泥石流运动过程中受到地形以及一些工程设施的影响比较明显;同时山洪泥石流会挤压主河道甚至阻断河道,从而导致更大灾害。[结论] 基于甘洛县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形成机理与致灾特征,应该以加强灾区生态修复与水土保持为本,采取工程防治与生态防治相结合的治灾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1 前言与田切河发源于中阿尔卑斯山脉的南驹山峰(海拔2841m),流程约16km,平均比降为主1:9.5。其上游存在有百间岚(面积约20hm~2)等许多崩塌地,地质构成为脆弱的花岗岩,泥石流发生比较频繁。特别是在1993年8月和1994年8月的暴雨中发生了大规模的泥石流,给下游造成了严重的灾害。本文在描述上两次泥石流发生时的降雨量、河水浊度变化及1994年8月暴雨时水位变化的基础上,根据过去12年间降雨与泥石流发生与否的资料对泥石流发生与降雨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黄海    石胜伟    刘建康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5):354-357
通过野外调查与实地勘测,在查明泥石流的形成背景条件及灾害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干桥沟暴发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计算了泥石流运动特征参数,探索了泥石流沿沟道的演化过程及机理,提出了相应防治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干桥沟为高频大规模泥石流,具有暴发频率高、成灾速度快、运动过程短、危害严重的特点;受沟道微地貌影响,泥石流沿沟道演化过程具有“小淤大冲、聚小成大”的特征,是形成大规模泥石流灾害的主控因素;受物源点活动趋势的控制,干桥沟常态工况下的泥石流的暴发规模和频率呈降低趋势,对沟口危害较小,但受泥石流聚小成大的演化规律影响,在极端暴雨工况下将暴发大规模以上灾害,危害县城安全。针对泥石流特征,提出“以固源、稳沟、拦挡为主,辅以消能、排导”的治理方法;同时对白呷衣滑坡变形进行监测,加强泥石流灾害的预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中国铁路泥石流灾害的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以期为中国铁路防灾减灾提供依据.[方法]基于1951-1996年来的中国铁路泥石流灾害资料,对中国铁路泥石流灾害频次、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1951-1996年,全国铁路年均发生17.5次泥石流灾害,其中重大泥石流灾害3.8次.1964,1979,1981年是铁路泥石流灾害较为严重的年份.铁路泥石流灾害主要发生在6-8月,其中8月发生次数最多,占总数的40.2%,6-8月这3个月的灾害次数占总数的90%以上.从铁路泥石流灾害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华北地区,发生泥石流灾害最多的线路是陇海线,其次是东川线、成昆线和宝成线.[结论]泥石流灾害是各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除了暴雨、不良地形及地质条件客观原因之外,一些人为因素也往往是诱因.  相似文献   

15.
陇南、陇南片处于秦岭山区,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分布广泛,危害严重,是我国4大滑坡、泥石流集中高发区之一,给该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在这类地区开展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建设好生态环境,搞好防灾减灾工作中开展的一项新课题。该文阐明了滑坡、泥石流监测预警的含义与内容,分析了滑坡、泥石流的诱因,探索了在土石山区”土  相似文献   

16.
由于受特殊的自然条件的影响,西宁市城郊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脆弱,尤其是西宁周边23条灾害性沟道每逢暴雨,洪水、泥石流灾害频发,对人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极大的威胁。为此,加快西宁周边灾害性沟道治理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头等大事。多年来,在省、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水务部门的不断努力,西宁周边23条灾害性沟道得到了初步治理,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城市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初步形成,消除了洪水、泥石流对下游城镇、道路、厂矿企业的危害,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亓星  余斌  马煜  王涛 《水土保持通报》2013,33(2):256-260
2011年6月6日凌晨,贵州省望谟县在强降雨作用下发生大范围群发性泥石流,泥石流主要分布在降雨集中的望谟县北部山区打尖河、打易河和乐旺河上游.此次群发性泥石流是自1949年有记录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对该次望谟县“6·6”泥石流的灾害特征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望谟县“6·6”泥石流主要是低频率群发性泥石流灾害.由于降雨量大,物源相对较少,泥石流以稀性为主,对沟道产生了较强的冲刷作用.泥石流危害方式主要是冲毁淤埋沟口房屋以及随之产生的灾害链效应.未来在相同降雨条件下还可能暴发较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建议采取避让和修建防治工程等相应措施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8.
"5.12"汶川地震除直接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外,还诱发了大量的崩塌、滑坡等次生山地灾害。崩塌、滑坡等又为震区泥石流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使这些泥石流沟在今后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活跃期。以地震重灾区陇南柏水沟泥石流为例,在分析泥石流形成条件和泥石流特征的基础上,预测其发展趋势,并根据泥石流危险性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吕梁“9·19”特大暴雨洪水看淤地坝的防洪减灾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9月19日,山西省吕梁市多个县(市、区)突降大雨或暴雨,局部降特大暴雨,暴雨引发的洪水造成了较大损失。位于暴雨中心区的方山县店坪沟流域、石张流域和离石区阳坡流域坝系的71座大中型淤地坝共拦蓄洪水1 430万m3,除5座受损外其余均经受住了这场暴雨洪水的考验,突显了其在拦蓄泥沙、调节洪水、减轻灾害方面的重要作用,成为保护下游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实屏障。在此次淤地坝抗洪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淤地坝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建立稳定的投资渠道、加快淤地坝除险加固步伐、坚决杜绝破坏淤地坝的行为、切实加强淤地坝防汛工作等4条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泥石流定量研究中,泥石流流量、流速、泥石流规模是泥石流体最重要的特征值.能比较准确的确定泥石流这些特征数值既是泥石流计算中的关键问题,也是泥石流防治工程设计研究中的重要因素.利用雨洪法,首先比较一种或两种水文学的计算方法,择优来计算暴雨与洪水特征数值,然后利用暴雨与洪水特征数值来推算泥石流体各种特征数值.比如用暴雨洪峰流量以及配方法来计算泥石流流量,利用洪水总量来推算泥石流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