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 kV线路自动无功补偿是配电系统无功功率就地补偿的一种方式,介于变电站高压集中补偿和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分散补偿之间的一种效果显著的补偿方式。与变电站高压集中无功补偿相比,10 kV线路自动无功补偿属于分散就地补偿,安装在线路的重负荷区,无功电流的有效路径最短,无功电流在线路上的有功损耗最低,电压损失最小。与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分散无功补偿相比,投入设备数量少,无功补偿的投资小,补偿电容器的利用率高,降损效果明显。1补偿目的  相似文献   

2.
陈勇华 《湖南农机》2013,(7):111-112
为了确保电能的质量、电网的安全运行以及降低损耗,做好无功补偿技术工作,对降损节能有着重大意义。文章主要在探究无功补偿在10kV配电线路应用的原理和原则基础上,探究10kV配电线路无功补偿技术。  相似文献   

3.
在我县的配电网中,35 kV变电站全部安装了10kV母线集中补偿装置,变电站10 kV母线电压合格率在99%以上,平均功率因数达0.98.10 kV线路在城乡电网改造中都投入了电容补偿装置,电压合格率在98%以上,功率因数在0.95以上.但在农村低压电网中,一些综合配电变压器随器补偿容量不足,且有一些动力负荷在线路末端,随器补偿作用很小,对提高用户端功率因数作用不大;另一方面农村低压用电户无功补偿意识差,一些低压动力用户没有安装随机无功补偿装置,造成低压线路线损高、电压合格率低、功率因数低,有些台区低压线路线损率高达14%~16%,功率因数最低在0.5左右,所以对农村低压线路实施无功补偿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正>10 k V配电线路供电距离长,末端电压低,线路无功损耗大,一直是困扰线路运行的突出问题。2012年以来,国网山西平定县供电公司采取在配电线路上安装GWBH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的措施,取得了不错的成果。1 10 k V配电线路最佳补偿容量和补偿位置的选择由于目前配电线路无功自动补偿装置一般做成一级投切方式,不用加电抗器,而多级投切必须每组加电  相似文献   

5.
1 农村10 kV配电线路特点 以河北省磁县供电公司某供电所辖区内10 kV配电线路为例,有以下特点:综合配电变压器日负荷峰谷差大,配电变压器的平均负荷率低,季节性波动大,并且大多数综合配电变压器没有安装随器电容补偿装置,或者随器电容补偿装置烧坏已退出运行,无功缺口较大:排灌配电变压器负荷季节性波动大,在排灌高峰期用电集中,到冬季配电变压器为防止被盗,仍处于运行状态,但其平均负荷率和功率凶数都较低;个别专用配电变压器没有无功补偿装置,或者南于无功补偿装置维护不力而损坏,已退出运行;供电半径长,无功消耗多,功率因数低,线路损耗大,未端电压质量差.  相似文献   

6.
1当前无功补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常见的传统无功补偿方式有,变电所高压集中补偿、10 kV配电线路补偿、随器补偿、随机补偿等4种方式.对低压台区来讲,主要是随器补偿和随机补偿.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广西电网公司首台10kV串联补偿装置在河池供电局大化供电公司10kV亮山线正式投入运行。据介绍,目前无功补偿装置在变电站、低压变电台区中应用较为广泛,而直接在配电线路上安装应用无功补偿装置较为少见。该装置通过在配电线路中加装串联电容,加入容性阻抗,来消除线路过长造成的感性阻抗,  相似文献   

8.
农网10 kV线路的无功补偿就是通过检测线路的功率因数和电压,自动或手动投切电容器,从而改善功率因数、减少线路损耗、提高电压质量.可见,电容器组起到了线路中间“加油站”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临湘电网6~10kV无功分析临湘农网目前共有6~10kV配电线路31条,1016km,配电变压器956台,103490kVA。除6条用户专屏专线外,其余25条均属公用线路。该25条线路广泛采用树干多分支单向辐射供电方式。绝大部分公用线路的特点是:负荷率低,季节性波动大,供电半径长,功率因数偏低,导线主干分支线径偏小,线路损耗高,末端电压质量差。长期以来,由于配网无功补偿只限于大用户及周okw以上力率考核户,对大多数用户、农业负荷没有严格执行力率考核及无功补偿的要求,同时农网在自身发展中没有无功容量投入,致使目前农网的力率较低。为…  相似文献   

10.
无功补偿是稳定电网电压、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电网损耗的重要手段。县域电网网架结构相对落后,配网线路供电半径较大,配电客户分散,农业灌溉、农副加工等季节性负荷偏大,国网山东诸城市供电公司经过多年探索,采用随机补偿、随器补偿、随线补偿等分散补偿与变电站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无功补偿方式,实现了无功补偿分层分区、就地平衡。  相似文献   

11.
一级补偿是随机补偿,在电动机处安装电容器,达到电动机无功回路最小化,基本不吸收电网的无功,功率因数达到0.80以上;二级补偿是集中补偿,在有条件的配电变压器配电盘上安装自动补偿控制器,使低压无功达到就地补偿;三级补偿是10kV线路补偿,由于配电变压器也要吸收无功,而且又分散。因此在10kV线路上安装10kV电力电容器。分两组补偿随季节变化按无功潮流分别投切;四级补偿是变电站补偿,它是最后一道无功防线,是三级补偿不到位的无功负荷和零散无功负荷,在变电站必须补偿完毕,使本县不吸收电网无功.  相似文献   

12.
河南省滑县电业管理公司10kV配电线路广泛采用大树干、多分支的单向辐射型供电方式,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负荷季节性波动大,配电变压器的平均负荷率低,供电半径长,无功消耗多,功率因数低,线路损耗大,末端电压质量差。  相似文献   

13.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是电力系统能量损耗的主体部分,而10kV配电线路中流动的无功功率造成的有功损耗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在10kV配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对降  相似文献   

14.
前几年,河北省大城县供电局由于对无功管理认识浅薄,10kV线路上80年代投用的电容器,绝大部分因管理不善而损坏,致使全县平均功率因数仅为0.74.为了提高供电运营效益,我们从1994年起就制定了配电网电压和无功质量整治实施方案.加强无功管理,保证电能质量,减少线路及设备损耗,提高供电经济效益成为全局的工作重点.我们根据高压补偿和低相结合,以低压补偿为主;集中补偿和就地补偿相结合,以就地补偿为主的原则,研究  相似文献   

15.
买书     
佚名 《农村电工》2009,17(8):44-44
在电力系统中,配电网是电力系统能量损耗的主体部分,而10kV配电线路中流动的无功功率造成的有功损耗所占比例很大,因此,在10kV配电网中进行无功补偿,对降损节能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10 kV线路补偿系统的补偿效果,根据农村10 kV配电线路的特点,在确定线路补偿布点和容量配置后制定补偿投切策略,从整体和局部两个方面确定无功缺口并进行补偿,为10 kV线路无功补偿提供便捷、低成本的补偿思路。  相似文献   

17.
配电网中无功电源不足、无功补偿配置不合理的现象突出。科学合理的无功补偿能够有效维持系统的电压水平,降低有功网损。提出配电变压器随器补偿合理的补偿容量和分组方法,介绍一种与其配套使用的配电变台监控与无功补偿智能综合装置,实现无功就地平滑调节。以通化市的两条10kV配电线路线来说明随器补偿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配电变压器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的选择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功率因数 ,减少电能损耗 ,增强供电能力 ,在农网改造中 ,应对 1 0 0 k VA及以上配电变压器在低压侧安装容量为配变额定容量 8%左右的补偿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但许多人认为按配电变压器容量的 8%配置补偿容量太小 ,不足以补偿低压侧所有的无功负荷 ,配变高压侧功率因数提高不大。其实 ,这是一种误解 ,因为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 ,作用仅限于减少变压器本身及以上配电网的功率损耗 ,凡是向负荷输送的无功功率 ,由于仍然要经过低压线路的电阻和电抗 ,配电线路上产生的功率损耗并未减少。所以 ,配变低压侧无功补偿容量选择过大是无益的。…  相似文献   

19.
1项目研究背景由于我国农村10 kV配电网线路和实际负荷的现状原因,农村10 kV线路电压波动幅度往往较大,直接导致低压客户电压变化幅度超出标准范围,给正常用电造成较大影响。为此,利用老旧10 kV配电变压器降容改造成宽幅调压变压器,达到S11型技术标准,以改善农村配电网供电  相似文献   

20.
县城电网中无功补偿应根据就地平衡、分层分区平衡和便于调压的原则进行配置,应采取10kV线路、0.4kV台区和用户端分散就地补偿与变电所集中补偿相结合的方式,以利于降低电网损耗和有效地控制电压质量。无功补偿设施应便于投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