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通过10个超级稻品种(组合)对比试验,进行产量、生育期、抗逆性等因素分析,筛选出适合我地的超级稻主导品种为两优6326、中浙优1号、新两优6号等.  相似文献   

2.
对荔波县中浙优1号、扬两优6号等12个引进超级稻品种进行大田对比试验,分析各品种产量及其在荔波县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各参试超级稻品种中,中浙优1号的产量最高,达12 422.3 kg/hm2,比对照D优202增产14.1%,增产效果显著,并且具有千粒重高、品种优、抗倒伏能力强及抗病能力较强等优势,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高寒山区中稻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比较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筛选出适合高寒山区中稻种植的丰产性好、抗逆性强、米质优、熟期适宜的超级杂交稻新组合,2007~2008年在广西三江县对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7个超级杂交稻品种(组合)的产量较高,均达到7662.0kg/ha以上,其中以Ⅱ优航1号的产量最高,达8743.5kg/ha,其余依次为Y两优1号、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Q优6号。从产量构成看,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均可在高寒山区作中稻种植,但综合参试超级稻品种(组合)的产量结果、田间表现、抗病性、稻米品质、生长势等因素分析,以中浙优1号、中浙优8号、Y两优1号、Ⅱ优航1号4个品种(组合)最为理想,可作为高寒山区中稻主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4.
<正>经多年示范种植,目前淮滨县主导大面积推广种植的超级稻品种有:扬两优6号、新两优6号、两优培九、粤优938、D优527、Ⅱ优航1号、两优932、准两优527等品种,它们的共有特性为:分蘖力适中,株叶型紧凑,根系活力强,茎秆粗韧,剑叶厚直,穗大粒多,增产潜力大,并且耐肥,耐高温,抗倒伏。  相似文献   

5.
安庆市三期超级稻品种展示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再高  杨秀芳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74-74,146
在同一田块,管理措施一致的情况下,对两优1128、双两优0293、Y两优2号、Y两优555、Y两优1号、国豪国香优8号、Y两优7号等三期超级稻品种进行了展示试验。结果表明,从抗逆性、适应性和产量等方面分析,得出两优1128、双两优0293、Y两优1号可以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6.
超级稻新品种田间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适合防城港市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超级稻品种,2006年早造引进了7个超级稻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京福优527、Ⅱ优航1号、准两优527三个品种生育性状表现良好,综合抗性好,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20.7%、13.1%和13.0%,增产效果达极显著水平,可以进入区域性示范阶段,并可因地制宜推广种植。因京福优527、Ⅱ优航1号两个品种生育期较长,宜作为中稻种植。  相似文献   

7.
赵磊  胡燕  吴文革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8):43-44,161
为了研究超级稻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筛选出适宜江淮地区推广种植的水稻品种,特安排了丰两优香1号、金优527、淮两优527等20个水稻品种参加试验,结果表明:徽两优6号、D优527和Ⅱ优7954丰产性、适应性较好,适合在沿淮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对引进的6个较优超级稻品种在皖南山区进行高产对比试验以及高产示范种植,结果中浙优1号表现高产稳产、抗逆性好、后期青秆黄熟、米质佳等优点,适宜于在皖南山区推广种植,系目前最佳推广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9.
对2007年引进的国家超级稻11个品种(中籼组)进行适应性区试,结果表明,适合芜湖市生态条件下种植的产量高、抗逆性强、生育期适宜的超级杂交中籼有Ⅱ优084、天优10号、皖稻153、内2优6号、新两优6号等。  相似文献   

10.
《浙江农业科学》2014,(3):452-452
正中浙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品种。是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和2013年农业部推荐的水稻主导品种,3次荣获中国稻博会"金奖稻品",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20万hm2。"优质香型不育系中浙A及超级稻中浙优1号的选育与产业化"研  相似文献   

11.
旱区超级稻再生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应对钦州市秋冬春三季连旱对水稻生产的威胁,在旱区对7个超级稻品种(组合)进行了再生栽培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早稻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Y两优1号、新两优6号;晚稻再生稻的平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为中浙优1号、特优航1号;年均产量以两优培九最高,其次是中浙优1号,其他超级稻品种(组合)的年平均产量也比普通杂交稻(对照)的高。综合各参试超级稻的产量结果、田间表现、稻米品质、生长势与再生能力等因素分析,以中浙优1号、两优培九两个品种(组合)最为理想,可作为今后钦州市超级稻再生栽培的主推品种(组合)。  相似文献   

12.
超级稻不仅单产高,而且品质优、抗性好。栽培上必需良种配套良法,才能真正发挥超级稻的增产作用。1选好品种,发挥良种增产作用目前全国已育成近30个超级稻品种,要选用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如II优084、协优527、协优9308、国稻1号、两优培九、II优98等品种。2适时播种,培育壮秧以  相似文献   

13.
超级稻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7年试验示范的基础上,再次对引进黄山市境内的11个超级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从中筛选出了国稻6号、中浙优1号、扬两优6号、Ⅱ优明86、Q优6号、丰源优299等6个适宜黄山市生态条件的超级稻组合.  相似文献   

14.
<正>1中浙优1号中浙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品种(浙审稻2004009),是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和2013-2014年农业部推介的水稻主导品种。1.1产量表现产量高、熟相好。2004年经浙江省科技厅验  相似文献   

15.
超级稻组合品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取9个超级稻组合,以汕优63为对照,开展单季晚稻超级稻组合品比试验,初步筛选出产量和综合性状较好且适宜当地种植的超级稻组合,其中Ⅱ优航2号、D奇宝优527、特优航1号等3个组合可作为单季晚稻主推组合进行示范推广,Ⅱ优航1号、Ⅱ优1273可作为单季晚稻超级稻组合进行搭配种植.  相似文献   

16.
安徽省超级稻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简要回顾了自1996年我国启动超级稻研究以来,安徽省在超级稻新品种选育、栽培技术和推广应用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对超级稻品种(组合)Ⅲ优98、新两优6号、丰两优4号、丰两优1号、协优9019、K优52、双优4183、70优9号的选育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在超级稻高产理论和技术研究滞后、超级稻的增产潜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超级稻育种与生产销售环节脱节3个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安徽省应进一步加强超级稻育种攻关、与超级稻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超级稻的示范推广和科技推广队伍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超级稻品种齐穗后的干物质形成特性,为水稻高产栽培提供技术支撑,选择在四川应用较多的6个超级稻品种和3个在生产上表现典型的品种,对齐穗后的穗子、植株的干物质积累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齐穗后,川香9838、II优084、准两优527、川香727穗子的鲜重、干重增重速率较高,且在灌浆阶段0~7 d、17~29 d区间形成两个明显的峰值;II优7号、D优527、II优602、II优航1号穗子增重速率较低。II优084、准两优527、II优602齐穗后植株鲜重、干重增重速率较高,川香727、D优527、II优航1号齐穗后植株干重增重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8.
正一、超级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缺少适宜的超级稻主导品种部分超级稻品种对栽培措施要求严格,或对病虫害的抗性和耐高温、耐低温能力较弱,不宜大面积推广应用,特别是适合本地种植的超级稻品种较少。目前,信阳市主推的超级稻扬两优6号已推广10年以上,且对稻瘟病的抗性较弱,大面积生产存在一定风险,天优华占在早播条件下后期高温常造成稻米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14个超级稻品种进行试种,筛选适宜南宁市早稻种植的产量高、熟期适宜的超级稻品种,为南宁市超级稻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Y两优1号为对照,对14个参试超级稻品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和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参试超级稻品种生育期为115~136d,以中浙优1号最长(136 d)、丰源优299最短(115d).不同超级稻品种株高、穗长分别与对照相差-10.1~7.4、0.1~3.0 cm,均以丰源优299最高.除天优122、天优998和中浙优1号有效穗高于对照外,其他参试品种有效穗(236.40万~287.85万穗/ha)均低于对照(300.75万穗/ha).丰源优299、Ⅱ优航2号、五优308等9个品种的平均每穗总粒数(152~181粒)均高于对照.桂两优2号、特优582、天优998等9个品种的结实率(78.21%~89.26%)均高于对照.准两优1141、天优3301、丰源优299等5个品种的千粒重高于对照,增幅为1.4~5.9g.参试品种中有7个品种比对照增产,增产幅度为1.5%~9.9%,其中准两优1141、Ⅱ优602、内2优6号、特优582等4个品种比对照增产3.4%以上;其余品种比对照减产,减产幅度为3.5%~10.9%.[结论]准两优1141、Ⅱ优602、内2优6号、特优582等7个品种的产量潜力高、熟期适宜,可作为南宁市早稻主推品种,其余品种可因地制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0.
<正>1中浙优1号中浙优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育成的单季杂交晚籼稻品种,是农业部确认的超级稻,2013—2015年连续被农业部推介为全国水稻主导品种,2011—2013年连续3次获中国稻博会"金奖稻品",适宜在浙江、广西、江西、湖南、海南、贵州、福建等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