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菌种的退化、老化和复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个从事食用菌生产的人,都十分关心菌种退化。据笔者所知,对这个问题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菌种很容易退化,一种认为菌种不容易退化。为了便于研究和讨论,也略谈一些浅见,就教于同行们。 (一)关于菌种退化问题。变异是一切生物包括食用菌在内的普遍属性,这是大家公认的事实。本文讨论的重点是,菌种变化的幅度有多大,特别是菌种经多少时间、传多少代,才会丧失实用价值。菌种变好当然就不存在退化的问题。所以一般都把菌种变坏叫做退化。不过,什么叫退化,至今却没有  相似文献   

2.
王志强 《食用菌》2009,31(6):28-29
菌种的分离与筛选是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的重中之重。食用菌的菌种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变异与退化,尤其是草菇菌丝,生长快退化也快,因此要定期引种或提纯复壮,才能保证菌种质量及种性稳定,从而为最终产量稳定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菌种在多年使用后,产量、品质常有退化现象。在生产中,常见的克服方法,是配制营养优良的培养基、避免长期连续转管等。作者认为,通过有性繁殖选育后代也是一种有效手段,其具体操作由单孢分离、初生菌丝交配、栽培选育几个主要环节组成。 一、材料与方法 (一)供试菌种 平菇中蔬10号,引自九江国棉一厂食用菌菌种厂,种植6年,产量下降,有畸形菇出现。  相似文献   

4.
食用菌菌种长期使用、长期保藏,以及转管次数过多,都会导致菌丝生活力降低,因此必须经过复壮才能用于生产,现将四种常用方法介绍如下: (一)组织分离提纯菌种 将原有的优良菌株,通过一定数量的栽培,然后对不同菌株从长势、出菇、产量、生物效率等方面对比,挑选出性状稳定,无劣势变异,具有该品种典型特征的七、八成熟的菇,进行组织分离培养,待菌丝长至一定长度,挑取菌丝尖端部位接入新斜面试管,即可作为继代母种供生产使用。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菌种在长期的保藏及转代过程中普遍存在生产性能变劣、种性衰退的现象。菌种退化常成为生产纠纷的焦点问题。食用菌的出菇性状是由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其变异(退化)具有剂量效应,遗传性衰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坚持以预防为主的原则,可有效减缓衰退发生的几率和速度,防止菌种退化。  相似文献   

6.
郭崇华  冯明教 《食用菌》1996,18(4):18-19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推广,已有很多菇农掌握了菌种转接、扩大培养等技术。但购回的试管菌种,就是置于冰箱也仍面临着菌种活力下降、菌丝萌发速度减慢等问题。尤其是对一些优良菌种来说,如何使其优良性状保存下来而不致发生变异?本文介绍一些易于掌握的菌种保藏和复壮方法,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7.
菌种保藏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年声 《食用菌》1992,(1):14-15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不断发展,经选育获得的优良菌株越来越多.众所周知要得到一个经生产确认的优良菌株不易,但要使优良菌株在生产中长期有效地保持其优良性状不发生退化、变异就更难了.几年来,笔者在选育优良菌株的同时,对多种食用菌种的保藏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现将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草菇有性分离选育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草菇有性分离选育种研究,表明草菇孢子分离菌株在菌丝形态,生长速率,产厚垣孢子能力,出菇,产量等性状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可以在菌丝浓密,气生菌丝多,能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的菌株中选择到较高产量的菌株应用于生产,解决草菇生产上出现的菌种老化、退化问题.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同其它的生物一样,最本质的特征是亲代和子代的相像性,香菇菌丝长出香菇,草菇孢子萌发为草菇,这种“子类父性”的现象叫遗传。它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遗传与变异。有了遗传,生命才代代相传;有了变异,生物才个个有别。但是遗传中有变异,变异中有遗传。否则,只遗传不变异就不会有今天这样形形色色的食用菌,而只变异不遗传,就可能种下平菇长出黑木耳。了解遗传变异原理,对发展食用菌生产有重要意义,它将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食用菌,更有效地改造食用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食用菌生产中存在着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即菌种“退化”。尤其是生料生产的平菇更为严重。这里所说的退化,主要指如下表现:(1)在试管斜面上,菌丝细弱,气生菌丝多,呈棉絮状;(2)在原种、栽培种生产中,菌丝弱、长势慢,易感染霉菌(绿霉菌最多);(3)在生料栽培中,表现为“吃料”慢,抗逆性差,易污染,产量逐渐(或骤然)降低等。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由菌种退化、菌种老化、品种混杂和杂菌污染等问题引起的各种纠纷时有发生。浙西(衢州)地区主栽的食用菌品种是金针菇和秀珍菇。从品种特性来看,金针菇菌种生产比较稳定,多年来没有出现菌种退化现象,即便使用有点老化的菌种,也不会出现大面积的质量事故。但是秀珍菇的稳定性比较差,很容易出现霉变、吐黄水、菌丝萎缩等现象。  相似文献   

12.
草菇有性分离选育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裕汉 《食用菌》2003,25(2):12-13
通过对草菇有性分离选育种研究,表明草菇孢子分离菌株在菌丝形态,生长速率,产厚垣孢子能力,出菇,产量等性状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可以在菌丝浓密,气生菌丝多,能产生大量厚垣孢子的菌株中选择到较高产量的菌株应用于生产,解决草菇生产上出现的菌种老化,退化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德芝  张水成 《食用菌》2003,25(5):17-18
随着食用菌生产的发展 ,菌种需求量也迅速增加。除一些专业的菌种生产厂外 ,许多食用菌生产农户也进行菌种生产 ,尤其是二、三级菌种的生产。很多生产农户由于设备简陋 ,生产技术落后 ,在菌种制作中出现很多问题 ,给食用菌生产带来很大危害。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在菌种制作中教学和科研的经验 ,并结合对一些农户菌种生产的调查与总结 ,就食用菌菌种制作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对策简述如下 :1 菌种培养料变酸发臭 菌种培养料装袋灭菌接入菌种 (一级种或二级种 ) ,几天后菌袋内散发出一股酸臭味 ,菌丝生长受抑制或停止生长。其主要原因 :①…  相似文献   

14.
金针菇菌种培养基配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金针菇生产中,往往会碰到母种或原种在瓶内过早出现子实体、菌丝老化、影响产量,为了促进菌丝生长延缓菌种老化,作者从改变菌种培养料配方着手,进行了初步探讨。材料与方法供试菌株引自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所,经栽培后进行组织分离得到试管种。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经常可以看到有一些食用菌,例如:香菇、猴头、银耳和黑木耳等的菌种,只长2/3瓶,甚至1/2瓶就出现子实体了。于是有一些厂家到处贴广告:出售“早熟丰产菌种”。结果呢?菇农吃尽这些广告的苦头。姑且不论这些厂家是否有意欺骗菇农,但发生这类问题是值得分析和研究的。例如,菌种中出现子实体快慢是什么原因?容易或很快形成子实体是一种好现象还是坏现象?现谈点不成熟的看法。从食用菌的生活史来看,双核菌丝渡过漫  相似文献   

16.
优良纯化的菌种,是食用菌栽培成功的根本保证。如何对常见食用菌试管母种外观进行鉴别,是每个制种工作者应该掌握的技术,现就这个问题作一简介:(一)双孢蘑菇菌丝在PDA 培养基上,菌丝纤细、稀疏,灰白色绒毛状或银白色绒毛状。根据菌丝着生方式可分三种类型:①气生型(绒毛型)菌株,孢子萌发7—9天出现星芒状菌落,菌丝健壮、细密、尖端粗直清晰,整齐一致,呈扇形伸展,气生菌丝似绒  相似文献   

17.
在食用菌菌种保藏过程中,保持孢子和菌丝体原有性状不退化、不变异对科研和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孢子大多采用冷冻干燥保藏,此法有效,但需一套真空干燥装置,且手续较繁琐。菌丝体一般采用低温斜面法和矿物油保藏,前者由于连续传代易引起菌株变异或混杂,后者保藏时间受到一定的限制。我所有大型液氮保藏罐设备,液氮保藏简便、有效,但液氮保藏所需的冷冻保护剂适宜与否对保藏菌种的活力有一定的影响。为此,本试验选用了不同的冷冻保护剂进行保藏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通气液体菌种生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周劲松 《食用菌》1996,18(5):8-8
自美国H·Humfeld(1948)首次成功对食用菌进行深层发酵研究后,在近50年中食用菌液体菌种研究发展速度很快。实践证明,液体菌种具有制种简便、生产周期短、菌龄整齐、菌丝生长旺盛等优点,是固体菌种难以比拟的。但传统的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要求设备庞大,工艺复杂,对其应用推广受到一定限制。本文介绍一种简便、设备小的食用菌液体菌种制作方法,并对其液体与固体菌种生产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李志香 《食用菌》1999,(4):15-16
食用菌菌种保藏的目的,是保持菌种原有的各种优良性状.目前食用菌菌种的保藏方法很多,一般常采用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等,这些方法各有特点.低温保藏法可作为菌种的暂时保藏,此种方法因菌种在冰箱或冷库中保藏2个月后,培养基便失水干缩,故需经常转管传代,菌种在频繁转管过程中易发生变异、污染和混淆,且工作量大,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液体石蜡保藏法虽然保存期长,但转接时因石蜡油包住孢子或菌丝而影响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等.为寻找一种节约人力、物力、费用低的食用菌菌种保藏方法.笔者自1990年起进行了用白胶塞代替棉塞封口保藏食用菌母种的试验,并与其他方法进行比较,得到了令人满意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0.
陈青  潘慧锋 《食用菌》2011,33(1):1-2
简述了菌种生产具有简单性、复杂性、重要性等多重属性,菌种是特殊生产资料,菌种生产风险极高,包括错种混种、杂菌感染、盲目引种推广等可控风险和种性变异、种性退化等不可控风险两大类,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控制对策,创新探索了由第三方开展食用菌种源集中出菇试验方案,并开展了相关试验实践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第三方集中出站试验为控制菌种生产风险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