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优质粳稻恢复系徐恢201的选育与利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徐恢201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用R37682作母本,与C9083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粳稻恢复系.稻米品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NY/T 593-2002)优质3级标准,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所配组合高产稳产,米质优,其中徐优201(徐9320A/徐恢201)、徐2优1号(徐20111A/徐恢201)已先后于2005年和2008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2.
徐2优1号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以不育系徐20111A与优质恢复系徐恢201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中粳新组合。该组合外观米质优,食味口感佳,产量优势强,丰产性好,耐肥抗倒,适应性广,200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该组合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和制种要点。  相似文献   

3.
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徐优201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徐优201(徐9320A×徐恢201)是一个优质高产杂交中粳新组合。2003—2004年参加江苏省杂交中粳区试和生产试验,2 a区试平均比对照9优138增产6.44%,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3.94%。大面积种植产量在9.50 t/hm2左右。米质理化指标达国标3级优质稻谷标准。该组合还表现株型优良,长势繁茂,穗大粒多,灌浆速度快,结实率高,抗病抗倒性强,高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2005年2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4.
徐优631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用BT型中粳不育系徐9320A为母本、自育优质中粳恢复系11631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稻新组合,具有优势强、丰产性好、米质优、抗性较强、制种易获高产等特点,2006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该组合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徐优733是以徐364A为母本、徐恢11733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稻组合。介绍了徐优733的亲本异交栽培特性,并从确定最佳抽穗期、合理安排播差期、掌握理想的花期相遇标准、培育多蘖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加强肥水管理、适时割叶、适量喷施"九二○"、加强人工辅助授粉、加强病虫害防治、严格去杂保纯等方面总结了该组合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6.
杂交粳稻新组合徐68优201的选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68优201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用徐91068A作母本,与徐恢201配组育成的优质高产多抗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全生育期150~155 d,株高115~120 cm,每穗总粒数180~200粒,结实率80%以上,千粒重25~26 g;稻米品质达部颁《食用稻品种品质》(NY/T593-2002)优质3级标准;接种鉴定中抗苗瘟、抗穗颈瘟,种植鉴定表现高抗条纹叶枯病。2009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201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7.
徐优3—2系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1986年用中粳不育系徐80—7A为母本,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的宁恢3—2恢复系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新组合.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母本徐80—7A于1992年10月通过专家组现场鉴定,1993年4月同时通过江苏省审定.1产量表现。 1988~1989年复测鉴定和品比试验产量较本地当家品种徐稻2号增产15%~20%,比强优势杂粳组合盐优57增产5%~7%。1990年江苏省杂交粳稻预备试验,平均单产628.7kg/亩,较盐优57(CKl)和盐粳2号(CK2)分别增产8.62%和14·85%。1991~1992年参加江苏省杂粳区试,两年平均…  相似文献   

8.
徐91068A是江苏徐淮地区徐州农科所育成的优质中粳不育系,具有不育性稳定、分蘖力强、异交结实率高、配组优势强等特征。2008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组织的育性鉴定。高产繁殖应注意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主攻丰产苗架、病虫害防治、认真去杂保纯等技术。  相似文献   

9.
徐优3—2     
徐优3—2系江苏省徐州市农科所1986年用中粳不育系徐80—7A为母本,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的宁恢3—2恢复系为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粳组合。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1产量表现1991~1992年参加江苏省杂粳区试,两年平均亩产645.0kg,比对照盐粳2号增产16.2%。1992年江苏省杂粳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41.2kg,较盐优57(CK1)增产4.7%,较汕优63(CK2)增产0.9%,较泗稻9号(CK3)增产15.4%。1991~1992年徐州市生产试验,两年平均亩…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多抗杂交中粳新组合徐优631熟期适中,产量高,米质优,综合抗性较强。2006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其母本徐9320A综合性状好,不育性稳定,开花习性好,异交率高,具有较强的配合力和优良性状的遗传传递力。其父本穗型大,抗性强,配合力好,米质优。制、繁种要注意双亲播期和播量、栽插设计、肥水管理、花期预测与调整等要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杂交水稻形势,介绍了水稻不育系的选育历史,总结了当前我国水稻不育系选育的困难及面临的主要问题,着重介绍了湖南农业大学新育成的卓201S、卓234S、展998S、南3502S等8个适合机械化制种的水稻小粒型两系不育系,选育的系列小粒不育系突出的特点是收获指数高;株型矮壮,叶片夹角小,生物产量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茎秆坚韧,抗倒性好;异交特性好,结实率高。选配的系列高产优质杂交稻组合卓两优0985、卓两优141、南两优1998等组合表现高收获指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适合轻简栽培,且杂交制种产量高、种子质量好。通过系列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选育实践,以展998S为例总结了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生物学特征,并对今后高收获指数不育系的选育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杂交中粳徐优3─2的杂种优势主要表现为:高产稳产性好,穗大粒多,产量库容大,增产潜力大,根系发达、吸收功能强,冠层结构好,群体受光率高,光合生产能力强,后期光合产物积累多等几个方面。高产栽培技术关键有:适当增加有机肥和氮肥投入,适期早播早栽,合理密植,培育高素质群体以及加强中后期施肥、灌水等。  相似文献   

13.
为选育适合机械化制种的水稻不育系,以H155S作母本、C815S与七桂B的F1代为父本进行杂交,通过自然气候条件和人工低温对育性增压选择,经过5a10代的定向培育而育成的稻米品质优、株型理想、不育起点温度低、异交习性好、配合力强的小粒型两系不育系卓201S,2016年通过海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其与大粒型父本配组,已选育出一批适合父母本混播混收机械化制种的杂交稻组合,其中卓两优581于2018年通过国家审定.  相似文献   

14.
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技术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居高不下的杂交水稻制种成本已经成为制约杂交稻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详细地分析了国内外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的现状,总结机械化制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针对我国当前形势和耕作制度的特点,结合多年育种实践,提出了通过培育小粒型不育系,利用不育系与恢复系种子粒型(主要是粒厚)的显著差异,实现父母本混播混收、收获后机械分离获得杂交种子的全程机械化制种设想。提出了适合机械化制种的小粒不育系应具备的性状特征。按此设想,笔者团队选育出了综合性状优良的小粒型不育系卓201S、南3502S、展998S等,并配组了系列高产、优质的杂交稻组合卓两优581、卓两优141、南两优1998等,成功实现这些杂交稻的高效机械化制种。卓201S等小粒型不育系及其系列杂交组合的育成,是杂交水稻机械化制种品种选育的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5.
HR107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用多系1号与恩恢995杂交F1作母本,Milyang 83作父本杂交,经连续多年自交选育而成的优质抗稻瘟病中籼水稻恢复系。所配组合宜香1A/HR107、乐丰A/HR107和金23A/HR107分别于2008年和2010年通过湖北省审定。本文介绍了HR107的特征特性及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国际水稻所选育的不育系引种观察和利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国际水稻所引进30个不育系及相应保持系,种在福州市郊观测其育性及主要不育性状,并初步配组测产。结果表明:IR46828A等15个不育系育性稳定,符合标准,IR46831A和IR46483人与明恢63的配合力好。有些组合的增产潜力可超过汕优63。  相似文献   

17.
引进11个杂交水稻新品种在长汀县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钰优180、福丰优366、金农3优3号等3个品种增产显著,农艺性状良好,可作为继续示范推广的水稻新品种。介绍了各参试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相似文献   

18.
新疆小麦品种及部分引进小麦品种资源的HMW-GS组成与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给新疆小麦品质育种中种质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利用SDS-PAGE电泳技术,对66份新疆小麦品种、69份国内引进小麦品种及67份国外引进小麦品种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HMW-GS)组成情况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小麦品种间HMW-GS变异及亚基组成类型存在较大差异,在新疆材料中,Glu-1位点共检测到11种亚基和10种亚基组合类型;国内引进材料中,Glu-1位点共检测到14种亚基和17种亚基组合类型;国外材料中,Glu-1位点共检测到18种亚基和29种亚基组合类型。但新疆材料中具有优质亚基5 10和14 15的品种(分别占28.5%和1.5%)明显少于国内外材料。这些结果说明新疆材料的遗传亲本基因比较匮乏,而国外材料的亚基变异及亚基组成种类非常丰富,因此新疆在今后的育种中要重视利用具有优质遗传背景的材料,以提高新疆小麦品种优质HMW-GS的分布频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