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了解4种硼酸盐饵剂对台湾乳白蚁工蚁的毒效。[方法]采用选择性取食方法,在室内测定4%硼酸饵剂、4%硼砂饵剂、4%偏硼酸钠饵剂和4%硼酸钠饵剂致死台湾乳白蚁工蚁的效果。[结果]除对照药物灭蚁灵能在9 d内致死全部的供试白蚁外,4种硼酸盐饵剂致死全部供试白蚁需20~24 d的时间。其中,4%硼酸饵剂对白蚁的致死速度最快,可在20 d内致死所有的供试白蚁;4%偏硼酸钠饵剂对白蚁的致死速度最慢,致死所有供试个体需24 d的时间;4%硼砂饵剂和4%硼酸钠饵剂致死全部白蚁所需的时间均为23 d。[结论]4种硼酸盐饵剂对台湾乳白蚁均具有较好的毒杀效果,值得在白蚁防治的实际工作中试验应用。  相似文献   

2.
研究探讨了水菖蒲提取物对于台湾乳白蚁与樱桃红蟑螂的触杀效果。试验采用乙醇冷浸法提取,并将其提取物对台湾乳白蚁及樱桃红蟑螂进行触杀,将提取物配制成不同浓度(7%、11%、15%、19%、23%)的使用液,试验发现提取物的触杀效果随浓度增加与时间的延长愈发明显,23%的浓度使台湾乳白蚁约在7 min即可达半数致死量LD_(50),于13 min后可达死亡率100%;使樱桃红蟑螂约在8 min即可达半数致死量LD_(50),于14 min后可达死亡率100%。由此可见,水菖蒲提取物对台湾乳白蚁及樱桃红蟑螂都有着较佳的触杀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根据南宁市2015年2月至6月危害25个单位(或业主)的白蚁种类及其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和总结,掌握了我市建筑和周边白蚁危害的种类为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截头堆砂白蚁、大长鼻白蚁。其中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截头堆砂白蚁和大长鼻白蚁危害建筑及其木构件较前两年均加重,台湾乳白蚁、黑翅土白蚁危害园林树木仍然很严重。  相似文献   

4.
通过改变台湾乳白蚁的生存条件,研究多种因素对台湾乳白蚁工蚁生存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照对工蚁生存力影响最大,可以使工蚁生存时间大大减少,水和食物也是影响工蚁生存力的关键因素.同时实验结果还表明。同等条件下台湾乳白蚁工蚁群体的大小对其生存力有一定的影响,群体越大,生存力越强.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控制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的新技术,在室内观测了采自安徽安庆,浙江诸暨、丽水,湖北宜昌和湖南衡阳、郴州的6巢台湾乳白蚁工蚁、兵蚁及其群体间的格斗行为.结果表明,台湾乳白蚁不同巢群个体间格斗与否,与巢源的地理位置无关.供试巢中,宜昌巢与郴州巢白蚁最具攻击性,它们与其他巢白蚁均发生格斗,但其攻击力较弱,格斗后死亡率高.诸暨巢和衡阳巢白蚁的攻击性相对较弱,但攻击力较强,格斗后存活率高.研究发现,台湾乳白蚁不同巢群体格斗行为与其兵蚁格斗行为相同,说明可用兵蚁格斗代替群体格斗来测试不同巢台湾乳白蚁的格斗行为.另外,格斗双方相处时间的长短,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表3参19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科技》2015,(15):167-170
就松针类树木不同部位对台湾乳白蚁引诱力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院对台湾乳白蚁引诱力最强的4种材料是湿地松树干上部木质部、马尾松根部、细叶云南松树干中部木质部和细叶云南松树干中部树皮,其中细叶云南松树干中部木质部和细叶云南松树干中部树皮2种材料对台湾乳白蚁的引诱力差异不显著。在本试验所有材料中,对台湾乳白蚁引诱力最强的是湿地松树干上部木质部,其次是马尾松根部,再次是细叶云南松树干中部木质部和细叶云南松树干中部树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松木材挥发性物质对台湾乳白蚁嗅觉行为的影响,为研发高效诱集剂提供参考依据.[方法]运用索氏提取和固相微萃取两种样品前处理方法提取松木材中的挥发性成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挥发性物质的化学组成;从鉴定出的物质中选择8种化合物,使用四臂嗅觉仪进行台湾乳白蚁嗅觉行为试验.[结果]采用索氏提取和固相微萃取前处理方法分别从松木材中鉴定出45和27种组分.从两种方法鉴定出的化合物中选取8种化合物(α-松油醇、马鞭草烯醇、乙酸龙脑酯、雪松醇、α-蒎烯、桃金娘烯醛、乙酸松油酯和长叶烯)进行台湾乳白蚁嗅觉行为试验,双向竞争试验结果,在1.00 mg/mL质量浓度下长叶烯、雪松醇、马鞭草烯醇和桃金娘烯醛对台湾乳白蚁均具有引诱作用;乙酸龙脑酯和α-松油醇对台湾乳白蚁具有趋避作用;α-蒎烯和乙酸松油酯对台湾乳白蚁的趋性不明显;四向竞争试验结果,不同质量浓度的化合物对台湾乳白蚁的引诱程度不同.[结论]松木材中存在的挥发性成分长叶烯、雪松醇、马鞭草烯醇和桃金娘烯醛对台湾乳白蚁均具有引诱作用,具有开发应用于白蚁饵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为得到引诱效果持久、不易霉变的白蚁Termitida饵料,比较了纯纤饵料、松纤饵料、桉纤饵料和松木块对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取食选择性的影响。以虫螨腈为药剂,比较了经室外埋设1个月和未经室外埋设对不同饵剂药效的影响。制成的纤维素装置埋设于园林绿地和房屋建筑周围8个月,观察对白蚁的长期引诱效果。研究发现:台湾乳白蚁对纯纤饵料的取食量显著多于松木和松纤饵料(P < 0.05),与桉纤饵料无显著差异;室外埋设处理未影响虫螨腈对台湾乳白蚁的诱杀效果;长期野外埋设,纤维素装置未发生霉变,对黄胸散白蚁Reticulitermes flaviceps,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 formosanus和黄翅大白蚁Macrotermes barneyi等均有较好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纤维素饵料对白蚁有较好的适口性,存放时间较长,对多种白蚁有较好的引诱作用,适用于白蚁的长期监测控制。  相似文献   

9.
台湾乳白蚁不同种群兵蚁形态学及COI基因序列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直接观察和显微测量技术,对来自不同地区的台湾乳白蚁(Coptotermes formosanus)9个种群中的兵蚁形态进行了研究,并对9个种群兵蚁mtDNA上的COI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台湾乳白蚁兵蚁的量值范围大于目前相关资料中记载的范围,首次发现了台湾乳白蚁兵蚁存在圆形头和长卵形头两种兵蚁,台湾乳白蚁兵蚁的囟孔形状有近圆形、扁圆形和近三角形等多种,变异较大;同时发现其种群间遗传差异小于0.2%,佐证了形态学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0.
200 0年和 2 0 0 3年的 4~ 6月对惠州市城区名木古树白蚁发生的种类与危害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 ,主要危害种类为黑翅土白蚁〔Odontotermesformosanus (Shiraki)〕和台湾乳白蚁 (CoptotermesformosanusShiraki ) ;白蚁危害程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加重 ,平均受害株率由 2 0 0 0年的 5 1.2 6%上升到 2 0 0 3年的 76.0 5 % ,白蚁危害率也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加重 ,树龄 2 0 0年以上的古树 10 0 %受到白蚁侵害。并分析了白蚁危害加重的原因 ,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瑞香狼毒对菜粉蝶生物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叶碟法、夹毒法、浸叶法、点滴法和注射法 ,测定了瑞香狼毒 (StellerachamaejasmeL .)根乙醇提取物 (简称SCEE)对菜粉蝶 (PierisrapaeL .)的多种生物活性。结果表明 :SCEE对菜粉蝶幼虫具有很强的拒食、胃毒、生长抑制及毒杀作用 ,但对菜粉蝶幼虫触杀作用差。SCEE对菜粉蝶 3、4、5龄幼虫 2 4h非选择性拒食作用的AFC50 (拒食中浓度 )值分别为 2 6.2 0、88.64、3 81.2 8μg/ml;对菜粉蝶 5龄幼虫 12、2 4、48h胃毒作用的LD50 分别为 5 6.97、2 2 .42、12 .3 2 μg /头 ;当处理浓度为 5mg/ml时 ,2d后的体重只有对照的 2 /3 ,7d后幼虫校正死亡率为 10 0 % ;12、2 4、3 6、48h对昆虫毒杀作用的LD50 分别为 9.72、2 .68、1.60、1.0 8μg/头 ;对 3、4、5龄幼虫触杀作用的LD50 分别为 0 .3 7、2 .10、5 2 .48μg/头  相似文献   

12.
广西地不容的杀虫活性及有效成分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首次研究了广西地不容的杀虫活性及有效成分。结果表明,广西地不容植株各部位对褐飞虱均有触杀活性,而以块根甲醇提取物的活性最高,LD50值为1.5794 ?g/头。通过活性跟踪,从块根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主要杀虫有效成分l-罗默碱,其对褐飞虱具有很高的触杀毒力,LD50值为0.0443 ?g/头,是防治褐飞虱的化学杀虫剂马拉硫磷毒力的7.48倍。l-罗默碱对褐飞虱也有胃毒杀虫作用。  相似文献   

13.
Insecticidal activities and active ingredients of Stephania kwangsiensis Lo. were studied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ll parts of S. kwangsiensis Lo. had contact activity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s, Nilaparvata lugens Stal, and the contact activity of methanol extract from root tubers was the highest, with a LD50 value being 1.5794 lag/female. l-roemerine was isolated from root tubers of S. kwangsiensis Lo. and identified, and it was the main active ingredient. l-roemerine had high contact toxicity to brown planthoppers, with a LD50 value being 0.0443 lag/female. Contact toxicity of l-roemerine to brown planthoppers was 7.48 times that of malathion, the convientional chemical insecticide used for controlling brown planthoppers.l-roemerine also had stomach poison activity against brown planthoppers.  相似文献   

14.
丹皮提取物和丹皮酚对几种中药材害虫的毒杀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熏蒸法和点滴法测定丹皮提取物和丹皮酚对几种中药材害虫的熏蒸及触杀毒力试验结果表明,丹皮提取物对4种仓虫成虫的熏蒸活性大小顺序为:赤拟谷盗>谷蠹≥药材甲>玉米象,对药材甲成虫的熏蒸活性丹皮酚明显高于丹皮提取物,随着药物浓度或熏蒸时间的增加,试虫的死亡率明显增加丹皮提取物对药材甲成虫的触杀作用高于赤拟谷盗;对药材甲成虫的触杀作用丹皮提取物高于丹皮酚;随着药物点滴剂量或点滴处理后时间的增加,试虫的死亡率明显增加并利用毒力回归式Y=A+BX中B值及由此求出的LC50或LD30值大小比较不同药物对不同虫种的毒力大小  相似文献   

15.
亚硒酸钠对小鼠的半数致死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亚硒酸钠对小鼠的急性毒性作用和半数致死量(LD50)。给70只小鼠分别以2.77、4.3、6.67、10.3、16和24.8 mg.kg-1剂量的亚硒酸钠溶液一次性灌胃,对照组以相同剂量的蒸馏水灌胃,观察7d内小鼠的毒性反应和死亡情况,以改良寇氏法计算LD50,并观察毒性作用。结果表明,亚硒酸钠对小鼠的LD50为10.8 mg.kg-1,其95%可信限为9.0~13.0 mg.kg-1。进而说明,亚硒酸钠有一定的毒性,需要进行毒理学研究,临床应用时应考虑其安全用量。  相似文献   

16.
以赤子爱胜蚯蚓(Eisenia,foelida)和自然蚯蚓为试材,通过土壤法和滤纸膜片法测定了辛硫磷、甲氰菊酯及其混合剂三种农药对蚯蚓的LD50影响。结果表明:辛硫磷、甲氰菊酯及其混剂土壤法和滤纸法对蚯蚓的LD50分别为8.0,1.08,2.63mg/kg和18.16,7.46,11.69mg/kg。三种农药对蚯蚓的毒性均属于中毒级  相似文献   

17.
标准海塘白蚁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求海塘白蚁综合治理和治理效果检测的方法和措施,结合标准海塘的白蚁治理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50 kPa压力条件下,药物灌浆的有效渗透范围可达1 m以上,通过药物灌浆不仅可充填海塘内的空隙,同时可基本杀灭海塘内原有的白蚁巢群,并在海塘内形成连续的药土屏障。通过同物质同条件的检验孔灌浆,可检测药物灌浆的充填程度;通过白蚁的检查与杀灭,可检测药物灌浆对海塘白蚁的杀灭效果,同时可杀灭海塘内残留的巢群。表3参7  相似文献   

18.
采用滤纸接触法和自然土壤法研究了有机磷农药敌敌畏对蚯蚓的急性毒性效应,结果显示,用滤纸接触法测得敌敌畏对蚯蚓的LD50为0.14g/L,自然土壤法测得敌敌畏对蚯蚓的LD50为1.11g/L,自然土壤法中敌敌畏对蚯蚓的毒性相对较低,原因可能是自然土壤中成分复杂,敌敌畏或其降解产物与其中某些成分结合,从而降低了敌敌畏的毒性所至。  相似文献   

19.
对兽药新制剂促反刍注射液(CFC)进行了急性毒性试验、局部刺激试验和过敏性试验。用90只小白鼠按点斜法试验设计,以剂间比为1:0.8的7个剂量组测得CFC腹腔注射的LD_(50)为35.05mL/kg,95%置信区为31.2~39.39 mL/kg,相当于制剂主药总量5054~6389mg/g符合化学物质分级低毒级标准。证明CFC为低毒药物,无过敏性,比较安全。因此有轻度刺激性,适于静脉注射。  相似文献   

20.
炎毒热清及其微乳制剂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和体外抑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评价炎毒热清(AEE)及其微乳制剂(AEE-ME)的安全性和抑菌活性。[方法]用灌胃法对小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并采用改良寇氏法计算半数致死量及其95%可信区间;采用杯碟法研究抑菌作用。[结果]AEE经小鼠口服LD50为10.937 g/kg,95%可信区间为9.309~12.850 g/kg;AEE-ME经小鼠口服LD50为5.357 g/kg,95%可信区间为4.388~6.566 g/kg。AEE对猪大肠杆菌O149、金黄色葡萄球菌、鸡白痢沙门氏菌、无乳链球菌的MIC分别为10.00、20.00、20.00、10.00 mg/ml;AEE-ME对上述4种菌的MIC依次为5.00、10.00、5.00、5.00 mg/ml,对绿脓杆菌的MIC为20.00 mg/ml。[结论]AEE属实际无毒性物质,AEE-ME为低毒性物质,二者均有抑菌活性且AEE-ME抑菌作用强于AE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