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研究结合生产实践,采用大群生产试验方法,对标准化饲养的8 540栋鸭舍,健康同源樱桃谷商品鸭苗3 094.4万只,按统一饲养方式和管理程序进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樱桃谷肉鸭地面平养饲养模式下,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代谢能维持需要为每千克代谢体重455.1、305.5、342.8、541.7 kJ,每增重1 kg需要代谢能为16.97、19.86、19.65、15.95 MJ。各季节之间代谢能维持需要量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代谢能增重需要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按照月份统计,樱桃谷肉鸭代谢能维持需要8月份最低,5月份最高;增重需要8月份最高,5月份最低。研究结果表明,樱桃谷肉鸭地面饲养模式下,夏季代谢能维持需要最低,冬季最高;冬季代谢能增重需要最低,夏季最高。不同季节代谢能需要量可以用以下析因模型预测:春季:MER=16.97BGW+0.455W0.75;夏季:MER=19.86BGW+0.305W0.75;秋季:MER=19.65BGW+0.343W0.75;冬季:MER=15.95BGW+0.542W0.75。式中:MER为肉鸭代谢能需要量(MJ/d);BGW为活体增重(kg);W0.75为代谢体重(kg)。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结合生产实践,采用大群生产试验方法,对标准化饲养的2847栋鸭舍,同源樱桃谷商品肉鸭2925万只,按统一饲养方式和管理程序进行生产试验。试验日粮分为前期(1~19d)、中期(20~29d)和后期(30d~出栏)3个阶段,记录各饲养阶段肉鸭的采食量、增重、死亡率。结果表明:春、夏、秋、冬肉鸭氨基酸需要量的析因模型分别为:春季:METR=0.0050BGW+0.1818W0.75;夏李:METR:O.0055BGW+0.1554W0.75;秋季:METR=0.0050BGW+0.1945W0.75;冬李:METR=0.0038BGW+0.2651W0.75。春、夏、秋、冬四个季节肉鸭的蛋氨酸维持需要分别为每千克代谢体重0.1818、0.1554、0.1945、0.265lg;肉鸭每增重lg体重需要蛋氨酸为0.005、0.0055、0.005、0.0038g。冬季肉鸭摄入的蛋氨酸用于维持需要的量高于其它季节,以夏季最少,春季与秋季肉鸭用于维持需要的蛋氨酸量相当。而肉鸭冬季用于单位增重所需的蛋氨酸最少,其他季节相近。研究同时表明,不同的出栏日龄肉鸭增重lg所需的蛋氨酸量不同,随着肉鸭出栏日龄的延长,肉鸭每增重1g所需的蛋氨酸的需要量逐渐提高。  相似文献   

3.
樱桃谷肉鸭对能量和蛋白质需要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本研究采用饲养试验、代谢试验和比较屠宰试验测定樱桃谷内鸭对能量和粗蛋白质的需要量。结果表明,樱桃谷肉鸭的平均维持代谢能(MEm)和维持粗蛋白(CPm)的需要量是:1~21日龄MEm=925.8 KJ/W~(0.75)/d,CPm=10.2g/W~(0.75)/d:21~49日龄MEm=884.5 KJ/W~(0.75)/d,CPm=8.2g/W~(0.75)/d。平均每克增重所需代谢能和粗蛋白质:1~21日龄分别为10.1 KJ,0.2 g:22~49日龄分别为23.9KJ,0.3g。故樱桃谷肉鸭每日代谢能总需要量(Y_(ME))和粗蛋白质总需要量(Ycp)可按下列公式推导:对于1~21日龄:Y_(ME)=925.8W~(0.75)+10.1△W(KJ/d);Ycp=10.2W~(0.75)+0.20△W(g/d);对于22~49日龄:Y_(ME)=884.5W~(0.75)+23.9△W(KJ/d);Ycp(?) .2W~(0.75)+0.29△W(g/d)。式中,W~(0.75)为肉鸭代谢体重(单位kg),△W为日增重/单位g)。试验结果显示,日粮的能量和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鸭的能量和蛋白质需要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4.
选择18头健康、体重(183.58±7.89)kg的6月龄利木赞×鲁西黄牛杂交生长牛,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和尼龙袋试验,研究了7~10月龄生长牛的蛋白质需要量及其代谢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本试验日粮的粗蛋白质对7~10月龄生长牛的消化率、沉积率和瘤胃降解率分别为75.93%、35.28%和56.28%。生长牛在7~10月龄时的维持粗蛋白质需要量为6.46 g/kgW0.75.d,增重的粗蛋白质需要量为463.42 g/kg。生长牛在7~10月龄时期,其粗蛋白质需要量(RCP,g/d)、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RDCP,g/d)和瘤胃降解蛋白质需要量(RDP,g/d)可按下式计算:RCP=6.46W0.75+463.42△W;RDCP=4.91W0.75+351.87△W;RDP=2.76W0.75+198.04△W。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蛋白质需要量,试验采用饲养试验、消化代谢试验研究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蛋白质需要量及氮代谢规律,选用144日龄、体重相近[(14.57±0.32)kg]的崂山奶山羊断奶母羊30只,采用单因素设计,随机分成3个处理,每个处理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分别饲喂能量、纤维、钙及磷水平基本一致,粗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10.5%、13.2%和15.8%的3种饲粮。结果表明:15.8%组试验羊具有最高日增重120.86 g/d,极显著高于10.5%组(105.49 g/d),试验羊每增重1 g需要粗蛋白质0.36 g/d。育成期崂山奶山羊蛋白质需要量析因公式分别为RCP=3.27 W0.75+0.38△W、RDCP=2.43 W0.75+0.27△W,沉积蛋白=1.24W0.75+0.12△W[RCP为粗蛋白质需要量(g/d),RDCP为可消化粗蛋白质需要量(g/d),W0.75为代谢体重(kg),△W为平均日增重(g/d)]。  相似文献   

6.
试验系统研究不同季节(春、夏、秋、冬)与养殖密度条件下(2.7、3.6、4.4只/m2)发酵床养殖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较传统的水养模式,不同季节发酵床养鸭均可显著改善肉鸭的成活率、出栏重和饲料报酬(P0.05);夏季肉鸭成活率、出栏重与采食量均为最低,秋季肉鸭成活率、出栏重与总料重比为最优;不同饲养密度条件下,发酵床养鸭较传统水养均可显著提高肉鸭成活率和料重比(P0.05),且肉鸭生产性能随着养殖密度的降低而提高。结论:不同季节和饲养密度条件下,发酵床养殖均可改善肉鸭部分生产性能,肉鸭生产性能随饲养密度降低而改善。  相似文献   

7.
测定和分析集约化奶牛场4个季节育成牛与泌乳牛两饲养阶段的试验动物尿样中的pH值、化学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铜、锌等主要指标.结果显示:集约化奶牛场四季节育成牛尿样中pH值在四季节间差异不显著;产尿量为秋季最大,冬季最小;化学需氧量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氨氮为秋季最大,夏季最小;总氮为冬季最大,夏季最小;总磷为冬季最大,春季最小;铜为春季最大,秋季最小;锌为冬季最大,秋季最小,且每个指标季节差异不尽相同.4个季节泌乳牛尿样中各指标值的变化规律:pH值春季最大,夏季最小;产尿量为秋季最大,春季最小;化学需氧量秋季最大,夏季最小;氨氮为秋季最大,冬季最小;总氮秋季最大,夏季最小;总磷为秋季最大,春季最小;铜为春季最大,秋季最小;锌为冬季最大,秋季最小,且每个指标季节差异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8.
玉米-豆粕型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选用 1 80 0羽 0日龄的樱桃谷肉鸭 ,依性别随机分为 3组 ,每组设 4个重复 (每个重复 1 5 0羽鸭 ,公母各半 ) , 组为对照组 ,饲喂基础日粮 , 组和 组为试验组 ,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 0 .1 %的肉鸭酶制剂 HF-1 5 1 1 A和 HF-1 5 1 1 B。试验结果表明 :肉鸭酶制剂 HF-1 5 1 1 A和 HF-1 5 1 1 B可显著地提高樱桃谷肉鸭的日增重 ( P<0 .0 1 ) ,改善樱桃谷肉鸭的饲料转化率 ( P<0 .0 5 ) ,提高经济效益 ;樱桃谷肉鸭的增重和饲料转化率 ,试验组间差异不明显 ( P>0 .0 5 )  相似文献   

9.
通过收集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2016—2018年饲养的云上黑山羊所产羔羊的数据,统计分析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所产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日增重和断奶成活率的差异。结果:(1)夏季产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秋季产羔羊的对应指标(P0.01);冬季和春季所产羔羊的初生重、断奶重和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夏季产的公羔断奶重极显著高于春季产的公羔断奶重(P0.01),初生重和日增重显著高于春季产的(P0.05);夏季和冬季所产的公羔、母羔的初生重、断奶重、日增重差异均不显著;春、夏、秋、冬四季的成活率分别为93.59%、93.54%、87.22%、85.39%,夏季和春季的成活率极显著高于秋季和冬季(P0.01),秋季和冬季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春季和夏季的成活率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夏季产羔可以对羊只的初生重、断奶重、日增重及成活率产生最好的影响,在实际生产中,采用春季配种、夏季产羔的繁育制度可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河北地区肉鸭饲养密度状况,收集了河北省武强县牧兴肉鸭养殖专业合作社2014—2019年的肉鸭养殖记录,研究了不同季节肉鸭饲养密度、生产性能和养殖效益。结果显示:冬季肉鸭饲养密度显著高于夏季和春季,且出栏重和日增重也呈现相同趋势(P0.05);高密度饲养肉鸭出栏重和日增重显著增加,但单只养殖利润显著下降(P0.05);肉鸭春、夏、秋、冬季节适宜的饲养密度分别为:6~8只/m~2、4~6只/m~2、6~8只/m~2、4~6只/m~2,此时单只利润和单位面积利润均最好。由此可见,饲养季节是对肉鸭的生产性能、养殖密度和养殖利润造成较大影响的重要因素,养殖户在环控设施水平有限的条件下,应考虑季节因素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以实现养殖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杂粕型饲粮添加不同复合酶制剂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消化酶活性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264只健康1日龄樱桃谷肉鸭随机分为3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22只鸭.1组饲喂玉米-杂粕型基础饲粮,2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酶1(由聚糖酶、甘露聚糖酶、葡聚糖酶组成)100 mg/kg,3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酶2(由聚...  相似文献   

12.
鸭源副黏病毒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鸭源副黏病毒(DPMV)SDFC株分别人工感染21日龄健康非免疫樱桃谷肉鸭和SPF雏鸡,观察试验鸡、鸭的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于感染后不同时间剖杀,观察各组织器官的病理变化,并进行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显示,鸭感染DPMV后发病率为100%,死亡率为43.3%;而鸡感染后的发病率、死亡率均为100%。病理组织学研究结果显示,鸭感染DPMV后,以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脾脏、法氏囊广泛性出血、变性为特征,消化道病变较轻微;而鸡感染DPMV后,各组织器官广泛性出血,脾脏、胸腺、法氏囊、肝脏、胰腺、肾脏、心肌组织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食管、腺胃和各段肠管广泛性出血,并伴有黏膜脱落。结果表明,DPMV对鸡、鸭均有较强的致病性,而与鸡相比,对鸭的致病性较弱。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对樱桃谷肉鸭的致病性。本试验利用1株鸭源H9N2亚型AIV分别通过静脉注射和鼻内接种途径感染2周龄健康樱桃谷肉鸭,观察感染鸭的症状、排毒规律及组织学变化,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CD4^+和CD8^+T细胞变化规律,实时荧光定量(RT-qPCR)检测脾脏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并测定血清HI抗体效价。结果显示,攻毒后,静脉注射组鸭出现体质量增长显著缓慢、呼吸道症状以及全身性感染,而鼻内接种组鸭无明显临床症状,仅发生局部感染;两攻毒组鸭泄殖腔较气管排毒量高且排毒时间长;外周血CD8^+T细胞显著升高,并且脾脏IFNA、IFNB、IFNG和IL2表达水平上调,IL1B和IL6表达水平仅在静脉注射组上调;血清HI抗体水平低且维持时间短。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H9N2亚型AIV对樱桃谷肉鸭致病力较弱,仅静脉接种组引起鸭体质量增长缓慢及呼吸系统出血、淋巴细胞浸润。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植酸磷水平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樱桃谷肉鸭504只,随机分为7组,包括1个高非植酸磷(前期4.0 g/kg;后期3.4 g/kg)对照组和6个低非植酸磷(前期2.4 g/kg;后期1.8 g/kg)试验组.试验组饲粮采用2×3因子完全随机设计,植酸磷设2.00和3.50 g/kg2个水平,植酸酶设500、1 000和1 500 U/kg 3个水平.每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鸭.试验期40 d.结果表明,饲粮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全期平均日增重(ADG)(P<0.01)、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1)以及后期料重比(F/G)(P<0.05),其中高植酸磷饲粮显著优于低植酸磷饲粮(P<0.05).植酸磷和植酸酶水平对末均重、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呈现显著的互作效应(P<0.05).低植酸磷饲粮中肉鸭ADG和ADFI随着植酸酶添加量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高植酸磷饲粮中1 000 U/kg组显著高于500 U/kg组(P<0.05),与1 500 U/kg组无显著差异(P>0.05).植酸酶水平显著影响肉鸭21和40日龄血清磷水平以及21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P<0.01),但对21和40日龄血清钙水平和40日龄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结果提示,在低非植酸磷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肉鸭的生长性能,其中在高植酸磷饲粮中的效果优于低植酸磷饲粮;随着植酸酶水平的增加,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中添加染料木素对肉鸭屠宰性能及脂肪代谢的影响。选取1日龄樱桃谷肉鸭300羽,雌雄各半,按照配对试验原则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I组和II组日粮中分别添加3、6 mg/kg染料木素,每组100羽,雌雄各50只,试验进行7周后,从每个处理组抽取20只肉鸭,屠宰用于试验测定(每组10公10母)。结果显示,与相应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染料木素对母鸭屠宰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日粮中分别添加3、6 mg/kg染料木素均可显著降低雄性肉鸭腹脂率、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总胆固醇(T-CHO)水平;添加6 mg/kg染料木素还可显著提高雄性肉鸭瘦肉率及血清瘦素水平。本试验结果表明,染料木素可通过生化途径促进雄性樱桃谷肉鸭的脂防代谢,并表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饲粮中不同水平精氨酸(Arginin,Arg)对肉鸭生长、免疫器官重量和结构的影响。选用96只0日龄(刚出壳)樱桃谷鸭,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分别饲喂Arg缺乏的基础饲粮(Arg含量为0.62%)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0.50%、1.00%Arg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内测定肉鸭的生产性能。21日龄时,屠宰取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测定免疫器官重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并制作切片观察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饲粮缺乏Arg显著降低肉鸭的增重(P0.01)和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重量(P0.05);显著降低胸腺、脾脏指数(P0.05),而对法氏囊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Arg使鸭的胸腺小叶皮质增厚,胸腺小体增多,脾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脾小结体积变大,法氏囊皱襞发达。说明饲粮Arg水平显著影响肉鸭生长和免疫器官的发育,饲粮Arg含量为1.12%时最佳。  相似文献   

17.
作者根据生长激素基因5’-UTR和3’-UTR的序列设计5对引物,用PCR-SSCP的方法对北京鸭、西湖野鸭、樱桃谷鸭、金定鸭、山麻鸭、荆江鸭、绍兴鸭、缙云麻鸭等8个品种共436个样本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在第1对引物中检测到了多态性。对2种类型的片段纯化测序,结果发现在5’-UTR第230位和244位碱基发生了突变,分别由C突变为G、由C突变为A。但只在金定鸭、荆江鸭、绍兴鸭中发现多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金定鸭的AB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荆江鸭和绍兴鸭,且金定鸭A等位基因的频率也显著高于荆江鸭和绍兴鸭。  相似文献   

18.
将180只14日龄樱桃谷鸭随机分成3组,每组3个重复,在含酮7.1mg/kg(测定值)的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10mg/kg,95mg/kg和150mg/kg的铜,进行21d的饲养试验。结果,随着日粮中铜水平的提高,肉鸭的日增重有增加趋势,日采食量不受影响,饲料转化率略有下降。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对2424羽(公404羽,母2020羽)5月龄樱桃谷SM3父母代种鸭产蛋量进行15个月的跟踪观测,并对产蛋率(Y)与饲养月龄(x)之间的回归关系进行分析。其回归方程:y=-361.983 117.989x-9.722x2 0.247x3。根据此回归方程可推算出樱桃谷SM3父母代种鸭各阶段的产蛋率,拟制定科学管理和饲养配套新技术,可望大幅度提高饲养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