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省民航局和周口地区农科所、西华县棉办、华中农学院、河南省棉办、周口地区棉办和国营黄泛区农场协作,在我省西华县棉区成功地进行了飞机喷硼试验并取得成功。结果表明:棉田使用飞机喷洒4%硼砂水溶液每亩5市斤,含硼砂0.2斤,(每架次装80斤硼砂加水1920斤),平均亩产皮棉125.3斤,比对照每亩皮棉110斤,增产15.3斤,增产率13.9%,达显著水平。棉花品质也有所改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两年棉花飞机喷硼共增收皮棉65366.4斤,纯增收入129028.7元,为投资的12倍,达到了既增产又增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 硼素是棉花生育中必需的一种微量营养元素。我区试验研究与大面积施硼实践结果表明,一般棉田喷硼2至3次,棉花增产15%左右。1984年全区棉田喷硼面积达60多万亩,占植棉面积的30%以上。因此,推广棉田喷硼技术是一项施用安全(无毒害)、投资少(每亩4至6角)、效益大(一般亩增产15斤皮棉、增收20元)的经济植棉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 从1980年开始,对棉花施硼进行了试验、示范,结果表明,硼对增加棉花产量和提高棉花品级具有良好作用.1981年全区棉田施硼面积13,000亩,1982年为60,000亩.现将三年田间试验结果整理于后:一、棉花硼肥基本肥效试验:试验处理:(1)对照(不施硼肥);(2)硼作种肥(硼砂0.8斤/亩,施于播种沟种子一侧,不拌种,不施在种子之下);(3)硼作追肥+喷硼(硼砂0.5斤/亩,兑水  相似文献   

4.
一、棉田种植绿肥可以提高棉花产量 棉田种植绿肥是解决棉田肥源,保证棉花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我省从1962—1964年期间,在棉田绿肥试验方面,曾先后进行了10个试验27项处理,都一致表现增产,其增产幅度为6—42%。1963年,荆州专区农业局在石首、监利两县重点调查十个生产大队,棉田用苕子压青;子棉增产65%;我所连续三年试验结果,棉田种植黄花苜蓿后,棉花产量逐年上升,由原来每亩产子棉312.9斤上升到385斤,国营蒋湖农场棉田种  相似文献   

5.
<正> 油菜在苔期或花期喷硼,都有增产作用.据1980年全省12个县市63个试验示范点喷硼试验结果,在油菜抽苔或盛花期,每亩喷0.2%浓度的硼砂水溶液100斤,增产的55个点,增产幅度为3.1-55.6%,平均增产14.8%;减产的8个点;平均减产12.1%.苔期喷硼,平均增产21.7%;花期喷硼平均增产11.6%;苔、花两期喷硼平均增产  相似文献   

6.
在棉田开展桑玛速溶硼不同用量对比试验,调查施用硼肥对棉花生育进程的影响,及其对植株生物学性状、产量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从而得出田间最佳用量,为有效指导棉花持续增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棉田施用桑玛速溶硼后,可有效降低空果枝数,提高棉花结铃率,并显著提高棉花产量,各处理均比对照产量高,增产幅度随施用量增加而增长。建议大田生产以每次667米2施用50~60克速溶硼,分别于棉花蕾期、花期叶面喷施,增产效果比较理想。  相似文献   

7.
1981年,在全国27个产棉县的109个田间试验及84个示范片的试验结果指出:棉花施硼可增加单株铃数、单铃重和衣分,平均每亩增产皮棉13.6斤,增产率11.95%。施肥方法可以作种肥、亩期追肥,或现蕾后叶面喷施3—5次。一般每亩施硼砂0.8—1.0斤。根据1227个棉田土样分析,平均含有效硼0.35PPM,95%以上的土样有效硼均低于0.8PPM,试验结果还表明,我们过去提出的以有效硼0.8PPM作为土壤潜在性缺硼的田间植株诊断指标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8.
<正> 1984年对大豆进行了钼、硼拌种和喷施多点联合试验。设钼酸铵拌种,硼砂拌种,钼、硼混合拌种,喷钼、喷硼、喷铝+硼混合液等项处理,都比对照<不拌、不喷肥>增产。每亩纯经济效益都在7.1~10.13元之间。尤以喷钼、硼混合液和钼酸铵拌种的处理,增产多,效益大。一、试验处理: 试验设七个处理,以不拌不喷肥的为对照。1、钼酸铵拌种:15克钼酸铵用热水半斤溶解,拌大豆种籽15斤。2、硼砂拌种:15  相似文献   

9.
<正> 地面薄膜复盖是棉花栽培上一项新的技术措施,增产效果显著.1980年棉花地膜复盖试验田3.2亩,平均单产皮棉289.8斤,其中沈家大队杨庄五队0.45亩,收皮棉139.8斤,折合亩产310.6斤,1981年地膜复盖棉花12亩,单产都在250斤以上,其中郑庄、杨庄4亩多盖膜棉花,单产皮棉都突破300斤.地膜复盖棉田增产的原因主要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过磷酸钙通过棉田绿肥——光叶紫花苕子后耕翻植棉,与过磷酸钙直接施于棉田作基肥,对增产棉花的经济效益,我们在苏北盐土棉区进行了试验研究。兹将研究结果报导于后,以供参考。 一 施用过磷酸钙对绿肥作物的增产效果 棉田绿肥光叶紫花苕子于秋季在棉花行间套种时,每亩用过磷酸钙10斤和20斤作基肥,集中施入播种沟内,植株健旺,单株干物重增加。苗期单株干物重施磷肥的,比不施磷肥的对照增重34.4—59.01%,生长盛期增重37.57—55.56%。于棉花  相似文献   

11.
<正> 我省常年棉田面积900至1千万亩,约占全国棉田面积的八分之一,总产量占全国第三位.但总的来看,单产不高,与全国平均单产相比,有27年低于全国平均单产,一年持平,只有两年略高于全国平均数2-3斤.各地单产也很不平衡,以1980年为例,高产地区单产140斤,低产地区29斤,相差一百多斤;高产县256斤,低产县15斤;公社间相差更为悬殊,高产公社276.5斤,低产公社只有10斤.这些都说明我省棉花的增产潜力很大.现就如何挖掘我省棉花增产潜力,迅速提高棉花产量,充分发挥我省棉花优势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棉花施用络合型硼肥肥料效应,为北疆棉田科学合理施硼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方法]通过大田试验,设6种处理,采用叶面喷施普通硼肥和络合型硼肥,研究不同硼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施用硼肥和络合型硼肥均能增加棉花的单株结铃数及单铃重,提高棉花产量;其中采用叶面喷施络合型的硼对棉花增产效果最好,施硼处理棉花产量增加4.49; ~ 13.36;,施络合型硼棉花增产最高达到20.39;;在棉花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各处理与对照相比于物质积累量升高,其中施用络合型硼的处理棉花根系、棉壳、籽粒干物质重较对照达显著水平.[结论]叶面施络合型的硼肥更有助于棉花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络合型硼肥的增产作用显著高于普通硼肥.  相似文献   

13.
<正> 清丰县古城公社东佛店大队,1982年春与地,县农业局、公社农技站签订千亩棉田技术联产承包合同,定产指标亩产皮棉120斤,由于双方严守合同,1982年1000亩棉田,亩产皮棉l75斤,总产17.5万斤,比承包单产每亩增产55斤,全大队向国家交售皮棉16.5万斤,仅棉花就收入43万元.由于棉花丰收,一年还清了国家贷款1.5万元,新打机井5眼,大队搞农业积累2万元.实行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2种叶面硼肥在棉田的肥效。[方法]2007年5~10月新疆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131团12连安排了双龙硼肥效的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喷施该公司生产的双龙硼叶面肥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蕾期、花期和铃期棉花喷施叶面肥双龙硼450 g/hm2或双龙硼600 g/hm2各喷施1次,能有效地改善棉花的营养生长,促进棉花生长发育,提高棉花的产量。[结论]双龙硼叶面肥具有较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凤台县张集公社前崗大队第七生产队,1964年在棉田进行了追施氨水增产效果試驗。其中有一点二亩迫施氨水(折合每亩二十斤,每斤兌水三十五斤),另外有一点五亩未追施作为对照。通过試驗,追施氨水的,亩产皮棉一百零二斤,未追施的,亩产皮棉七十八斤,追施氨水比未追施的增产30.7%,每斤氨水增产皮棉一点一斤;同时,还抑制了棉虫的为害,給棉田追施氨水打开了出路。1964年初,社員对氨水还不熟悉,今年决心在棉田大量使用。棉田怎样追施氨水呢?他們的做法是: 一、开沟深施:氨水是一种很好的液体氮素化肥,容易揮发,如果浇在地面上,不仅降低肥效,而且揮发出来的氨气对棉花植株还有毒害,輕的叶色变黄,重的叶子变干。因此,必須开沟深施,一  相似文献   

16.
1962—1964年,我组进行了苕子留种田使用硼、钼的试验,结果证明,硼、钼(尤其是硼)对提高苕子种子的产量有良好的效果。前两年在南京马肝土上试验,每亩用硼酸45克(9两)作苕子基肥,种子产量比对照高18.4%;初花期每亩喷0.03%硼酸液200斤,比对照增产9.6—17.4%;在初花至盛花期喷0.015%硼酸液2—3次,比对照增产13—  相似文献   

17.
天門县历年棉田面积达七十万亩左右,是湖北省最大的产棉县,一向以大面积平衡增产著称全国,农民在棉花栽培技术方面积累了不少宝貴經驗。解放后在党的正確领导下,該县棉花产量逐年递增,如平均单产1949年为皮棉12.0斤,52年为45.4斤,57年为72.8斤,58年为81.0斤,58年比49年增加了5.7倍。今年遭到80天不下雨的严重旱災,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今年的棉花是获得空前丰收的。据初步统计,皮棉总产量达400万担,比去年增产3成以上,提前一年超额完成本省第一个五年计划棉花生产的指标。 根据统计局的数字,今年按实播棉田面积计算,平均单产皮棉达46.7斤,按实收面积计算,则达49.1斤,比去年平均单产32.2斤,约增加45%以上。  相似文献   

19.
棉田塑料薄膜地面覆盖的环境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塑料薄膜地面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在园艺和粮食作物方面已有不少报道,但在棉花作物上迄今研究甚少。Bennett(1966年),Ashley,Elsner(1974年)曾报道了黑色塑料薄膜棉田地面覆盖对棉田生育的影响。我们于1976年开始研究无色透明塑膜地面覆盖与棉花生育的关系及其对棉田环境的影响。经过6年的研究和示范,1981年在山西省覆盖的推广面积约3万亩,全国约7万亩。一般增产幅度达30—50%,每亩增产皮棉30—60斤。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棉花是中等需硼、强耐硼的作物。近几年,由于棉田氮、磷肥施用量的增加和棉花产量的不断提高,硼元素呈现相对亏缺现象。本试验探讨了硼肥喷施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以供棉农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