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近年来,樟树市紧扣江西省中医药强省战略和“中国药都”振兴工程的部署要求,创新产业发展机制,通过大力推广中药材种植驱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77万亩,其中森林药材11.6万亩,拥有万亩基地1个、千亩基地44个、百亩基地178个、种苗基地6个,种植面积居江西省各县市首位,中药材种植年产值达百亿元,受益农户2.86万户,户均年增收超过2万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保山市以中药材种植为主的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较为迅速,进一步提高了林地利用率,切实巩固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成果。分析保山市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着野生资源开发过度、现代化种植进程缓慢、产品加工业发展较为落后,产业效益不明显、市场信息不畅、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提出建设优质中药材基地、培育壮大本土潜力企业等建议以促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林草中药材作为中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加快推进中医药现代化、产业化,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动中医药和西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才能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防病治病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为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2021年7月5日,  相似文献   

4.
介绍保山市中药材品种、分布、面积、产量、产值以及各县区中药材企业等概况。阐述其产业发展优势,如拥有知名度较高的中药材品种(石斛等),中药材种植有一定规模,自然生态优越,具有一定的产业发展基础和种植研究能力等。对投入不足,基础条件差,中药材产业总体发展规模小,产业链延伸不够,市场销售及信息交流渠道不畅,野生资源开发过度等中药产业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藉此,提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中药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建设,培植本土企业,形成中药材产业链等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为推动各民族地区农村的药材种植的产业化、规模化,从而有效解决我国中医药行业的高质量药材的短缺问题,使中医药在健康中国的战略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出了药材种植的产业化也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打赢农村扶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藏药材是我国中药材领域的重要分支,因此,发展藏药材种植产业对于藏族地区农村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6.
正为贯彻落实国家发改委等十部委《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精神,近日,浙江省林业局印发《浙江省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认定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健全林下中药材标准化种植体系,规范浙江省林下道地中药材种植基地认定和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国有林场林下种植中药材实地调查,总结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对下步发展林下种植中药材提出科学的对策与措施。随着林业经济的全面发展,中草药种植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发展林下经济的新趋势。为了科学合理的利用森林资源,促进林下产业的发展,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柏县国有林场紧紧围绕“生态好起来,产业兴起来,职工富起来,林场强起来”,积极探索增收模式,在经营区内种植中药材,目的在于达到“生态得到保护、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林业经济得到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云南林下中药材龙头企业种植现状及发展趋势,参考龙头企业种植和发展先进经验,结合昆明市海口林场优越的林地资源优势和林下中药材发展实际,提出从积极培育专业市场、培育地道性良种、规范种植技术确保中药材品质、从基础研究上突破产业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记者邵岚报道2012年8月18日,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主持的中国森林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评审会上,辽宁省本溪市申报"中国森林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通过了专家评审,本溪市将成为我国首个森林中药材产业示范基地。本溪森林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野生资源丰富,地理、气候条件适宜,种植技术成熟,拥有大量熟悉森林中药材种植技术的专业大户,品种档次、专业化程度均属全国一流。有关专家在评审会上说,本溪市森林中药材产业已经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10.
恩施州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许多道地药材享誉海内外,但是当前本州中药材产业化情况不容乐观。本研究在分析了恩施中药材背景资源的基础上,对开发为产业化的主要中药材种类进行统计和调查,并实地到相关企业、GAP基地和农户进行典型调研,以查明恩施州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现状。研究结果揭示了恩施州中药产业化的内涵、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中药产业化发展的影响因素。针对恩施中药材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试给出解决方法和建议,研究结果可为该区中药产业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恩施州中药产业的进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德阳市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因素决定了德阳是中药材生长的宝地,德阳市自古以来就有将野生中药材引种、驯化的历史和习惯,近年来,德阳市中药材规模化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截止2015年底止,德阳市中药材栽植面积19 262 hm~2,其中:黄柏、杜仲、厚朴"三木药材"4 882 hm~2、丹参3 238 hm~2、其他中药材3 436 hm~2,产量81 180 t,产值10.52亿元(含中药材初加工收入),平均产值8.1万元·hm~(-2),全市农民人均在中药材种植上收入297元,由此可见,中药材种植为德阳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一定贡献,对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但是,德阳市中药材发展还很不平衡,还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深入调查分析,提出了科学制定发展规划、建立资金投入机制、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经营主体培育、加强技术人员培训的对策建议,以期对政府制定德阳市中药材种植产业可持续发展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截至2019年6月止,淳安县现有中药材种植面积8 360 hm~2,发展势头足,主要有黄精、覆盆子、山茱萸、前胡、栀子、重楼、三叶青等,其药效佳、品质好,现阶段中药材产业链已初步形成。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发展具有政府扶持力度大、自然环境优越、中药材交易市场成熟等优势,主要存在的问题有品牌效应不强、科技创新不够等。本文提出了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为根本、加快林下中药材领域创新、加快培育"淳"字号中药材品牌等对策来促进淳安县林下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具备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丰富,气候条件适宜,林地条件优越,有强大的科技团队及人才队伍支撑,基础设施条件良好,产业发展政策明晰,政府服务意识强,产业合作平台基础较好等优势,为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奠定了好的基础.在今后林下中药材产业发展中要注意解决产业定位,品种选择,发展布局,良种选育和推广,种植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4.
汪斐 《安徽林业》2013,(1):56-58
笔者结合祁门县中药材产业化发展的实践,详细介绍了该县中药材的资源、产量、种植面积、基地规模及种植龙头企业等情况,分析中药材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促进中药材良性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指出了曲靖市具有区位、气候、环境、资源、文化等多重优势,中药材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通过论述曲靖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研究分析了曲靖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了曲靖中药材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曲靖市国营海寨林场的基本情况及在森林经营中的优势,阐述了发展林果产业和林下中药材种植的意义,以及海寨林场目前面临的问题,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技术与市场》2001,(3):24-25
药物专家近日指出,自前在我国3万多种高等植物中,至少有3000种自下而上受到威胁,《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计收录389种保护植物,其中与药用有关的植物占60%以上。 据称,我国的药物种植资源存在着以下几个突出问题。首先,中药制药是以采集和消耗野生药用植物资源为代价的,当消耗量超过自然资源的再生能力时,必然会导致该物种资源总量的下降,从而使物种绝迹或濒临绝迹。长此以往,会使中医药事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次,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人类向自然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甚至是掠夺式的,使药用植物生长的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进一步加快了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灭绝速度,尤其是一些对生态环境要求较高的贵重中药材,如野生的肉放蓉、雪莲、石解等。第三,部分中药材因品种退化、盲目引种导致品质、优级品率下降,许多传统品种主产区巳无法生产出优质道地药材,这严重影响了中药材质量,最终必然导致中医药疗效和声誉的下降。 有关专家指出,资源急剧减少已成为中药产业发展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应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保护药用植物种质资源: — —建立植物园、树木园等人工保护园区进行活体引种保存。这种方法已存在几百年,对保存种...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气候、地理、技术、扶贫、效益等层次分析了大别山山核桃林下栽培中药材的可行性,总结了林下种植中药材的关键技术与管理要点,达到以短养长,实现核桃与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协同发展,为扶贫攻坚探索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研究,系统探讨了江苏林源药用植物的资源现状,指出在种植和开发利用等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种植规模集约化程度低、种苗管理混乱、产品附加值低等问题,提出今后需加强种苗管理及基地化、规模化和规范化种植,规范中药材市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江苏林源药用植物的合理开发、高效增收等产业化发展提供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西宁市有着相当悠久的中药材种植历史,近年来在政府支持、企业(合作社)带动与群众共同参与之下更是发展迅速。对当前西宁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如何更好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