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化学结构类似的小分子化合物,均为二氢呋喃香豆素的衍生物,主要存在于土壤、动植物和各种坚果中,是霉菌毒素中毒性最大,对人类健康危害极为突出的一类霉菌毒素,而黄曲霉毒素的毒理机制始终不是很明确。计算机分子对接是模拟受体和底物之间通过能量匹配和几何匹配而相互识别的过程,其被广泛运用于虚拟筛选活性物质以及初步判断分子活性和毒性等领域,并对我们进行实体分子活性毒性试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利用计算机分子对接软件Discovery Studio 3.1client,将6种常见黄曲霉毒素分子B1、B2、M1、M2、G1、G2与其具有强亲和性的蛋白进行虚拟对接实验,而这些蛋白在细胞凋亡、激素代谢、免疫抑制以及消化系统功能方面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本实验能够初步模拟黄曲霉毒素分子毒性作用位点,对于其毒理机制研究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计算机分子对接是模拟受体和底物之间通过能量匹配和几何匹配而相互识别的过程。其被广泛运用于虚拟筛选活性物质以及初步判断分子活性和毒性等领域,并对实体分子活性毒性实验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本实验是通过利用计算机分子对接软件discovery studio 3.1client,以强雌激素活性的17β雌二醇作为阳性对照,对粮食中的主要毒性物质-玉米赤霉烯酮及其两种降解产物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的雌激素活性进行初步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玉米赤霉烯酮、α-玉米赤霉醇、β-玉米赤霉醇对于雌激素的两种特异性受体α雌激素受体以及β雌激素受体的结合能量分别为-38.9894kcal/mol、-41.937kcal/mol、-27.6144kcal/mol,软件对接评分分别为:玉米赤霉烯酮113.570和106.956;α-玉米赤霉醇94.0647和72.6476;β-玉米赤霉醇115.28和107.458;计算机对接实验表明,这三种物质均有很强的雌激素活性,并且活性大小为:α-玉米赤霉醇玉米赤霉烯酮β-玉米赤霉醇。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赭曲霉毒素A的存在范围以及对人和动物的危害,并综述几种通过生物方法进行脱毒处理的实例。其中,应用最多的是生物降解法,原理是将具有高毒性和强危害性的赭曲霉毒素A降解成毒性小的赭曲霉毒素α。此外,可把植物精油当作生物抑菌剂抑制赭曲霉及其毒素的生长,加入金属钙离子来抑制已经感染OTA的植物叶片毒性,利用微酸性电解水来去除食品中的赭曲霉毒素A。为今后研究赭曲霉毒素A的脱毒处理,提供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 扩增绿脓杆菌ATCC27853外毒素基因PE40,并对PCR产物进行测序鉴定,为获得用于构建分子导向药物的毒素弹头基因PE40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PCR技术,以绿脓杆菌ATCC27853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PE40基因并测序。用DNASTAR软件将测得的序列与GenBank中的国际标准产毒株PA103的PE40基因序列进行比较。结果 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断,长度为1231bp。测序表明,ATCC27853与PA103核苷酸同源性为98%,产生了7个碱基的突变,突变碱基导致第364位的天冬酰胺变成丝氨酸,第506位的丝氨酸变成色氨酸,第515位的丝氨酸变成甘氨酸。但产生变化的3个氨基酸均不是文献报道中的重要活性位点。结论 产生变化的3个氨基酸不会对PEA的酶活性及细胞毒性产生很大影响,绿脓杆菌ATCC27853的PE40基因可用作分子导向药物的弹头。  相似文献   

5.
赭曲霉毒素A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赭曲霉毒素A是由曲霉属和青霉属菌株产生的一种有毒真菌次级代谢产物。毒理学研究表明,赭曲霉毒素A具有很强的肝脏毒性和肾脏毒性,并有致畸、致突变和致癌作用。赭曲霉毒素A广泛存在于谷物及谷物产品、香料和咖啡豆等产品中,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许多国家建立了赭曲霉毒素A的限量标准,因此有必要研究准确、灵敏的赭曲霉毒素A的检测方法。综述了赭曲霉毒素A的理化性质及其检测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筛选一株能高效降解棉籽饼中棉酚毒素的菌株,以棉酚为唯一碳源,从棉田土壤中分离筛选对棉酚具有降解作用的菌株,得到具有较高降解活性的菌株M-9,其降解率达到94.74%,对其进行了菌株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并结合其16S rDNA序列,初步确定其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通过对M-9菌株的脱毒效果研究表明,其具有降解棉籽饼中游离棉酚的能力,脱毒后棉籽饼中游离棉酚的含量降至33.18 mg/kg,符合中国国家标准饲料卫生标准规定(GB13078-2001):饲料原料棉籽饼中游离棉酚含量≤1200 mg/kg。并进行毒性饲喂试验,从而确定菌株M-9处理后的棉籽饼粉对小白鼠无毒性。  相似文献   

7.
黄曲霉毒素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对人和动物会产生毒害,具有极强的致癌和致突变作用,一般在食品生产和农作物贮藏过程中比较常见。要想控制食品及农作物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就必须充分了解黄曲霉毒素的结构及其特性。以黄曲霉毒素的分子类型为出发点,分析比较了黄曲霉毒素的结构及其特性、危害和检测方法等,重点阐述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去除方法及其效果,概述黄曲霉毒素对人类生活和生命安全的影响,展望了黄曲霉毒素的检测研究与去除方法的创新,并提出了这一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为获得灰葡萄孢的致病相关基因并研究其基因功能,筛选灰葡萄孢的T-DNA插入突变体库,获得了一株致病力增强的突变体BCt98。利用PCR和Southern Blotting技术,对突变体BCt98进行鉴定。利用TAIL-PCR技术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确定了突变体BCt98中T-DNA插入位点位于BC1G_07014.1基因的第3个外显子上。利用RT-PCR技术,确定了突变体BCt98的突变基因为BC1G_07014.1。突变体BCt98生长速度较快,菌落颜色较浅,菌丝较为致密,不产生分生孢子和菌核,且胞壁降解酶(PMG、PG和Cx)及毒素活性较野生型明显增强。表明BC1G_07014.1基因在灰葡萄孢生长、发育和致病力调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且参与调控病菌的胞壁降解酶活性和毒素活性。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不同氮磷钾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2008年在河南省洛宁县王岭现代烟草示范基地,以中烟100为材料,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施肥处理烟叶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都较低;氮、磷、钾任意两种肥料配施均可以不同程度提高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含量;氮磷...  相似文献   

10.
利用棉花枯萎病菌毒素作为选择剂,对经诱变的外植体而形成的愈伤细胞进行了筛选研究。不同的细胞群体需要不同的筛选压。诱变扩大了变异源,1.0~1.5K伦γ射线、0.15%~0.3%EMS处理4小时、1mmol/LNaN3处理2~3小时能有效地对外植体进行诱变。在一定的筛选程序下,获得了多个耐毒细胞系。耐毒细胞系及其再生株均表现出较好的耐毒性。  相似文献   

11.
在壳聚糖溶液中加入镧离子使形成壳聚糖镧(III)配合物,用H2O2对形成的壳聚糖La(III)配合物进行氧化降解,测定了降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壳聚糖镧配合物在过氧化氢的存在下降解迅速,降解从大分子量范围开始,降解产物寡糖分子量分布窄于目前通用方法.分布指数与寡糖的平均数均分子量有关,分子量在10个糖以上时,DP越小,分布指数越小.同时对壳聚糖、壳聚糖镧配合物进行了清除O2-自由基的对比研究,发现壳聚糖镧配合物清除O2-自由基活性高于壳聚糖自身.  相似文献   

12.
药用植物内生真菌在植物生长发育、抵御不良环境甚至繁育生殖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宿主的次生代谢产生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内生真菌的代谢产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部分内生真菌发酵液还可产生与宿主植物中相同的活性成分。鉴于此,本研究以传统药用植物滇重楼(P.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为实验材料,通过组织分离法及分子测序鉴定法,共鉴定出18种内生真菌,并对这些真菌进行了物理发泡及薄层层析色谱法(TLC)实验,目的是筛选出能够产重楼皂苷的内生真菌。通过对菌丝菌液皂苷的提取,最终获得产皂苷类物质的菌株数共有3株,且皂苷类物质主要存在于内生真菌的发酵液中。  相似文献   

13.
在壳聚糖溶液中加入镧离子使形成壳聚糖镧(Ⅲ)配合物,用H2O2对形成的壳聚糖La(Ⅲ)配合物进行氧化降解,测定了降解产物的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壳聚糖镧配合物在过氧化氢的存在下降解迅速,降解从大分子量范围开始,降解产物寡糖分子量分布窄于目前通用方法。分布指数与寡糖的平均数均分子量有关,分子量在10个糖以上时,DP越小,分布指数越小。同时对壳聚糖、壳聚糖镧配合物进行了清除02-自由基的对比研究,发现壳聚糖镧配合物清除02-自由基活性高于壳聚糖自身。  相似文献   

14.
研究旨在通过模拟湘白蜡在光、热等环境条件下的氧化过程,反映湘白蜡的环境稳定性和氧化特征,以期为湘白蜡的开发利用和科学贮藏提供参考依据。以300nm紫外光辐照和50℃、75℃、100℃热催化作为模拟氧化条件,通过对新鲜及氧化湘白蜡的理化指标、TG与IR分析,揭示氧化湘白蜡与新鲜湘白蜡的性质差异;采用GC-MS对新鲜及氧化湘白蜡的组成分析,明确新鲜湘白蜡及其氧化产物的种类与组成;在此基础上,结合氧化产物特征提出了光、热对湘白蜡氧化过程的催化加速的作用程度及方式。结果表明:光、热对湘白蜡的催化氧化均有一定活性,在45d氧化期内,300nm紫外辐照与50℃热催化对白蜡的氧化较弱,100℃条件下湘白蜡的氧化较为剧烈,酸值达到69.38 mgKOH/g,皂化值达到195.07 mg KOH/g。湘白蜡氧化过程中主要有降解和氧化两种反应。降解是湘白蜡分子中的长碳链裂解缩短的过程,表现为熔融峰值的降低、低熔点组分的增多及氧化产物中高级烷酸碳原子数量的高度连续性及相对含量分布的均衡性;氧化是虫白蜡分子中降解所得的游离烷烃、高级烷醇、高级烷酸继续氧化的过程,表现为酸值、皂化值的升高及羧基红外特征吸收峰的增强与分裂。  相似文献   

15.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又名呕吐毒素,是一种有很强细胞毒性、胚胎毒性、一定致畸性、弱致癌性且影响免疫系统的真菌毒素,污染严重的粮谷类食品和饲料,人畜食用后健康将受到严重危害。文章对其危害、检测方法进行了部分议论,重点调查了解了抚顺地区2008年产部分玉米样品在2009年夏季DON的平均含量。强调要加强对DON的了解,加强对其检测,加强对谷物及其制品中DON含量的重视,以保证食用谷物及其制品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真菌毒素(mycotoxin)ELISA检测方法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真菌毒素对人类及动物危害严重。人们建立了各种毒素检测方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其中的一种。本文对ELISA结合胶体金标技术检测霉菌毒素,以及与应用噬菌体展示技术产生的毒素模拟表位肽结合检测毒素的优点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水肥耦合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水肥耦合效应对烤烟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探讨不同灌水量与氮磷钾配比之间的耦合效应对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采用田间试验对不同水肥处理的烤烟质体色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进行研究。充足灌水、氮磷钾比例为1∶2∶3处理(T8)的类胡萝卜素和质体色素降解产物含量最高,限量灌水、氮磷钾比例为1∶2∶3处理(T5)次之;T5的叶绿素b和叶绿素总量最低;T8的叶绿素及其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均比T5高,但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比T5低。水肥耦合效应的最佳组合为:充足灌水、每公顷施纯N60kg、P2O5120kg、K2O180kg,其叶绿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分别为:34.89μg/g和2702μg/g,类胡萝卜素及其降解产物含量分别为:384.1μg/g和73.83μg/g。  相似文献   

18.
筛选与小麦重要农艺性状相关联的SSR标记,对小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研究利用多态性较高的80个SSR标记,对南大2419及其71份衍生后代品种(系)进行基因型分析,采用TASSEL软件的MLM (Mixed linear model)方法对籽粒产量、千粒重、有效穗、穗粒数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SSR标记...  相似文献   

19.
作物抗寒性鉴定原理与鉴定技术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赵玉田 《作物学报》1993,19(5):420-428
该项研究采取指标定性与定量,分析与综合,反复测定与田间验证结合的方法,建立和完善利用多种鉴定方法(田间多点联合鉴定、模拟逆境筛选和实验室测定)及综合指标评价作物抗寒性的技术体系,并提出了筛选抗逆“源”的方法。同时概述了小麦寒胁迫膜蛋白的种类、变化与抗冻性的关系以及介绍了作物抗寒性分子基础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种植密度和顶端调节剂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吉烟九号(当地主栽品种)为试材,于2008 - 2009年采用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种植密度和顶端调节剂对烤烟中性致香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顶端调节剂及其两者互作对烤烟中的5类香气物质(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苯丙氨酸类降解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以及其他类降解产物)含量均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