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森林步道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该文对我国国家森林步道的建设提出了几点思考。认为国家森林步道建设需要以国家为主导,由国家全面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建设覆盖全国的多条国家森林步道;突显步道的自然性与生态性,优先穿越各类自然遗产地,同时避开敏感区域,保持步道原始风貌;坚持荒野栖息与城镇景象并存,反映社会发展的历史轨迹;提供有限设施,优先穿越国家所有的土地,面向普通百姓无偿开放;建成连通世界的国家森林步道。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11月13日,国家林业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分别是秦岭、太行山、大兴安岭、罗霄山和武夷山5条国家森林步道。首批5条国家森林步道的平均里程跨度在1000-3000公里之间,总里程超过10000公里,国土步道密度为10.42公里/万平方公里。这个良好的开端将引导越来越多的人走进森林、认识森林、爱护森林、享受森林。如此长距离  相似文献   

3.
正太行山是我国地势第二、第三阶梯分界线。如果从北京出发,沿着步道向南徒步,左侧是一望无际、沃野千里的华北平原,右侧是黄土漫漫、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太行山国家森林步道穿越我国华北地区,沿南北走向,串联京、冀、晋、豫四大省市,全长约2200公里。北端为北京市延庆区,南端为河南省济源市,是华北民众走向自然荒野的最近平台。走进太行深处,沿太行山国家森林  相似文献   

4.
<正>8月13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了第三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决定在小兴安岭、大别山、武陵山3条线路推动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地处武陵山腹地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所辖5县市,凭借众多景点成为武陵山国家森林步道沿线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武陵山国家森林步道呈南北走向,全长1162公里,其中贵州段261公里、湖南段606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国家森林步道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也贯穿着新的理念。基于对发展国家森林步道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国家林业局2015年初启动了相关工作,着手国家森林步道发展的前期研究,2017年9月发布第一批国家森林步道,标志着国家森林步道建设正式由前期准备阶段进入到建设实施阶段。我国国家森林步道的特色国家森林步道穿越著名山脉和典型森林,邻近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区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森林步道穿越著名山脉和典型森林,邻近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风景、历史文化区域,是长跨度、高品质的带状徒步休闲空间。2017年11月,国家林业局正式发布了第一批5条国家森林步道名单,全程超过10000公里。秦岭国家森林步道:全长2202公里,途经13处国家森林公园、9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国家公园、2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处国家地质公园、1处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7.
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是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首批发布的五条步道之一,目前国内开展总体规划编制尚无先例。在建设国家森林步道过程中,顶层设计尤为重要。基于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实践,从秉持理念、遵循原则、规划方法、规划指标体系、总体布局、六大系统规划等六个方面,阐述了总体规划中的顶层设计问题,以期为今后我国国家森林步道规划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来到闽北光泽游玩的人,大多是想走走这里的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穿越莽莽的大山森林,领略独有的自然山水,品读厚重的历史人文,感受壮烈的红色履迹,陶醉古朴的风俗民情,聆听久远的民间传说,不无是人生的一种快乐和享受。2017年9月25日,国家林草局公布第一批五条国家森林步道线路。其中一条是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这段步道穿行线路有约100km在闽北光泽县境内。  相似文献   

9.
正国家森林步道穿越或邻近各类自然遗产地和传统村落,是一条生态之路。保护并展现自然之美和传统文化之美,也是国家森林步道线路选择和步道建设秉持的核心理念。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要体现生态系统原真性,让徒步者体验纯真的自然荒野和传统文化。荒野稀缺而无价荒野原本被定义为维持着原始特征与感化力,没有经过持续的改造利用,也不存在人类  相似文献   

10.
正记者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第三批国家森林步道名单近日公布,包括小兴安岭、大别山、武陵山3条路线,全长3466公里。至此,我国已有12条国家森林步道,全长超过22000公里。第三批国家森林步道途经黑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重庆、贵州等7省(市),沿线有33处国家森林公园、25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7处国家湿地公园、10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1处国家地质公园、2处世界遗产地等各类保护地。步道所经之  相似文献   

11.
以分析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济源段的区位优势及自然资源优势为基础,综合论证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外围实验区发展森林旅游的可行性和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订进一步开发的基本原则,提供解决发展森林旅游的策略方案。  相似文献   

12.
国家森林步道具有长距离、跨省际、沿途涉及利益主体多等特点。在规划设计过程中,如何充分考虑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关系到国家森林步道规划落地实施和发展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以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为例,应用利益相关者分析方法,对国家森林步道总体规划涉及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利益及其诉求进行深入分析,以减少步道投入使用后的利益冲突,使规划更贴合实际,更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3.
国家森林步道规划选线和建设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其建设成效。参考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等,结合线性规划实践,提出国家森林步道选线应具有国家代表性、自然荒野性、整合利用性、人地安全性、线路单向性和衔接整合性,经过前期准备、线路提出和实地调查最后确定线路。在国家森林步道建设中,应注意保持自然荒野、塑造国家形象、展现地域文化、注重人地安全、提供有限服务、分期分段实施、全民共建共享、融入国家战略,使其真正成为普惠性生态共享产品。  相似文献   

14.
正国家森林步道主要以森林资源为依托,是长跨度、高品质的带状休闲空间,由道路系统、保障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系统、教育系统和外围系统构成,六大系统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在森林步道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区域严格控制各系统的建设风貌。国家森林步道六大系统国家森林步道的道路系统、保障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系统、教育系统以及外围系统,承载着徒步通行、安全保障、停留休憩、食物  相似文献   

15.
文中介绍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智利、英国、德国、西班牙、澳大利亚、日本9个国家的国家步道发展进程及成效,对其相关法律法规、管理和运营机制、资金渠道进行比较;结合我国以徒步方式开展的户外游憩发展现状与需求,归纳我国推进国家森林步道建设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典型国家步道的发展经验和成功做法对我国国家森林步道建设的借鉴价值,建议在全国建立统一规范的国家森林步道体系,着力发挥国家森林步道在满足人民需求、助推区域发展、服务乡村振兴、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多种功能。  相似文献   

16.
<正>被誉为"湘东绿色明珠"的大围山国家森林公园,境内奇峰异石、流泉飞瀑,风光秀美。近年来,大围山先后开启了"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森林康养步道"等建设,串联起了七星岭、栗木桥、船底窝、五指石、红莲寺等一处处生态美景。2017年,大围山又被纳入到罗霄山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范围,目前相关建设工作正在有序进行。森林步道,串起大围山的美,必将引领更多的人沿着安全、舒适的道路去领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林业局森林旅游管理办公室与北京诺兰特生态设计研究院编著出版共计53万余字,分7章25节12实例;系统介绍了国外国家步道发展历程和建设经验;对三大洲包括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阿根廷等10个有代表性国家的国家步道建设进行了系统介绍;内容涵盖国家步道的发展历程、步道特点、法律法规、管理运营等。本书关注了两大重点:一是国家行为,即在国家层面所采取的法律法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空中森林步道发展概况与功能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中森林步道是穿行于林冠层的一种独特的林中线路形式,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步道形式,受到公众的喜爱。文中在概述国内外空中森林步道建设与发展概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空中森林步道的4个特点:1)穿行林冠层,生态康养价值高;2)路面平缓,适宜人群广;3)视线开阔,景观丰富度高;4)受有毒、有害因素影响小,安全性高。分析了空中森林步道在视觉景观、运动游憩、康养、科普教育4个方面的主要承载功能,并对今后我国空中森林步道的建设提出展望,以期为我国空中森林步道的设计和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根据国家森林步道建设规范要求,结合武平县自然资源以及基础设施等实际情况进行选线技术要点解析,旨在为今后国家森林步道选线工作提供实践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泰宁县是福建省著名旅游区,也是武夷山国家森林步道重要途经地。以该县旅游资源、文化底蕴、景观特色、地貌特征为基础,科学规划道路走向,并对步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进行分析,从规划引领、生态施工、资金筹措、人地安全等方面提出若干建设意见,为打造泰宁县国家森林步道新品牌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