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5株猪源大肠杆菌的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猪的传染性疾病的总称。由于致病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不同和猪的年龄、生理机能和免疫状态等差异,引起的常见疾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猪水肿病三种[1]。猪大肠杆菌病在世界各地均存在,仔猪黄、白痢为猪场中最常见的传染病[2],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仔猪疫病之首,给养猪业带来极大危害和经济损失[3]。大肠杆菌病发生后多采用抗生素类药物治疗,使得大肠杆菌病得到一定的控制。但是,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及不合理使用,细菌耐药性日益严重,特别是多重耐药性问题更加突出[4,5,6]。为了解和掌握本地区猪大肠…  相似文献   

2.
为调查山东省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的血清型及耐药性,从山东部分地区的45家养禽场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96株,应用微量平板凝集试验进行了血清型鉴定,共鉴定出18种血清型,其中优势血清型6种,分别为O78、O2、O15、O18、O143、O88,占定型致病性菌株的64%。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发现,96株大肠杆菌对20种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75%以上的菌株对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土霉素等5种抗菌药耐药,50%以上的菌株对卡那霉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等7种抗菌药表现为耐药;所有分离株存在多重耐药现象,75%的受检菌对9种或9种以上的被测药物耐药。结果表明,O78、O2、O15、O18、O143、O886种血清型是山东省部分地区近年来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优势血清型,且禽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的耐药现象严重,有必要加强耐药性检测,以指导兽医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正>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肠道传染病。大肠杆菌可在仔猪出生数小时后经口腔进入消化道的后段,繁殖、定居,最终成为肠道的正常组成部分,在应激及机体抵抗能力下降的情况下,仔猪体内存在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就会异常增生,导致仔猪发病而大批感染、死亡。常见有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类型。当前,主要使用抗生素药物和菌苗对该病进行预防控制,但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和血清型变异,其弊端也逐渐突现出来,它能引起  相似文献   

4.
中草药防治禽大肠杆菌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大肠杆菌病是影响养禽业发展的一种细菌病:该病可用疫苗进行预防,但由于其血清型较多,免疫效果不理想:日前,该病通常以抗生素防治为主,但由于受到细菌耐药性、药物残留等问题的困扰,抗生素药物正逐步受到限制:因此,使用毒副作用小、残留低、不易产生耐药性的中草药制剂防治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某些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引起仔猪的一类传染性疾病的总称,该病可以导致仔猪严重腹泻,成为养猪过程中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1-2],根据仔猪的发病日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及流行病学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其中临床上以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给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我国养猪业的发展[3-6]。仔猪大肠杆菌病主要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6.
鸡源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分布与耐药性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80株鸡源大肠杆菌分离菌株进行O血清型鉴定,鉴定出171个分离菌株的O血清型40种,占分离菌株的95%,其中O36血清型的菌株最多,有40株,占定型菌株的23.9%,为优势血清型菌株。采用微量稀释法药敏试验监测了180株鸡源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除头孢曲松、头孢氨噻肟、头孢噻呋、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外,分离菌株对其余15种抗生素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172株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两种或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对萘啶酸的耐药率最高(93.3%),其次是四环素(88.9%)、氨苄青霉素(72.8%)、阿莫西林(7l、7%)、罗比沙星(64.4%)、沙拉沙星(62.8%)。大多数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很高的耐药率(52.9%~93.3%),并表现出多重耐药性,124株分离株表现为对2种以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7.
不同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医学和兽医学临床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是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的重要致病菌。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复杂,仅国内报道就有80余种之多,因而应用疫苗对大肠杆菌病进行预防尚不能满足该病的防治要求,多采用抗生素进行治疗,但由于抗生素的广泛、持续及不当使用,由耐药菌株引起的人及动物细菌感染性疾病不断增加。本文拟通过检测从我国部分地区分离的40株(9种动物源性)大肠杆菌对临床常用5种抗生素的耐药性,为兽医临床正确选择药物治疗大肠杆菌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1935年第一个磺胺类药物-百浪多息的出现,开创了抗生素治疗的新纪元。抗生素的应用,对疾病的控制和预防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然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持续和不当使用,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日趋普遍[1]。大肠杆菌是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成员之一,但某些血清型的大肠杆菌是病原菌,尤其对婴儿和幼畜(禽),常引起严重的腹泻和败血症。随着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病原性大肠杆菌对畜牧业所造成的损失已日益明显[2]。并且大肠杆菌血清型种类繁多,毒力因子组成各异,严重影响了临床大肠杆菌病的预防和控制。另一方面,随着细菌耐药性研究的不断深入,目…  相似文献   

9.
《养猪》2017,(1)
为了解病死猪中致病性比较大的大肠杆菌的耐药性,试验从病死猪中找有腹泻症状的进行采样,采用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出大肠杆菌,对分离到的大肠杆菌用猪场经常用到的抗生素进行耐药性试验,结果这些大肠杆菌的耐药性中等,我们要及时开展大肠杆菌的药敏检测,选择细菌敏感的药物来进行该病原菌预防和治疗,这对预防大肠杆菌产生耐药性有一定意义。针对O抗原血清型与致病性有一定联系,对血清型进行鉴定有利于对流行病学调查和对该病进行防控,文章对大肠杆菌的O抗原进行了鉴定,希望帮助曲靖地区对该病进行有效防制。  相似文献   

10.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杆菌的某些特定血清型所引起猪的传染病总称,在不同品种猪群中均有发生,对仔猪危害较大。大肠杆菌血清型多,抗原复杂,变异大,菌株易产生广泛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因此必须采用与本场血清型一致的菌株制成多价自家灭活苗,配合使用敏感药物才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1.
仔猪大肠杆菌病多价卵黄抗体粉的特性及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仔猪大肠杆菌病所导致的仔猪腹泻占仔猪腹泻病的 45 %,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惊人 ,历史较长的老场 ,其大肠杆菌的血清型越多 ,有的猪场血清型多达 40余种 ,加之这些菌株抗药范围不断扩大 ,对该病的控制极为不利。多价卵黄抗体粉既无毒副作用 ,长期使用又不使菌株产生耐药性 ,对治  相似文献   

12.
仔猪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凤芹 《猪业科学》2006,23(9):54-55
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它包括仔猪出生后一周内所发生的仔猪黄痢,2~3周龄发生的仔猪白痢和6~15周龄发生的仔猪水肿病。该病流行面广,终年发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由于大肠杆菌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同时血清型较多,难于进行免疫。因此,一旦猪场传染上该病很难根除,即使耐过,仔猪常因生长缓慢,饲料报酬低,给养猪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山东省阳谷县某猪场饲养种猪200余头,2005年3~4,9间,部分10~20日龄仔猪发病,发病率50%~70%,呈群体性(整窝)发病。经临床诊断为仔猪大肠杆菌病,我们对发病猪进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对分离菌进行了药敏试验,为临床合理选择药物,有效防治仔猪大肠杆菌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地方养殖场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病情况与耐药性检测。方法:采集我县126多个养殖场患有仔猪直肠拭子、肠内容物、肠系膜淋巴结等疾病的猪样品,对他们进行菌株分离、血清型鉴定和耐药性实验检测,然后对研究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从样品中分离出102株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药敏试验表明,对大肠杆菌致病菌株敏感度最高的有头孢三嗪氟苯尼考、头孢西丁、先锋霉素V和丁胺卡那等9种抗生素,而对青霉素、利福平、阿莫西林、强力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菌株比例均大于60.7%。结论:为了降低细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在猪大肠杆菌病临床上交替使用高敏抗生素,增强抗生素疗效。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泉州地区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流行血清型分布及耐药性,无菌采集的患病仔猪肝脏、肛拭子和粪便等病料组织样品87份,通过细菌的分离鉴定得到了42株大肠杆菌,其中,30株为致病性大肠杆菌。利用玻板凝集法和K-B药敏纸片法分别检测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的血清型和耐药性。结果显示,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属于9个血清型中,定型的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27株,定型率为90%(27/30),2株未鉴定出来,占分离菌菌株的64.3%(27/42),以O147和O141为该地区流行的优势血清型;30株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株对新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5种药物的耐药率在80.0%~100%之间,对克林霉素、多西环素、丁胺卡娜霉素等5种药物的耐药率在60.0%~73.3%之间;对其他的药物耐药率在33.3%~53.3%之间,且呈现多重耐药性。本研究为该地区的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埃希杆菌的某些特定血清型所引起猪传染病总称,在不同品种猪群中均有发生,对仔猪危害较大。大肠杆菌血清型多,抗原复杂,变异大,菌株易产生广泛的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因此必须采用与本场血清型一致的菌株制成多价自家灭活苗,配合使用敏感药物才能达到最佳的防治效果。现将规模化猪场大肠杆菌病的综合诊治方法作如下讨论。  相似文献   

16.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埃希氏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引起的一种禽类常见传染病,该病一旦发生,传播迅速,病程短,治疗困难,死亡率高.使用抗生素治疗后,感染菌释放大量内毒素,引起相关疾病,使感染菌耐药性问题愈发严重.而传统的菌苗免疫因其血清型复杂,导致免疫效果常不理想.新型抗生素和化学药物的研发又赶不上耐药菌株的增长速度,且具有毒性大、成本高、药物残留等特点.考虑到常用药物的弊端,已有很多学者将目光转向中草药防治该病的应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仔猪白痢是由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引起的常见的一种肠道传染病。该病多发于2~4周龄的仔猪,发病率高达50%左右,临床上以排乳白或灰白色带有腥臭的浆糊状稀粪为特征。根据中医理论,可分为“湿热型”和“虚寒型”两种类型。目前该病多用抗生素来治疗,易产生耐药性和发生药物残留等  相似文献   

18.
广东地区动物源性大肠杆菌的分离及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广东多个地区猪及禽类养殖场采集疑似大肠杆菌病病料,分离出猪源及禽源大肠杆菌共71株。血清型鉴定实验确定52株的血清型,其中猪源大肠杆菌28株,优势血清型为O101及O157,这两种血清型分别占25%与17.9%;禽源大肠杆菌24株,优势血清型为O119,占62.4%。选用10种抗生素试纸进行药敏试验(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氟哌酸、红霉素、羧苄青霉素、头孢氨苄、青霉素G、氯霉素、氨苄青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结果表明实验菌株耐药性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19.
对180株鸡源大肠杆菌分离菌株进行O血清型鉴定,鉴定出171个分离菌株的O血清型40种,占分离菌株的95%,其中O76血清型的菌株最多,有40株,占定型菌株的23.9%,为优势血清型菌株。采用微量稀释法药敏试验监测了180株鸡源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20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结果表明,除头孢曲松、头孢氨噻肟、头孢噻呋、阿米卡星、氟苯尼考外,分离菌株对其余15种抗生素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172株大肠杆菌分离菌株对两种或多种抗生素有耐药性,对萘啶酸的耐药率最高93.3%,其次是四环素88.9%、氨苄青霉素72.8%、阿莫西林71.7%、罗比沙星64.4%、沙拉沙星62.8%。大多数分离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有很高的耐药率52.9%~93.3%,并表现出多重耐药性,124株分离株表现为对2种以上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性。  相似文献   

20.
仔猪黄、白痢是由于感染大肠杆菌而发生的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主要是哺乳期仔猪易发。该病在散养农户和大型养猪场都可发生,且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是导致仔猪成活率下降、损害生猪养殖经济效益的一种重要疾病。同时,由于大肠杆菌的血清型多,且非常容易形成耐药性,因此防治该病比较困难。现探讨仔猪黄、白痢的发生原因,总结有效的防控措施,旨在为养猪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