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河北省承德市5种野菜(叶底珠、山马灡菜、北豆根、苜蓿、蕨菜)和5种常规蔬菜(茄子、茼蒿、胡萝卜、黄瓜、西红柿)中6种矿质元素(钙、镁、锰、铁、锌、铜)的含量,以期为指导人类健康饮食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测定的6种矿质元素中,钙、铜、铁、锌、锰5种元素在5种野生蔬菜的总含量均大于5种栽培蔬菜的总含量,只有镁在野生蔬菜中总含量小于常规蔬菜的总含量;试验表明,野生蔬菜含有比常规蔬菜更丰富的矿质元素,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利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何首乌茎尖嫩叶主要营养成分分析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沁 《长江蔬菜》2014,(12):50-52
测定了何首乌茎尖嫩叶的VB2、VC、粗纤维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和K、Fe、Zn等矿质元素含量,以期为何首乌茎尖嫰叶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何首乌茎尖嫩叶营养丰富,各种营养成分较为全面,其主要营养成分和矿质元素含量也远远高于其他4种常见蔬菜,这为何首乌茎尖嫩叶的食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改善人们的膳食营养和餐饮文化、开发蔬菜资源及提高其利用价值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是营养价值较高的常用野生蔬菜,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但目前人们对其钙养分的存在状态还缺乏认识,因此本研究对马齿苋茎和叶进行了显微观察,以了解马齿苋是否含有固定钙的草酸钙晶体以及晶体的积累特征。结果表明,马齿苋积累的草酸钙晶体,属于簇晶类型,直径为25~50μm;分布于茎的髓部和叶的叶肉组织中,叶中晶体多,每1 mm2叶片约含有287个晶体,而茎中含晶体少,每1 mm2茎横切面上只含有26多个晶体。叶中的草酸总含量、可溶性草酸和不溶性草酸含量均高于茎中,草酸分布模式与草酸钙晶体分布模式一致。显然,由于草酸钙晶体的积累,马齿苋中的钙相当一部分以难溶状态存在。  相似文献   

4.
采用感应耦合等离子质谱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种植于大棚内的7种菜用甘薯茎尖的12种矿质元素和17种氨基酸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甘薯茎尖含有丰富的矿质元素和氨基酸,不同甘薯茎尖的矿质元素和氨基酸的含量略有区别。常量元素方面,镁的含量波动较小,为2 904.53~3 903.17 mg/kg,钾、钙、钠的含量波动较大,特别是钠,为544.24~11 086.49 mg/kg;微量元素方面,7种甘薯茎尖含量较大的分别为铁、锌、锰、硼,在18.64~115.88 mg/kg,含量较小的分别为铜、铬、钼、钴,在0.02~21.65 mg/kg。7种甘薯茎尖的氨基酸含量丰富,氨基酸总量在26.61%~30.03%,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比例E/T值在33.20%~37.66%,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非必需氨基酸含量之比E/N值在0.50~0.60,基本符合FAO/WHO关于理想蛋白质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盐城市五种野生蔬菜营养成分及硝酸盐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开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测定盐城市常见的5种野生蔬菜的可食部分的营养成分和硝酸盐含量.结果表明:5种野生蔬菜中营养成分和各类维生素的含量高于普通栽培嫩茎叶花菜类蔬菜,富含钾、钠、钙、镁、铁、铜、锌、锰、磷等矿质元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低于国标限量标准,食用安全.  相似文献   

6.
以超声波法提取的六盘水野生刺梨根、茎、叶中的黄酮为试材,比较其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期为刺梨野生资源的进一步开发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刺梨根、茎、叶黄酮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11.3%、5.2%、66.9%;对ABTS自由基清除率分别是61.1%、28.9%、89.3%;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58.1%、19.3%、81.5%;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是48%、42%、50%,清除能力的强弱依次为刺梨叶中黄酮>根中黄酮>茎中黄酮.说明刺梨根、茎、叶中黄酮可以作为天然抗氧化剂开发,尤其是刺梨叶片的黄酮.  相似文献   

7.
荠菜属十字花科,原是野生蔬菜,现在,有些地方已采用人工种植。荠菜是一种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的蔬菜,味道胜过菠菜和青菜。荠菜中含有人体所必要的多种营养素。它含有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黄酮甙。荠菜酸钾、烟酸、胆碱、乙酰胆碱、  相似文献   

8.
丁云花 《蔬菜》1997,(5):12-12
具有开发价值的蔬菜野生资源(连载)100081北京蔬菜研究中心丁云花野生蔬菜大多营养价值很高,富含维生素和矿物元素,含量一般均高于栽培蔬菜,有的超过几倍甚至十几倍。许多种野生蔬菜还有医疗保健价值,对多种疾病有良好的功效。野生蔬菜生长环境干净自然,很少...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9种不同产地的新型蔬菜资源金荞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产地对金荞叶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金荞的产量和品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贵矮金荞1号的产量最高,黄酮、维生素C和维生素E含量最高,原产四川成都野生金荞的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原产云南大理野生金荞的膳食纤维含量最高。因此,在生产上应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相应产地的金荞材料。  相似文献   

10.
对南京方山13种野生资源植物进行了营养成分及部分矿质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总糖、脂肪、粗纤维及维生素C的含量较白菜等栽培蔬菜高;部分矿质元素中Ca、Mg含量高于白菜等栽培蔬菜。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蔬菜的需求不单是数量上的满足,而是食物结构的优化以及营养与保健。阳荷作为山区特有的一种药食同源野生蔬菜,其春季初生笋芽肉质鲜嫩肥厚,香味浓郁独特,维生素C、粗纤维等营养物质含量较普通蔬菜更高,市场需求逐渐增大。文章从栽培基质、营养配方组成两方面对阳荷笋软化栽培技术进行研究,并检测其营养成分。以河沙基质为对照,河沙加有机肥产量提高53.8%,土壤基质产量提高30.9%;软化栽培使鲜笋中可溶性糖提高3.57倍,维生素含量提高7.55倍,但软化栽培的微量元素含量普遍比大田种植的低。  相似文献   

12.
阳荷是一种药食两用的珍稀蔬菜,在湖北恩施山区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诸多病虫害也逐渐显现和蔓延,茎和地下肉质根腐烂病是阳荷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阳荷植株发生腐烂病后,减产达80%以上,病害严重时甚至绝收。本文就湖北恩施山区阳荷腐烂病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该病的传播途径和发生规律,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提出要切断传播根源、控制病害发生和蔓延的防治措施,以促进阳荷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孟攀  田野  蔡菊  林长松 《蔬菜》2023,(6):43-47
摘要:为了促进阳荷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对阳荷的功能活性物质进行分析,表明阳荷是一种药食两用的姜科姜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营养丰富,富含多糖、挥发油、黄酮、红色素、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具有抗菌、抗氧化、降血糖等功效,并从生长特性、繁殖方式、栽培模式、田间管理、病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阳荷的栽培管理研究情况,最后阐述了阳荷的利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我国蘘荷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金平 《长江蔬菜》2013,(22):10-12
通过对蘘荷资源分布、特征特性、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工业价值、利用现状等情况综述,提出了制约蘘荷产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揭示出蘘荷作为一种不可多得食药同源的膳食纤维蔬菜,其产业具有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稻草综合利用新路,提高蘘荷产业节本增收效果,连续3a实施了林下蘘荷覆盖稻草栽培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覆盖稻草1~3 a,蘘荷产量提高102.6~221.3 kg/667 m2,效益增加943.92~2035.96元/667 m2。  相似文献   

16.
 以7年生甜樱桃‘红灯’和‘早红宝石’为试材, 研究了酚类物质含量及相关酶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的动态变化, 探讨了温度对酚类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甜樱桃芽酚类物质在自然休眠期间持续缓慢增加, 随休眠的结束, 含量急剧下降, 不同品种之间有差异, 自然休眠结束后总酚含量降至最低。花芽中的酚类物质含量略高于叶芽, 多酚氧化酶( PPO) 、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 活性差别不大; 不同需冷量的品种之间差异明显。芽中PAL活性与总酚含量的变化趋势呈正相关。而PPO活性在自然休眠期间逐渐升高。低温(5℃) 促进酚类物质的积累, 中期使其提前达到高峰并进入下降阶段, 后期加速其降低;高温(20℃) 效果相反, 变温(5℃/20℃) 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比较了长白山区野生铃兰不同药用部位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芦丁在8.72~52.32mg/L的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56%(n=6,RSD=0.92%),测得铃兰茎叶、根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0.60%、0.61%。长白山区野生铃兰茎叶、根各部位均含有总黄酮且含量相似,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8.
微型月季茎段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北方园艺》2011,(14):114-116
以微型月季茎段为外植体,根据诱导出萌发芽的芽数及继代扩大繁殖的丛生芽的多少,筛选出适合微型月季茎段培养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诱导侧芽最适宜培养基是MS+6-BA1.2 mg/L+NAA 0.05 mg/L;继代增殖最适培养基是:MS+6-BA 1.0 mg/L+NAA 0.01 mg/L。  相似文献   

19.
水果型黄瓜的离体快繁及大田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水果型黄瓜S-609的顶芽及带腋芽茎段于添加不同浓度BA、IAA、NAA的MS培养基中进行不定芽的诱导及增殖培养,然后将高度大于2cm的单芽(或带1个腋芽的茎段)于添加~定浓度的IBA、NAA的1/2MS生根培养基中进行生根培养。待生根的试管苗炼苗成活后定植于大田,并以实生苗作为对照进行设施栽培比较。结果表明.以MS BA0.2mg/L(单位下同) IAA0.05为最理想的诱导不定芽及增殖培养基配方;以1/2MS IBA0.05生根良好.生根率达99%,移栽成活率90%以上;在大棚设施栽培条件下,组培苗表现出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而且比实生苗更早果、丰产。  相似文献   

20.
Evaporative cooling of rose plants ‘Baccara’ and ‘Marimba’ by “fan and pad” resulted in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shoot water potential, a decrease in leaf diffusive resistance, and an increase in CO2 fixation. The mid-day increase in the leaf diffusive resistance was not accompanied by a decrease in the CO2 uptake. This phenomenon is attributed to the existence of continuous air flow through the plant canopy. Evaporative cooling also increased leaf area and the fresh weight and dry matter content of flower buds and 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