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道路交通安全模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建立具有可操作性的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影响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交通设施现状、交通安全运营系统、交通安全保障系统3个准则,及道路条件评价、控制设施评价、道路环境评价等11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划分城市道路交通的安全等级。并结合柳州市实例进行评判计算,确定该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等级。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的评价结论可信,可以对城市的道路交通安全水平做出合理的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为对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园景观进行科学合理的量化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综合指数法,从景观设计原则出发,以功能性、生态性、美观性、文化性为4个准则层因子,并进一步细化出17个评价层因子,建立景观评价模型;并经过实地调查,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地进行问卷调查统计,最后对校园总体景观进行舒适度得分评价和综合评价等级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农业大学(烟台)校区总体景观舒适度评价等级为Ⅲ级,景观舒适度一般;生态性所占权重为0.2963,在景观设计因素中最为重要;其次是功能性和文化性,权重依次为0.2649和0.2309;最低的是美观性,权重为0.2078。研究结果为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选取多样性、稀有性、代表性、自然性、适宜性、脆弱性、人类威胁7项Ⅰ级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计算各生态评价因子的评价指数;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生态质量综合指数为0.82,表明其生态质量较好,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相似文献   

4.
景观游憩是森林的重要功能,也是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风景游憩林建设,明确风景游憩林质量的各项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质量评价体系。结果显示:(1)以风景游憩林的生态价值、美学价值、社会价值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建立拥有生态效益、美学效益、社会效益3个准则层,和13个评价因子指标层的评价体系;(2)从评价体系中各层指标权重来看,美学效益0.5278>生态效益0.3325>社会效益0.1397。生态效益中权重值最高的评价指标为空气负离子,美学效益中权重值最高的评价指标为色彩丰富度,社会效益中权重值最高的评价指标为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运用AHP层次分析法构建福建滨海沙地绿化植物筛选及综合评价体系。在适应能力、生态价值和应用潜力3个一级指标的基础上,筛选出7个评价因子。一级指标层中适应能力权重值最高,其次是生态价值,应用潜力最低;二级指标层中权重值最大的是碳汇能力和观赏价值,其次是耐盐雾,抗风性及耐瘠薄所占的权重最小。本文利用构建的植物评价体系筛选出综合得分较高的乔木27种、灌木22种和草本27种,并从园林绿地类型的角度进行了植物应用分析。  相似文献   

6.
王建金 《绿色科技》2020,(4):158-161,165
指出了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作为海绵城市建设的核心指标,如何科学合理地将其分解到各个地块,是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滨江新城现状,选取有代表性的评价因子,运用Arccgis模型进行单因子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明确各因子分配权重,综合分析得到了各地块海绵城市建设适宜性指数。通过与不同用地类型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构建映射关系,经反复调整得到了最终的地块年径流控制率指标分解结果。该成果满足规划目标,对指导滨江新城各地块海绵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大学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校园的面积也在不断扩大。然而,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校园内的运动场地愈发紧张。针对校园运动场地与学生运动需求的矛盾,文章以福建农林大学校园为例,以校园内的运动场地为感知客体,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AHP法、SD法、因子分析法对校园内运动场地的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和分析,以期为大学校园运动场地的优化和管理以及运动场地的新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8.
刘玲  牟江 《绿色科技》2013,(9):264-265,268
针对小巫峡风景区旅游资源的特征,采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资源价值、景观规模、旅游条件和环境水平4个综合指标,建立了旅游资源评价模型树。根据小巫峡的实际情况确定了评价因子的权重值,对马湖的各评价因子进行评分,对景区旅游资源进行了总体评价,提出了小巫峡风景区旅游开发利用建议,对实现小巫峡风景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森林更新是森林生态系统自我修复的重要手段,也是维持森林群落动态变化的基础。以大兴安岭中部地区主要森林类型为研究对象,基于2017—2019年的116块样地数据,从林分结构、林分因子、土壤理化性质、林下植被特征和干扰等5个方面选取影响森林更新能力的19项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到指标权重,建立了森林更新影响因子综合评价体系,采用线性函数综合评价法得到了森林影响因子的综合评价值,对该地区不同森林类型的更新优劣进行了判断。结果显示:综合评价值可以很好地判断森林更新的优劣,不同林型下综合评价值对森林更新优劣的判断准确率均在90%以上;从总体上看,落叶松林Larix gmelinii的更新情况相对优于针阔混交林和白桦林Betula platyphylla。研究提出了基于森林更新影响因子评价体系构建的一种更新优劣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郑州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燕 《福建林业科技》2013,40(1):143-147
分析了影响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的因素,筛选出对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设计具有重要影响的各层评价因子,建立城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法,确定各层指标因子的权重,并对郑州市5个代表性公园绿地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公园绿地植物景观质量比较均衡,但整体水平不高,基本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1.
根据郑州绿博园的现场调查数据,对其20个样地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植物景观评价与分析,选择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和服务功能3个评价准则,计算指标层各因素的权重后加权计算各样地的综合评价得分并排序。结果表明,(1)准则层中,生态功能所占权重最大,指标层中,物种多样性所占权重最大;(2)评价结果排序结果中,前3个样地依次为样地11、6、4,后3个依次为样地17、15、16。研究结果检验了绿博园的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成果,可为城市滨水植物景观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级指标,以物种多样性等15个因子为二级指标,构建非木质利用经营综合效益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通过问卷调查获得各个指标值,将综合效益值分为4个等级:优、良、合格、差。利用此评价体系对研究区开展的14种非木质利用经营模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综合效益等级评为优的为红菇模式;评为良的为梨菇模式、金线莲模式、养蜂模式。此评价体系具有简单易用、精度高、快捷的特点,适用于南方林区非木质利用经营模式的评估。  相似文献   

13.
以福建闽北森林校园建设基干树种选择为研究对象,确定树种生物生态特性、观赏特性、生态功能为树种选择主要依据,确定气候适应性、土壤适应性、固碳释氧能力、降温增湿能力等15个准则层评价指标,运用Yaahp层次分析法建立森林校园基干树种综合评价的层次结构模型,测算各评价指标权重和树种评价得分。结果表明:进行评价的50种森林校园树种分为4个等级,Ⅰ级(>4),其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共有10个树种;Ⅱ级(>3.7,≤4),共有14个树种;Ⅲ级(>3.2,≤3.7),共有20个树种;Ⅳ级(≤3.2),共有6个树种。本研究为福建闽北森林校园基干树种科学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漳浦县海岛实际,选择3个系统层,18个具体指标,构建了漳浦县海岛林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SPSS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以贡献率为权重计算主成分因子得分综合值,得出各系统层指标的重要性程度,根据得分情况对漳浦县海岛1997~2012年的林业生态安全动态变化作出评价,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旨在全面、准确地掌握自然保护区开发露营旅游的资源潜力,为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的合理布局、建设规模及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构建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的露营旅游资源条件、交通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为项目层的评价指标体系,AHP 法和特尔菲法相结合确定指标权重,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确定指标评分标准,建立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的综合计算模型,划分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等级标准,对朗乡省级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项目层中,露营旅游资源条件指标权重值最高(0.4567),社会环境条件指标权重值最低(0.2237);经过综合评分,朗乡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总得分为76.7224分,处于露营旅游环境适宜度的四级,说明该自然保护区露营旅游的适宜度处于较高水平;评价因子中,露营旅游资源条件和交通条件得分较高,分别为36.6137和26.9104分,社会环境条件得分较低,为13.1983分;露营旅游资源条件在权重和评分值上均是优势指标,交通条件的指标较好,社会环境条件指标较差。【结论】指标数据结果显示,朗乡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交通便利,水环境条件优越,保护区的露营旅游项目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同时也存在经济落后、缺乏完善的监管体系、管理经费不足等劣势;保护区露营旅游项目的开展应遵循“量力而为,适度开发”的原则,加大引资力度,为维护保护区可持续性发展提供一定的资金保障;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基于层次分析法,可以实现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环境条件定性与定量评估,这种生态旅游用地条件前期评估方式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高校校园环境设施的建设情况越来越受到重视和关注。以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小哨校区为例,对校园内现有的环境设施进行了需求度和满意度的调查,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校园环境设施景观评价的模型,结果表明:(1)通过需求度调查得知,对于使用者而言,校园中不同的区域环境设施的需求程度不同,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以增加环境设施的使用率;(2)构建了校园环境设施景观评价的模型,包括1个目标层、3个准则层及12个评价因子层。由专家打分后利用YAAHP软件进行权重计算,得出准则层和评价因子层权重值;(3)满意度的分值排序为:运动区教学区生活区休闲区实验实训区,依据分数高低及实际调研情况判断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的方案设计提供依据;(4)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设施综合评分为Ⅱ级,属于良好等级。  相似文献   

17.
指出了在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下,校园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良好的校园环境能更好地衬托出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主要对武汉市高校校园绿地环境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武汉市高校校园绿地环境走访调研,分析了大学校园绿地分布现状与景观特点,并提出了现阶段我国高校校园绿地建设的一些建议,对今后的大学校园绿地环境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森林旅游资源潜力的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本文运用特尔菲法建立森旅游资源潜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制定各个指标的等级评价标准;提出森林旅游资源潜力评价的平均值加权求和法和二层模糊综合评价法。通过对5个评价对象的实际应用,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9.
吴迪 《吉林林业科技》2020,49(3):26-28,48
构建辽宁省森林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包括森林管理、森林建设及生态文化3个支持系统,7个层次以及28个具体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指标权重值。经计算,森林管理指标权重值为0.213 9,森林建设指标权重值为0.644 9,生态文化指标权重值为0.141 2。这与建设森林城市的意义和内涵一致。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好的环境质量不仅可以吸引优秀人才,还能促进城市环境朝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对环境质量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经过分析建立了以居民经济、居民生活和居民环境为指标的评价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求得了各个指标的权重系数,结合各个指标的实际数据和层次分析法所得权重系数可以将各个城市或者地区的环境质量以确定分数的形式表现出来。以天津、河北、山西为例求得了这三个城市的环境质量的综合得分和单指标得分,所得结果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说明了该方法对于环境质量评价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