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玉米又称棒子、苞米,在我国粮食作物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主要种植在我国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玉米育种技术作为提高玉米产量的关键所在,是值得相关人员努力去探索研究的一项重要技术。对玉米的发展过程进行了说明,探讨了目前我国玉米育种阶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其产生原因,为解决相关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提高玉米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
从体系与管理的角度对玉米育种中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是多年来与国内育种及管理者思想碰撞与管理实践的总结,深入到玉米育种的程序、人员管理和团队建设,涉及种质管理、育种规模及基地建设,谈及育种人的苦衷与从业现状,涉及对国家种业管理的政策期待,期望通过讨论,共同应对我国玉米种业面临的各种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3.
王大春 《种子科技》2005,23(3):152-154
回顾了分子标记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等基因工程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及所取得的成就,并就我国玉米育种的实际情况阐述了基因工程技术在玉米遗传育种上的运用所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干旱是目前影响玉米产量最重要的非生物胁迫因子。为了加快玉米耐旱性研究,提高育种效率,本研究归纳了近年来国内外玉米耐旱性研究现状将其总结为玉米耐旱性鉴定方法、遗传研究、品种选育以及耐旱性功能基因研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如尚未有统一标准耐旱性鉴定体系、缺乏耐旱种质资源以及耐旱机理研究尚浅等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其解决对策,这为玉米耐旱性深入研究提供有力信息。  相似文献   

5.
张掖市玉米制种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位于河西走廊中部的甘肃省张掖市是我国目前玉米杂交制种的核心基地.本文分析了张掖市玉米制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和谐种业、联合开发育种、建立制种技术体系、提高种子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实施名牌战略和加强种子管理等发展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速递     
《种子科技》2014,(5):5-5
2014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企业育种战略合作工作会议在合肥召开 为实施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企业育种战略合作计划,快速提升我国玉米育种创新能力和水平,发展现代玉米种业,2014年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企业育种战略合作工作会议于4月8日在安徽合肥召开。农业部有关领导、国家玉米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部分研究室主任和岗位科学家、  相似文献   

7.
<正>8月11日上午,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与企业育种战略合作玉米育种技术深度培训会在甘肃酒泉召开。体系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育种战略合作企业共计200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世煌博士、体系玉米研究室主任郭庆法研究员就《前育种和科企合作》《企业育种若干问题》等作了报告发言。张世煌强调,中国种业发展亟需创新,种业的知识产权保护迫在眉睫,而科企合作和前育种研究是提升企业能力建设的根本途径,是重塑玉米产业比较优势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8.
李成军 《中国种业》2017,(10):42-43
通过对国内玉米生产现状和玉米育种面临的主要问题的分析,提出通过搜集、整理种质资源,加大投入,扩大育种规模,加强抗逆育种工作,加强专用玉米育种研究和开展生物技术育种的玉米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玉米育种的整体水平大幅提高,但是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玉米育种的学科建设和研究结构方面与美国的差距进一步扩大。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国家科技部和农业部对玉米育种研究越来越重视。笔者认为要想尽快扭转中国玉米育种进展缓慢的势头,玉米育种研究者应当首先明确中国育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相似文献   

10.
玉米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普遍种植。玉米育种技术是农业种植技术研究的核心关键问题之一。首先阐述了玉米品种的历史发展,之后总结了玉米育种效率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玉米育种效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浅谈我国玉米育种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侯海鹏 《种子科技》2005,23(3):133-133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利用有限的资源保证粮食供给是我国农业科学研究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产业化结构的调整以及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都对玉米育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将对玉米育种的研究方向产生深远的影响.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下列研究可能成为玉米育种的优先发展领域.  相似文献   

12.
玉米的单倍体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倍体是指含有配子染色体数的个体,单倍体育种是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方法结合产生的一条新的育种途径.介绍了获得和鉴定玉米单倍体的方法、如何实现单倍体加倍以及在玉米育种中加以应用,并就玉米单倍体育种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以玉米育种为例探讨构建和完善现代商业化育种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化育种研发体系是国际种业公司成熟的育种管理方式。我国的现代种业起步较晚,育种规模正逐步扩大。在多年育种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建立适合国情的商业化育种体系所需要的基本平台和重要育种环节,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育种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在原有育种体系的基础上,建立独立的青饲及粮饲兼用玉米的育种体系,确立适合我区近期发展要求的育种目标;进行原有亲本材料的归类、分析、鉴定,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创造饲用玉米育种基础材料,选育、转育符合饲用玉米要求的玉米自交系;从国内外引进现有优良的青饲用玉米自交系和  相似文献   

15.
浅议我国玉米育种发展现状与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禾谷类作物之一,也是国民的重要粮食之一。近年来,我国玉米品种不断优化、产量不断提高,主要原因是玉米品种抗病性和抗逆性越来越强,自20世纪90年代以后,玉米育种的思路以及目标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因此,玉米育种的发展现状与方向需要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从玉米育种的发展现状、趋势、方向以及加强我国玉米育种的有效举措4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从事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本文从探索我国玉米高产道路,进行夏玉米高产攻关研究开始,讲述了在高产试验中从平展型玉米杂交种发展到应用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历史过程,并通过紧凑型玉米与平展型玉米的株型比较试验,证明了紧凑型玉米较平展型玉米的增产作用,结合紧凑型玉米杂交种的生理特征,探索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创造出16444.35kg/hm2 的夏玉米高产记录。选育出20多个被全国玉米育种单位广泛应用的紧凑型玉米自交系,所选育的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3以上。推动了我国玉米育种和高产栽培研究事业的发展。本文对紧凑型玉米育种的发展提出了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17.
关于当前玉米育种面临的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当前玉米育种存在的问题,指出种质创新、引育及管理混乱是问题的关键所在,提出加强种质创新、良种良法配套、规范化管理等对策。为玉米育种工作者提供了可行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我国商业化育种体系的逐渐建立,涌现出一大批适应市场化的品种。比如,在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玉米品种很难满足籽粒直收的要求。"现在,品种不再是玉米籽粒直收的制约性因素",在日前"迪卡粒量收获未来"玉米籽粒直收论坛上,中种国际副总经理郭建明博士如是说。他提到,中种国际已在倾力打造"密植+粒收商业化育种及产品推广体系",依托流水线育种流程,凭借强大的种质资源优势,在DNA、实验室等先进技术以及卫  相似文献   

19.
玉米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有效提升玉米产量和品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简要论述了CRISPR/Cas9 基因编辑技术研究历程、编辑类型和作用原理,以及在功能基因验证、玉米产量、品质改良和抗逆育种方面的应用,说明了在玉米基因组水平上进行基因定向编辑改造对玉米分子育种具有重要研究和应用价值。通过借鉴相关国家对基因编辑作物进行监管的措施,为不断完善我国的监管政策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工程化育种是现代育种的基本方式之一,也是我国作物育种发展的重要方向。基于对我国作物育种工程化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解决路径分析,认为利用系统科学理论和工程化思想改进我国育种学科及研发体系是必要与可行的。以系统工程科学理论为指导,发展作物育种工程学理论,有利于强化自主创新思想和能力;推进生物技术、装备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在育种领域的工程化应用,有利于加快我国作物育种的现代化进程;加强学科互鉴,有利于培养新型育种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