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以农作物秸秆作为主要原料栽培灵芝的效果。方法: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秸秆种类和玉米粉用量对灵芝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秸秆种类和玉米粉用量对灵芝生物转化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用稻草、麦草和油菜杆做主要原料栽培灵芝是不可行的,而用大豆秸、豌豆秸、蚕豆秸、花生秸等豆科植物秸秆及玉米芯、玉米秆、棉籽壳栽培灵芝是可行的。用大豆秸等豆科植物秸秆及棉籽壳栽培灵芝,培养基中玉米粉的最佳用量为6%,生物转化率可达66%~80%;用玉米芯、玉米秆栽培灵芝,培养基中玉米粉的最佳用量为9%,生物转化率分别为74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以农作物秸秆作为主要原料栽培灵芝的效果。方法: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秸秆种类和玉米粉用量对灵芝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秸秆种类和玉米粉用量对灵芝生物转化率均有显著影响。结论:用稻草、麦草和油菜杆做主要原料栽培灵芝是不可行的,而用大豆秸、豌豆秸、蚕豆秸、花生秸等豆科植物秸秆及玉米芯、玉米秆、棉籽壳栽培灵芝是可行的。用大豆秸等豆科植物秸秆及棉籽壳栽培灵芝,培养基中玉米粉的最佳用量为6%。生物转化率可达66%-80%:用玉米芯、玉米秆栽培灵芝,培养基中玉米粉的最佳用量为9%,生物转化率分别为74.5%和50%。  相似文献   

3.
灵芝属于珍稀食用菌,我国是最早开发使用灵芝用于治疗疾病和保健养生的国家,现存最早的中医药典籍《神农本草经》里,就将灵芝列为上上药,其药用价值甚至高于人参。目前针对灵芝人工栽培有效成分的分离,以及保健品到临床应用的需求,对灵芝的种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论述了我国灵芝种质资源的分布特点、种类情况及人工发酵与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小菜蛾是世界性十字花科作物主要害虫。在我国的广州等南方地区几乎一年四季都有小菜蛾发生为害;长江中下游则在春、秋两季屡遭为害。小菜蛾在我国平均每年发生的世代数可达10~20。加上十字花科作物种类繁多,在许多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根结线虫发生种类与分布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采自河北省不同地区的根结线虫种类、分布以及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根据根结线虫二龄幼虫、雄虫和雌虫的形态特征,明确了河北省根结线虫种类有南方根结线虫、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其中南方根结线虫发生最为普遍,几乎遍及全省各个地区,发生量很大,土壤线虫土壤的群体密度最高达50条/g,主要为害保护地黄瓜和番茄等作物;北方根结线虫和花生根结线虫仅局部发生,北方根结线虫主要为害花生和麻山药,花生根结线虫主要为害花生和黄瓜,北方根结线虫与花生根结线虫在土壤中的发生量相对较少,土壤线虫土壤的群体密度最高达10条/g。  相似文献   

6.
陈诗情 《种子科技》2020,(4):36-36,38
根据代料栽培试验介绍了我国灵芝袋栽技术的现状,主要内容为灵芝代料栽培的品种选择、生长发育的环境、培养料的选择与配制,以及代料栽培过程中易发生的病虫害种类及防治。试验证明,添加一定比例的蘑菇渣作为灵芝栽培原料可以实现资源的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7.
正龙眼是我国南方地区最重要的常绿性热带亚热带果树。近几年,我国龙眼栽培面积在41万公顷以上,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台湾和海南等省(区),此外,云南、四川、贵州、重庆也有小规模栽培,香港、浙江有零星栽培。据资料显示,目前在龙眼上登记的农药种类寥寥无几(杀虫剂只有3种,杀菌剂  相似文献   

8.
灵芝自古被称为仙草,认为是吉祥、富贵、长寿的象征;灵芝是传统的补益药,有防病治病、延年益寿之功效,尤其对肿瘤、肝脏病变、失眠以及衰老等有极好的防治作用。灵芝盆景更是灵芝中的精品,有极高的收藏价值,是馈赠佳品,亦有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灵芝大田栽培土壤真菌的初步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灵芝大田栽培土壤采用涂布平板法,提取分离土壤中的真菌进行培养检测及鉴定。结果表明土壤中共有木霉、青霉、曲霉、毛霉、链孢霉、根霉、毛壳霉、狄氏裸囊菌8种真菌。根据真菌的生长速度,灵芝生长不同时期出现的真菌种类和菌落数量,提出针对灵芝栽培土壤真菌的防治建议。试验既获得有益的真菌资源,又为高产、高质、高效的灵芝栽培提供有效帮助。  相似文献   

10.
珠海灵芝栽培基质配方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筛选出适合珠海地区灵芝栽培的基质配方,采用不同木屑原料、不同配比等进行灵芝优良菌株的栽培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以台湾相思为木屑原料以及木屑与棉籽壳的比例为1:1时,灵芝的菌丝生长、子实体形态特征、产量和有效成分等4项综合性状最优。综合来看,珠海本地的灵芝高产栽培基质配方为:木屑35%,棉籽壳35%,麦麸20%,玉米粉6%,糖1%,石膏1%,碳酸钙1%,磷酸二氢钾1%。此配方含水量60%。  相似文献   

11.
灵芝,别名灵芝草、菌灵芝、赤芝等,有滋补强壮、消炎祛痰、止咳平喘等功效。灵芝瓶(袋)栽技术较为简便易学,现将其关键技术介绍如下:1.培养料的配方①杂木屑约75%,麦麸约25%,硫酸铵  相似文献   

12.
正这些年来受气候异常、耕作方式变化及大范围跨区机收等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影响,南方秋播作物种传和土传病害发生种类不断增加,危害程度也有加重之势,地下害虫及农田杂草在一些地区持续重发,对秋播作物生产构成了一定威胁。为获取麦类高产丰收,在开展秋播时要高度重视种子处理和农田病虫杂草的防除工作。  相似文献   

13.
灵芝是一种珍贵的药用真菌,有滋补强身、防癌、抗癌、抗衰老等多方面药理功效。灵芝的开发与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当前国际上对灵芝的需求量大,产品供不应求。自2000年开始,平阴县李沟乡应用简易大棚栽培灵芝取得成功,现已推广50hm^2,有加工企业一处。2003年被授予“济南市灵芝第一乡”的荣誉称号,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4.
灵芝是一类重要的木腐真菌,本研究分析了采集自海南尖峰岭9个灵芝的遗传多样性,探讨其亲缘关系,为了解种质分布提供参考信息。结果表明,灵芝Jfl 1503和Jfl 1506与G.lingzhi亲缘关系较近,而其它7个菌株在系统发育学上独立聚类,形态特征也有别于尖峰岭地区已发现的种群,可能属于一个新的分类群。以上结果反映了海南尖峰岭地区的灵芝种质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
为分析连云港地区野生灵芝种质资源之间的亲缘关系和多样性水平,以连云港地区15株野生灵芝为研究对象,采用I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分析。15株野生灵芝中扩增出多态性条带为40条,片段大小在250~2000 bp之间,平均等位基因位点1.8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1.2454,平均Nei’s遗传多样性0.1742,平均Shannon信息指数0.2925,有效等位基因数(Ne)的变化范围为1.0000~1.6423,Nei’s遗传多样性(He)的变化范围为0.1031~0.3911,Shannon信息指数(I)的变化范围为0.2235~0.5799,根据ISSR分子标记的遗传聚类图,15株灵芝相似系数范围在0.415~0.866之间,相似系数为0.63时,可以将15株野生灵芝分为四组。研究结果为连云港地区灵芝种质资源分类、保护和品种创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二甲基亚砜、丙三醇、甲醇、蔗糖、聚乙二醇为灵芝菌种QL 02低温保藏的保护剂材料,对影响菌丝活性的关键保护剂种类进行筛选,通过响应面法对灵芝菌种QL 02号的低温保藏保护剂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保护剂中甲醇含量、丙三醇含量和蔗糖含量为影响-20℃低温保藏灵芝菌株QL 02活性的关键因素;优化后的最优保护剂配方为蔗糖5.8%、甲醇8%、丙三醇4.7%。在此最优条件下,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5.13mm·d~(-1)。  相似文献   

17.
对灵芝孢子油与菜籽油等6种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相似性进行分析,同时探讨了红外光谱法鉴别灵芝孢子油的可行性。采用气相色谱法对灵芝孢子油及菜籽油等6种植物油脂肪酸进行了测定,并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信息进行采集。市售不同品牌灵芝孢子油,脂肪酸组成比较接近。脂肪酸组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灵芝孢子油的脂肪酸组成与菜籽油最相似,其次为花生油和橄榄油。利用1397.4 cm~(-1)、967.1 cm~(-1)、913.7 cm~(-1)处吸收峰,红外光谱法可以将灵芝孢子油与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葵花籽油和橄榄油区别开来。红外光谱法可以将灵芝孢子油与菜籽油等植物油区别开来,这为灵芝孢子油鉴别提供了一种快速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我国南方地区旱作农业发展概况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中国南方地区频繁遭遇干旱,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危害。为促进中国南方地区旱作农业的发展,保障南方地区粮食和经济作物安全,总结了中国南方地区旱作农业发展的现状、意义;重点分析了南方地区旱作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南方旱作农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加强农田工程建设、选育抗旱品种、加强抗旱保水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利用节灌补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正>灵芝盆景是人工诱导袋料栽培的灵芝长成各种形态的子实体并经过巧妙加工而成的工艺品。用灵芝制作的盆景千姿百态,属于高档艺术品,备受市场欢迎。灵芝盆景制作技术包括灵芝造型培养技术、镶嵌造型技术和装盆固定技术。一、灵芝造型培养技术灵芝的千姿百态是在不利的生长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在人为调节的环境温度、空气相对湿度、空气二氧化碳浓度、散射光线等条件下也能形成千姿百态的灵芝。1.分枝促生技术当袋料栽培的灵芝菌蕾形成后,将环境温度降低至14~18℃、空气相对湿度降低至  相似文献   

20.
为优化灵芝酸紫外吸收及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分析,采用紫外可见光谱分析不同灵芝酸及其对照品光谱差异,并基于不同对照品的紫外吸收法和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分析灵芝发酵菌丝及子实体灵芝酸含量。结果显示:灵芝酸A、C、C2、E和赤芝酸A有相似的紫外可见光谱,形成一个波峰,254 nm附近有最大吸收波长;百里酚显示2 个波峰,246 nm为波谷。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香草醛-高氯酸显色反应紫外可见光谱相似,544 nm及552 nm分别有最大吸收;灵芝酸A显色反应弱且无吸收峰,不可作为灵芝酸对照品。以灵芝酸A 和百里酚为对照品,紫外吸收法显示灵芝发酵菌丝灵芝酸含量分别为0.7 mg/100 mg和1.3 mg/100 mg,子实体分别为2.1 mg/100 mg和4.0 mg/100 mg;以熊果酸和齐墩果酸为对照品,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显示灵芝发酵菌丝灵芝酸含量分别为0.45 mg/100 mg和0.49 mg/100 mg,子实体分别为1.55 mg/100 mg和1.71 mg/100 mg。由此可知灵芝酸紫外吸收法和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分析以及紫外吸收法基于不同对照品的分析值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对灵芝酸分析方法的优化和改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