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茶炭疽病发生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山茶炭疽病是山茶主要病害之一。植株发病后,轻的产生叶斑,影响观赏,重的导致落花、落叶,直接妨碍生长。 1.发生特点 该病以分生孢子盘或菌丝体在病叶上越冬,一般于6月初开始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分生孢子借助雨滴、气流传播,经伤口、自然孔口或直接侵入。病害的发生发展以温度影响最重。初始发病的温度在18~20℃,最适温度为25~28℃,遇上梅雨期或夏秋间降雨量大,空气湿度偏高,则很快蔓延。  相似文献   

2.
对黄连炭疽病病原菌进行了室内分离观察、病害田间调查和药剂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及叶片上越冬,从伤口侵入寄主,以分生孢子借雨水传播,管理粗放、荫蔽度大、内质叶品种发病重;药剂防治试验结果,施保功WP 1 500倍液、多菌灵WP 800倍液、甲基硫菌灵WP 800倍液防治效果较好,均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3.
北方地区病菌以闭囊壳随病残体在地上或花房月季花或保护地瓜类作物上越冬,南方地区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寄主上越冬越夏。翌年条件适宜时,分生孢子萌发借助气流或雨水传播到寄主叶片上,5天后形成白色菌丝状病斑,7天成熟,形成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进行再侵染。浙江地区黄瓜白粉病发生盛期主要4月上中旬和6月下旬危害保护地黄瓜,长江流域9月下旬至11月上中旬亦有发生危害。  相似文献   

4.
桃树溃疡病侵染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昆明地区由扁桃壳梭孢(Fusicoccum amygdali Dalacr. )侵染而引起的桃溃疡病。这一病害主要发生在桃树一年生枝条上。在叶痕和当年生枝条基部形成深褐色病斑。据1987年观察,病害在6月初开始发生,到10月发展至高峰。病原菌于11月进入休眠期。接种试验表明,病原菌只能从寄主受伤组织侵入,潜育期约为10天。研究结果认为这一病害具有潜伏侵染现象。病原菌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在病枝上越冬,也能在果园内脱落在地面的病枝上存活。分生孢子在雨季内随雨滴飞溅大量传播,以7月后期至8月初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枸杞炭疽病的初侵染来源是树上和落地的病残果,越冬菌态是病组织内的菌丝体和病果上的分生孢子。枸杞炭疽病病原菌主要是以雨水传播,而气流只有在雨水将粘在一起的分生孢子溅击开后,才有较强的传播作用。试验说明,枸杞炭疽病病菌在15~35℃内孢子均可萌发,但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3~30℃,相对湿度为75.6~100%,最适湿度为100%,在水滴中萌发最好。因此湿度、降雨早晚和多少,是影响该病菌田间消长的主要因素。根据其发病流行规律进行综合防治是对该病防治有效的技术对策。  相似文献   

6.
南瓜适应性强,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南瓜炭疽病是南瓜上的主要病害,由半知菌亚门葫芦科刺盘孢菌引起,在南瓜各生长期都能发生.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株残体留在地面或土中,也有的附在种子上越冬.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靠风吹、雨溅、灌溉及整枝压蔓等农事活动传播.湿度大是诱发此病的主要因素,南瓜发生炭疽病后,一是使产量下降,平均减产5%~20%,严重时造成绝收;二使南瓜的品质和商品价值下降,降低经济效益.现将南瓜炭疽病的发生及防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灰霉病的发生规律病原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翌年春天条件适宜,菌核萌发,产生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分生  相似文献   

8.
南瓜适应性强,在我国南北方均有种植,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南瓜炭疽病是南瓜上的主要病害,由半知菌亚门葫芦科刺盘孢菌引起,在南瓜各生长期都能发生。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和分生孢子随病株残体留存地面或土中,也有的附在种子上越冬。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靠风吹、雨溅、灌溉及整枝压蔓等农事活动传播。  相似文献   

9.
秀红 《农技服务》2002,(2):24-24
<正> 西瓜炭疽病俗称黑斑病、洒墨水。是西瓜上的主要病害。其病原菌属半知菌亚门剌盘孢属.病菌在土壤中病残体或在种子上越冬。病菌的分生孢子主要靠风吹、雨溅、水冲及整枝压蔓  相似文献   

10.
<正>病虫害防治是葡萄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葡萄生产中,有许多病虫害严重影响葡萄的收益。1.葡萄白粉病1.1发病规律病菌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内或芽鳞间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葡萄白粉病危害的叶片入寄主组织后,菌丝蔓延于表皮外,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1.2发病特点病原菌属子囊菌类钩丝壳属。无性世代属半知菌类粉孢属。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上或芽鳞片内越冬,来年  相似文献   

11.
<正>病虫害防治是葡萄生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葡萄生产中,有许多病虫害严重影响葡萄的收益。1.葡萄白粉病1.1发病规律病菌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内或芽鳞间越冬。第二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侵葡萄白粉病危害的叶片入寄主组织后,菌丝蔓延于表皮外,以吸器伸入寄主表皮细胞内吸取营养。1.2发病特点病原菌属子囊菌类钩丝壳属。无性世代属半知菌类粉孢属。病原菌以菌丝体在被害组织上或芽鳞片内越冬,来年  相似文献   

12.
桉树焦枯病发病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桉树焦枯病病原菌主要以子实体或菌丝在落叶和林下土壤中越冬,分生孢子经气流、雨水传播,主要从新叶背面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以自然孔口为主.病害一般在4月下旬或5月初始发,高峰期一般出现在7和8月份,9月份病情逐渐和缓,进入11月后天气逐渐变冷,气温开始下降,降雨量减少,至11月中旬左右病害停止发展.该病的发生发展与当地气候条件密切相关,气温、降雨量和相对湿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病程度.  相似文献   

13.
经大田定点监测病叶数、褐斑病分生孢子数以及气象资料的数据分析,明确了苹果褐斑病在庆阳市苹果园周年发生出现2次高峰,分别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8月上旬至8月下旬,大部分年份初侵染发生于6月中旬。根据发生规律,提出在生产中应重视6月份是褐斑病病原菌传播关键期,于6月上旬至7月上旬做好褐斑病的预防和防治,减轻危害损失。  相似文献   

14.
套袋苹果黑点病发生规律及其对几种化学药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经过5年的研究,初步明确了陕西苹果产区套袋苹果黑点病的病原菌及病害的发生规律。该病害是由粉红聚端孢TrictothecumroseumLink和点枝顶孢AcremoniumstictumLink共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原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枯枝和病果上越冬,其分生孢子主要靠风雨传播,从伤口入侵或直接从皮孔入侵;从苹果套袋后到9月份,病菌均可侵染果实;高温高湿是该病发生流行的条件;不同结果部位、不同质地果袋发病轻重不同;套袋苹果黑点病菌对杀菌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敏感。  相似文献   

15.
1 发生特点 茄科蔬菜灰霉病属真菌引起,病原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或以菌丝及分生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芦荟黑斑病的发生规律,进一步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该文对三种越冬形式的病原菌分别采用直接镜检、组织分离法及致病性测定对芦荟黑斑病菌(Alternaria obpyriformis T.Y.Zhang)进行了越冬场所和越冬方式的研究。通过针刺法、涂抹法及玻片粘着法确定病菌侵入和传播途径。人工接种条件下测定了病菌对5科10种植物的侵染能力。采用孢子萌发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对病菌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结果表明,病原菌可在病残体上以菌丝和分生孢子越冬,通过气孔和伤口侵入寄主,分生孢子能借助气流传播;人工接种时能侵染豆科、十字花科的部分植物。供试的7种药剂对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施保功可湿性粉剂对其病菌的菌丝体抑制效果最好,抑菌率达84.24%;扑海因悬浮剂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效果最佳,抑制率为67.44%。  相似文献   

17.
雷公藤炭疽病病原鉴定及其流行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公藤是传统道地中药材,泰宁县是福建省雷公藤的重要产区,炭疽病是雷公藤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为明确病害病原和有效开展预测预报,经致病性测定与形态学观察,确定雷公藤炭疽病病原有性态为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Stonem.)Spauld.et Schrenk],无性态为胶胞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c.]。病害发生发展规律调查表明,雷公藤炭疽病菌以菌丝或子实体在病落叶和植株残留病叶中越冬,分生孢子借助气流和雨水飞溅传播,以自然孔口侵入为主,新叶较老叶先发病,病害一般5月开始发病,7、8月份表现为发病高峰期,9、10月份病情有所缓解,11月份停止发展。  相似文献   

18.
枸杞炭疽病侵染和发病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枸杞炭疽病的初侵染来源是在病果上越冬的分生孢子和组织内的菌丝体。在室内干燥条件下,分生孢子可存活14个月。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低于10℃高于35℃均不能萌发;最适宜空气相对湿度为100%,低于75%则不能萌发。病菌可直接侵入或从伤口侵入。在22~29℃和保湿的条件下,潜育期为87~94h。田间发病后,病果上不断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或人的传播,进行反复的再侵染。影响田间病害流行程度的关键因素是降雨量和空气相对湿度。  相似文献   

19.
<正> 随着温室大棚草莓的周年种植,草莓的病害逐年加重。目前保护地草莓病害有白粉病、炭疽病、黑斑病、黄萎病等。而草莓白粉病每年发生最重,成为主要病害。一、发病规律草莓白粉病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成为第2年的初侵  相似文献   

20.
核桃腐烂病是危害核桃树枝干树皮的一种严重病害,病原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年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水和昆虫等传播,春秋两季为发病高峰期,空气湿度大时,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多次侵染危害,给核桃产业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本文就核桃腐烂病的病原、寄主及发病症状、致病因素及防治方法等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