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Y两优808是安徽国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用自育恢复系豪恢808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不育系Y58S配组育成的两系高产杂交水稻新组合。从介绍Y两优808(Y58S/豪恢808)亲本的特征特性出发,阐述了该组合的制种技术,为Y两优808的制种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Y两优087的选育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Y两优087是南宁市沃德农作物研究所用Y58S与自育恢复系R08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水稻新组合,2010年5月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介绍了Y两优087的选育过程、种植表现、特征特性、栽培和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Y两优17是安徽袁粮水稻产业有限公司利用优良光温敏核不育系Y58S与强优势抗倒恢复系R17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籼组合,2017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介绍了Y两优17双亲特征特性及其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4.
通过大田试验,以深优9516为对照,研究了杂交水稻新品种Y两优087的干物质生产特性。结果表明,Y两优087的总干物质生产量比深优9516约高10%。具体来看,Y两优087灌浆盛期前的干物质积累量比深优9516高224.9 g/m2,而灌浆盛期后的干物质积累量却比深优9516低107.9 g/m2。Y两优087灌浆盛期前较高的干物质积累量与其叶面积指数和光合势较高有关,而其灌浆盛期后较低的干物质积累量则与其叶片衰老较快(表现为叶片氮含量下降快)有关。因此,在Y两优087栽培过程中,要注意采取防早衰措施。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Y两优2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Y两优2号耐寒、耐高温、耐肥、高产的特点,从旱育保姆育秧、平衡施肥、湿润灌溉等方面总结了Y两优2号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杂交水稻》2014,(5):29-31
Y两优488是湖南奥谱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用两系不育系Y58S与自选优质、重穗型恢复系奥R488配组育成的两系迟熟杂交中稻新组合,于2013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湘审稻2013008)。介绍了Y两优488双亲的特征特性,结合湖南怀化山区制种实践经验,总结了该组合高产优质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Y两优302是湖南省长沙年丰种业有限公司用Y58s×F302配组育成的两系超级稻新品种,2012—2014年在闽南华安县低海拔地区引进作双季早稻种植,大田表现丰产性好、抗寒、耐肥、米质优。主要介绍了Y两优302在华安县试种示范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两系杂交稻Y两优5866的适宜栽培密度,研究了3种栽培密度 (每667m~2插2.0万丛、1.43万丛、1.22万丛、)对Y两优5866产量及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Y两优5866的有效穗数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增加,每穗总粒数、结实率随着栽培密度的增大而下降,而不同栽培密度对Y两优5866的千粒重的影响较小。栽培密度过低或过密,产量均降低,每667m~2栽培密度为1.43万丛(20.0 cm×23.3 cm)的产量最高,为615.33 kg,较2.0万丛(16.7 cm×20.0 cm)、1.22万丛(23.3 cm×23.3 cm)分别增产3.36%、15.81%,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通过“3414”田间试验研究,获得在石门县潴育型水稻土壤上超级稻Y两优1号最佳施肥量施肥模型.结果表明,氮、磷、钾肥在一定施肥水平下对Y两优1号具有不同增产作用,氮肥对Y两优1号产量起决定作用,磷肥次之,钾肥对Y两优1号产量影响不大,增产作用不明显.最佳施肥量:N肥232.95 kg/hm2,P肥67.5 kg/hm2,K肥104.25 kg/hm2,Y两优1号最佳产量9 035 kg/hm2,施肥比例N:P:K=1:0.3:0.5.  相似文献   

10.
《杂交水稻》2019,(5):93-94
介绍了Y两优609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总结了该组合的栽培技术要点及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