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进行5种杀虫剂对辣椒田烟粉虱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30% 螺虫·噻虫啉悬浮剂450 mL·hm-2、22.4% 螺虫乙酯悬浮剂 750 mL·hm-2对烟粉虱有较为明显的防治效果,无论是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为优秀,且对作物安全无药害。  相似文献   

2.
对6种药剂在籼粳杂交稻甬优12进行防治稻曲病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19%丙环·嘧菌酯悬浮剂750 mL·hm-2、49%丙环·咪酰胺悬浮剂525 mL·hm-2和36%氟唑·嘧苷素悬浮剂300 mL·hm-2对水稻稻曲病的防效与30%苯甲·丙环唑乳油300 mL·hm-2相仿,分别为89.0%、87.4%和81.5%,能作为防治籼粳杂交稻稻曲病的药剂使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40%咪鲜胺铜盐·氟环唑悬浮剂525 mL·hm-2、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 800 mL·hm-2、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675 mL·hm-2、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975 mL·hm-2 4种杀菌剂,不同时期和施药次数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盛花期施药效果优于初花期,其中30%丙硫菌唑可分散油悬浮剂盛花期防治效果比初花期提升31.7百分点;2次施药效果优于单次,以200 g·L-1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的差异最大,达到29.6百分点。  相似文献   

4.
采用田间药效试验方法,评价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800g·hm-2、30%丙硫菌唑油分散制剂675mL·hm-2、30%唑醚·戊唑醇悬浮剂375mL·hm-2、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600mL·hm-24个药剂处理在扬花初期、扬花盛期,以及1次和2次用药对赤霉病的防效。结果表明,30%丙硫菌唑675mL·hm-22次用药防效可达92%;70%甲基硫菌灵1800g·hm-22次用药防效可达88%。由此可知,在小麦赤霉病高发生地区选择合适药剂,2次用药预防小麦赤霉病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嘉兴三代大螟的最佳防治时期及适宜药剂,选择4种药剂2种浓度在不同时期进行单季晚稻三代大螟的田间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150mL·hm-2、225mL·hm-2,40%氯虫·噻虫嗪225g·hm-2和6%阿维·氯苯酰750mL·hm-2效果较好;40%氯虫·噻虫嗪150g·hm-2和6%阿维·氯苯酰600mL·hm-2的用量效果明显下降;40%甲氧·茚虫威防治大螟白穗效果较差。最佳防治时间为8月25日,其次是8月20日,最差为8月1日。  相似文献   

6.
试验结果表明,于蚕豆盛花期后使用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450 mL·hm-2、25%嘧菌酯悬浮剂900 mL·hm-2、40%嘧菌酯可湿性粉剂450 g·hm-2 1次或40%精甲·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 500 g·hm-2 2次对蚕豆霜霉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蚕豆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7.
于2018年2月中下旬采用5点取样法对萧山区麦田杂草种类和发生情况开展调查。结果表明,当地常见杂草分属于禾本科、茜草科、石竹科和石竹花科等,约10余种。禾本科杂草的相对密度达50%以上,其中以看麦娘为主,其次为罔草;阔叶草中十足科繁缕发生量最大,其次为十字花科碎米荠,发生田块普遍,茜草科猪殃殃和石竹科蚤缀发生较为普遍。小麦除草剂试验结果表明,33%氟噻·吡酰·呋悬浮剂900 mL·hm-2作为小麦田封草药剂具有非常好的效果;55%吡酰·异丙隆悬浮剂2 550 mL·hm-2是茎叶处理综合表现最好的药剂。茎叶处理中,25%环吡·异丙隆可分散悬浮剂3 750 mL·hm-2对双子叶草表现最好;5%唑啉草酯乳油1 200 mL·hm-2+48%灭草松水剂3 000 mL·hm-2和5%唑啉·炔草酯乳油1 500 mL·hm-2+48%灭草松水剂3 000 mL·hm-2的防治方法对单子叶杂草具有非常好的防效,但对双子叶草效果不好;50%高渗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 875 mL·hm-2对单子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效,但对双子叶草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8.
王慧  周小军  马明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8):1434-1435
进行200 g·L-1氟酮磺草胺悬浮剂防除水稻直播田主要杂草效果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氟酮磺草胺悬浮剂区225 mL·hm-2+氰氟草酯1 200 mL·hm-2+苄嘧磺隆450 g·hm-2混用,对稗草、陌上菜、节节菜及千金子防效好,达到100%,但对鸭舌草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控制小麦穗期赤霉病和锈病的为害和提高小麦穗期病害的防治效率,对部分新药剂进行田间防效试验并比较了植保无人机与人工药泵应用在病害防治效果中的差异。结果表明,40%丙硫菌·戊唑醇悬浮剂600 mL·hm-2、40%戊唑·咪鲜胺水乳剂900 mL·hm-2、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750 mL·hm-2结合43%戊唑醇悬浮剂225 mL·hm-2等处理可用于防治小麦赤霉病并兼防锈病;植保无人机喷施30%肟菌·戊唑醇悬浮剂,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与常规人工药泵相当,对锈病的防效优于人工药泵。  相似文献   

10.
自2月25日起至4月15日,在杭州市余杭区径山地区春季油菜田共调查蚜虫11次,9次未查见蚜虫,2次蚜虫虫量较低,分别是在3月30日和4月15日查得虫口密度为百株1.75 和2.50 头,4月20日和4月25日查得虫口密度分别为百株111.75 和133.00头,结果显示,2022年蚜虫发生高峰期在4月下旬。在盛花期使用药剂进行预防,药后短期内几乎无蚜虫发生,药后21 d对照虫量为每百株1 290.00头,70% 吡虫啉75 g·hm-2、25%噻虫嗪120 g·hm-2、2.5%溴氰菊酯375 mL·hm-2、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240 mL·hm-2和20%三氟苯嘧啶135 g·hm-2 5种药剂防治效果分别为73.64%、81.91%、74.68%、83.46%、80.10%。药后28 d,对照虫量为每百株920.00头,几个处理防效出现比较大的变化,100 g L-1溴虫氟苯双酰胺 240 mL·hm-2、2.5%溴氰菊酯375 mL·hm-2和70%吡虫啉75 g·hm-2处理防效分别为85.51%、75.72%和71.38%,25%噻虫嗪120 g·hm-2和20%三氟苯嘧啶135 g·hm-2处理防效下降迅速,分别为45.65%和23.91%。可见,用溴虫氟苯双酰胺等持效期较长的药剂在油菜盛花期预防用药,可以起到减少用药次数,控制农药用量,减缓抗药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用18.7%丙环·嘧菌酯悬浮剂加助剂益施帮防治单季晚稻稻曲病,结果表明有一定的防控效果,在甬优538破口前10 d,喷施丙环·嘧菌酯750 mL·hm-2防效为74.1%,略好于面上应用药剂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25 g·hm-2的73.0%,应用助剂益施帮有增效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抽穗50%时,用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960 mL·hm-2可预防穗颈瘟,减少病穗94.8%、病情指数降96.2%。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选择新型、环保、低残留的药剂进行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本研究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比了6种农药对烟草赤星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900 g·hm-2)对烟草赤星病防效最好,其防效为66.2%;其次为10亿孢子枯草芽孢杆菌粉剂(1 500 g·hm-2)、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900 mL·hm-2)、30%氟醚·吡唑嘧菌酯水剂 (450 mL·hm-2)、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每667 m2 1 500 mL)、38%唑醚·啶酰胺水分散剂(450 g·hm-2),对烟草赤星病也有一定的防效,其防治效果分别为50.9%、49.5%、48.8%、48.1%、45.0%。考虑到降低农残及绿色防控的要求,建议在生产上使用15%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10亿孢子枯草芽孢杆菌粉剂、80%波尔多液可湿性粉剂及24%混脂·硫酸铜水乳剂来防治烟草赤星病。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机直播稻田草害和防治问题,研究了几种封闭除草剂及其混配剂在机直播稻田“播喷同步”机械化封闭除草技术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79.2g·hm-2+300g·L-1丙草胺乳油360g·hm-2、33%嗪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9.5g·hm-2+300g·L-1丙草胺乳油225g·hm-2处理对机直播田杂草防效优,杀草谱广,持效期长,且安全性好,处理35d后,对稗草的密度防效分别为97.2%和93.3%,对阔叶草密度防效100%。35%丙·嘧草·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525g·hm-2处理、17%吡嘧·丙草胺泡腾片510g·hm-2处理、10%嘧草醚可湿性粉剂45g·hm-2处理以及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225g·hm-2处理35d后对稗草防效均在80%以上,35%丙·嘧草·吡嘧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525g·hm-2处理和17%吡嘧·丙草胺泡腾片510g·hm-2处理对阔叶草防效分别为99.3%和93.2%,但后2种处理对阔叶草防效差。因此,可以根据田间草相,选择以上除草剂单剂或混配剂在机直播稻“播喷同步”封闭除草技术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进行4种杀虫剂防治单季稻稻飞虱主害代四(2)代白背飞虱和六(4)代褐飞虱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呋虫胺水溶性粒剂450 g·hm-2、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0 g·hm-2、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50 g·hm-2 3种处理对四(2)代白背飞虱以80%烯啶·吡蚜酮水分散粒剂150 g·hm-2的速效性与持效性较好,药后4~27 d校正防效达71.0%~84.7%;其次是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50 g·hm-2,为63.1%~82.6%,20%呋虫胺水溶性粒剂450 g·hm-2较差,校正防效仅为35.6%~50.5%。20%呋虫胺水溶性粒剂600 g·hm-2、80%烯啶·吡蚜酮水溶性粒剂225 g·hm-2、50%吡蚜酮水分散粒剂300 g·hm-2 3种处理对六(4)代飞虱以白背飞虱与褐飞虱混发、低中龄若虫为主的防效均较好,药后7~26 d校正防效分别为87.7%~96.7%,93.8%~99.8%,91.8%~98.7%,但以80%烯啶·吡蚜酮225 g·hm-2 的速效性与持效性较佳。  相似文献   

16.
40%丙硫·戊唑醇悬浮剂750 mL·hm-2在水稻破口前10 d使用,对籼粳杂交稻稻曲病具有较好的防效;破口前10 d与破口期进行2次防治的稻曲病穗防效与病指防效均优于只在破口前10 d进行1次施药处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评价 400 g·L-1 嘧霉胺悬浮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的效果。结果表明,400 g·L-1嘧霉胺悬浮剂防治浙贝母灰霉病,有效成分用量450 g·hm-2,第3次药后 14 d 防效达 82.9%。  相似文献   

18.
进行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莲藕斜纹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从防治效果和施用成本综合考虑,20亿PIB·g-1 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450 mL·hm-2较好,药后 14 d 总防效为97.9%。  相似文献   

19.
李建群  杨强  潘秋波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871-1872
进行灵斯科系列除草剂防除直播稻田杂草的试验,结果表明,用3%灵斯科(GF-3206)900 mL·hm-2+10%千金2 250 mL·hm-2、12% 灵斯科(GF-3480)1 200~1 500 mL·hm-2,加水450 kg·hm-2,在直播稻4.5叶期喷雾,对稗草、水竹叶、异型莎草、水苋、陌上菜、鸭舌草等杂草均有很好防效,但对丁香蓼、李氏禾防效差;药后30 d,对稗草、水竹叶、异型莎草的株防效分别为92.3%~100%、98.1%~100%、93.0%~98.2%,鲜重防效分别为97.4%~100%、98.3%~100%、96.6%~99.2%。药后 2 d,灵斯科系列 3 个处理偶有零星秧苗出现叶片轻微褪色现象,药后14 d 叶色基本恢复正常,但有零星植株出现心叶葱管状畸形,药后30 d 没有再发现水稻畸形症状,整体长势无影响。建议在水稻秧苗 4 叶期至分蘖末期施药,注意施药均匀,务必避免重喷。  相似文献   

20.
对3种除草剂进行小麦田化学除草试验。结果表明,播后10d内作土壤封闭,防治效果好,受天气影响小,适用于麦田化学除草。33%氟噻·吡酰·呋悬浮剂进行土壤封闭时,900mL·hm-2的用量,对单双子叶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分别达96.9%和98.1%;55%吡氟酰草胺·异丙隆悬浮剂对单双子叶杂草均有效,既可作土壤封闭,也可作茎叶处理;3%甲基二磺隆可分散油悬浮剂茎叶处理对单子叶杂草效果好,但对双子叶杂草无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