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白骨壤酸性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抗补体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热水浸提,乙醇沉淀,超滤,三氯乙酸脱蛋白,DEAE-纤维素柱层析脱色,再经DE-AE-Sepharosefastflow和SephacrylS-400层析,从白骨壤树枝分离纯化得到多糖化合物HAM-3-Ⅱb-Ⅱ,经高效凝胶过滤色谱法和比旋光度测定法鉴定为均一性组分,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105200,比旋光度为 27.54°。糖组成分析表明它为酸性杂多糖,主要由半乳糖醛酸、阿拉伯糖、半乳糖和鼠李糖组成。紫外光谱表明其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等杂质成分;红外光谱证实它是一种酸性果胶类多糖,以α型差向异构为主;补体结合实验表明,该多糖通过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共同作用产生显著的抗补体活性,并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2.
无梗五加果多糖与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树脂纯化后的无梗五加果总黄酮进行了研究,表明以聚酰胺为固定相、微乳液为展开剂进行薄层层析鉴定效果最好,共分得9个组分.各种层析条件下的Rf值分析表明,无梗五加果中含药用成分金丝桃苷,未发现芦丁和槲皮素.采用HPLC法对经脱色、脱蛋白、DEAE52纤维素柱层析得到的主要多糖组分ASP-Ⅰ、ASP-Ⅱ进行单糖组成和纯度、相对分子质量(Mr)测定,表明无梗五加果多糖单糖组成为甘露糖、氨基葡萄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葡萄糖、半乳糖、木糖及岩藻糖,主要由Mr为21 800、147 000、45 400和18 100的4种均一多糖组成;其中,均一多糖ASP-Ⅰ由半乳糖和鼠李糖组成,物质的量之比为1∶0.7,Mr为18 100.对水提醇沉后得到的无梗五加果多糖进行生物活性研究表明,其具有抗疲劳和耐缺氧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利用溶剂提取法,正、反相硅胶柱和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巴东冬凌草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分离纯化,从中分离得6个二萜化合物,并根据理化性质和现代波谱技术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其结构分别鉴定为:冬凌草甲素(1)、lasiodin(2)、neolaxiflorin U(3)、hubeirubesin K(4)、hubeirubesin I(5)、epinodosinol(6)。其中化合物3~6为首次从该地区的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为了开发利用麻栎多糖资源,探讨了热水浸提法提取麻栎多糖的工艺参数并对其纯多糖进行了初步分析。以麻栎多糖的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提取时间、温度、液料比和提取次数进行考察,进一步通过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优化,得到提取多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 h,提取温度90℃,液料比25∶1(mL∶g),提取次数2次,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2.65%。麻栎粗多糖经DEAE-52离子交换柱和Sephadex G-200凝胶柱两步分离纯化后,得到2种纯多糖OP-1和OP-2。紫外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OP-1和OP-2的纯度较高,具有多糖的特征吸收峰;经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表明:OP-1是由木糖和葡萄糖组成的中性杂多糖,其物质的量之比为0.86∶0.7;OP-2是由核糖、葡萄糖醛酸和阿拉伯糖组成的酸性杂多糖,其物质的量之比为0.42∶0.21∶0.56;采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HPGPC-ELSD)法测得OP-1的重均分子质量为444.8 ku,OP-2的重均分子质量为121.2 ku。  相似文献   

5.
地衣植物老龙皮富含多糖和三萜皂苷类化合物,是一种资源丰富的具有抗炎、抗氧化等活性的中草药。以老龙皮为原料,通过甲醇抽提脱脂、水浸提、三氯乙酸(TCA)法脱蛋白等方式粗提,然后分别采用梯度浓度乙醇分级沉淀法和DEAE-52纤维素柱层析的方法对老龙皮多粗多糖进行分级纯化。梯度浓度乙醇(乙醇质量浓度分别为15%,30%,50%和70%)分级沉淀得到4种多糖组分,以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法洗脱得到5种老龙皮多糖组分。采用高效阴离子色谱(HPAEC)与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了老龙皮多糖组分的单糖组成和结构。研究结果表明,老龙皮多糖的单糖组成主要有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和木糖。其中,甘露糖含量最高,其次是半乳糖和葡萄糖。老龙皮多糖的红外光谱特征峰为3 417,2 911,1 659,1 400,1 026和831 cm-1。利用乙醇分级沉淀和DEAE-52纤维素柱层析洗脱所得的9种老龙皮多糖组分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显示老龙皮多糖具有较强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和总还原力。其中:50%质量浓度乙醇沉淀的老龙皮多糖组分的清除能力最强,清除率达80.10%; 15%质量浓度乙醇沉淀的老龙皮多糖组分的还原能力最强,其吸光值最高为0.74。  相似文献   

6.
试验比较了3种大孔树脂对滑菇多糖的纯化效果,并研究了纯化效果最好的大孔树脂的纯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AB-8大孔树脂对滑菇子实体多糖分离纯化的效果最好,而且AB-8型树脂对滑菇多糖纯化工艺为,吸附时间3h,pH值5.0,样品浓度1.5mg/mL,洗脱剂为70%乙醇溶液,解吸时间4h,洗脱速率2mL/min,在此工艺条件下纯化效果最好,即:吸附率为86.67%,解吸率为71.38%,纯化的滑菇多糖产品中多糖含量为78.64%,是滑菇多糖粗品的1.3倍。  相似文献   

7.
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对仙鹤草多糖的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采用脱蛋白与DE-52纤维素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对仙鹤草多糖进一步分离纯化.同时对多搪的性质进行分析鉴定。实验结果表明,仙鹤草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浸提温度为80℃,浸提时间12h,料液比1:15.在此条件下仙鹤草多糖提取率为2.15%,浸提温度是影响得率的主要因素。纯化后的仙鹤草多糖组分HAPI、HAPII多糖含量分别为70.08%、78.80%。  相似文献   

8.
将冬菇菌丝经热水提取,乙醇沉淀得冬菇菌丝多糖粗提物。经sephadex G100纯化得两个组分,其高压电泳图谱表明两组分具有一定的均一性。粗提物由单糖和氨基酸组成,经光谱分析证明两组分都是肽葡聚糖,但其分子量和某些理化性质有所差异。由两组分的理化性质推测两者可能皆具有药效活性。  相似文献   

9.
白骨壤中性糖蛋白的分离鉴定及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白骨壤树枝为材料,经提取、分离和纯化等一系列步骤得到一中性多糖组分HAM-3-IIa,经高效凝胶过滤色谱(HPGFC)和凝胶柱层析Sephacryl(S-400)鉴定为均一组分,其重均相对分子质量(Mw)为97 600.化学组成分析表明,HAM-3-IIa为中性糖蛋白,含蛋白4.9%,含多糖95.0%;由阿拉伯糖(Ara)、半乳糖(Gal)和木糖(Xyl)组成;β-消去反应说明HAM-3-IIa中糖链以O-糖肽键连接到苏氨酸上的;补体结合实验表明,该多糖通过经典途径和替代途径共同作用产生显著的抗补体活性,呈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并研究确定该活性不是由于纯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微生物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植物体内普遍存在内生真菌,它们可以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的生理活性物质。通过微生物发酵产生生理活性物质可以为解决能源短缺和寻找替代能源开辟一条新途径。作者初步探讨了分离和纯化高产菌株以及对其发酵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的方法。采用溶剂提取法、薄层色谱法和柱色普法,对从东北红豆杉(T.cuspidataSieb.etZucc.)上分离筛选出的高产紫杉烷类物质紫杉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var.taxi1011Y.XiangetLUAn-guo)1011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提取了一个化合物Ⅰ。经紫外扫描、红外扫描、质谱、核磁共振等方法鉴定,确定该化合物为紫杉烷类二萜Ⅲ型化合物。图1表2参12。  相似文献   

11.
旨在从健康的降香黄檀叶片和嫩枝中分离筛选出对降香黄檀炭疽病具有高效拮抗作用的细菌。在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金鸡岭苗圃1年生健康降香黄檀幼苗叶片和嫩枝,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后得到53株对炭疽病菌有拮抗活性的内生细菌,经过发酵液复筛得到一株抑菌率为78.84%的内生细菌,编号为Y23。经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测定初步鉴定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蛹虫草固体发酵新型培养基茵质中多糖的含量及结构,并探明回流提取方法对此类培养基中多糖提取的条件。采用正交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采用苯酚一硫酸法测定茵质中的多糖含量,并用阴离子交换柱进一步分离粗多糖。结果:回流提取的最佳条件为80℃下,料液比1:20回流提取2h,提取次数为3次。在此条件下多糖含量为6.93%。其DPPH清除率可达50%以上,粗多糖经阴离子柱分离得到3种不同的糖蛋白。结论:该实验方法操作简易,条件易控制,结果精准,适合此种培养基中蛹虫草多糖的测定及分离纯化。  相似文献   

13.
青梅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青梅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青梅叶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岩白菜素(1),1,3,4/2,5-环己五醇(2),3-(1-C-β-葡萄糖)-2,6-二羟基-5-甲氧基苯甲酸(3),木栓酮(4),木栓醇(5),羽扇豆醇(6),4-叔丁基苯甲醚(7),对甲氧基苯甲酸(8),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熊果酸(11),β-谷甾醇(12),β-胡萝卜苷(13)。化合物2~9均为首次从青梅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青梅中具有保肝护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4.
采用正相硅胶柱、反相硅胶柱、凝胶柱等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对青梅叶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理化性质和核磁共振等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从青梅叶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了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岩白菜素(1),1,3,4/2,5-环己五醇(2),3-(1 -C-β-葡萄糖)-2,6-二羟基-5-甲氧基苯甲酸(3),木栓酮(4),木栓醇(5),羽扇豆醇(6),4-叔丁基苯甲醚(7),对甲氧基苯甲酸(8),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9),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熊果酸(11),β-谷甾醇(12),β-胡萝卜苷(13).化合物2~9均为首次从青梅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为青梅中具有保肝护肝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无患子果皮多糖的微波提取工艺和体外抗氧化能力,并对多糖结构进行了初步表征。考察了微波提取温度、时间和液料比对无患子果皮多糖得率的影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微波提取工艺,确定了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2℃,时间26 min,液料比25∶1(mL∶g),此条件下,多糖得率达3.47%。无患子果皮多糖主要由葡萄糖、木糖、半乳糖、阿拉伯糖和果糖组成,具有典型的多糖红外光谱特征。此外,通过测定无患子果皮多糖对·OH、DPPH·的清除能力评价其抗氧化活性,无患子果皮多糖以浓度依赖性方式表现出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且粗多糖抗氧化活性明显高于纯化多糖,无患子果皮多糖抗氧化活性与糖蛋白结构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定性定量分析、活性研究和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同食用菌多糖较难鉴别、真菌多糖提取纯化工艺需进一步加强、食用菌多糖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真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构效关系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泡桐(原变种)果实的化学成分。采用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薄层色谱等方法进行分离.从其70%丙酮提取物水溶性部分分离得到4种苯丙素苷化合物,经波谱分析及理化性质分析,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毛蕊花苷(1)、异毛蕊花苷(2)、campneosideⅡ(3)和isocampneosideⅡ(4)。化合物1和2首次从该植物中得到。抑菌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泡桐(原变种)果实中分离得到的苯丙素苷化合物、丙酮提取物、乙酸乙酯溶及水溶性部分具有较高的抑菌活性,其中,对革兰氏阳性菌中表皮葡萄球菌的抑制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8.
薄荷中杀螨活性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测定薄荷中杀螨活性物质的毒力,分离鉴定该物质的分子结构,利用甲醇、氯仿和石油醚3种溶剂在常温下进行提取后,用液-液萃取法萃取,并用硅胶层析和薄层层析(TLC)结合碘显色法进行分离纯化,同时用玻片浸渍法对活性物质跟踪;最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UV)、液相色谱法(HPLC)、红外色谱(RI)和质谱(MS)等技术对该物质进行鉴定.研究发现薄荷地上部分的石油醚粗提物对朱砂叶螨具有很强的毒杀作用,当浓度为1mg·mL-1时,24 h内对成螨的致死率为87.05%,卵为93.16%.经Duncan's检验,3种不同溶剂的粗提物对成螨及卵的致死率差异显著(P<0.05).同时发现薄荷地上部的甲醇、氯仿提取物杀螨效果相对较差,24 h致死率仅为28.51%与10.73%.用甲醇对石油醚粗提物进行液液萃取后发现,杀螨活性物质主要集中在极性较弱的石油醚中,其对成螨24 h的触杀率高达93.75%.对石油醚萃取物进行分离,共得到8段流分.利用生物活性跟踪,得到一种具有较高杀螨活性的样品V,其对成螨触杀的LC50值为0.546 4 mg·mL-1,95%置信区间为0.326 8~0.913 4 mg·mL-1.经紫外和高压液相色谱分析,该样品纯度达到89.16%;质谱检测该物质的分子离子峰为414,数据库显示该物质为甾醇环状结构.红外分析显示该物质在1 160,1 450,1 380,1 700 cm-1等处有明显特征峰,初步确定该化合物为β-谷甾醇.  相似文献   

19.
采用水提醇沉法和微波法提取"龙成2号"软枣猕猴桃果实多糖,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提取效果,获得最优提取工艺;采用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法对粗提物进行分离纯化,绘制洗脱图谱,用单因素分析法比较纯化效果,获得最优纯化工艺。经透析、浓缩及冷冻干燥获得纯化多糖,保存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最优工艺条件:水浴及醇沉时间均为4 h,无水乙醇量为4倍样品体积,多糖提取率9.29%。微波法提取多糖最优工艺条件:料液比1︰30 g·m L-1,功率400 W,多糖提取率4.35%。且水提醇沉法提取效果优于微波法。DEAE-52纤维素阴离子交换柱层析法纯化多糖最优工艺条件:上样量10 m L、4 m L/管收集。经蒸馏水,0.1、0.2、0.3 mol·L-1Na Cl洗脱后得率分别为16.1%、7.2%、4.5%、2.3%。  相似文献   

20.
灵芝是一种木材腐朽菌,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在中国和其它一些国家享有盛誉。作者对赤(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及其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粗多糖得率为1.38%,纯化后的糖经薄层色谱和气相色谱分析查明含有木糖、甘露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葡萄糖,糖基比依次为1:1:1.7:5:20。用凝胶过滤得分于量约为23000和34000。经红外光谱测定该多糖在1050、1140、1420和3400cm~(-1)处均有明显的吸收峰。本文提出了一个从灵芝子实体分离和纯化多糖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