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20年,在建平县农业农村局及农业中心的大力支持下,建平县谷子标准化综合示范项目组开展专家进园(景)区、进企业服务活动,专家团队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有机谷子生产标准体系,大力推广和普及有机谷子标准化生产技术及富硒谷子种植技术等工作,现将工作取得成效、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及建议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山西的地势气候条件使之形成了天然的小杂粮王国,谷子在山西杂粮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谷子种植生产现状分析和生产发展趋势的探讨,总结出关于山西谷子生产可持续发展及构建谷子产业链的建议。在实现谷子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培育良种、专用种,利用谷子营养优势,开发谷子深加工产业,开拓健康谷物市场生产。而谷子市场的进一步拓宽,必将使其在山西省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占居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农科院谷子所采用良种良法技术小包装解决了谷子新品种推广2~3年就混杂退化问题,收到较好的效果。群众反映,“小包装的种子纯度高、质量好、生长整齐、植株健壮、产量高”,为供种工作标准化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山西谷子地方品种表型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系统分析山西省谷子地方品种的表型遗传多样性,以5627份山西省谷子地方品种为材料,以《中国谷子品种资源目录》、《中国谷子遗传资源目录》和《中国谷子及其粟类作物品种资源目录》中记录的17个数量和质量性状为基本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山西谷子资源主要分布于大同、忻州、吕梁、晋中、长治5市,占全省资源的75.7%;90%谷子资源中为粳性;运城、晋城谷子资源遗传多样性最大。山西谷子资源在苗色、穗型、粒色类型丰富,涵盖了中国谷子资源的基本类型;山西谷子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大,类型多,优异资源丰富,为谷子种质创新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积累丰富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户谷子种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中国谷子生产仍然以农户种植为主。为缓解谷子面积萎缩、谷农种植谷子积极性低等问题,特对国内谷子主产区的农户进行实际调查,共收集到1031份有效问卷,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模型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谷子产量、谷子口感、是否补贴、谷子面积比例、谷子价格5个指标达到0.01%极显著水平,受教育程度这一指标达到0.05%显著水平,这些指标是影响农户种植谷子意愿的显著因素。对此提出加大科技研发力度,培育高产优质新品种;落实政策支持,加强农业补贴力度;宣传谷子文化,倡导健康饮食等建议。  相似文献   

6.
文通过对我国谷子生产中存在问题的分析,指出未来我国谷子生产的发展要从谷子育种、谷子简化栽培技术、谷子深加工方面着手。提高玉米育种水平,以适应玉米生产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是旱地谷子生产的一项新技术,由于具有明显的增温、集雨、增产、增收效果而在生产上得到推广,但是随着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应用的深入,适宜的应用范围、适合的技术模式选择、配套技术的应用、前瞻性技术研究等都成为需要明确和不断完善的问题。系统总结了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体系的比较优势,探讨了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增产的光、温、水、土效应和谷子生长发育的响应,评价了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增产和增收效果,明确了旱地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分析了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前瞻性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谷子轻简化栽培技术简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谷子生产上田间劳动十分辛苦,研究了谷子艺机结合的轻简化栽培技术。推广了优质高产谷子新品种,谷子化控间苗技术,谷子宽窄行种植技术,有机无机施肥技术,收获脱粒分体技术等。对谷子间苗、中耕、收获、脱粒等环节省工节资及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谷子播种机、联合收割机、谷子新品种、谷子简化栽培技术的引进开发与推广,谷子种植成本明显下降,效益明显增加,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提高了。把区域谷子资源优势变为区域经济优势,使杂粮特色产业通过规模生产、加工经营,实现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10.
为探明谷子中硒元素的吸收特征,提高谷子富硒水平,归纳了国内外富硒谷子的研究现状,主要从富硒谷子籽粒硒的含量、存在形态,硒的吸收、转运机理以及硒与谷子生长发育的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着重分析了不同价态硒在谷子体内的转运机制以及硒肥种类、施肥方式对谷子生长和品质的影响。分析表明,谷子对硒酸盐的吸收机制主要是通过共用硫酸盐转运子来进行主动吸收,对亚硒酸盐的吸收则是被动吸收,并且受土壤pH的调控。叶片喷施无机硒是提高谷子硒含量最为直接的方法,加快了硒元素的吸收和向籽粒的运转效率。研究指出目前富硒谷子发展的不足,并提出要加强富硒品种的选育,制定谷子富硒栽培技术和标准。  相似文献   

11.
农杆菌介导谷子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可以得到产量稳定增长、营养品质更高、适应能力更强的谷子品种。为了解目前谷子遗传转化体系研究的现状,本文归纳了影响谷子组织培养、农杆菌侵染和转化再生体系的关键因素,同时总结了谷子遗传转化体系的研究现状。最后指出了谷子遗传转化的瓶颈问题,展望了农杆菌介导谷子转化技术的前景,为建立稳定高效的谷子遗传转化体系提供了有益线索。  相似文献   

12.
连作和轮作对谷子叶片构型和叶绿素、氮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提升谷子连作障碍认知度,为谷子轮作制度和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采用周年单序轮作处理和连作处理相比较的方法,研究其对旱地谷子叶片构型、叶绿素和氮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处理降低谷子个体的叶面积和群体的叶面积指数,严重影响谷子叶片的生长发育;降低谷子叶片的叶绿素和氮素含量,影响谷子叶绿体的发育。谷子连作种植是不科学的田间生产方式,应选择合理的年际轮作制度,以实现谷子高产稳产。  相似文献   

13.
<正>谷子作为杂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为了进一步提高谷子产量改善谷子品质,我们结合近年的种植实践,总结谷子优质高产栽培技术。1选择地块及合理轮作种植谷子宜选择在地势高燥、坡地壤土上种植。地块应通风良好,排水性好,避免种在窝风、低洼、易积水的土壤以及盐碱下湿地。谷子不宜重茬,必须每年倒茬,前茬以豆类、薯类、玉米等作物为好。轮作是调节土壤肥力、防除病虫害、抑制杂草、实现谷子高产稳产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种业》2012,(7):15-16
谷子(Setaria italica)是小杂粮作物中的典型作物,具有营养丰富、抗旱耐瘠等特点,在山西省农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现阶段山西省的谷子生产现状却不容乐观,除了气候、市场因素外,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缺乏以抗旱、抗病为显著特征的替代性谷子品种。虽然谷子生物技术研究已经开展,但尚处于起步阶段,基础相对薄弱,要改善谷子品质,提高谷子产量,运用生物工程的方法对谷子进行品种改良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不同时期干旱胁迫对谷子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盆栽控水方法,研究不同生育时期干旱胁迫对谷子物候期、株高、叶片数、顶叶叶面积、穗长、根轮数等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延迟谷子物候期的出现;拔节期干旱对谷子株高的影响最大;干旱不会引起谷子总叶片数的改变,但对叶片发生时间有一定影响;拔节期干旱和孕穗期干旱使谷子顶叶叶面积减小;干旱抑制谷子根系的生长,但复水后生长迅速恢复。拔节期干旱对谷子农艺性状造成的影响最严重、最持久,干旱胁迫使谷子的产量降低,尤以灌浆期干旱对产量影响最显著。  相似文献   

16.
11月24日,河北省农科院谷子研究所承担的国家谷子改良中心项目通过省专家组验收,专家组认为,该中心谷子遗传育种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河北省自2001年承担国家谷子改良中心项目建设以来,科研人员搜集构建了包含22个种、186份材料的谷子近缘野生种质库,成为国内外搜集资源种类和数量最丰富的谷子近缘种基因库。近年来,国家谷子改良中心的科研人员培育出的冀谷18、冀谷19、冀谷20、冀谷21等优质高产新品种在河北省生产中的覆盖率达81%,在华北夏谷区的覆盖率达72%,每亩为农民增加收入20元。新发明的谷子免除草免间苗育种与栽培技术,解决了谷子栽培几千年人工间苗和人工除草的难题,亩节支40多元,有可能带来谷子生产上的一次新革命。  相似文献   

17.
“双绿色”小米谷子是纯天然绿色谷子品种,由普通谷子发生基因突变而成。原名乌米绿谷子,由于采取无公害栽培,故称“双绿色”小米谷子。其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B1和多种氨基酸。做饭、熬粥均为绿色,香味浓郁,口感极佳。具有食疗保健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谷子产业在山东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鲁中丘陵区,谷子依靠其耐旱、耐贫瘠、水分利用率高等品种特性被广泛种植,其种植面积占据了全省谷子种植面积的10%以上,将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过程中迎来更广大的发展空间。本研究从鲁中丘陵区谷子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瓶颈入手,提出了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加强科技研发、深挖谷子文化的对策,以期为鲁中丘陵区谷子产业发展提供参考,全面推进谷子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谷子雄性不育系利用及存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子雄性不育系利用为谷子杂交育种开启了一扇大门,有效地挖掘了谷子的生产潜力,为谷子产量的提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然而,杂交谷子的产业化进程仍较缓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文章总结了我国在谷子雄性不育和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方面所取得的重要进展,对谷子杂种优势利用中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对今后谷子研究育种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0.
利用A-PAGE研究谷子籽粒蛋白质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谷子贮藏蛋白多态性对谷子品种选育和鉴定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A-PAGE方法对来自不同生态区的24份谷子品种籽粒的水溶蛋白、盐溶蛋白、酸溶蛋白和醇溶蛋白的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谷子品种之间籽粒水溶蛋白、酸溶蛋白谱带相似,基本没有差异;每个谷子品种的盐溶蛋白谱带有20多条,仅有4个品种出现多态性谱带,多态性也较低。说明谷子品种水溶蛋白、盐溶蛋白和酸溶蛋白A-PAGE谱带不适用于谷子鉴定研究。谷子醇溶蛋白谱带存在一定的异质性,每个品种有7~10条醇溶蛋白谱带,其中5条为公共条带,2~5条为多态性谱带,醇溶蛋白A-PAGE谱带可以作为谷子品种鉴定评价的依据。结果说明,和玉米、小麦等禾谷类作物相比,不同生态区谷子栽培品种蛋白质变异较小,遗传背景变化较小,因此需要不断丰富谷子品种的遗传基础,为谷子品种选育提供更加丰富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