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章晶晶  陈波  卢山 《浙江农业科学》2018,59(10):1931-1933
在城市形成和发展中,河流不仅是重要的自然资源,还是极其关键的环境和人文载体,提供了多种社会经济和休闲游憩功能。本文从生态文化健康角度出发,选取了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景观文化3个因素、12个因子构建了河流健康指标体系,并对京杭大运河(杭州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大运河(杭州段)生态文化健康评价最终得分为67.7分,处于基本健康状态,自然生态,社会经济和景观文化状态处于亚健康、健康和健康水平。可见,大运河(杭州段)的休闲游憩和文化教育功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水质和生物多样性是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下阶段治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根据流域不同特征,构建浐灞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为河流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浐灞河流域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水功能定位和生态环境保护的不同特点,构建了由生态结构与功能、水文特征、水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和生态服务功能5个方面要素,11个单项指标组成的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对浐灞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影响浐灞河流域上中游区域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问题有水土流失、植被破坏以及人口增加对环境的压力,影响浐灞河下游城市段生态系统健康的主要问题有水资源过度开发和河流水质污染。浐灞河上中游区域和下游城市段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度分别为0.803 7和0.760 9,可知浐灞河流域上中游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下游城市段为临界状态。【结论】浐灞河流域上中游区域生态结构与功能欠缺,下游区域受水文特征和水环境状况的影响较大,是浐灞河进行流域治理和水生态保护与修复应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冯琳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2):357-362
[目的]和田河流域中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以体现系统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服务功能作为出发点,构建了由生态安全、社会发展、环境保障、人群健康4个方面量度,19个单项指标组成的和田河流域中游生态系统的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于AHP法的评价.[结果]一是干旱区特殊的自然条件使得生态安全性较低;二是地区经济水平落后使得社会发展与相应的环保投入滞后.提出相应措施,对进一步开展和田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工作提出了展望.[结论]和田县、和田市、墨玉县、洛浦县四个行政单元都呈现出不健康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由于人们对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使得矿业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下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受到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影响因素出发,以自然子系统、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三个方面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有关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出发,选择自然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发展系统为评价要素,建立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主要指标及权重,通过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模型,对绵阳的生态系统健康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绵阳城市生态系统处于病态。最后根据绵阳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关建议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河流健康概念及其内涵与外延的探究,指出当前河流健康评价实际应用中,仅以水质和水量等物化指标是否达标作为唯一标准的误区,揭示出河流健康评价的本质在于考察河流水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和谐程度,特别是河流系统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支持作用的稳定性与可持续程度。分析讨论了河流健康评价单元边界划分依据和原则,较为系统地总结了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方法、评价标准和评价模式,在此基础上,探索性地提出河流健康指标体系动态性构建的思想,即建立一套统一稳定的河流健康指标体系框架,对不同类型、地区和功能用途的河流,通过专家、政府和公众打分,以及数学工具处理,确定出更具针对性的指标群,作为河流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7.
王艳  曹俊茹  孟庆娟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5):3211-3213,3218
城市是人类活动集中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其生态健康状况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人群健康状况5个方面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城市生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山东省1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时结合综合评价法进行了健康评价。根据计算出的山东省17个城市生态健康综合评价值和健康状态分级标准,将山东省17个城市分为3类,即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评价结果较合理。该评价结果可为山东省17个城市的生态城市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根据西南山区河流特点及引水式电站开发对河流产生的影响,建立引水式电站对西南山区河流健康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用于调查西南山区河流健康状况.该文以西南山区河流为例从河流水文情势河岸带生态系统状况、水环境、河流自然形态水生物状况、社会服务和水资源利用7个方面来构建,分为3个层面25个评价指标,并对各个指标实际含义给出了详实的解释,对该评价体系的特点和可行性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9.
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及其对我国河流健康保护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宝强  李荣昉  曹文洪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600-4602,4641
近年来,维持和恢复一个健康的河流生态系统已成为河流管理的重要目标。在介绍了河流健康内涵的基础上,从评价尺度、评价指标、评价标准以及评价方法等方面概括了河流健康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了其对我国河流健康保护的启示,认为评价系统的理论和方法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基于高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服务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保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对位于青藏高原的河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为河流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界定了高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服务功能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高原特色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河流健康评价等级划分为“优”、“良”、“中等”、“差”和“极差”5个标准。在分析河流健康与其服务功能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服务功能评价模型,并将模型在位于青藏高原的巴河上进行实例验证。【结果】对巴河的生态系统健康和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在考虑河流健康指标后巴河的总服务功能价值较不考虑河流健康时减少了2.844×108元/年。【结论】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其服务功能密切相关。河流健康才能保障河流向人类提供所需的服务功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确保河流健康的范围内进行。  相似文献   

11.
张又  刘凌  闫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382-384,453
[目的]采用模糊物元模型评价河流健康状况。[方法]基于模糊物元分析原理,建立河流健康评价模型,并根据海明距离提出改进的从优隶属度计算方法;从水文特征、生态特征、环境特征和服务功能4个方面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用于秦淮河健康评价实例中。[结果]秦淮河健康水平为"中"级别;该评价结果与综合指数法得出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证明了多级别模糊物元分析模型的有效性。[结论]该研究为河流健康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在保证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前提下,对位于青藏高原的河流生态服务功能进行评估,为河流的合理规划和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方法】在界定了高原河流生态系统健康和服务功能内涵的基础上,构建具有高原特色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和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并将河流健康评价等级划分为"优"、"良"、"中等"、"差"和"极差"5个标准。在分析河流健康与其服务功能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服务功能评价模型,并将模型在位于青藏高原的巴河上进行实例验证。【结果】对巴河的生态系统健康和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在考虑河流健康指标后巴河的总服务功能价值较不考虑河流健康时减少了2.844×108元/年。【结论】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与其服务功能密切相关。河流健康才能保障河流向人类提供所需的服务功能,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在确保河流健康的范围内进行。  相似文献   

13.
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定义、目标、特征,着重阐述了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方法。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的综合评价主要从生态学、物理化学、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四个范畴出发进行评价。并对产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产业生态系统健康现在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平原地区河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和粗糙集理论,识别影响河流健康的关键因子,构建河流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界定平原地区河流系统健康的概念和标志;以渭河干流关中段及千河、石头河等8条干支流为评价样本河流,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和响应3个层面分析河流健康的影响因子;采用基于粗糙集等价关系的指标体系约简模型,识别河流健康关键影响因子,构建平原地区河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结果】针对8条平原地区代表河流系统特性,基于PSR模型识别了107项河流健康影响因子,通过基于粗糙集等价关系的指标属性约简,最终构建了适合平原地区河流系统的包含34项指标的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结论】构建的平原地区河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可作为平原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较明显,且城市化、工业化及农业设施化较为密集河流系统健康状态评价的通用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5.
将中国知网近20年来发表过的学术期刊论文和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的最新数据来源,回顾了河流健康研究的发展状况。从指标体系、研究方法、实证河流、交叉研究4个方面对河流健康进展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国内河流健康评价暂无统一标准;交叉研究所涉及的方面较为广泛;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于中东部地区;小流域关注度不高。未来河流健康研究将采用多元化、多学科交叉的方法逐步辐射到全国大中小流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西北黄土高原山区河流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建立健康调查评估的指标体系、标准体系和健康评估方法,并对河流水文、物理形态、生物、水环境、社会服务功能等状况进行充分理解和综合评估,评价结果可以直观地反映河流健康状况,是实施“一河一策”实施方案的最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从目前情况来看,现代的社会已经步入到了一个数字化、网络化时代,中国经济得到了突飞猛进,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河流健康和水土保持占据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河流健康和水土保持不断实施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都有了一定的改变,必须要对水土保持发展与河流健康关系足够重视,并且对水土保持发展与河流健康进行研究.文章对水土保持与河流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分析确立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中不确定性因素存在的原因和种类,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建立基于不确定性的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模型,构建包含生态特征指标、整体功能性指标和社会环境影响指标3大要素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以长沙市河流生态系统为例,按照"健康、较健康、一般病态、疾病"4级评价标准,进行健康评价.结果表明,湘江长沙段的健康状况(0.51)接近警戒值的下限,说明目前的生态环境中度退化.对生态系统恢复和管理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延安市城市森林健康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建立了城市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对延安市不同类型城市森林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延安市各类型城市森林综合健康指数为0.32~0.82,各类型森林间健康状况差异较大,风景林为良好,防护林、行道树为较好,纪念地、专用绿地为一般,广场游园和道路绿地较差。城市森林健康水平取决于建设者和管理者的目标和技术,发展城市经济、提高居民收入、改良森林群落结构,是改善和维持城市森林健康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逐渐加快,河流的开发与利用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建设,但是却带来了严峻的河流健康问题,不利于河流的生态系统平衡。有效的河流健康评估工作能够全面清晰反映出河流健康状况,为接下来的河流治理打下坚实基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河流健康评估的原则和内容两方面,探讨了河流健康评估体系建设,希望能够为我国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略尽绵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