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该文研究了一种新型休闲鸭翅工艺。以鸭翅为原料,采用合适的腌制剂,在15℃左右进行腌制24h,后进行卤制、脱水、真空包装、杀菌冷却后得到成品。腌制过程中,以食盐含量、糖含量和味精含量做正交实验,确定最佳腌制剂组成。并选取腌制时间、腌制温度、卤制时间和杀菌时间进行单因素实验。最终得到腌制条件为:温度15℃腌制24h,腌制剂组成为食盐3%、糖2%、味精2%,70℃卤制时间20min,杀菌时间为18min。此工艺生产的休闲鸭翅无腥味、风味口感俱佳、色泽良好。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高菜为原料,采用低盐并接种混合乳酸菌发酵的方法进行腌制,同时对腌制过程中高菜及腌制液中的理化成分的含量及微生物的数量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7%食盐并接种混合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种子液体积比为1:1)发酵的方法对高菜进行腌制,可使食盐用量从传统腌制方法的10%~15%降低至7%,腌制时间可由50 d~60 d缩短到30 d~40 d,且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非发酵腌制组含量低,亚硝峰峰值形成时间早,腌制成品与传统方法腌制的高菜在风味、香气、色泽等感官品质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在借鉴咸鸭蛋、皮蛋和卤蛋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对增加即食鸭蛋产品的风味、色泽以及缩短鸭蛋加工周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制定了新型鸭蛋产品的加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腌制液最佳配方为:食盐20%、氢氧化钠6%、铅替代物(锌:铁=1:1)添加量0.4%,最佳腌制时间为4 d;脱水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80 ℃恒温干燥1 h;产品中水分含量为30%;加工周期比传统皮蛋缩短25 d;产品不但具有宜人的色泽,还兼具皮蛋、咸蛋和卤蛋混合风味.  相似文献   

4.
在借鉴咸鸭蛋、皮蛋和卤蛋传统加工工艺的基础上,对增加即食鸭蛋产品的风味、色泽以及缩短鸭蛋加工周期的方法进行了研究,制定了新型鸭蛋产品的加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腌制液最佳配方为:食盐20%、氢氧化钠6%、铅替代物(锌∶铁=1∶1)添加量0.4%,最佳腌制时间为4d;脱水处理最佳工艺参数为:80℃恒温干燥1h;产品中水分含量为30%;加工周期比传统皮蛋缩短25d;产品不但具有宜人的色泽,还兼具皮蛋、咸蛋和卤蛋混合风味.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分析咸鸡蛋的黄泥包裹腌制法、草木灰包裹腌制法和盐水腌制法,推测食盐渗透速度对咸鸡蛋感官品质影响较大.研究使用卡拉胶调节食盐渗透速度,改进咸鸡蛋的腌制工艺,探讨卡拉胶添加量、食盐浓度、腌制温度和腌制时间对咸鸡蛋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咸鸡蛋的最佳腌制工艺条件:温度28℃、w(食盐)=15%、w(卡拉胶)=0.4%、腌制时间80 d,在此条件下,咸鸡蛋蛋黄油露松砂、色泽金黄,蛋白洁白细腻、咸味适中.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低盐腌制工艺对固态发酵鲊鱼品质的影响,考察腌制过程中鱼体盐度和水分的渗透规律以及不同食盐添加量和腌制温度下产品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腌制时食盐添加量与产品含盐量极显著正相关,与总酸、可溶性蛋白质、感官评价显著负相关;在相同食盐添加量下,腌制初期,腌制温度越高,食盐的渗透作用越大,水分含量减少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腌制后期趋于稳定,而且腌制温度对产品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和质构指标的影响较大,高温下腌制易引起产品腐败变质。固态发酵鲊鱼产品的适宜腌制工艺为:食盐添加量2%~4%,在低温5或10℃下腌制12~24 h。  相似文献   

7.
浸渍法液熏鲟鱼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化了液熏鲟鱼片加工工序,通过多因素正交试验法,对测试样品进行感官评定,研究了食盐浓度、腌制时间、熏液浓度、液熏时间和干燥时间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食盐浓度3%,腌制时间3 h,熏液浓度3%,液熏时间为60 min,60℃条件下热风循环干燥120 min,之后在90℃条件下烘烤熟制,获得独特风味的熏制品。  相似文献   

8.
以乳鸽心为原料,通过酱卤、烘干、灭菌等工艺制作即食型休闲卤鸽心制品,以探讨腌制、卤制、烘干和灭菌等工艺对卤水鸽心风味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6%的食盐和5%的生姜涂抹乳鸽心表面,过夜腌制,洗净、焯沸、烘干,置于香料卤制40min;卤制完毕后在65℃下烘干2.5h,进行真空包装;最后于123℃高温灭菌15min,按此工艺条件生产的休闲卤水鸽心具有较好的口感与风味。  相似文献   

9.
杏鲍菇脯的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低糖杏鲍菇脯的加工工艺。[方法]以鲜杏鲍菇为原料,在不添加防腐剂、色素和香精的前提下,从原料选择、工艺流程、操作要点等方面探讨食用菌脯产品的加工工艺。[结果]确定产品腌制液配方为食盐2.0%、白砂糖2.0%、酱油0.5%,以及八角、鸡精、五香粉适量,沸水中腌制20 min,腌制后置于65℃热风干燥1.5 h。[结论]该加工工艺下可得到色泽及口感都较好的健康杏鲍菇脯。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用冰乙酸预处理鸭蛋后真空入味腌制咸蛋的工艺条件。各因素影响咸蛋蛋黄硬化率的大小顺序为:食盐浓度腌制时间真空度,其中食盐浓度和腌制时间对蛋黄硬化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得到的真空入味腌制咸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真空度-0.07 MPa、食盐浓度20%、腌制时间21 d,在此条件下咸蛋蛋黄的硬化率达到96.91%。  相似文献   

11.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法,优化了用冰乙酸预处理鸭蛋后真空入味腌制咸蛋的工艺条件。各因素影响咸蛋蛋黄硬化率的大小顺序为:食盐浓度>腌制时间>真空度,其中食盐浓度和腌制时间对蛋黄硬化率的影响达到极显著水平。得到的真空入味腌制咸蛋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真空度-0.07 MPa、食盐浓度20%、腌制时间21 d,在此条件下咸蛋蛋黄的硬化率达到96.91%。  相似文献   

12.
研究低盐益生菌发酵梅片的配方工艺,以色泽、风味和组织状态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结合模糊数学感官评价优化产品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低盐益生菌发酵梅片最优配方为益生菌发酵梅浆65.0%、黑糖7.0%、食盐2.0%、姜粉1.6%。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低盐益生菌发酵梅片,总糖为13.5%、总酸2.4%、盐分5.2%,具有色泽鲜亮、口感丰富、风味独特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以沿河沙子空心李为原材料,通过选料、清洗、漂烫、硬化护色、切缝、腌制、干燥等工艺制成沙子空心李果脯,探讨食盐、柠檬酸、蜂蜜、冰糖等添加量对沙子空心李果脯的组织形态、口感、色泽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沙子空心李果脯的最佳配方为食盐3.5%,柠檬酸2.5%,蜂蜜2.0%,冰糖1.0%。在此条件下,沙子空心李果脯呈棕褐色,色泽均匀,酸甜咸适中,空心李果香味明显,质地比较柔软,有嚼劲,组织形态饱满。  相似文献   

14.
根据猪肉与牛肉的质构,营养特点对其碎肉进行重组加工,通过试验得出,在温度4℃条件下腌制2h、添加2.0%食盐、2.0%蔗糖、0.5%酪蛋白酸钠、0.5%谷氨酰胺转胺酶,产生最佳粘合效果,而且也能提高肉制品的品质与风味。  相似文献   

15.
猪肉与牛肉重组粘合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猪肉与牛肉的质构,营养特点对其碎肉进行重组加工,通过试验得出,在温度4℃条件下腌制2h、添加2.0%食盐、2.0%蔗糖、0.5%酪蛋白酸钠、0.5%谷氨酰胺转胺酶,产生最佳粘合效果,而且也能提高肉制品的品质与风味.  相似文献   

16.
不同腌制方法对蕨菜主要化学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蕨菜腌制过程中若干化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腌制,蕨菜中VC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饱和盐水法腌制蕨菜两项指标高于干腌法;饱和盐水法和干腌法的亚硝峰出现分别在腌制后的105d和120d,峰值为4.0μg.g-1和21.4μg.g-1,两种腌制方法的蕨菜pH值在7月份均因轻微发酵作用有所下降,但并未影响蕨菜的风味;饱和盐水法腌制的蕨菜食盐含量在前15d迅速增加,60d达到平衡。从感官状态看,饱和盐水法的蕨菜组织较饱满,色泽黄绿,而干腌法的蕨菜表面皱缩,色泽褐绿;综合感官和化学指标以饱和盐水法腌制的蕨菜品质好于干腌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化芥菜腌制发酵工艺,控制腌制芥菜亚硝酸盐含量。[方法]以芥菜为原料,以亚硝酸盐含量、感官评分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芥菜腌制发酵工艺的生产方法;以亚硝酸盐含量、亚硝峰峰值的抑制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确定异抗坏血酸钠、EDTA-2Na、藠头及柠檬酸对亚硝酸盐含量的调控作用。[结果]在乳酸菌接种量5%、食盐添加量5%~7%(取6%)、温度30℃、发酵9 d的工艺条件下,腌制芥菜中亚硝酸盐含量为0.74 mg/kg,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20 mg/kg的标准,所得的腌制芥菜风味可口。异抗坏血酸钠和藠头能有效抑制亚硝峰的峰值及降低成品中亚硝酸盐含量,而柠檬酸和EDTA-2Na仅能有效抑制亚硝峰的峰值,不能有效降低成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结论]研究可为腌制芥菜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探讨了以泡发后的干制金针菜为原料,经过多道工序加工而成的一种即食性腌制熟食品的配方、工艺,利用正交试验找出最佳配方与工艺方法,在即食风味金针菜的泡制过程中采用的工艺为:最适保脆浓度为0.050%的Ca Cl_2,煮制时间为5 min,泡制时间为6 h,食盐浓度为4%。各工艺条件的影响效果从强到弱依次为食盐浓度、煮制时间、泡制时间、Ca Cl_2浓度。制得产品的特点是成品香气特别浓郁,风味独特,组织嫩脆,具有增进食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了一种用腌制工序替代卤制工序生产鸭肉制品的新工艺。[方法]以冻鸭腿为材料,将腌制料均匀涂抹在鸭腿表面,在15~18℃下腌制24 h,之后经脱水、包装、杀菌后冷却成品。腌制中,以盐含量、糖含量、料酒含量和味精含量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腌制料的最佳配方,并选取腌制时间、脱水时间和杀菌时间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确定生产工艺的最适条件。[结果]优化的腌制料配方为:糖2.0%,盐2.0%,料酒2.0%,味精1.5%;优化的生产工艺条件为:腌制条件为15℃腌制24h,脱水条件为60℃脱水90 min;杀菌条件为121℃杀菌30 min。[结论]该工艺采用腌制工序替代卤制工序,生产简便,产品质量稳定,得到的鸭肉制品具有卤制品相似的风味、色泽和口感。  相似文献   

20.
降低腌制白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降低腌制白萝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方法]在白萝卜腌制过程中添加葱、姜、大蒜、干辣椒、抗坏血酸等不同配料,采用α-萘胺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探讨降低腌制白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结果]5%食盐腌制的白萝卜在第8天出现亚硝峰,15%食盐腌制的白萝卜在第11天出现亚硝峰,且前者的亚硝峰值远高于后者。添加葱、姜、蒜、干辣椒及抗坏血酸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亚硝酸盐的产生,其中抗坏血酸、蒜和葱的抑制效果较明显。在一定范围内,大蒜的用量越大,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越强,5%大蒜对亚硝酸盐的去除能力最好。[结论]适当地提高食盐浓度和延长腌制时间是降低腌制白萝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