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河北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立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二级区划指标体系,以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气候等作为一级区划指标,以微地貌类型、植被类型、土壤类型、气候、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特征及人类活动为二级区划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体系,将该区划分为3个一级区、9个二级区,并利用GIS绘制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图,对各生态区生态环境特征、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指导,促进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河北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建立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二级区划指标体系,以地形地貌、植被类型、气候等作为一级区划指标,以微地貌类型、植被类型、土壤类型、气候、生态系统类型、湿地特征及人类活动为二级区划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体系,将该区划分为3个一级区、9个二级区,并利用GIS绘制了坝上内陆湖盆湿地生态区划图,对各生态区生态环境特征、存在问题及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描述,为当地生态环境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指导,促进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云南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全国动物地理区划和云南动物区系地理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对云南动物地理区划的一、二级区进行了适当的修改和补充,并根据云南动物在不同生态条件的地域性差异影响下所形成的地域分异现象,结合植被类型和动物区系的种级、亚种级差异,提出云南动物地理的三级区划。全省可划分为三个一级区,四个二级区和十个三级区。  相似文献   

4.
广州白云山风景区的植被和主要植物群落类型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聚类和排序等方法,分析了广州白云山的植被特点,划分了群落类型,并描述了每种群落类型的特征。白云山的植被可划分为3种植被型组、3种植被型,4种植被亚型,12个群系和29个群丛。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耕地施肥分区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便于施肥指导,进一步规范肥料的科学施用,对贵州省内不同海拔区域,依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土壤养分等因素的空间变异性研究,把省内耕地划分成三级施肥分区.以土壤类型、年均温、≥10℃积温等主导因素为主要划分依据,确定了3个一级分区;在此基础上,以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和农业生产水平的相对一致性为主要划分依据,确定了11个二级分区;以土壤养分含量的差异与特征划分三级分区施肥单元.  相似文献   

6.
深圳市南山区山地植被和主要植物群落类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生态外貌和群落结构特征,并结合聚类和排序等方法,分析了南山区山地植被的特点,划分出了群落类型。南山区山地植被可划分为1个植被型组,3个植被型,3个植被亚型,6个群系组,18个群系,29个群丛。  相似文献   

7.
舟山群岛因面积变化、地理隔离和人类高强度干扰而蕴育着丰富的植被和海岛特有植物群落。基于洛迦山岛30个植被样地划分其植被类型,分析特有植物群落的物种和功能多样性。结果表明,1)洛迦山岛植被可划分为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灌丛和灌草丛;按优势种和植物区系特征划分出10种群丛或群落类型;按群落年龄和外貌划分出10种演替阶段的群落类型。2)红楠-普陀樟群落和滨柃-海桐灌丛的胸径级结构均呈“L”形分布,胸径在0~5 cm的个体占比最高。3)红楠-普陀樟群落的平均密度显著低于滨柃-海桐灌丛(P<0.05),其他物种多样性在2种群落间无显著差异(P>0.05);仅红楠-普陀樟群落的功能离散度和Rao二次熵指数显著大于滨柃-海桐灌丛(P<0.05)。综合发现洛迦山岛植被类型丰富,海岛特有植物群落结构完整、物种和功能多样性高。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陆桥型海岛植物群落的构建机制和提升海岛特有植物群落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研究区位于武夷山市星村镇四新村附近区域,以武夷山常绿阔叶林9.6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为试验地,以2018年对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复查的物种分布及地形因子数据为基础数据;将物种分布与地形因子结合,使用多元回归树(MRT)将样地内群落划分;应用非度量多维标度(NMDS)、相似性分析(Anosim),确认多元回归树群丛划分准确性;应用置换相似性百分比(PER-SIMPER),分析群丛之间差异性和群落构建机制;综合研究结果对武夷山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丛进行划分。结果表明:样地内群落划分为4个群丛,结合重要值与指示值,群丛命名为群丛A——“红毒茴+檵木-闽楠+福建含笑”群丛(Illicium lanceolatum+Loropetalum chinense-Phoebe bournei+Michelia fujianensis associations)、群丛B——“米槠-毛锥+甜槠”群丛(Castanopsis carlesii-Castanopsis fordii+Castanopsis eyrei associations)、群丛C——“赤楠-米槠+毛锥”群丛(Syz...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毕节撒拉溪喀斯特峰丛洼地小流域残存植物群落格局分布,采用双指示种分析法与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流域内10个样方植物群落进行划分及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内分布有植物33科47属61种,科属构成上以蔷薇科、杜鹃花科为优势科,以栒子属、杜鹃花属为优势属,且单种科和单种属占比较大,也是该区域物种重要组成部分。依据TWINSPAN分类法划分该流域内10个样方植物群落,可划分为3个群丛,分别为Ⅰ(化香加云贵鹅耳枥群丛)、Ⅱ(光皮桦加响叶杨群丛)、Ⅲ(白栎加华山松群丛)。依据主成分分析可将10个样方植物群落划分为云贵鹅耳枥群落、杜鹃群落、华山松群落3种群落类型,该区内植物群落以喜阳和深根性种类为主,在该生境中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对重庆地区的春兰伴生群落进行了区系成分分析和数量分类研究,结果表明:春兰的伴生群落共有维管植物68科110属131种,属种系数大,区系丰富度小;用Pcord4.0的Twinspan程序可以将春兰伴生群落划分为2个群系(马尾松林和糙皮桦林)5个群丛;5个群丛分别为:I.马尾松+白栎-铁仔-五节芒+蝴蝶花+春兰群丛;Ⅱ.马尾松+白栎-柞木+华西小石积+马桑-五节芒+沿阶草+春兰群丛;Ⅲ.杉木+马尾松+板栗-菝葜+盐肤木五节芒+春兰群丛;Ⅳ.马尾松-水竹+板栗-五节芒+春兰群丛;V.糙皮桦-川楝+朴树-蝴蝶花+蕨+春兰群丛.在空间结构上,春兰样地分层明显,75%样地的乔木层可以划分为3个亚层;除-块为火烧迹地的样地外,其余样地灌木层盖度一般为20%以下,草本层盖度一般在10%以下.由CCA排序可知,经度、纬度、海拔、干扰强度、夏季郁闭度及坡向是对植被分布具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通过相关分析显示,与春兰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呈极显著和显著相关的环境因子是枯落层厚度和群落冬季郁闭度.由马尾松、壳斗科落叶树和春兰组成的群落是典型的春兰适生伴生群落;保护由马尾松和壳斗科落叶树组成的混交林对于春兰的保护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1.
以天津中新生态城水岸带植物群落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植物生态学方法分析了近水岸、坡岸、岸上人工和自然植被带群落的的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生态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然后对各种指数与土壤因子的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以期为天津中新生态城水岸带人工植被群落建立的植被配置和快速绿化材料选取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坡岸和岸上人工植被带的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都较高;3个人工植被带植物群落的优势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无明显差别;自然植被带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较人工植被带的相差较大.土壤pH值和全P含量与中新生态城水岸带植物群落多样性具有显著相关关系,是对植物群落多样性具有较大影响的土壤因子;而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与植物群落多样性并无显著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TM遥感数据,以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区的典型岛屿化生境景观为研究对象,探讨该破碎化生境景观内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的特征,并分析ND,V,I值的变化是否受到岛屿面积和岛屿间距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大、大、中和小岛屿的ND,V,I值分别为0.24、0.17、0.15和0.07,岛屿的ND,V,I值与岛屿面积呈极显著正相关。岛屿样带1、2和3与大陆1的最小距离呈递增趋势,而其ND,V,I值分别为0.16、0.09和0.07,存在递减趋势但不显著;集中岛屿和分散岛屿的ND,V,I值为0.11和0.08,亦存在递减趋势但不显著。岛屿的ND,V,I值与岛屿间的距离呈不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小渔山岛及其周围岛屿植被资源现状。[方法]采用样方法与路线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小渔山岛等岛屿植被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并对海岛植被资源进行区系成分分析以及地理成分分析。[结果]海岛原生植被较少,植被类型多为原始次生或人工林野化形成。天然植被中的森林植被类型较少,而灌丛、草丛和滨海植被类型占优势。植物种类较为丰富。海岛植物区系在区系地理、区系发生上与世界各地植物区系有着广泛的不同程度的联系,而且地理成分具有一定的多样性。[结论]调查结果为海岛植被资源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浙江古田山自然保护区森林植被类型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群落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并参考<中国植被>分类原则,将古田山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植被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叶阔叶混交林和针叶林,并对各个植被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分类和描述.古田山森林植被从外貌、结构和种类组成上看,均具有我国典型常绿阔叶林的基本特征,在中部亚热带低海拔地区较为罕见.植被的垂直分带现象明显,同时在同一海拔的不同地段植被类型有较大变化.  相似文献   

15.
选择江西省吉水县天然林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有关指标,通过变异系数法筛选得到天然林区域类型划分的基础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多维森林资源与环境指标进行降维,获得主成分分析的第一至第三主分量,利用模糊聚类法对吉水县24个乡(镇)天然林进行区域类型划分,结果区划为4个区域.进一步对各区域天然林林种类型进行详细规划,为吉水县天然林的可持续经营与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图1表3参8  相似文献   

16.
地貌类型是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影响区域生物多样性空间格局变化的重要因子。地貌研究能使人们深入认识地理环境特点,有利于完善对区域自然环境和地域分异规律的认识,同时对生物地理区划和区域自然保护研究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采用"自上而下"的区域分割和"自下而上"的区域合并的区划方式,以中国地形DEM作为基础,使用GIS10.0对其进行高程重分类、坡度分析等量化分析,并结合现有气候区划、自然地理区划和地貌类型等资料,对中国地貌格局进行了分析。在考虑生物多样性保护过程中以地貌为主体的地理单元差异性基础上,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以区域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为目标的中国地貌区划系统,该地貌区划系统包括了东部季风淋蚀地貌大区、西北干燥风蚀地貌大区、青藏高原高寒冻蚀地貌大区、南海诸岛地貌大区等4个地貌大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内蒙古高原等40个地貌地区,完达山、老爷岭和张广才岭等127个地貌亚地区,以及473个地貌区。其地貌区划方案科学构建了区划等级系统,体现了中国地貌类型的基本特征和分布格局,其中地貌大区基本反映了中国大的地貌格局,地貌地区基本反映了高原、山地、平原等地貌特征的水平分异,地貌亚地区和地貌区基本反映了区域地貌特征。中国地貌区划系统为自然保护区体系构建提供了参考和依据,而且区划界线准确,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17.
北京百花山大阴坡植被垂直分带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该文尝试从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和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垂直变化对北京百花山大阴坡植被作垂直分带,其结果与土壤的垂直分带和主要依据水、热因子和群落特征划分的植被垂直分带基本是一致的.故认为植物区系地理成分的垂直变化对植物群落的垂直分布不仅提供了一个定性的指标,而且也提供了一个定量的指标,它应是山地植被垂直带划分的一个参考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促进麻江县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的发展,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麻江县退耕还林工程中的主要造林模式进行调查分析,提出适合麻江县发展的造林模式,[结果]麻江县的退耕还林区划把全县划分为3个退耕还林类型区、6个立地类型亚区、2个立地类型组。根据气候特点和立地类型,结合麻江县森林生态建设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当前既能提高森林植被、保持水土,又能增加农民收入的造林模式是:林药结合模式、林草结合模式、经济林模式和杉竹混交模式,且从长远来看,杉竹混交模式最具发展潜力。[结论]该研究为麻江县退耕还林工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祝彬  高素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33-353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类正在不自觉地破坏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城市建立"森林岛屿"能缓解由于城市化所导致的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城市森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成都市城市森林岛屿营建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采用典型样地取样法,对新沂市马陵山森林公园的不同植被类型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马陵山森林公园共有种子植物298种,隶属于106科246属;依据优势种组成,公园植被可分为5个群落类型:赤松刺槐群落、构树群落、侧柏群落、麻栎侧柏群落、竹林群落;不同群落类型间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有一定差异,构树群落的丰富度指数、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普遍较高;侧柏、竹林群落的丰富度低,多样性指标不高,呈现组成单调、层次简单、长势不良的特点.建议因地制宜地采取林分改造措施,提高各森林群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