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衢地区稻-麦(油)不同种植方式效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金衢地区的稻(Oryza sativa L.)-麦(Triticum aestivum L.)[油(Brassica napus L.)]种植方式和主栽品种。[方法]选取在金衢地区种植的油菜品种(浙双6号、浙双3号、浙双72、浙油50、浙油18)、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甬优9号)、小麦品种(扬麦14),分别进行了免耕直播、翻耕直播等种植方式比较研究,筛选直播油菜品种,对比考察油菜、水稻、小麦不同种植方式下的产量、产值、农资投入、人力投入等。[结果]油菜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其中浙油50和浙双72产量最高,同一品种翻耕直播产量较免耕直播高,适宜金衢地区的油菜的种植方式是免耕直播,可选择产量高、株高适中的浙油50;水稻品种中浙优1号与甬优9号直播时的产量与移栽差异不显著,但应用直播技术较移栽可分别节本增收1 911和1 716元/hm2,综合效益较好;小麦品种扬麦14采用不同栽培方式其生育期、产量没有明显差异,但免耕直播节本增效1 110元/hm2,适宜采用免耕直播。[结论]该研究可以为金衢地区油菜(小麦)免耕直播-单季稻的直播栽培及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金华地区油菜迟直播绿色高效栽培技术,选用杂交油菜新品种越优1203,试验设置6个施氮量(0、135、180、225、270、315 kg/hm2)和6个播种量(3.00、4.50、6.00、7.50、9.00、10.50 kg/hm2),分析不同施氮量和播种量对越优1203产量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研究其在金华地区迟播适宜施氮量和播种量。结果表明,11月18日迟播越优1203,随着氮肥的增加,株高、茎粗、分枝部位、主花序长度、一次分枝数、两次分枝数、每株有效荚数、每荚实粒数、千粒重呈显著上升趋势,油菜大田实际产量显著增加,在315 kg/hm2施氮量下产量达到最大值,但与施氮量225、270 kg/hm2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随着播种量的增加,油菜密度逐渐增加,分枝部位高度逐渐升高,株高、茎粗、主花序长度、分枝数、每株有效荚数、每荚实粒数均呈降低趋势,千粒重无显著变化,产量先增加后降低,在播种量6.00 kg/hm2时最高。因此,在金华地区迟播越优1203,应适当增施氮肥和增加...  相似文献   

3.
油菜-单季晚稻免耕直播的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油菜-单季晚稻免耕直播配套栽培,油菜和单季晚稻均可获得高产。油菜可选浙双758、高油605,杂交粳稻可用秀优5号,常规品种以秀水09为宜。秀水09适期早播,播种量45 kg/hm2产量较高。免耕直播配套栽培省工、节本,油菜-单季晚稻两作合计可增收5 524元/hm2。  相似文献   

4.
油菜新品种在浙江奉化的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宜在浙江奉化推广种植的油菜品种,在当地开展了油菜新品种种植试验,综合评价各参试品种在奉化的适应性及丰产性等。结果表明,浙油杂315、浙油杂108、越优1510、越优1203、浙油51的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奉化扩大种植。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稻茬油菜免耕直播的优势,分析了油菜免耕直播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油菜免耕直播技术,以促进油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稻茬油菜免耕直播的优势,分析了油菜免耕直播技术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油菜免耕直播技术,以促进油菜直播栽培。  相似文献   

7.
稻田油菜免耕直播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免耕栽培法是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法,它是相对于传统播种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近几年,我们分别在石门、安乡、南县、衡阳、汉寿和慈利等县进行了油菜免耕直播试验示范。据示范结果表明:稻田油菜免耕直播不仅可减少劳动力投入,而且油菜增产稳产,效率高。初次试验稻田免耕直播油菜  相似文献   

8.
选用浙油50、浙油51和越优1401 3个品种在宁波市鄞州区进行油菜晚直播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油菜品种越优1401苗期抗寒性好,春发能力强,生育期短,迟播情况下产量稳定,可以作为晚直播油菜品种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2014-2015年在城固县开展稻茬免耕直播油菜沣油737播量试验,探索出稻茬免耕直播油菜适宜的播量及农机农艺参数,为油菜节本高效及全程机械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奠定了油菜稳定发展的基础。试验表明稻茬免耕直播油菜沣油737适宜的播量为每亩300-350克,并随播量增加,株高、分枝及主花序长和角果数等呈递减趋势,而分枝节位呈递增趋势,有利于机械收割。  相似文献   

10.
4月25~27日,全国农技中心在湖北、江西组织了油菜免耕直播技术考察交流活动,来自长江流域9个油菜主产省(直辖市)的农技推广人员和华中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油料所、江西省农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参加了活动。代表们观摩了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及华油杂62、阳光2009和早熟油菜新品种示范现场,交流了近年来油菜免耕直播技术研究进展,分析了当前各地油菜生产形势。代表们认为,油菜免耕直(套)播比传统育苗  相似文献   

11.
油菜免耕直播技术在油菜播种方面应用较为广泛,能够极大的节省人力,提高油菜的产量.本文主要论述了免耕直播技术理论,简述了我国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现状,分析了提高油菜免耕直播总产量和质量的栽培技术.旨在为广大种植户提供一些油菜高质高产的种植栽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国内外对油菜免耕直播的研究现状,综述了施肥、密度、灌溉等栽培措施对免耕直播油菜产量影响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油菜适宜的栽培技术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双低油菜种植面积的逐渐扩大,种植户也更关注于如何才能获得油菜的高产、优产,简要阐述了双低油菜免耕直播栽培技术,以期为遂昌县广泛推广双低油菜提供更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密度对免耕直播杂交油菜德新油59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索免耕直播条件下油菜适宜的田间密度,为重庆市油菜免耕直播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以杂交油菜德新油59为试验材料进行免耕直播密度试验(相同用种量不同定苗密度),研究免耕直播不同密度对油菜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主序长度、主序果数、分枝果数及单株产量均随田间密度增加而降低;群体产量随播种密度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以田间密度30万株/hm~2的产量最高,为3 450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水稻秸秆还田和耕作模式对直播冬油菜产量的影响,于2015-2016年、2016-2017年、2017-2018年三个年度,选用6个不同油菜品种,设置稻草不还田免耕、稻草还田翻耕、稻草不还田翻耕3个处理,对油菜实收产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稻秸秆还田有利于提高直播冬油菜产量,翻耕模式直播油菜产量比免耕模式直播油菜产量高,杂交油菜品种比常规油菜品种产量高;稻-油轮作模式下,选用杂交油菜品种,采取水稻秸秆还田、翻耕直播能有效提高油菜产量。  相似文献   

16.
试论双低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油菜的需求量逐年上升,迫使油菜种植行业必须进行革新与转型,在现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引用双低油菜免耕直播种植技术,是油菜种植的最佳选择,但免耕直播油菜种植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始终受到种植环境的限制,因此本文就双低油菜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展开探究,并总结出双低油菜免耕直播种植在农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7.
油菜免耕直播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油菜免耕直播技术,集中对稻茬油菜免耕直播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希望通过分析,能够对油菜免耕直播技术的特点进行一个总结,进一步促进四川省开江县油菜的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油菜免耕直播技术,集中对稻茬油菜免耕直播技术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希望通过分析,能够对油菜免耕直播技术的特点进行一个总结,进一步促进四川省开江县油菜的规模化种植。  相似文献   

19.
利用2BYF-6型免耕直播联合油菜播种机在袁州区、分宜县油菜示范基地对油菜赣两优3号进行机械播种技术示范,一次完成播种、施肥、开沟和覆土等4项作业。667 m2施复合肥30 kg,密度20 000株,平均产量124.3 kg。总结油菜机械播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综述了国内外水稻、油菜等作物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技术的发展,免耕稻田土壤的物理化学特性及生物特征,免耕直播栽培对作物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以及适合于我国水稻-油菜复种的免耕直播栽培的技术。指出作物免耕直播与翻耕移栽具有同样的产量潜力,省工、节本、增效的效益显著,是我国作物低成本、高效益栽培的主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